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国的,掂量一下吧
=========================================
上海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第一作者Science正刊就有两篇
最早知道颜宁要去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已经是数天前了,一个朋友转载了网大的一条帖子
。而后几天,朋友圈里有各种评论。就我个人观点而言,颜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冠名教
授位置,间接地证明了清华大学乃至国内主流大学这几年的快速发展。
前几年,中国出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归朝。以国家千人为例,一开始,国内大学基本
上是按照“国家大千人”=“国内院士”、“国家青千”=“长江、杰青”进行布局引进
的。然而,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对于国家大千人,除了个别国外顶级学者,绝大部分
都被认为低于“院士”了,而国家青千的定位,也被降低到“优青”、“青年拔尖”、
“青年长江”级别。大家看看近几年青年千人回国后职称的变化。一开始,无论是清华
北大,还是中科院,绝大部分“青年千人”都是按照“国内正教授”直接引进的。现在
,青年千人,在清华北大基本上只能够找到一个预聘助理教授岗位,在中科院好像是“
岗聘研究员”,在上交大也是特聘研究员或者预聘助理教授。曾经有朋友开玩笑,近几
年国内引进的青年人才的学术论文水平,如果放在10年以前,他们都可以直接评“科学
院院士”了。前些天,有朋友给我发了上海科技大学一位助理教授的简历,我看了他近
几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Science正刊就有两篇,但是,多年过去,这位老师依然在助理教
授岗位,未能提升职称。如果放在几年以前,如果一个老师第一作者发了一篇Science,第二年不被评
为教授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十多年以前,我母校东北大学的正教授去澳大利亚工作,一开始连“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位置都找不到,只能够先找到“Visiting Fellow”位置。还有很多普通大
学的正教授为了去澳大利亚,他们需要在哪里重新读一个博士学位。现在,国内大学博
士毕业,在澳大利亚大学直接拿到教职的也有不少了。十年前,如果有人同时拿了国内
教授岗位和澳大利亚博士后位置,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现在,科学网上经
常有朋友给我留言,询问如何在“国内大学副教授位置或者讲师位置”与“澳洲博士后
位置”进行抉择,而很多人都是选择国内讲师位置了。前些天,有一位以前在我所在学
院工作的讲师但几年前辞职跳槽到美国做了N年博士后的老师,希望重新回学院工作,
但是很遗憾,他好像是没有接到邀请。原因很简单,现在人事部门收到的优秀海外学者
的简历越来越多,他们现在不是只要是海归就要了,而是要“优中选优”。
10年前,颜宁凭借博士期间一篇Science和一篇Cell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说良
心话,看了她的照片,那么美丽,看了她的成绩,那么漂亮,那就是心中的偶像、女神
。这几年,她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咱们不看她获得的各种学术奖励,单看她的学
术成绩,一个人就已经超越很多大学了。应该说,她证明了一个优秀的学者,在国外一
流大学可以做出好的成绩,在中国一流大学同样可以做出好的成绩。她在清华大学工作
10年后,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冠名教授位置,就是对她过去几年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
过些天,颜宁要重回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她祝福,最美、最好、
最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