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逛文学城,时不时发现有人开笔闭笔地写“美金” 如何如何,多少多少“美金“。老夫觉得这两个字刺眼,也纳闷。为什么舍弃好好的正统名字不用,而要用这样一个不三不四的词呢。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法定的货币单位。在中国,咱就叫“圆”,或者简写为“元“。国外 洋大人不称他们的货币为“圆”。说英语的国家,很多用dollar。咱中国人就按照自己的传统,把他们称为“元”,比如美元,加元,澳元。如果一个字无法确定一种货币了,就再加 一两个字,比如新加坡元,新西兰元。一些不是说英语的国家,我们也按老规矩办,比如称日元,以及刚成立的欧元。
我们的祖宗的头脑也是蛮灵活的。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叫”元“, 就有点单调了,就像大街上的美女,个个穿一模一样的衣服,您会觉得看花眼。有些货币单位,直接音译过来了,比如意大利里拉(Lina),德国马克(Mark),法国的法郎 (Franc),英国的英镑 (Pound),印度的卢比(rupee),俄罗斯的卢布(Ruble)。于是,枯燥的货币名字,就像花花绿绿的美女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不管是在本语里还是被翻译过来以后,还没有见到那个国家是以“金”为货币单位的。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张口闭口地“美金””美金“呢?
是不是美元曾经和黄金挂钩呢?几成何时,美元是以黄金做基础的。金币可以用牙咬,看成色,验真假。但那也是前朝旧事了。美元和黄金脱钩时,好些满口“美金”的人还没有出生呢!现在的美钞,里面除了几根防伪的金属细丝,再也没有黄金的影子了。澳大利亚曾在1960年代发行大量普通50分分币在市场上流通,其重 13.28 g, 含80% 银,也就是每个硬币含10.6克纯银。可是,还是没有听说过有谁把澳元叫澳银。另一方面,即使一个国家的钱,曾经和某贵金属发生过关系,就可以用这种金属做钱的单位么?咱们老祖宗在过去,就普遍用银子做货币。略看古书,就会常常读到,某妇人从袖子里掏出几钱碎银,或者某大汉把几两银锭砸在桌子上,高声:老板,来一坛好酒。大清战败,赔偿是以银两计算的。到了民国,干脆用银子做成钱,叫“银元“,因为上面有袁世凯大人的头像,又叫袁大头。应该说,几百几千年了,银子早已深入到国人金融文化的血液中了。可是,民国后期以及太祖建国时,还是把“银”字给拿掉了。无他,钱,已不是“银”做的了.所以说,一个货币如果曾经和某金属联姻过,也不是称其为”美金“的理由。
是不是因为黄金是以美元定价的呢?这个理由好像也说不过去。以美元定价的东西多得海里去了,铁矿石,棉花,大豆都是。为什么不叫美元是美铁,美棉,或者美豆?再说,黄金以美元定价,也不完全对。不信?您到世界各地金铺去看看,哪个手镯项链不是以当地货币计价?当您怀揣人民币时,在大陆黄金铺里任您买个够,哪里需要什么美元或美金。
老夫思前想后,实在想不出为什么用”美金“这个词,就只好瞎猜了。
是不是开口闭口”美金“”美金“的人,有一种什么特别的崇尚心理呢?也算是人之常情吧。我们崇拜一个东西,喜欢一个人时,总会把特别美的赞誉之词,毫不吝啬地用上。这种人是不是有一种炫耀心理呢?看,我知道”美金“这个词,我高大上;我能用”美金“这个词,我时髦;我兜里有”美金“,我就自我感觉是富豪。
但愿老夫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