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馒头2014-01-03 19:06:36

ZT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那么,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一、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 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什么“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他得到过什么奖。如果 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 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精神科医生认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了学校和社会。

  二、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

   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 认识,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 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学习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拿到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在赫赫有名的大制药公司里工作。在公司里她常常感到窝 火,因为那些美国同事技术知识都远不如她,却个个自我感觉极好,张口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这个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 她,却总是在找自己的不足,开会时从来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做得多么好,实际上她比所有的人贡献都大。她觉得和美国人相比,自己在实力上最强,欠缺的就是一份 自信心,因为这个她在公司里失去了很多机会。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学了,她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后,感慨万千地说,美国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个脑子明显有毛病的孩子,老师都是一直在鼓 励,十道题做对了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到前面将那一道题算给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励他继续努力,没有分毫的讽刺挖苦。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没有自信吗? 哪里像我们小时候,考试没考好,父母说骂就骂,违反了纪律,老师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点尊严可言?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 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 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 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So_Be_It2014-01-05 16:02:43
说得非常好。
So_Be_It2014-01-05 16:05:57
建议你重发,在子女教育坛。
noworry2014-01-06 19:06:29
excellent pint, well done thanks.
tony9332014-01-06 19:38:09
I also see that even birds here are more confident...
hiccupbaby2014-01-06 19:45:24
盲目自信也不是好事。
Mousa2014-01-06 20:02:12
Well said
直言好2014-01-06 20:27:22
作者是从哪儿得出结论,美国孩子个个都自信的?又从哪儿得知,中国人不自信的?文学城里的天才娃儿吗?
淘淘爸2014-01-06 21:13:22
自信过头吧,也别以为自己是最棒的,不知道天外有天的道理。别走极端,呵呵。
two2J2014-01-06 22:32:09
好的性格培养是自信的前提,如果忽视了教育,“自信”就变成了“任性”。
愤怒的石头2014-01-06 23:59:58
有些美国人分不清“自信”与“自大”。
大明王朝2014-01-07 01:12:22
凡事不可过头,阿Q也很自信
mister9862014-01-07 02:16:34
美国孩子个个自信?? 太崇洋。
Az45912014-01-07 02:20:47
崇美崇呆了。
中餐2014-01-07 02:45:07
一看标题就知道是个没自信的中国人写的
So_Be_It2014-01-07 04:03:39
为发贴者辩护--我本来是要建议“我爱馒头”重新发帖到子女教育区,改标题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又想这坛子里的人应该会注重内
So_Be_It2014-01-07 04:05:49
容不至于跟一个标题过不去。我认为”馒头“说得很有道理。支持”馒头“。
kai20022014-01-08 00:12:06
虽不能说人人,但的确普遍。
kai20022014-01-08 00:24:24
中国娃自信的是百里挑一,白人娃自信的十有七八,中国人要不断比,才能找到自信,白人靠什么?我不知。
ERGO1112014-01-08 00:44:20
无条件的爱,说得真好!
随意0012014-01-08 04:09:46
你孩子太小,要么你还没有孩子,见不得一点新鲜事儿
老马识途2014-01-08 11:39:34
因为他们懂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