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大世界
听作家阿来说他小时候一直以为他出生的家乡四川阿坝的那个小村庄,村外那望不见头的草原,和一座高过一座的大山就是整个世界。直到有一次在到他们那的地质勘探队那里看到地图,才知道他眼前的那个偌大的世界在地图上不过是一个小黑点,连圈都不是,也就是偶然的一瞥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时他七岁。
他的一席话让我想起了我和地图的渊源。
我出生在北京,在那渡过了我整个的童年。知道北京是首都,是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可我从小就渴望走出去,去哪,从来没想过,只觉得走出去就行。后来有一天,父亲回家后宣布我们将要举家搬迁大西南。当时我哥我姐都哭了,尤其是已经上高中的大姐哭得最伤心,可我却高兴得在床上蹦高,拍手称快。我哥说,你乐什么乐,到时你哭都来不及;我姐说,你傻呀,到哪去找比北京更好的地方啊。但我还是乐,趴在地上,和哥姐在地图上寻找那个离北京两千四百公里之外的山城。在一片标示高原的深黄色的版图上,那小小的一黑圈却让我对它充满了遐想。
虽然后来我总算知道了为什么我哥我姐对北京依依不舍,知道了作为中国文化政治中心的北京与这过去被充军,被认为人无三分银的落后边远山城的巨大差别,但我也并不觉得后悔,只是觉得几年之后应该再回到北京。可是正如出来由不得我,回去就更由不得自己了。不过,这里虽然不是北京但毕竟还是省会,还是本省最大文化政治中心。后来我因实习,出差,访友,去过更小的地方,尤其是我在卫校毕业时,曾在贵州与广西交界的一个叫独山的小县城实习呆过半年,临走前我也是先在地图上找到它,然后带着一颗好奇心与同学踏上了火车。
那是一个只有一条商业街,一家电影院,步行半小时就能穿越全城的小镇。在那,我知道了什么是小地方。说起来,尤其是当我游荡很多地方后,更认识到这一点,世界再大,一个人所需要的空间其实就是那么一点点。就算你拥有一个庄园,你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使用一个卫生间,不是吗?所以小地方真正的含义并不是指空间的大小,地域的大小,而是它的闭塞不流动。几百年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就此繁衍一代代形成了浓浓的酱缸文化。如果你是初来咋道,你或许还会有几分新奇,但时间久一点,你就能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要么被熔融进去,要么被排斥出来,这两种力量都让人感到害怕。虽然我知道我不属于那我必定会离开,但几个月下来你就已经能感觉到自己的一种挣扎了。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看顾长卫导演的《立春》就能更深的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困顿压抑。从此我痛恨小地方,我渴望离开,渴望远离,一次次的出走,越走越远,越远越好……。
后来阴差阳错的,我的目光又从中国地图转向了世界地图,在北纬53度经度为0的地方呆了下来。在这里,我时不时地会出门瞎转悠,也会碰巧住在某个非常偏僻的,周围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甚至连手机都接不到信号的小地方。但我发现,在这里无论地方有多么小,它都是开放的流动的。哪怕就是一户人家住在半山上也会有一条蜿蜒公路直通你家,外加上电视网络,邻居来自天南地北,今天你搬走明天我搬来,人际关系疏离,各成一体……。我突然明白所谓大城市大世界令人向往,就是因为它的包容性。就像大海,什么样的庞然大物或小鱼小虾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存方式。海水按照自己的规律走向向全地球舒展然后又自然回流,什么样的习俗文化宗教信仰都见怪不怪。它潮起潮落,它平静汹涌,可它就是不会堵塞,淤积发臭。它不会刻意的熔融谁排斥谁,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整天与虾为伍,如果你喜欢你可以远游,几个月与自己为伴,享受孤独;你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你可以整天衣冠楚楚,也可以偶尔休闲随意;你可以忧心忡忡也可以快乐无比,你可以信仰耶稣也可以烧香拜佛,总之没人在意你,这可能让你不舒服,但也没人干涉你,这又会让你舒服,可话说回来了世界上又到哪去找十全十美的事呢?!
其实,一个人感觉最舒适的状态其实就是住在小地方,躲开都市的浮躁与喧哗,享受温暖简单的无利害冲突的社会关系,然后与大世界相连,随时随地保持大世界的视野和胸怀。
有感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