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穿底”危机
黑龙江养老保险亏空超200亿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13个统计地区养老
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近日,中国人社部社保事业管理中心发
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让无数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觉得紧张。
养老金“穿底” 首先是一组看起来枯燥却重要的数据。这份刚刚出台的《中国社会保
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显示,中国大陆2016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058亿元
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717亿元,增长19.5%;基金总支出3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6,
041亿元,增长23.4%。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
虽然如此,但是黑龙江省201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
当期收不抵支320亿元,由于2015年还结余88亿元,2016年总欠账232亿元。由于养老保
险基金的亏空,黑龙江省的养老金支付大量依靠财政支出。该省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显
示,中国中央政府对黑龙江省转移支付总额2,674亿元,而这些钱有近20%用在了社保支
出上。
广西、江西、海南、内蒙古、湖北、陕西、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青海、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等13个地区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可支付能力55.
7个月(不足5年)。 对于中国大陆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基础养老金是他们未来养老
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未富先老”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无论是临近退
休的“60后”,正当壮年的“70后”,还是青春勃发的“80后”,都为自己退休后究竟
能领到多少养老金而忧心忡忡。目前的养老金“穿底”之困,以后中国工薪阶层如何养
老,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养老困局背后 在中国,养老一直属于社会的核心问题。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
家,中国早已进入老龄社会。今天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跑向一个愈发老龄的社会,然
而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和他们急迫的医疗、护理需求,以及最核心的养老金问题,显然
都还没有做好准备
中国民政部发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8%,也
远超出7%的全球老龄化水平。
雪上加霜的是,中国在老龄人口迅猛增加的同时,社会新增劳动力却没有出现显著性的
增长,L型经济增长的判断表明中国已永远告别了人口红利带来的高增长。随着种种考
验的出现,社会养老问题也时刻影响着中共管理层的整体决策。
2015年1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确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但是养老
金“并轨”破冰后,此前不用缴纳保险、一切都是政府“全包”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
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2016年,中国养老金资产占GDP比重为1%,该数值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养老金个
人空账持续增长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在2017清华五道口金融
论坛上发言,他说:“预计在未来五到十年中,中国养老金缺口大约是8万亿至10万亿
元。”
为给社保基金输血,弥补养老金未来的不足,中国政府在今年11月宣布,从今年起,中
央和地方的部分国有企业,将把股权的10%用于充实社保基金。 在通胀压力持续高涨的
环境下,中国大陆近几年社会对养老金改革的呼声也愈发强烈。
今年11月3日,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上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
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争议多年的中国养老金入市加速。 延迟退休年龄以及增加
个人缴纳费用也成为缓解社会养老金缺口的方式。但是盲目采取上述的缓和方式也会引
发社会的不满。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境下,“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
困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养老金面临缺口及保值升值难题…
…如何破解种种困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
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