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妈2014-12-18 01:31:40
以下是我在教会的以色列祷告事工里的一段分享:

======================================================================================

这次有机会能够前去大君王的京城,感谢主!记得,有次开车时,我跟我先生说:这一生,我一定要去以色列一次。主竟然倾听了我的心声,几个月后,提供了我能够前去的最好的时间,也提供了我能够前往的经济能力。以色列之行,实在是神给我个人的极大的恩典!

进到大君王的京城,是在凌晨5点钟左右,老远处,看到耶路撒冷的一片灯海,虽然坐了30多小时的飞机,身体很疲累,但我和我的队友却激动得欢呼起来。圣经里的一幕幕,就像珍贵的画卷一样,从那一刻起,如此真实地和震撼心灵地徐徐展开在我们的面前 — 主是真神,主是活神,信仰由此深深地烙在了我的生命里。

第一天,在耶路撒冷城里行走的时候,我对这个城市的风格感到很稀奇。我在给我先生的email里写道: 以色列是个建在沙漠上的国家,耶路撒冷城里,满目皆是大块的石头垒起来的城墙,建筑和光滑的街道,却很少树木。我感觉,耶路撒冷城就像一个被圈起来的城堡一样,从她的很多的防御建筑,你不难看到她的充满烽火的历史。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诗篇》122篇6节说:“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 可是,第二天,我们出了耶路撒冷城,在往加利利海去的路上,我则惊讶地发现,郊外,大片大片的肥沃的土地和绿洲,全世界各样的水果,你都能在那里吃到。一个沙漠国家,因为神的祝福,居然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顶先的科技大国,你为此怎能不喊"哈利路亚",赞美主! 在以色列,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分住在不同的区里,犹太人区非常干净文明和敬畏神,而巴勒斯坦人住的地方则是脏乱差,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对比很鲜明。以色列的食物非常好吃,每天和团队的弟兄姊妹们吃着那里的饭时,我常常一边吃饭,一边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深深感到神是何等地祝福我们的犹太长兄,爱我们这些祂的儿女们!

台湾来的弟兄姊妹们在以色列吃到巴拉,一个个兴奋得像小孩子似的,搞得来自大陆生活背景的弟兄姊妹们一边看着,都觉得莫名其妙的。像有个姊妹,还硬塞给我吃那个巴拉,当然,我吃着也不反感,但就觉得他们的兴奋很夸张哦。

我们这次去看了很多地方。我重点讲两个地方给我的感受。其中一个是彼得教堂,又叫鸡鸣堂,位于耶路撒冷城外锡安山的东坡。 这里,就是当年大祭司该亚法的府邸,彼得否认耶稣事件的发生地点。耶稣曾被押解至此,关在地牢中遭受鞭打。

大家都知道,主耶稣曾预言在鸡叫以先,彼得会三次不认主。果然彼得在第三次否认与主有关连时想起主的预言,便为自己的软弱痛哭,之后悔改重新跟随主。为记念彼得的软弱、痛悔和主的慈爱怜悯,就建了这座鸡鸣堂。

教堂入口处的一道铁门上,刻著路加福音22:34的记载: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而在院子里,是一个描绘否认事件的雕像,描绘了公鸡、妇女和罗马士兵。也是根据圣经路加福音22:55节的记载,使女指出彼得是耶稣的跟随者,彼得否认。雕像顶端有只大公鸡,标示著彼得的软弱跌倒。雕像的底部写著拉丁文的《路加福音》22:56:“我不认得他”,让人看了很心酸。很多时候,我也是在主面前如此地软弱,今天还能在主面前站立,是祂的恩典。

昨天,大区长提到花园冢,这也是个让我很感慨的地方。花园冢是个很美丽、清静的花园,鸟语花香,亲切祥和的气氛弥漫园中,走在其间, 比较园外的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旧城,显出特别的清静的气氛,让人感到无比的平安喜乐,适合默想和崇拜。 而在另一处的圣墓堂里,各宗派各拥圣物、圣迹,各自都自认为是正统。而针对耶稣当时究竟是埋葬在圣墓堂里或是在花园冢里,也是众说纷纭,大家一直地吵闹不休。然而,在花园冢出口的门上,你会赫然看到上面写著这么一行字:祂已復活,祂不在这里 (FOR HE IS RISEN - HE IS NOT HERE)。一点都不错,耶稣已经復活,那空坟墓才是我们得救的记号!这句写在耶稣坟墓门口的话,也确实提醒了我们:我们一直在喋喋不休地争吵着,难道耶稣被埋葬的地点有那么重要吗?耶稣的復活才是我们的信仰的核心。(哥林多前书15:14:若基督没有復活,我们所传扬的,便是徒然,你们所信的,也是徒然。)感谢主!復活的耶稣,才使我们的生命充满盼望;而耶稣復活的大能,也时时充满我们,更新着我们的生命,使我们能活出基督的样式!   
西西妈2014-12-19 05:35:20
补充几句:
jiyangwenzi2014-12-23 22:00:08
真好,有机会的话,也去以色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