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2015-09-07 22:02:53

 

(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叶周)

 

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叶周摄 来源:大公报)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作家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的公寓里被发现已经离世,时值中秋。根据法医的鉴定,她逝世的日期应该是六、七天以前,死因是心血管疾病。

张 爱玲最后所住的公寓离我上班的电视台不远,在她逝世整整十五年后的一个午后,我特地去附近走了走。那是一幢非常普通的公寓,格局简陋,在洛杉矶西木区这类 公寓很多,但张爱玲最后居住的那一幢实在不起眼。在十分窄小的公寓入口,街道的坡度有些陡,我想象着年迈的张爱玲每天走过那条道路,步履蹒跚。我读了一下 呼叫对讲机上住户的姓名,在原先张爱玲住过的二○六室,现在的住户姓Pai,看上去不像是中国人的姓氏。恐怕现在这位新住客并不知道曾经有一位著名的作家 在这间屋子里长眠了。

在上海,走过静安寺附近的常德路(原名赫德路)和南京路交界的地方,会看见一幢七层高的公寓——常德公寓(原名爱丁顿公寓),张爱玲也曾经是那里的住户(一九五号,六楼六五室)。张爱玲在爱丁顿公寓租房时登记的职业是穆伟均律师事务所打字员。那是一幢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式公寓,出资建造者是意大利人,公寓外型雍容大度,有宽敞的钢窗,还有环形的大阳台。

张 爱玲当年的丈夫胡兰成曾在文章里写道:“夏天一个傍晚,两人在阳台眺望红尘霭霭的上海,西边天上余晖未尽,有一道云隙处清森遥远。”张爱玲认识年长她二十 多岁已婚的胡兰成就是在爱丁顿公寓里。一天胡兰成主动到爱丁顿公寓里来拜访她,吃了闭门羹,只能在门缝里留下一张条子。后来张爱玲就从那儿出去,顺着静安 寺路,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路走去胡兰成住的美丽园回访他。这一趟走过去并不远,也就二十多分钟。后来他们交往后,也就时常“步行去美丽园,去静安寺街上买 菜。”

一日午后好天气,两人同去附近马路上走走。张爱玲穿了一件桃红单旗袍,胡兰成按捺不住说好看,张爱玲不免有些咱沾沾自喜道:“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

相比起爱丁顿公寓,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住的公寓就简陋得多。五层高的楼房,设计上没有任何特色可言。在那个街区里,附近的几座公寓都更为亮丽。

我 从上海到美国,时常有这样的感受,在上海进出过的好房子远多于美国。与父母住的枕流公寓,是英国式的公寓,李鸿章儿子的产业;后来在电影杂志社和电影制片 厂文学部工作时的办公室,也都是在三四十年代建造的欧式花园别墅里。记得谢晋导演拍摄白先勇的《最后的贵族》,其中女主角上海家中的景,就是在文学部的大 厅里拍摄的。而美国除了富人区的豪华住宅,或是如同纽约第五大道上的高级公寓,平日所见的建筑也都稀疏平常得可以。这也就难怪张爱玲在美国的居住环境远不 如上海的了。

上 世纪八十年代,张爱玲在洛杉矶写了她生命中最后的著作《小团圆》,可是我发现她书中的很多事却都是关于上海爱丁顿公寓中的旧事。其中就有很多是与胡兰成的 事,那也应该是四十多年前的记忆了,可是她就记得那么深刻。包括她写到的其它人,不论是作家编辑荀桦、导演燕山,都有真人可寻。这些人都对她的创作和生活 有过深刻的影响。

 

爱丁顿公寓(今常德公寓)张爱玲与姑姑居住最长久的家

住在上海爱丁顿公寓时,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我不想出洋留学,住处我是喜欢上海。”也为此,胡兰成曾表示:“所以我政治上诸般作为,亦终不想要移动她。” 不过这也是他的一种托辞。抗战胜利后,曾为汪伪政权效劳的胡兰成避走乡下,张爱玲还是住在爱丁顿公寓,一直到一九四七年才搬走。等到仍然有著名份的胡太太 张爱玲到乡下去探望胡兰成时,却发现他身边已经有了另外一位。张爱玲也没有作什么激烈的表示,只是默默接受了。似乎张爱玲就十分习惯了与胡兰成及其新伴侣 的三者同行。为了避免当地人对胡兰成身份的猜测,胡兰成在人前都介绍张爱玲是他的表妹。张爱玲也都默默接受。

抗战胜利时,张爱玲二十七岁。她和胡兰成的婚姻也走到尽头。离婚后,她搬出了爱丁顿公寓。离婚前张爱玲去温州看望避难中的胡兰成,他还记得,一天“两人在小巷里走,要我选择她与小周,而我不肯。我且又想起她曾几次涕泣,……”

一个半月后,张爱玲就从上海写来了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可是用胡兰成的话就更绝情:“其实我并不觉得爱玲与我决绝了有何两样,而且我亦并不一定要想再见她,我与她如花开水流两无情,我这相思只是志气不坠。”

这 也就难怪四十多年后张爱玲在美国想起上海的旧事,在《小团圆》里描写九莉(即张爱玲)对之雍(即胡兰成)的感受道:“她从来不想起之雍,不过有时候无缘无 故的那痛苦又来了。有时候也正是在洗澡,浴缸里又没有书看,脑子里又不在想什么,所以乘虚而入。这时候也都不想起之雍的名字,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浑 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

“五中如沸,浑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那是怎样痛苦的感觉?唯有张爱玲能以她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可是命运弄人,在胡兰成的记忆中,张爱玲曾对他说:“西洋人有一种阻隔,像月光下一只蝴蝶停在戴有白手套的手背上,真是隔得叫人难受。”

如果真像张爱玲说过的:“我不想出洋留学,住处我是喜欢上海。”那么她就会一辈子终老在上海。即便有些舆论对她不利。可是,一九五○年后,她最终选择离开了上海,去了香港,最后又去了美国,走上了不归路。

一 九八二年,北大学者乐黛云在哈佛做访问学者,偶然看到张爱玲的作品,大为赞赏,于是辗转托人,想请张爱玲到北大做一次“私人访问”。张爱玲回信致谢,但表 示并不想回国:“我的情形跟一般不同些,在大陆没有什么牵挂,所以不想回去看看。去过的地方太少,有机会也想到别处去……”而她所说的“别处”,就是欧 洲。张爱玲平生所憾“去过的地方太少”,就是指她一直未能去欧洲看看。

张爱玲行为做事十分决绝,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张爱玲的作品已经“重归”中国现代文学史,而且大陆读者对张爱玲“迟来的爱”也汹涌而至。可是她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改变视而不见。她再次选择了幽居避世,不论在美国,或是来自中国的客人,她都拒绝见面。

曾经有一次例外,八十年代初,著名翻译家冯亦代到洛杉矶,想去看望张爱玲,托熟人向她联系。张爱玲知道冯亦代过去也在上海,表示同意见面。可是,张爱玲的答复总是“迟覆为歉”,待冯亦代得到通知时,人已经离开洛杉矶了。后来,冯亦代提到此事,感到万分惋惜。

张 爱玲晚年的生活状况十分艰难,有几个原因导致了她的生活的不易。洛杉矶的公共交通极不方便,去一个地方常要转车几次。稍有能力者,都要买部汽车代步;搭公 交车的,十有八九是新移民,或是生活艰难的穷人。可以想见,张爱玲装束怪诞,手提纸袋混迹其中,该是何等狼狈!又是怎样的不方便。

据 熟悉张爱玲的人回忆,从一九八四年八月到一九八八年三月这三年半时间内,为了“躲跳蚤”,据说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按这样算的话,张爱玲搬家次数尽高 达一百八十多次,简直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她去看医生,反反复复申诉美国跳蚤的可恶,医生也难以置信,疑心是她心理有问题。其实,她患的应该是一种难 以痊愈的皮肤瘙痒症。

她 给夏志清的一封信里描述她日常的生活:“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里:主要去看医生。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段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 的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所去的医院是政府指定的专为穷人治病的免费医院,路途很远,要搭公交车去,排队看病还要等候大半天,十分不便。

晚年张爱玲几乎已经与中餐无缘,我在她住地附近走了一圈,几乎找不到一家出售中国食品的超市,更不可能有中国餐馆。据说她平时不愿自己动手烹饪,也不愿到外面去吃,仅以罐头蔬菜、盒装鲜奶、鸡丁薄饼、胡桃薄饼、苏格兰松饼等作为饭食。

可 以想象,长年累月吃那样的食品人怎么受得了?从口感上没有什么快感可言,营养也一定跟不上。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出奇地瘦,神态安详。她躺在房间里惟一 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身穿一件赭红色的旗袍。身下垫着的是一张灰蓝色的毯子。身上没有盖任何东西。她头发很短,手脚自然平放着。走得平静,有尊严……

在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功成名就,子孙满堂才称得上“大团圆”。可是,张爱玲最后到了美国,孤独终老,没有头衔和功名,一直租房子住,也没有购买房产、更没 有后代。这样的人生结局,就连一般人的“圆满”也没达到。显然与传统观念中的“大团圆”相去甚远。恐怕这也是她在洛杉矶西木区那幢她生命中的最后居所里, 修改着她人生最后的著作时所念念不忘的。

九莉曾经在梦中看见“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可是梦醒了,一切都回复到她孤独宁静的小屋里。《小团圆》似乎是她对于自己人生的总结,遗憾之意溢于言表。

 

 

喝白开水健康2015-09-09 17:01:27
是金子,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许多著名艺术家也是,有生之年,经济上穷困潦倒,但在精神上,他们活的很充实。真正充实的生活大概不是用财产和金钱来衡量的吧。
鸠绛子2015-09-10 01:35:24
心痛。。。。
WISEBAO2015-09-10 03:05:00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autumnjune2015-09-10 03:28:15
张爱玲一生活在自己的内心里,几乎没有真正活过
flyingcamel2015-09-10 03:44:01
谢谢好文!非常赞!
ilovefriday2015-09-10 16:18:29
也是个苦命人。
Yangtsz2015-09-10 18:33:40
她的同代人不乏被批斗羞辱至死的,她走得平静,有尊严
臭臭妈妈2015-09-10 18:33:56
一声叹息!
加州花坊2015-09-11 01:18:02
从来没有读过关于张爱玲的书,第一次了解她,谢谢。
过路客efbrk2015-09-11 01:30:14
很喜欢张爱玲的作品。
注册很麻烦2015-09-11 03:19:49
人生有命,只能如此解释。如果她有杨振林的性格一定会活的很好。
athlonxp2015-09-11 04:01:40
好文
athlonxp2015-09-11 04:04:35
看的我好心酸。
yukimama2015-09-11 12:20:07
她自己选择的生活吧
lihuama2015-09-11 14:20:53
ZT : 张爱玲的性格与婚姻
成长2015-09-12 01:22:41
生活是她自己的选择,有人惋惜、有人赞,但不论怎样她能被后人不断的纪念,她的一生也值了。
同作者
2018年USCC报告,专门提到台湾长期以来是中国统战手法的试验场,积累的经验对西方回应“新冷战”能发挥重要作用互联网   2018-08-28 21:36:40中方拖欠薪水,前德国科隆足球队球星解约:“我不会再回来”互联网   2018-08-28 02:14:13【表忠心听习话跟习走】8月初解放军新疆军区某一工兵团举行的晋阶典礼现场(图)互联网   2018-08-28 01:41:14中国用假新闻宣传战黑手干预邻国大选又有新披露了!台湾准备好了吗?互联网   2018-08-27 14:24:04美国网络空间经济间谍报告将中国视为最严重威胁互联网   2018-08-27 02:46:43“国球”棒球对台湾人为什么这么重要?在国际社会命运多舛的台湾人,始终用打棒球向世界宣告:我们仍然存在!互联网   2018-08-27 00:40:26航空发动机“已摆脱对俄依赖”?俄媒报道:中国仍在继续进口!配备几十年前研制发动机的第五代战机能好到哪里去?互联网   2018-08-25 21:45:38中国赴韩游客6月爆增49%的消息传来,爱国网友们不禁感叹:「爱国心不敌大促销」,「好了伤忘了疼,这就是中国人」!互联网   2018-08-24 15:38:44中媒:世界上很多所谓的航母杀手不过是噱头;美军轰炸机发射新一代“航母杀手” 精准命中!互联网   2018-08-23 16:34:12两个世界的#新闻自由#:辱骂完台湾节目是“傻瓜”,中国“砖家”盛赞《新闻联播》是“新闻精品”,还说不看的是“下等人”互联网   2018-08-22 21: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