dragoneyes2012-07-21 06:42:06

7月22日是24节气的大寒

http://care.39.net/a/2010518/1283869.html

“冬进补,春打虎”。寒冬时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随之下降,这时应做好冬季养生,培养身体健康的本钱。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饮食上与小寒也略有不同。此时也是年尾调整身体最重要的时刻,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变化。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古时农民在田里劳动一年,到了冬末农闲为储备来春体力的生活写照。

  但现代人营养过剩,饮食高油、高糖,热量常过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宜注意热量摄取,以免血压、血糖飙高。在大寒的进补上,应适当地加进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

  秀传纪念医院中医部主任李维哲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寒冬时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随之下降,这时应做好冬季养生,养精蓄锐,培养明年健康体质根本。

  生活作息上应注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早起运动的人,应看到太阳露脸,气温稍微回温,并做好保暖防护再出门,免得温差过大而受寒,或发生高血压、中风、心肌梗塞等意外。不要吃冰冷的食物或喝冰凉饮料,凉性的菜蔬水果亦不宜多吃,才不会使人里外皆寒,阳气丧失。

  干冷气候,皮肤的水分与脂肪含量减少,皮肤变得干燥敏感甚至皲裂,可多吃些含黏液质食物,如蜂蜜、木耳、海参、蹄筋等。如果患有冬季搔痒症,小腿红痒脱屑,则宜涂抹乳液加以保养。 大寒期间尤其是各种病毒最活跃的时节,也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日常饮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有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

  李维哲指出,感冒伴随喉咙痛、咳嗽时应避免吃补品,否则不仅会咳得更严重,声音还会沙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也就是说进补适合对象的体质是虚性的;而火气大、咽干口苦、嘴巴破、便秘等,体质过度亢进者属实性体质,则需要处以泻火法或凉补法。

  依中医辨证原则,补气类如人参、黄耆、白术等;养阴补血类如生地、阿胶、当归等。不少人认为既是补品,就有益无害,多多益善或补不得法,结果反而产生副作用。

  虽然冬日严寒,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邪,药膳宜温补而忌寒凉。进补是要补体质虚的人,应依体质进补,一般体质大体分为燥热与寒冷两种体质。燥热体质进补后会口干舌燥的人,可以多喝开水,吃点绿豆汤、冬瓜汤等。

  另外,进补或吃火锅去“大寒”时,饮食要有节制,切忌暴饮暴食。吃火锅要适可而止,应该适量吃些馒头、面条、面线等易消化的食物,随时要注意胃肠保养。 若能注意好年节前“大寒”的养生法则, 那么待阳气升发的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就可以过个称心如意的牛年了。

大寒节气养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http://care.39.net/zt/2011111/1592371.html

  1.起居护养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季养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再次,冬至节气宜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

  2.重点养心

  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3.药物相助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冬季,人们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滋补功效。

  4.饮食调养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饮食在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其次可选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还有一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冬季养生切不可盲目,以免犯了禁忌,必要时可通过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专家提醒,大寒节气养生一定要注意精神方面的调养,不要被季节性情感障碍所困扰。如果出现严重的抑郁倾向,一定要尽快咨询心理医生,积极进行防治,以免患上冬季抑郁症。

  人体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过去的疾患史也错综复杂,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补药前先要调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开路方”,才补得进去。

  老年人冬令进补不能忘记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等各方面的平衡。老年人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在服用进补的膏方时,应对膏方辅料的性能、饮食禁忌等有所了解,以防止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服用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也应暂停服用膏方。

  中医学还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天气寒冷,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

  医学专家提醒,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来说,冬至以后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衣,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于血液的流畅。此外,还应该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急躁和精神抑郁。

http://guoshu.aweb.com.cn/2010/0120/091441610.shtml

大寒进补食谱--紫苏生姜红枣汤

 材料:紫苏叶10克,生姜,红枣。

  功效:此款靓汤能够帮助你暖胃散寒、助消化。对冬季那些美丽冻人的女性来说,有非常好的散寒作用,建议经常食用。

  做法: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将鲜紫苏叶切成丝,与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然后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

  小常识:

  煲汤时水和原料的配比多少为最佳?

  煲清汤的关键在于水量,原料与水分别按1:1、1:1.5、1:2不同比例煲汤,汤的色泽、香气、味道大有不同,以1:1.5时为最佳。汤中钙、铁的含量以原料与水1:1的比例时为最高。

大寒,袭人的寒气咄咄逼来,正是进补的好季节。通常进补方法有两种:食补和药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今天向大家推荐几个冬季进补的小菜谱,都是既滋l补又不燥热的食物,而且原料简单,制作过程简单,相信不失为DIY的上上之选。

  DIY4道御寒菜

  关键词:胃寒、心腹冷痛

  菜谱一:白胡椒煲猪肚汤

  原料:白胡椒、猪肚、味精、盐、白芝麻和酱油。

  做法:

  1.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

  2.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

  3.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温馨提示:可以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其实,这道汤煲好以后呈现牛奶般的乳白色,具有不一般的饮食药疗效果,而且还非常美味,可以作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关键词:腰膝酸软、浑身乏力

  菜谱二:羊肉炖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羊肉、姜、料酒、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

  2.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把水倒掉;

  3.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温馨提示: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关键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菜谱三:炒双菇

  原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制作方法:

  1.香菇、鲜蘑洗净切片;

  2.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水烧开;

  3.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温馨提示:补益肠胃,化痰散寒。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关键词:补充维生素、开胃

  菜谱四:小白萝卜泡菜

  原料:白萝卜、葱、蒜末、辣椒酱、水、盐、糖。

  制作方法:

  1.将小白萝卜(带叶茎部分)及葱洗净,彻底沥干水后,用盐水腌约1~2天备用;

  2.将蒜末和辣椒酱搅拌均匀;

  3.将腌好的白萝卜洗去盐分后沥干,并加入做法2的材料一起搅拌均匀,放在干净无水的容器中,再把调味料倒入即可;

  4.容器加盖密封,放在冰箱冷藏约3~5天待其入味即可,约可保存1~2周。

  温馨提示:这道菜维生素含量丰富,其维生素A的含量是同量绿菜花的3倍以上,钙的含量是菠菜的4倍,并且是不错的餐前开胃小菜。

大寒养生常用药膳

  姜羊肉汤

  配料: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将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大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

  功效:温中,补血,散寒。

  红杞田七鸡

  配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

  做法: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气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月经、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萝卜丝

  配料:胡萝卜半斤,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萝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入味精调味,盛盘即可。

  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

  牛奶粥

  配料: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大火煮费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继续煮至成粥。

  功效:润肺通肠,补虚养血。

++++++++++++++++

大寒到来 自己动手做养生粥

http://care.39.net/zt/2011110/1591584.html

大寒节气降至,自己动手做碗养生粥,美味又健康。现在的粥,已经远不止热乎乎、填饱肚子的概念,多喝粥,适合自己的粥,能起到营养保健,祛病养生的大作用呢!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能喝上一碗热热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们、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以及在家休养的老人们的共同爱好。自己动手做份 “温暖”牌的粥吧!简单易行,还有很多功效!

  一、羊肉萝卜粥

  原料:精羊肉100~150克,粳米150克,萝卜1个,葱白、精盐各少许。

  制法:1、羊肉洗净,切成小块;萝卜洗净,切成两大块。2、将羊肉和萝卜入锅,加清水同炖,除去膻味,待羊肉将熟时,取出萝卜不要。3、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羊肉锅里,加进葱白煮成稀粥。加盐调味。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之功效。

  适用: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虚寒症。

  注意:热盛症者,如牙痛、喉痛、便秘、尿痛者等不宜食用。

  二、韭菜粥

  原料:韭菜30~6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

  制法:1、取新鲜韭菜,去杂洗净,切细待用。2、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适量清水煮粥。3、待粥沸时,加入韭菜和盐,同煮成稀粥。早、晚餐温热服用。

  功效:此粥具有温补肾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行气散血之功效。

  适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形寒肢冷、阳痿遗精、慢性腹泻、腹中冷痛、小便频数、妇女白带多、月经痛等症。

  注意:1、韭菜煮熟、宜新鲜为佳,现煮现吃,隔夜粥不要吃。2、阴虚内热,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三、肉桂红糖粥

  原料: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1、将肉桂洗净,入锅加水煎汁,去渣待用。2、将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粥。3、待粥煮沸后,调入肉桂汁和红糖,同煮为稀粥。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补元阳、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脉之功效。

  适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四肢发凉,脾阳不振,尿频、遗尿,食少泄泻等症。

  注意:此粥属大辛大热之粥,故凡阴虚火旺和阳证出血者禁用,孕妇忌用。

  四、龙眼红糖粥

  原料:龙眼肉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1、将龙眼肉用温水浸泡片刻。2、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置旺火上煮至沸,加入龙眼肉、红糖,文火微沸至米烂、汤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晨起空腹及睡前各服食一次。

  功效:此粥具有大补气血、开胃益脾、养气安神、补虚疗损之功效。

  适用:适用于心脾虚损、头昏失眠、贫血健忘、心慌气短、神经衰弱等症,为人们冬令进补佳品。

  注意:痰湿中满及外感高热者,不宜食用。

大寒进补食谱--冬瓜排骨汤

做法:排骨切块,冬瓜切一厘米左右的片。将排骨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血水,捞起备用。锅中加水,放姜块、葱段、适量花椒煮沸后再将排骨放入继续煮开,然后改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左右。放入冬瓜,中火炖二十分钟,即可。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0805237.html

“《吕氏春秋》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周教授指出,自古有“小寒大寒,冰冷成团”之说。这个时节之害是“寒毒”。尤其是每年大寒前后,老慢支、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患者更加难熬,而即使是平时比较健康的青壮年,也容易因突如其来的寒潮患上感冒。如何避开几乎无孔不入的“寒毒”?宋朝医家朱肱在其所著的《类证话人书》有很好的提示:“严寒当令,为杀厉之气,君子善摄生。当严寒之时,行住坐卧,护身周密,故不犯寒毒。”

  朱肱提倡日常起居应认真周密地保暖身子,以达到当下能“不犯寒毒”的目的。这还只是善摄生的君子考虑到的浅层之义,更深一层的意义是《黄帝内经》中强调的冬三月应“闭藏”以养精(调养肾气)。”总之,无论是为防眼前的“寒毒”还是为避来日的“暑伤”,“行住坐卧”都应“护身周密”。

  进补应适当减量

  “《黄帝内经》将一年的气候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即将到来的大寒至立春即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周教授指出,大寒为“冬三月之末”,又与立春相承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

  这个阶段的养生除了要继续注重滋补肾阴之外,还要兼顾养肝,因为春天阳气升发,也是人体肝气升发的季节,饮食起居上也应考虑到季节的变换,为开春阳气升发、肝气条达打好基础。

  民谚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防风御寒”直白易懂,但为何要“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呢?周教授解释说,人参、黄芪是提气助气之物,泡成酒,在早上升阳之时喝,对气虚之人有一定的补益作用;而杞菊地黄丸为滋肾养肝之品,在晚上阴气较盛之时服用,有敛阴益精的功效,通过早补阳、晚滋阴而达到阴阳平衡的道理。但这种“民间智慧”也不是人人适用,比如,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就不宜一早起来喝人参、黄芪酒。该如何进补,还是咨询医生为宜。

  明天是今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顾名思义,大寒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这时的北方,已是冰天雪地,到处银装素裹。而相对暖和的南方,也陆续出现一年中的低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指出,这个与立春相接应的严寒时节,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至极并准备生发。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里,防风御寒是第一要务,而进补则不宜太过。

  中医知多少

  严寒当令,为杀厉之气,君子善摄生。当严寒之时,行住坐卧,护身周密,故不犯寒毒。

  ——宋-朱肱《类证话人书》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