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创业2005-06-08 01:15:03
1) 往事重温

世纪之交的那场互联网大潮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更热烈,以至于到现在任何一种互联网热几乎都能找到当时的影子,移动电子商务也不例外。

19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也开始变热,B2B、B2C、C2C不同概念依次热炒,没等普通老百姓弄清楚前一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一波浪潮就已经过去,狂热的资本支持下,只挣吆喝不挣钱也乐得其所。

第一波移动电子商务中,“手机银行”、“手机证券”是比较典型的应用,技术上基于STK[注],STK具有数据底层加密功能,安全性得到了金融、债券、电信等许多部门的认可,另外,STK的信息传递通过短信息,技术成本非常低,STK技术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移动电子商务的前途没有想象的那样光明,到2003年,第一批从事移动电子商务的公司几乎全部陷入困境,几年前人们还在憧憬的新经济财富梦想变得伤痕累累,创业者们在抱怨这几年股市不济的同时迁怨于互联网的不景气。

移动电子商务破灭并不是大问题,风险投资能够容忍失败,哪怕是彻底的失败,但这不是移动电子商务失败的充分理由,人们应该思考,互联网的泡沫在于互联网缺乏盈利的业务模式,为什么从技术到业务上都有足够基础的移动电子商务也落得和缺乏适当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业务同样的下场。

2) 风光再现

当前,风险投资重新聚焦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和个人信息服务是今年的投资重点,看来,移动电子商务受宠在所难免。

首先,信息正在成为产业。正如互联网跌入寒冬显得异常突然一样,互联网走出低谷的时间之短也让人刮目相看,短短六、七年时间,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一个轮回,在过去的三年,信息消费逐步被大众接受,以信息作为产业的互联网盈利逐渐有了根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刷新财富榜神话,人们不再怀疑,信息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具有传统工业产业无法比拟的规模和强度。

其次,移动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的先锋。互联网形式的扭转得益于移动技术,手机的大量普及,成为信息的载体,满足了便捷和个性化的需要,移动增值服务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互联网盈利的明星。

第三,商务是社会财富的灵魂。商务这一事物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商务是人类社会分工的必然,是经济社会的灵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务价值在社会财富中的将比例不断上升,成为决定力量。

移动电子商务,处在信息、个性化与商务的交汇点,是传统商务信息化的结果,承载于信息服务又为信息服务提供商务动力,风险投资在以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移动增值领域收获个盆满钵满之后,开始关注这个“金三角”几乎是必然。

3) 困惑

互联网经历的快速沉浮,不在于互联网没有前景,而是因为人们对于互联网期望的快速膨胀,使得这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难以承受产业发展之重。今天,互联网的复苏正在冲淡人们对教训的记忆,有的只是陈天桥三年坐火箭飞上首富的情景。

移动增值业务、网络游戏属于信息服务类的业务,这两种业务的成功至少在量上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异常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分巨大,一条信息动辄几元,几十元(包月),具有超乎寻常的暴利。由于单笔交易基本还在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加之服务形式新颖,供求上方处在信息严重不对等的条件下,并没有引起市场的过大阻力,但冲动性、欺诈性消费占居了非常大的比例。

缺乏监管,市场无序,许多成功者的身后“血债”累累,正因为此,大量的从事这种不成熟新兴市场服务的公司,在暴利和高风险中游走,许多企业时刻处在颠覆的边缘。移动增值业务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咎于投机的成功,难具有可持续性和可重复性。

移动电子商务显然不能当成一般的移动增值服务,用户对大笔资金的消费没有理由不关心,加上移动增值服务领域黑幕不断暴光,市场日渐成熟,冲动性和欺诈性消费的会大幅降低。

即便不考虑消费者的变化,一般来说,移动电子商务的单次价值要比信息服务的单次价值要高很多倍,本来就非常高的风险被再次放大,市场几乎没有稳定性可言。

由此看来,与移动增值业务同属移动业务的移动电子商务很难借鉴到经验。

4) 正本清源

移动电子商务本质上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根本上又是商务,这个基本的逻辑顺序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被人们不同程度忽视,当人们聚焦于移动电子商务的高效、安全以及超越时空的前卫导向时,人们实际上已经淡忘了,移动电子商务只是商务而已,这种忽略了基本点的高科技产品注定会迷失在自己的梦想中,最终远远背离了用户的需求。

第一波浪潮时的“移动银行”业务,说起来非常迷人,千万资金可以“一手掌握”,但当人们几乎寻遍所有的商业网点都找不到“移动银行”可以进行交易的设备时,我实在想不出那些投资狂人不会失败的理由。对于同期的“移动证券”业务,如果资金账户的银行间自动转账都不能够实现,“移动证券”又有何优势可言?

在美国,有一种流行的电子商务模式,“电话购物”,你打电话过去,商家送货上门,从形式上看,与国内网上下订单,商家送货的“网络购物”方式基本类似。这两种应该算是电子商务的两种具体形式。

从效率和便捷性来看,电话购物与网络购物的方式差不多,从商业价值来看,电话购物应该是与网络购物处在同一个水平。电话购物方式与网络购物方式相比,电话购物服务系统的构建成本更高一些,类似美国的电话购物能够流行得益于美国发达的电话水平,这些地区,电话通常只收取月租费,然后就可以随便使用,电话对于购物者来说非常方便,随时随地可以实现,相比较而言网络购物就没有那么轻松。相比国内而言,电话发展不及美国,网络购物相比要比电话购物更多一些。

由此可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首先并不是看哪项技术是否先进,或者简单地以某些技术参数来衡量商业形式的价值,而是从真正实施后商业利益考虑。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高技术被市场淘汰的命运,根本原因在于忘记了手段和目标的区分。将移动电子商务看成是商务,重点在商务而不是移动,如果移动不能使得商务增值,再高级的移动都没有意义。

5) 未来之路

如何缔造有价值的移动电子商务,首先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从用户的习惯和方便中找到协助用户提升商务体验的地方,并逐步引导用户在移动电子商务的路上前行。移动电子商务的突破口在于对传统商务升华,而不是重起炉灶。

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一个是减少商务成本,另一个是增加采购价值,第一点好理解,减少商务成本能够提高商家的利润,第二点容易被人们忽视,增加采购价值,难以直接看到商家的好处,增加采购价值是针对采购活动本身说的,例如:购物体验,利用技术手段增加人们在商场里面的愉快感受,如果是网络购物,则提高人们在网络购物中的愉悦感。

移动电子商务通过加速商务过程,使得交易过程缩短,人们不需要不远万里现场看货再行交易了,交易成本得以降低。但这一过程的实现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交易过程是诸多环节构成的,如果不能从整体上缩短,就没有意义。因此移动电子商务注定是个系统工程。

增加采购价值,最重要是以用户为本,对于商务而言,技术是让人感到友好舒适,而不是光怪陆离,制造悬念,这也标志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能快速远离当前的商务模式,电子支付的实施需要人们心理上认可的时间不会是一朝一夕。

从限制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来看,支付手段和信用是两大问题,支付手段缺失将导致移动电子商务进入到一个阶段后被挂起,最终达不到快速高效的目的;信用则是对商业行为的保护,缺乏信用体系,移动电子商务难以成为商务的选项。

移动电子商务前景似火,但当前的环境却冷酷似冰,移动电子商务在冰与火之间徘徊,行业的前景和当前的欠缺空间同样巨大,不谙商业规则的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戏剧将重重上演,未来之路注定迷雾重重。

6) 结束语

当风险投资商、创业者痴迷于移动电子商务激动不已,千万别忘了重温一下“赢时通”的旧梦,联想亿元投资的大手笔拯救不了泡沫剧的崩盘。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有点久远,还可以看看曾经“电子商务之王”的“8848”珠穆朗玛公司,正在逐渐走近的电子商务春天,似乎与它无关,IDG的巨额资本改写不了市场格局。

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可惜的是在e化浪潮迎面扑来的时候,我们却唯恐避人不及,追求所谓彻底的智能化,如果e化系统中需要人的参与,总有水平不够,不上档次的感觉,受此思想的负面影响,商务智能也好,e化服务也好,许多失败却是因为过多排斥了人的参与性,使得发展失去了立足点。例如,即便你能够做到一下订单货物就送到家门口,而这种电子商务方式,可能使得人们失去了逛商场的乐趣,缩短时间并不是购物者唯一期望。这一切说明,商业习惯和商业目标非常复杂,并不只是受技术手段影响。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一直都在创建神话,人们对互联网的期望从来都不吝啬,随着互联网不断走向成熟,神话终究会被理性代替,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务信息化的形式,不太可能逾越商务整体环境和习惯,不管投资商如何热衷,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在内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终究会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注]:(STK的全称是SIM TOOL KIT,翻译为“用户识别应用发展工具”),STK一种SIM卡,能够内置程序,提高手机端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