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雨菜2010-06-09 03:16:00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二十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世界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掌握着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人力资本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型劳动者成为世界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为了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人力资本的竞争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知识型劳动者的比重,这其中最主要也最为直接的措施是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知识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并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知识和技术的最主要领域也将面临着新的变革。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才的广泛流动,高等教育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高等教育人员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各国政府也在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完善各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高等教育质量,并努力通过提高高等机构在校学生数量和吸引国外留学生等方式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经济部门的联系,不断满足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带来了高等教育领域资金来源与人员流动和合作的国际化,这也促使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脱离民族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合作发展的趋势。欧洲国家和美国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但是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仍较为逊色。为了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增强对美国的国际竞争力,欧洲各国需要采取新的办法和措施来促进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合作发展的趋势,欧洲国家开始在欧洲层次上进行高等教育合作。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是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基础,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在欧洲范围内进行的高等教育整体改革进程,因为欧洲各国试图以提高欧洲整体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式来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其实在欧洲一体化进程最初就已经出现,但是在欧洲一体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高等教育领域并不是欧洲各国关注的重点,欧洲国家之间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比较缓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受到知识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欧洲国家通过国家间合作的方式对各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以促进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这就是欧洲的波伦尼亚进程。从1999年的波伦尼亚论坛开始,欧洲国家共召开了5次部长会议,逐步确定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波伦尼亚宣言》中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随后随着欧盟理事会“里斯本战略”的制定,波伦尼亚进程逐渐将发展欧洲的高等教育与增强欧洲的经济竞争力联系起来,提出了要建设知识型的欧洲。通过这几次的部长会议,波伦尼亚进程进一步确定了十项行动主线,并制订了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的目标,致力于加强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合作,为欧洲的知识经济发展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欧洲各国在这一进程中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签署共同协议等形式相互协调,逐步向实现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这一目标迈进。随着波伦尼亚进程的发展,许多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波伦尼亚进程的制度结构也不断完善。经过十年的发展,波伦尼亚进程在全球、欧盟、国家和地区层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全球层次上,由于波伦尼亚进程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其对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产生了影响。欧洲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洲大学联盟、欧洲高等教育机构联盟以及欧洲学生联盟是参与波伦尼亚进程的主要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组织。在欧盟层次上,波伦尼亚进程表现出与欧盟的互动关系。波伦尼亚进程促进了欧盟高等教育领域政策的发展,而欧盟对波伦尼亚进程起到了支持和促进作用。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逐渐从原来自发的政府间承诺与合作中发展出一种较为制度化的统一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欧盟的机构设置中,欧盟委员会与波伦尼亚进程联系最为紧密。随着波伦尼亚进程发展,欧盟委员会的作用不断上升并成为波伦尼亚进程的补充正式成员,欧盟委员会对波伦尼亚进程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指导,并在欧盟范围内对各国的高等教育合作进行协调。而波伦尼亚进程与欧盟理事会“里斯本战略”的融合则确定了密切高等教育与经济部门联系,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的目标,将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与知识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确定了欧洲高等教育合作的经济发展向度。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网络和国家学术互认信息中心网络作为欧盟下设的专门性机构则对波伦尼亚具体政策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波伦尼亚进程在国家层次上的发展是欧洲高等教育改革最为重要的部分。各国对于波伦尼亚进程各项政策的实施状况是波伦尼亚进程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各项政策实施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各项政策在每个国家的实施状况并不是一致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各国对波伦尼亚进程所确定各项政策的实施状况表现出一种外向性特征,注重国家之间协调发展,这种状况使得欧盟有可能逐渐对波伦尼亚进程发展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波伦尼亚进程在地区层次上发展的主要对象是高等教育机构及其人员。波伦尼亚进程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治以及其与经济部门的联系,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治权力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应能力更加灵活。而且随着波伦尼亚进程各项政策的实施,人员的流动障碍也在不断减少。人员的自由流动促进知识在欧洲范围内的传播和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为培育“人民的欧洲”和知识型欧洲创造了条件。但是波伦尼亚进程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阻力。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成为制约波伦尼亚进程顺利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则直接限制了各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而且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也对波伦尼亚进程主张的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的观点产生了阻碍,各国之间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则是波伦尼亚进程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各国经济、文化以及观念上的差异使得波伦尼亚进程在政策实施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对波伦尼亚进程所追求的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些障碍。但是虽然波伦尼亚进程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外部和自身制度与政策不完善所带来的阻力,波伦尼亚进程仍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制度建设方面,波伦尼亚进程逐渐形成了部长会议和后续行动结构这一制度框架,而且随着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框架建设逐步完成,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制度发展将进一步完善,一个统一稳定的协调机构和具有强制力的司法监督机构成为欧洲国家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必须。在内容建设方面,波伦尼亚进程促进了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人员的自由流动,基本上统一了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并逐渐密切了高等教育机构与经济部门联系。可以说波伦尼亚进程的十项行动主线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实现。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波伦尼亚进程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内容建设的重点。推进欧洲研究区的发展,促进欧洲向度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及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应该是波伦尼亚进程未来优先发展的目标。波伦尼亚进程的发展促使欧洲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之间协调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一种完整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政策正在形成之中,欧洲的高等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一趋势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相呼应,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