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way2009-09-01 16:25:30
ZT, 記者許惠敏、范詠軒

在維州女子網壇赫赫有名的華裔網球好手張怡漣(Elaine Zhang),代表她所就讀的費郡Westfield高中南北征戰,曾在全州高中女子網球賽數度封后,最佳成績曾列中大西洋區排名第二,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張怡漣決定選擇提供她四年食宿及學費全免的北卡州東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就讀。

她的父親張濤指出,雖然華人家長多數都想讓子女唸名校,但面對目前的經濟現勢,學費的負擔自然成為應屆畢業生家庭的重點考量。

的確,經濟不景氣,企業吹裁員風,退休金也從401K縮水成201K,面對金融風暴,有人明明長春籐私校在望,家長卻擔心供養不起而逼著子女放棄;有的則是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勇往直前,去年把兒子送進康乃爾大學的謝先生說得傳神:「我就當他是一年買一輛全新Lexus,然後蒙著眼推下山谷!」

有人執迷不悔,但也有愈來愈多的人質疑:大筆銀兩投資「名校」是否值得?

提到「名校」,最先聯想到的必是「長春藤聯盟」(Ivy League)。「長春藤聯盟」源起於1954年,當初是由東北區的八所高等學府組成的體育聯盟(NCAA Division I),與學校的學術名望根本牽扯不上關聯。這八所學校由北到南分別是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布朗、康乃爾、耶魯、哥倫比亞、普林斯頓、賓州大學。在U.S. News & World Report開始進行最佳大學排行榜後,這八所學校因為名列前茅,加上歷史悠久(除康乃爾外,其他都是在殖民地時期建校),逐漸演變成學術受仰重的「名校」,「長春藤聯盟」也變了質,成了「名校」的代稱。

這些「長春藤聯盟」名校和同樣評級的私校的花費比州立大學一年貴上個兩、三萬。哈佛、賓州大學、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這些亞裔學子和家長心目中的上選「名校」,一年的學費、雜費、食宿交通加起來超過5萬。20萬元換上一張文憑,企業金主或達官顯貴可能不當回事,對於拿不到財務補助的中產家庭而言,這張文憑的代價可能是十幾萬元學生貸款,10年不得翻身…。

名牌學府的文憑是否是攀上成功頂峰的絕對保證書?看法其實見仁見智。對名校迷思投下第一顆炸彈的,是克魯格∕戴爾1999年做出的研究報告。

●克魯格戮破「名校=成功」迷思

5月才上任美國財務部助理部長的經濟學專家克魯格(Alan Krueger)以及美隆基金會(Mellon Foundation)的史黛西.戴爾(Stacy Dale)曾在90年代末期對社會「名校 = 成功」的迷思做了科學性的探討。結果發現,學生棄名校名校而選擇競爭略低的學校就讀,日後依舊能與名校畢業生享有同等水準的薪資待遇。

該研究鎖定1976年入學的34所公私大學新生,並將其中曾申請頂尖名校分離出來,依取樣者的1995年薪資做分析比較。該研究發現,當屆自耶魯畢業的學生,在社會奮鬥15年後,比自路易斯安納州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畢業的,平均薪資高出30%。為了進一步研究名校與前途的關聯性,兩位學者再鎖定同一群組的耶魯畢業生,和同屆曾獲得頂尖名校入學許可卻選讀非名牌學府的另一組再進行評比,發現這兩組到了1995年的薪資,基本上不相上下。

克魯格表示,如單以薪酬作為考量,他們發現能進入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長春藤大學之一)的學生如改選就讀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其美式足球校隊往往比學術表現更為人知),未來成就不會比較低。而即使學生被名校拒絕,日後仍能跟實際進入名校的學生取得同等成就。

●成功與否取決於學生本人

該研究因此做出這樣的結論:申請並獲得名校入學許可者,他們自我期許較大,無論最後出自何校,畢業後在職場的表現都不錯。換句話說,成功的鑰匙不在學校,而在學生本身!

另一個戳破名校迷思的學術報告,是2004年由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伊斯布魯克(Gregg Easterbrook)發表的一篇名為「誰要哈佛?」(Who Needs Harvard?)論文。

該論文指出,大學排名引發的「名牌效應」,讓入學申請出現一窩蜂現象,伊斯布魯克列出全美入學申請最「割喉」的名牌大學25所,從各層面探討:名校加持和功成名就,到底有沒有關係?

伊斯布魯克從各專業領域選了幾個樣本,一個是財星前500大企業家,一個是國會參議院,另一個則是羅德學者。調查身家背景後,伊斯布魯克發現,當時的參議員,半數畢業自州立大學;財星前500大企業家中只有四人是名校出身,如全球數一數二的華爾市場,總裁Lee Scott是堪州匹茲堡州大畢業;2004年當屆的32名羅德學者,只有一半是出身名校。

●名校社會關係網強大

當然,對名校深信不疑之輩,也有不同的論見,他們認為,名校的學術研究不見得高人一等,但踏進名校對未來事業前程的確有「如虎添翼」之效應。

兩名子女分別畢業自耶魯、史丹福的L.S.李指出,大家都知曉,投資房地產穩賺不賠的口訣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投資名校的回收保證則是「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nection!」老李說,把收入撇一邊不論,女兒從求學、實習到求職,一路都受到識與不識「耶魯人」的照應,名校的向心力和社會關係,終身都受用無窮。

來自西雅圖、目前在哈佛大學攻讀哲學與音樂雙主修的歐布萊特(Charlie Albright)說,他一進哈佛,周遭就名人環繞,室友、同學,一個個都大有來頭,美國奧呓鹋频弥鳌㈨n國駐美大使之子、中東油國王子。歐布萊特本人也不遜色,他是紐約國際鋼琴大賽、IIYM國際鋼琴大賽的金牌得主。

●適才適所最重要

三年前拒絕長春藤名校,選讀規模較小、學費較低廉的德州萊斯大學,陳怡萱認為,除了學費考量,該校的工程系和獨特的校舍residential college系統,是讓她心儀的地方。即將提前畢業,她將繼續攻讀碩士,以提供獎學金的學校為優先考量。「名校」很吸引人,「認清現實、找出適才適所的學校」是她給兩個妹妹的忠告。

●文憑的投資報酬潛力

日前,PayScale網站蒐集一百多萬名使用者提供的資訊,整理來自百所大學畢業生的短中期薪資數據,依學校與主修科系發表了一份薪資統計報告。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對象只包括持有大學學歷的社會人士,像醫師、律師與其他需要大學以上學歷的職位,則沒有納入統計考量。

PayScale解釋,該報告主要想幫民眾了解不同大學學位的投資報酬,因此排除更高學歷的數據,才不會扭曲統計結果。「如果把上大學視為一項買賣,而那張文憑就是你要購買的投資標的,你當然要考量它有多少投資報酬的潛力。」專門統計薪資數據的PayScale計量分析主任李(Al Lee)說。

不過該報告數據並非隨機選取,研究方法也不盡周全,僅提供家長作為一種參考,從畢業生薪資一探端倪。

從統計圖表中可看出:

8231;畢業十年後中位數薪資水準最高的是達特茅斯大學。而以醫護著名的Loma Linda大學,則在畢業五年內有最高薪資。

8231;整體而言,工程類別學校的畢業生享最高起薪,五年內薪資水準排名前十的學校中,有八所是工程類別學校。而享有最高中期薪資的,則是常春藤學校的畢業生,排名前十裡就佔去半數。

8231;綜合起薪與中期薪資來看,學生的主修科目具有相當決定因素。包括工程、科學、數學與經濟等計量導向的學位,不論是以起薪或中期薪資衡量,皆囊括多數前20名席位。

不過,PayScale的數據中也暗藏一些玄機。排名使用中位數薪資水準,無法反應同一學校畢業生之間的薪資差異,例如名校中獲最低薪資的畢業生,可能還比不上一般學校最高薪資畢業生的薪資水準。

李舉例說明,以報告內中位數薪資最低的Black Hills State University(簡稱BHSU)來說,該校薪資排名前四分之一的畢業生,可能跟達特茅斯薪資最後十分之一的畢業生賺取相差無幾的薪資。換句話說,BHSU約有四分之一學生在畢業十年之後,賺取比達特茅斯十分之一學生還高的薪資!

根據該報告,中期薪資差異最大的學校,是Franklinand Marshall College;而Harvey Mudd則是薪資差異最小,又最具一致性的學校之一。

(本文轉載自本報紐約社教育專刊)

綜覽世界全局,觀看全真的世界日報電子報(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