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舟2009-03-15 20:34:14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 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 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 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 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 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 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 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 书法影响不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 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 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 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 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 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 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 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 》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 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 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 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 《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 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 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 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 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 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 骨"之誉。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 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 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 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 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苏轼 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 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 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 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 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 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 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 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 ,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 ;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 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 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 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 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 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 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 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 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 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 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 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 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CCTV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西方“汉学家”忽悠中国恢复繁体字是可笑的 (图)
  • 酷!身披毛泽东诗词“万里走单骑”的铁汉(组图)
  • 小家庭对付危机的方法之一:这样省钱节能(视频)
  • 蒋介石的宗教信仰因其丈母娘而改变 (组图)
  • 发哥将扮演孔子 & 中国电影文化返祖现象(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