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茹均: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因持假护照出境被抓,继而爆出利用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等机会收受贿赂,涉案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的丑闻之后,人大自主招生种种黑幕不断被暴露在公众面前。
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10年,也是质疑声不断的10年。类似的贪腐丑闻层出不穷,在坊间流传“100万上人大”这样的明码标价面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这一口号显得一文不值。
自主招生本是教育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由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招收一些综合素质高的“专才”、“偏才”、“怪才”学生,作为对现有高考制度的补充。然而,处于种种中国社会常见的现象及原因,它几乎理所当然的异化为某些高校管理层的获利工具。
与中国将部分招生权利下放给高校自主备受争议不同,在英、美等国家,民众普遍认同“招生本来就是大学的事”,这和海外高校私立比例高有着直接关系。
虽 然学生的学术水平会通过统一考试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海外高校并不只是以分数论英雄。被称为“美国高考”的SAT测试的满分是2400分,根据美国媒 体统计,超过一半的SAT满分者入学申请哈佛会被拒绝,学生中学期间的平时成绩、课外兴趣和特长、是否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样是高校在招收学生时要考虑的 重要因素。
美国:社会参与组织承担外部监管的社会职责
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原则与程序,考试内容与方式相对完备,其高等教育招生体系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大学招生体系之一。
为防止办学自主权被滥用,美国的教育行政体系对各大学招生的过程,具体到新专业的设置以及招生规模的变更,都有较为系统的约束方式。社会中介组织和机构被鼓励和允许参与高等教育的管理、监督和调节之中。
美国现有一批经过官方认证或高校认可的地区性社会化教育评价机构。定期对各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进行认证评价,其中高校招生过程和新生质量是其中重要的评价指标。
2012年2月,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教育评估认证机构发布了一份内部审查报告,指出狄克森州立大学为提高入学率,招收了许多英语水平不符合规定的外国留学生,造成学习成绩根本无法保证。报告发布当天,狄克森州立大学的一名学院院长开枪自杀,为此事,副校长辞职。
这样的社会评估与社会评价体系下,透明程度高的监督无疑有助于高校规范招生。
英国:招考分离的证书制
英国的英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学生以单科结业方式参加的“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A-level),两年内共有四次考试,所得的证书全国通用。再连同中学学校的推荐和学生的自我推荐,成为英国高校录取本科新生的三大考量因素。
一 般而言,学生根据高校提出各自的证书种类和等级的要求进行申请,再由具体院系通过了解学生中学时期的成绩和表现、综合素质、兴趣和特长等情况,选择部分申 请者进行大学面试,对其进一步加深了解。学生证书考试的成绩、中学时期的表现、对申请专业的兴趣、努力程度以及个人素质、学业潜力,甚至校外活动和义工经 历都会成为高校是否给予学生录取资格的综合考虑因素。
为 了保证招生的公平和公正,英国高校招生的核心机构的中央高校招生委员会(UCCA)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组建稽查小组,专门预防和发现招生中的欺诈行为,调 查申请人、培训机构和相关机构在申请过程中是否存在造假、丢失或误导性的信息或行为调查个人陈述抄袭,并负责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避免特权人士利用具有不 公平优势和欺骗手段进入一流大学学习。高校以及其下各学院也会成立专门小组,监督招生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一经发现有任何大学成员违规操作,即会按程序受到 处分。
俄罗斯:被迫消亡的自主招生制度
俄 罗斯的高校招生制度经历了由完全自主招生逐渐向大规模统一考试的转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转轨之路有些坎坷,在很多行业领域都有浓重的“强盗资本主义”特 点。比如在教育领域,人为操作使得一些条件优越、占据社会资源较多的家庭能够通过行贿、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等途径谋得更多、更好的入学机会。
曾 有俄国媒体报道揭露过不同专业的明码标价——“若想考入莫斯科的名牌大学的经济专业或法律专业,需要行贿1万到2万美元;若想进入莫斯科的普通大学的文秘 专业,需要行贿8000到1万美元,进入医学专业则需“交纳”1.5万到两万美元,普通技术大学的“门票”价格为3000到6000美元。”
俄罗斯的自主招生制度带来的不公与腐败已经严重拖累了国家教育水平。
中 国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改变,其中以高考制度不断调整为动力来源。传统的高考制度尽管造成了中小学严重应试教育严重、唯分数论等明显弊端甚至社会问题,但民众 仍普遍相信高考制度是中国仅剩不多的能提供公平机会的政策之一。而频频被曝光的高校自主招生黑幕使得对公正的最后信仰濒临崩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