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
Submit
Submit
文学城
[cqrs]
《弹雨中的现场报道》
目击证人
2009-06-04 01:12:33
目击证人
2009-06-04 01:12:33
第一部分 《杀戒》
请按 Play 键播放
第二部分 《血染广场》
请按 Play 键播放
第三部分 《愤怒》
请按 Play 键播放
《后记》
六四为什么发生?
一句话,因为改革开放。 “价格双轨制” 减少了改革的风险,同时带来了严重的腐败! 权利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当时一个批文价值 几万,几十万。可一个工人的月工资却只有50至100元左右。老百姓感到了空前的惶恐和信任危机,民怨鼎沸。
学生,知识界最先看到了腐败的根源和危害。因此借纪念胡耀邦,顺势提出反腐败,新闻自由,结社自由等民主要求。并将请愿书跪递进人民大会堂。赵,李的矛盾公开化 了。共产党主席赵紫阳以及胡启立,田纪云等倾向于政治改革,甚至默许了新闻改革(出现了著名的3天新闻失控事件),主张安抚学生,进行政治改革。总理李鹏等则认为学潮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主张镇压学生。
军委主席邓小平,这位垂帘听政的老佛爷则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摇摆不定。如果当时邓站在改革派一边,就不会有后来的惨案,中国的政治改革就会加快速度,共产党就不会腐败到今天这个地 步;如果邓从一开始就在保守派一边,就不可能出现所谓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之后的胡耀邦,赵紫阳下台。学生也根本没可能在广场坚守20天之久。
简要过程:
4.26:人民日报 4。26声明,将学生运动定性为动乱。
4.27:学生则冲破封锁,搞了4。27(4月27日)百万人大游行。
5.3:赵紫阳五四讲话,不提动乱,强调稳定,强调改革开放。学生随即返校复课。
5.13:为要求政府改变“动乱”的定性,避免秋后算账,逼政府对话,向全国喊出反腐败,新闻自由,民主自由的口号,千名学生开始绝食。
5.17:严家其、包遵信等发表《五一七宣言》,进一步攻击邓小平是“一位没有皇帝头衔的皇帝,一位年迈昏庸的独裁者”,发动知识分子签名。激怒了邓。使邓从犹豫,摇摆到下决心倒赵,镇压学潮。
5.19:赵紫阳,温家宝到广场向学生告别。荷枪实弹的戒严部队开着坦克,装甲车从四面八方杀向北京。
5.20戒严部队驾着坦克,装甲车开入北京,被愤怒的百万北京市民堵截在各个路口,长达两个星期。
5.23:百万北京市民,国家工作人员,教师,工人及各院校学生自发走上街头声援学生,要求政治改革。这就是著名的三天大游行。
6.2:天安门四君子开始绝食。他们喊出了:彻底放弃“阶级斗争”式的政治文化;“宁要十个相互制衡的魔鬼,也 不要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天使”;“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救世主而是完善的民主制度。”“ 谁上台和谁下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上台和怎样下 台。”
6.3:夜间开始,戒严部队开枪杀入广场,制造了六四惨案。据官方数字:市民,学生死500多人,伤一万多人。
需要说明的是:
1.所有的战士都死在开枪之后,市民学生是自卫反击! 戒严部队犯下滔天大罪的同时,也撒了弥天大谎,他们故意颠倒了时间顺序,嫁祸于学生,市民。
2.从整体上讲,当时的共产党并不腐败,以权谋私的只是极少数。尽管学生要求改革,但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人会提出推翻共产党的口号。说六四运动是为了推翻当时的政权,这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现实。而事实上,邓小平,李鹏等在残酷镇压学潮的同时,也推翻了当时的共产党和国家的主席,进行了党内政变!
3.六四运动是自发的群众运动。
4.六四后,经济改革继续,政治改革停滞。学生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共产党彻底腐败了,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国家财富迅速集中到了少数官僚和其周围的奸商手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5.邓小平VS段祺瑞。段祺瑞得知卫队开枪杀害学生后立即赶到现场,在刘和珍遗体前长跪不起,此后离开政界,终生吃斋念佛。三一八惨案死亡学生三人,伤四十余人。邓小平至死掩盖六四屠城真相,至死不认罪。六四惨案死亡学生市民近千人(政府承认死五百余人),伤逾万人。
木华
2009-06-04 05:53:06
给你补充点你省掉的资料。。。。
wxc45678
2009-06-04 05:59:04
有的人死了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
wxc45678
2009-06-04 06:03:08
给你补充点资料。。。。
田园乐
2009-06-04 17:04:40
永远的“6.4 ”!!!
忘却的记忆
2009-06-04 17:29:31
永远的 伤痛!!!
木华
2009-06-04 20:59:47
那是高估了学生的智力,低估了国民的智力
wxc45678
2009-06-04 20:59:47
请版主将我这个跟帖删了吧!
继续阅读
纪念在六四中死去的学生,市民和军人
加州花坊 2009-06-03 22:59:35
[原创]永远的六四
涩郎 2009-06-03 20:44:55
红尘千山万里路
依然愤青 2009-06-03 19:35:23
Yeh! We passed!
笑微 2009-06-03 16:38:17
原创:奶奶,您在天堂还好吗
wanqiuzhongdewo 2009-06-03 13:14:55
原创:心网
wanqiuzhongdewo 2009-06-03 13:10:26
《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对我生命的影响
广陵晓阳 2009-06-03 12:25:44
中国的“四十五岁现象” ZT
谢盛友 2009-06-03 06:42:11
杀手其实是懦夫:写在六四二十周年
谢盛友 2009-06-03 06:22:30
心系六。四
史迷 2009-06-03 06:11:24
同作者
《弹雨中的现场报道》
目击证人 2009-06-04 0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