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经说:“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华盖集续编的续编_厦门通信(二))。以前对此深以为 然,人嘛,总是需要换换口味的。记得刚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我们住在的公寓顶层,正对安大略湖。夏天的晚上看湖上升明月,烟波荡漾,皓月千里,非常壮观。还 有朋友专门到我们阳台上去照相。不过我们天天看,很快就乏味了,以至于熟视无睹,后来连阳台也不去了。关于人性这种特点,甚至还有经济学上的解释,叫”边 际效应“,大概的意思是人的满足感随供应的增多而下降。
一切好像很有道理。特别是有了现代理论依据之后,大众小资们更可以放开去手脚去追求物欲和精神满足。为了超越“边际效应“,我们必须不断创造和消费更多的物质,更新的产品,更多的游戏和视听娱乐。我们需要随时变化。我们的幸福,总在于下一辆车,下一个房子,下一次旅行。
但是,聪明智慧如你,是否有时在拥有了“下一个”之后,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觉得,好像有些地方不对?你模模糊糊地觉得,物质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 快,但是你的幸福感却没有增加,甚至越来越疲倦,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没有什么真正能让你激动和快乐?你有时向往童年的单纯快乐,但你也知道时光不可能倒 流。所以,你除了告诉自己“洗洗睡”,不要庸人自扰以外,更在明天太阳升起之后,又义无反顾地再次投入到“再下一个”的追求之中?
我以前也是这样。只是在开始接触佛法之后,才渐渐知道鲁迅先生的看法好像也不那么正确。而且越来越感觉我们可能都错了。为什么呢,就因为我们都是凡夫, 有”边际效应“的是凡夫心。所谓的厌倦,其实也就是凡夫烦恼的一种。因为凡夫心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是一种攀缘外镜的幻相,一种自我执取暂时的满足和 安全感或者成就感。而且这种执取很快会随着外相和意识的生灭而起起伏伏,当然烦恼不断。相反,证悟的境界,是超凡入圣的境界,是安住在清净的心境中,如如 不动,不生不灭,当然是没有烦恼的,也没有所谓的厌倦。
原来只快乐没有痛苦的境界真的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用凡夫心去测度和怀疑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说我们是井底之蛙绝不为过。
庄子在《南华经》里面讲到周朝麗姬的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麗姬是艾地守疆官員的女兒,被獻給晉國媾和通婚之初,淚水哭濕了衣襟,等她到了王宮里,與王同睡方床,同食美肴,就後悔自己的哭鼻子”。庄子于是发问说”我怎麽知道喜歡生不是錯誤見解呢?“ 庄子当然不是在赞美死亡,只是在比喻我们对不可知的苦恼和恐惧。
我经常想,这个故事的寓意,其实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对未知的恐惧,是很多人都会犯的毛病。同样,佛法的境界,因为无法测度,导致有些人相信,但是不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有人不相信,其原因很可能是对改变心性现状和习惯的一种恐惧。
当然,也可能更多的是对这种现状的习以为常。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觉得人生有苦有乐很正常,“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嘛。好好奋斗,搞好自己的小环境,再 辅以心灵鸡汤,保持心理平衡,好像也过得很滋 润。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也的确越来越好,生活的品质在增加,感觉人生是苦的人的确越来越少。其实这也是潜意识里面对世间法的快乐抱有幻想,而故意 忽略痛苦的表现。佛法认为这是众生的业障,是没有智慧的结果。在佛经里早已指出这些都是末法时代众生相。相比起来,古人可能生活简单,受到生老病死的困苦 更多,但比我们更有出离心和智慧。因此古人学佛和证道者比现代人容易得多。
如果能认识到人世间的乐是无常的,有“边际效应” 的,更不用说各种不顺利或者违缘可能转瞬及至。那么你就容易对佛法升起不退转的信心。换句话说,凡夫心没有出路,学佛是唯一可能拯救我们的方式。“荣华富 贵如过眼烟云”,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我们世间生存的真正情况。有些人也许不眷恋荣华富贵,但是眷恋亲人、家属。但是同样地,他们也不能分担你任何的痛 苦,在大限到来,连这样的缘分都不能带走,孤身一人离开这个世界。难道还没有比这个更令人感叹人世的无常,难道还不足够警惕吗?
佛经云:“三界无安如同火宅”。为什么人们总是在起火的房子里面,还安之若素呢?佛法说这是无明的结果。这么如何结束这个无明?这就是佛陀要教导我们的。
因此,我们有了佛陀,一个高大上的王子放弃了王位,经过十几年的苦心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并且转动法轮,为众生说法。说的就是怎么”离苦得乐“。
对,没错,是“离苦得乐”。这才是佛法的真谛,是佛法的全部目的。与大众想象的不同,佛法不是宗教,不是科学,甚至不是哲学。佛法是“教”和“证”,佛法是教育。佛陀根据自己的证悟体验,告诉你离苦得乐的教理和证悟的方法。
佛法不是宗教,因为严格意义上讲,宗教所要求的组织权力结构等等是在佛法中不存在的。其实很多仪轨也是后人加上去的,而且我们不能因为有仪轨就认为是宗 教。现代的学校里,也不有很多仪式吗?比如升旗仪式,总不能因此认为学校也是宗教机构。最像宗教的地方是西藏或者藏传佛教的区域,那也是因为政教合一的原 因,和佛法本身无关。所以我一般更愿意用”佛法“而不是”佛教“这个词,也是这个原因。
佛法不是科学,因为科学讲究的客观、可观察的可重复。佛法从主观体验入手,是没有办法大规模“可观察”的重复和统计推理。因为证悟很难,即使佛陀时代最多 也就是几千人而已,从现代科学看起来是小样本。但佛法绝不是迷信,一是佛法鼓励学佛者应该大胆思辨而不是盲从;二是因为佛法最后都是可以证明的,佛法的全 部都是要求你自己的体证。当然一个悟道者也可以根据各种瑞相进行验证,但是由于小样本,唯科学论者是不会承认的。不过,我觉得最大的不同还在于,佛法前提 是由信入手;这对于现代社会对科学方法论熟悉的人来说,的确有相当的困难。特别是学理工科的知识分子,对这类人要信佛法,真的非常需要出离心,或者说多世 以来的慧根。
佛法也不完全是哲学,把佛法仅仅当哲学是一种更为广泛的误解。前段时候看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的讲演提到,他到伦敦访问牛津大学,结果一帮哲学教授在把佛教 当哲学研究。智慧如宗萨也只好一笑了之。的确,佛教思想博大精深,近代很多学者也非常痴迷和崇敬佛教,如梁启超。但是,用佛陀自己的说法,佛法只是“观月 指”。佛陀解释说,如果万法的实相是月亮的话,佛法只是指出月亮的手指。佛陀也再三告诫大家,不要执着佛法,不要把手指当月亮。不然非但没有月亮,连手指 都没有了。一句话,”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人曾请教佛陀关于宇宙有限无限的问题。佛陀不答。佛陀后来对弟子说,他的说法, 都是教人如何离苦得乐,识得本心,识得实相。那些哲学问题,不是他所关心的。佛陀进一步比喻说,就像对一个重病的病人,不着急抢救,却花时间去研究其他问 题一样。众生如同这个重病的病人,与其谈这些形而上的问题,还不如抓紧时间好好修行,因为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所以,佛法是教育,是对万法实相的培训课本和对内心消除无明的训练教材。佛陀在世的时候,原始佛教的僧团更像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像我们现在吃住都在一起的 专题夏令营。而后来的寺庙更像一个学校,寺庙里面的僧众就是寻道的学生,住持是校长罢了。除了师生的关系以外,僧俗弟子和方丈住持并无更多的关系。
近代汉地因为战乱、饥荒、政治、“文化革命”等等各种原因,汉地各显宗的教证等传承中断了很多,学佛的气氛在社会上一度消失殆尽,具足的上师很难寻找。而 大众心目中的佛法,在经过了无神论的教育之后,再加上媒体宣传的刻意影响,对佛教要不然斥为迷信;要不然就是一窝蜂的烧香拜佛,其实只是在向菩萨作贿赂, 希望佛菩萨等拥有超能力的偶像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发财。这些都是对佛法不了解产生的误区。相比之下,藏地和我们汉地完全不同。藏地生活艰苦,经济落 后,但是自给自足,相对封闭,反而在几千年却免于战乱和大规模的饥荒,使文化和佛法的传承得以延续。所以在藏地信奉佛教达到了几乎100%,哪怕在家居士 的佛教修养和认识都很高;而且大成就者很多。所以到底什么更好,就很难一概而论了。好消息是藏传佛教在汉地和全世界传播越来越广;而且随着政策的开放,汉地显宗也比前几十年要兴盛,可以看到向佛学佛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真希望离苦得乐,不再畏惧未知的改变,而有兴趣试试的话,我觉得最好的入门方式就是读佛经。静下心来,放开自己的心胸,以开放、谦虚心态来读,你会逐 步发现佛经也是非常好看的。佛经其实大多数都是生动的故事,巧妙的比喻和发人深省的推理。我想,对于知识分子,《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 《圆觉经》或者《维摩诘经》等都是容易接受的经书,文字优美,趣味深远,让人大开眼界,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等读了佛经之后,你再回过头来再想想鲁迅的那句话,你会不会也认为如果能做到,心不攀缘不执着,心无挂碍,清清静静,怎么可能有”乏味“的感觉?所以,桃花还在那里,只是你的看法慢慢在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