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赫尔辛基,首先满足了先生再访岩石教堂的愿望。然后,就开始浏览我希望欣赏的艺术和音乐景点;有些场景是初访,有些是重访。
音乐:《Symphony 3 part 2 : Andantino》by Jean Sibelius
照片1:除了乘轮船去芬兰堡岛,在赫尔辛基3天,我们都是使用最节约公共能源的交通方法—双腿步行:-)));象旅游览许多欧洲其它城市一样,我们逛荡在赫尔辛基的大街小巷,海边港口。。。。。。(注:地图从网上下载,红线是我加上去的部分徒步线路)。
照片2-4:赫尔辛基的著名地标建筑—中央火车站(Helsinki Central Station),由芬兰建筑大师埃利尔·沙里宁 (Eliel Saarinen) 设计、建成于1919年,是芬兰国家浪漫风格的建筑代表杰作;它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钟楼和两对抱着球灯的雕像(芬兰著名雕塑家埃米尔·维克斯特罗姆Emil Wikstrom的作品),火车站的外表面主要由芬兰花岗岩铺设。
照片5: 火车站内有旅游信息咨询中心。那天我见识了我在旅途中遇到的最罗嗦的咨询旅客,是一位日本游客。他在咨询过程中与去过日本旅游的工作人员聊天,热情地分享日本的著名旅游景点、人文、饮食等等;而那位工作人员似乎也聊得很开心,仿佛忘记了排队等候咨询的游客;整个过程持续了接近10分钟。先生抓拍下其中的一幕,取笑我站在也能睡觉。其实,我不是睡觉,而是闭目养神,在心里一面希望那位日本游客和工作人员尽快结束聊天,一面默默地提醒自己要有耐心:-)))。
芬兰国家美术馆由三座博物馆组成,分别是阿黛浓美术馆(Ateneum Art Museum)、奇亚斯玛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iasma)、辛伯里可夫美术馆(Sinebrychoff Art Museum)。此行只是路过这些美术馆,但没有重访。
照片6:位于市中心、赫尔辛基火车站南侧的阿黛浓美术馆,建于19世纪,是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建筑,为赫尔辛基主要的历史性建筑之一。阿黛浓美术馆收藏着丰富的芬兰艺术作品,包括从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画像到20世纪的各种实验性艺术运动的芬兰艺术品;藏品中也包括许多国际艺术品,其中之一是梵高的《瓦兹河畔欧韦的街道》(Street in Auvers-sur-Oise,1890年),在1903年被收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收藏梵高作品的美术馆。除了梵高,此美术馆还收藏了高更、列宾等人的艺术作品。
照片7:离火车站不远处的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于1998年落成开放,主要收藏了1960年至今的艺术品,被称为北欧地区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而我对之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其建筑设计,由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设计的这栋建筑将芬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光照精彩地结合。
。
照片8:位于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前的芬兰伟人曼纳海姆元帅骑马的青铜雕像(Mannerheim Statue)。自从芬兰1917年独立后,曼纳海姆元帅参与了每一场战争;在1939-1940年芬兰抗击苏联入侵的冬季战争中,面对实力远胜于己的敌人,连续105天艰苦卓绝的顽强战斗,他被整个西方世界誉为自由的捍卫者;曼纳海姆后来也是芬兰的第六任总统,很受芬兰人尊敬。
照片9:离市中心稍远的辛伯里可夫美术馆是芬兰酿酒实业家保罗·辛伯里可夫(Paul Sinebrychoff)的故居,展示的主要是辛伯里可夫收藏的经典欧洲艺术作品。
。
照片10-12: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参议院广场上的赫尔辛基大学主楼建筑,建于1832年,设有大学行政部门、神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等院系。历史上赫尔辛基大学孕育了5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世界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雅各·辛提卡(Jaakko Hintikka)、以及芬兰第一位女总统塔里娅·哈洛宁(Tarja Kaarina Halonen)皆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我此行的愿望之一是探访设于中心校园主楼内的艺术学院和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Helsinki University Museum)。
照片13:进入主楼看到了有关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位于二楼的指示。
照片14:在通向二楼的楼梯口见到的芬兰著名民族诗人约翰·卢德维格·鲁内贝里(Johan Ludvig Runeberg)的雕像,我想起了他那首著名的赞扬芬兰英雄主义的史诗《旗手斯托尔传奇》,这部史诗的第一部分“我们的国家”后来成为了芬兰的国歌。
我们很快就在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吃了闭门羹,因为6月份至7月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暑期闭馆。此博物馆由赫尔辛基大学历史专业大学博物馆、医学史博物馆、兽医史博物馆、牙科史博物馆、和工艺品收藏馆合并而成,我主要对其医学史收藏感兴趣。虽然有一点失望,不过,并没影响我和先生浏览更感兴趣的艺术学院。
? 照片15-20:赫尔辛基大学主楼内的艺术学院部分展品,有些是著名雕塑作品的大理石真品;有些是著名雕塑作品的的石膏模型,其大理石雕塑作品陈列展示在世界其它著名博物馆,如卢浮宫。
照片21:看得津津有味、留连忘返。
照片22-24:我们稀里糊涂地闯进了艺术学院办公的地方,但没人赶我们离开。据相关介绍,赫尔辛基大学艺术室对全校所有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能得到美术教师的专门辅导,不少学生的艺术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不知道办公室走廊上和墙上的艺术作品是经典收藏还是师生们的习作,我心里敬佩这些人的艺术才华,并且敬佩和感慨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太容易走的人生路;从现实角度考虑,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毕竟是少数。
照片25:这个教室是举办艺术发展史讲座的教室之一,而教室外就是那些著名的雕塑;坐在教室里,我好羡慕那些在这里听讲座的人呀。
照片26:位于市中心、赫尔辛基火车站附近的芬兰国家剧院(Finnish National Theatre),由芬兰建筑大师翁尼·塔里扬内(Onni Tarjanne)设计,建于1902年;主要用芬兰灰色花岗石建造,上面覆盖红色瓦片,整座建筑洋溢着典雅气派,是芬兰新艺术风格的建筑代表之一。
照片27:位于曼纳海姆大道一侧的赫尔辛基音乐中心(Helsinki Music Centre)是芬兰十大现代主义建筑之一,于2012年落成开放,由芬兰图尔库的LPR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该设计所《温和的声音》--“我轻轻地来”主题在当时的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整座建筑与周围景物交融;其中一面墙用绿铜包覆,为的是与近在咫尺的公园绿地融为一体;另一面墙用的是玻璃,反映出城市风景线与天色的瞬息变迁。
照片28:赫尔辛基有两大管弦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和芬兰广播交响乐团,两者的主场演奏音乐厅都是在这音乐中心;走到音乐中心门前一看,与我们居住城市的交响乐团一样,赫尔辛基的两大管弦乐团都已经开始暑期休息,没有音乐会,好遗憾。其实,我临行离开美国之前就在网上搜查哥本哈根和赫尔辛基的歌剧演出、交响乐演出、以及芭蕾舞演出的时间,希望能在我们在这两座城市的期间欣赏一、两场演出,遗憾的是没能如愿。
照片29-31:芬兰议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是赫尔辛基的另一座著名地标建筑,于1931年落成使用,由芬兰建筑大师Siren、Borg、和?berg设计;议会大厦使用红色花岗岩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由14根考林辛式的圆柱支撑整座建筑主体,是芬兰新古典主义杰出建筑之一。议会大厦位于赫尔辛基音乐中心与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之间斜对面大道的高坡上;大厦前有一大片草坪;可以进入议会大厦参观,在网上可查到开放时间。
照片32:尽管事先就知道不是议会大厦的开放时间,但先生还是和我一起沿着了议会大厦前的台阶,登高望远:不远处,曼纳海姆大道另一侧现代化建筑是赫尔辛基音乐中心;较远处的高耸尖塔建筑是芬兰国家博物馆。
照片33-34:位于曼纳海姆大道一侧的芬兰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Finland)是赫尔辛基的又一座著名地标建筑,主要通过物品和文化历史展示从石器时代到现在的芬兰历史。该建筑属于芬兰民族浪漫风格,由芬兰建筑大师阿勒马斯·林德格伦(Armas Lindgren)、赫曼·格塞里乌斯(Herman Gesellius)和埃利尔?沙里宁(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的设计者)合力设计,建成于1910年,于1916年向公众开放。
照片35:博物馆门口外放置了一只惟妙惟肖的灰熊石雕,是芬兰著名雕塑家埃米尔?维克斯特罗姆的1910年作品(中央火车站两对抱着球灯的雕像也是他的作品)。
照片36:博物馆内部装饰主要是新艺术风格,入口大厅天花板上有以国家史诗《卡勒瓦拉》(Kalevala)为主题的天花板壁画,恢弘壮观。
照片37:我对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反映芬兰西部的摄影展“自然与人”特别感兴趣,于是进入参观。
照片38-39:芬兰西部农田与水域。可惜由于玻璃反光以及我用手机拍照水平太差,我翻拍的这些摄影展照片与原展作品相差甚远。
照片40:芬兰西部的渔夫与家人。
照片41-42:芬兰西部乡村老人与少年。看着这两张照片我感到非常亲切,想起了生活在中国浙江中部山村的我年迈的公公婆婆;想起了我童年时与父母下放到农村合作医院诊所所在村庄的那些小伙伴们。在红旗庄的那2、3年,我与小伙伴们尤如站立在尘土路中的这位少年,我们的四周也都是泥土路;我快乐地与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躲在草堆里捉迷藏,爬树摘桑枣,趴在小河边或池塘边用长棍勾菱角,将面筋缠在长竹竿顶端粘树上的知了。。。;几乎每天都是玩得灰尘满面、满头大汗、兴奋地回家。
照片43:芬兰西部的试水少女。
照片44:除了反映芬兰西部的《人与自然》摄影作品展,还有反映西部生活的实物展,形象生动,令参观者印象深刻。
照片45:沿着曼纳海姆大道继续徒步,路过一片水域蝶略湾;赫尔辛基环境幽美,市区水面和绿地面积占很大比例。
照片46:位于曼纳海姆大道一侧的芬兰国家歌剧院(Finnish National Opera House)。走到歌剧院门前一看,与我们居住城市的歌剧院一样,也已经开始放暑假,没有歌剧演出。
照片47:从芬兰国家歌剧院前往西贝柳斯公园的途中,见到这个纪念碑;虽然我不懂芬兰语,但根据石碑上的年份,我猜测与著名的“继续战争”有关。询问路过的两位女士,果然这是纪念在芬兰与苏联作战的“继续战争”中牺牲的芬兰将士们。可恶的战争!
照片48-49:位于西贝柳斯公园、远离喧闹尘嚣的西贝柳斯纪念碑(Sibelius Monument)是赫尔辛基的又一座著名地标。该纪念碑是纪念著名芬兰作曲家让·西贝柳斯,由芬兰女艺术家埃拉·希尔图宁设计的抽象主义作品,由600多个空心钢管系列组成,这些钢管以波浪状图案焊接在一起,目的是捕捉西贝柳斯音乐的精髓--将大自然变成跳动的音符;在主雕塑旁是西贝柳斯的脸雕塑;主雕塑8.5×10.5×6.5米,重24吨,整体纪念碑于1967年竣工。纪念碑在竣工当初因其外形曾引发巨大的争论;然而,后来越来越被人们赞赏;如今成为芬兰人、游客、访问芬兰的政要和名流人士探访赫尔辛基的主要景点之一。
照片50:人们走在外形类似管风琴的主雕塑下面,常常依扶着钢管拍照留念;41年后,纪念碑钢管没有出现老化、压力、或腐蚀的迹象, 它的银色管道仍然反映季节和光线的变化,呼应着鸟儿的歌声,在风中叹息或产生共鸣。西贝柳斯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曲家,他的音乐中有诸多自然元素,仿佛是他热爱的祖国芬兰美景的再现;漫步在他的纪念碑下,我的脑海中回响起他以自然景物命名的一些作品。
照片51:先生喜欢为别人拍照,但很少愿意被拍,在我的劝说下终于与他也喜欢的音乐家纪念碑合影留念,虽然有点不情愿:-)))。
照片52:西贝柳斯纪念碑前的水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