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无罪2013-07-08 07:53:05


基督的旨意2

 

真正的灵修,完全的灵修在乎【心灵的痛苦】。耶稣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也说过——因为我们的软弱有圣灵的帮助。

 

 

我们根本不需要不断地追求【属灵的境界】。因为它不会让我们更加圣洁,反而让我们更加的虚伪,自表谦卑。很多对基督即使有正确的【认知】,也不是对任何人有任何的益处。例如属灵书籍里面多半都是叫我们要事奉主,为主而活,为主为中心,可是这些属灵书籍往往只是为了能够表达【正确的基督知识】,所以让看的人,除了那些以【喜爱知识】为生命基础的“灵修人士”才能够激发爱心。但是对于自我认知到自身软弱的【敬虔人士】,他们的软弱对于这种属灵书籍或者讲台上的【属灵宣言】,他们只能在原本就无法承受的“自身的肉体的软弱”之中,不是打肿脸皮充胖子,并死撑到底,要不然就会因为屡次失败而无人有基督的怜恤,而【放弃基督】。

 

 

在人的软弱之中,越多的【属灵宣言】,就只不过是知识的压力,而不是灵性的怜恤。了解自己软弱的人,就会晓得,并不是所有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敬虔道理,就能够帮助他们的软弱——因为他们的软弱有圣灵的帮助,而不是伟大讲章的帮助,或者甚至就不是那些有伟大属灵经历并且被神帮助越过难关的【圣洁人士】。这样看来,如果您看了一本属灵书籍,对您说,圣俗应当分开,或者不应当分开,你也不应该因为在你读的时候,心灵的内疚,而【急于】表现自己的悔改或者渴望更加敬虔表现,就【跟从】内心的焦虑与忧愁。毕竟那时候的【圣灵感动】,与其说是在责备您,催促您不断地【成圣】,倒不如说是圣灵要提醒您,要注意您的软弱,不要追求过于您所应当承当的【信心能力】。这样看来,属灵书籍,只是为了那些写书的人对自己负责人,对正统或正确知识负责任,甚至是对【大众社会】负责任。这样看来,再正确,也只是对写书的人正确,对那些渴望拥有【属灵知识指引】的人正确。

 

 

这样看来——任何敬虔敬拜主耶稣基督的灵修人士,首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正确的知识(即使看起来是不可或缺的),也不是为了某种属灵境界或者成圣目标。真正的灵修,乃是在乎个人对自己心灵痛苦,并心灵软弱的【承受能力】。就拿那个属灵书籍来说,如果您的软弱让你无法在天国与生活中【两边跑】,那么您就必须【怜恤】您这样的软弱,选择您心目中对神的“成长程度”。如果您是宁可失去生活的幸福而得到【与基督联合,与基督成为一灵】的属灵乐趣,那么您就向神祈求,给您足够的心灵力量以及启示的智慧来【圣俗分别】,要不然您就只能在您的能力之内【平衡】天国与生活之间固然有的张力。但是所谓的张力,只不过是——自己的软弱,加上自己的要求,透过自己对生活压力的承受性低能,再由属灵书籍对您神经的刺激方式,而混搅在一起的【自我高估】。这反而显示了【变质】,搞到最后,人若达不到,就好象是自表谦卑,只会听道不会行道似的——但是不论是对自己的论断,还是公众的论断,都只是一种:以一种自表谦卑来藐视另外一种自表谦卑,都是人的虚荣心之间的【属灵骄傲的较量】这就违背了【耶稣的怜恤】的灵修标准了

 

 

灵修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圣洁,而不顾及自己的软弱还有信心力量,那么,一切再怎么样的努力,甚至您的灵命如何的高超,到最后在您的无知与其卖力卖命的压力之中,您仍然是【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徒有智慧之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属灵没有境界,只有怜恤,只有自我衡量,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了

 

 

从这个意义上,一个人的圣洁方式,都是他的灵修结果,而不是另外有一个人自己软弱应当盲目跟从的偶像崇拜。。。。。。。既有属灵骄傲,就有属灵崇拜。我们应当小心谨慎,只以【主基督对您的怜恤】来成长,而不是以【多么圣洁标准】自我衡量——这种衡量,只不过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高度,而不是信仰基督的表现。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基督的旨意2
  • 基督的旨意
  • 烟雾政治
  • 自我探寻的颠沛流离性
  •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