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e2009-09-20 16:43:31

精神焦點與存在

 

 

作者︰威力 (http://www.seth-holistic.org/)

本文摘自《葆光居》(http://mindofwilliam.wordpress.com/)

 

今天下午到河岸附近晃晃。停車的地點正對面就是溫哥華機場,還蠻有些人把車停在這裡,然後在車裡觀看飛機起降,讓我想起年輕時跑去松山機場的跑道頭看飛機從頭上低吼而過。

眼前盡是仲春裡萬物逐漸甦醒的景色。

順著河堤頂的路再往前走些,突然見到一大片枯黃的蘆葦,頓時下意識地想把眼光從河岸之外移開。但在下一瞬間,我立即看到了自己好生惡死的習性。

這其實是蠻常見的人性,在很多人的身上都能見到;吃要吃好吃的,看想看好看的;倒也無可厚非,更無須被加以苛責;『見到』,就只是見到而已。不過,看到自己內心是怎麼想的這樁事,反而是值得探討一下的。

很常見的,一般人當進行種種思慮以及依之與一己之外的物質世界互動時,精神焦點皆傾向於完全往特定的被觀察者(物質世界裡的人、事、物)或內心相關的思慮上集中,常無法同時意識到身為觀察與思考者的那個自己。

不過笛卡兒說出了:『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這句話。

他話裡的『思』,是屬於向內的反思(用英文的”ruminate”這個字來翻譯笛卡兒的法文原文”Je pense, donc je suis”,可能比”think”更準確一些),而非向外觀察所衍生的思緒。笛卡兒說這句話的用意,他是想從第一人稱的角度,提供自我存在的自明證據。

不過,有些人反對這種自明(自己證明自己)的證據。反對者所持的觀點是:被觀察到的才能算是存在,而自己怎麼可能觀察到自己呢?(經驗論者又來了….可見想擺脫人類固有思考邏輯的身分感的確不太容易)

乍聽之下,反對者的講法似乎合理:當我們站在『我』的第一人稱位置向外觀察的時候,身為一個觀察者,恐怕是見不到自己。

不過,以我的看法,那只不過是人類習慣性的將精神焦點聚於自身之外,所以在大部分的時候,常看不見『正在與現象界互動的自己』。

反對者一方面所持的論調也不完全有錯:因為當見到自己在觀察者上的位置的時候,那能見到自己的觀察位置,應該是個新的、不同於之前的觀察位置。但 是,依照經驗論者的基本定律『不能被經驗到的就不是知識(不存在)』,一但有新的觀察位置出現,用來觀察原來的觀察者,那自我豈不就分裂了?『自我分裂』 這種聽起來就好似在撕裂自己的恐怖事情,很難被多數人接受的。

但是,很有趣的,佛家的經典裡,有證據支持這種看似『自我分裂』的內在心靈現象。

在《楞嚴經》裡有一段有名的經文,講到觀世音菩薩以耳根入手的修行方法: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所謂的『入流亡所』,即是一再的將原本是觀察者的位置,轉換到新的觀察位置來觀察原先的觀察者位置,好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退到黃雀的位置,還能再退到捕黃雀的那個位置,一直退後,退到失去了所有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相對位置後,就會突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絕對位置。

以上所述的『入流亡所』方法,是許多禪修者所採用的。

在近代的心理分析上,佛洛伊德的看法還蠻主流的。他所建議人類心靈的『潛意識』結構,雖然粗略,但也能在許多實際的心理治療過程裡收其實效;『催眠』即是一個主要的潛意識應用。

如若『存在』的事實,真的像經驗論者所認為的,必須要被經驗到才算存在,那麼,我真的希望經驗論者能夠去至少試試向心內經驗自己。

不過,若真是成功地這麼做了,恐怕馬上就會全面掀起一個以自然科學為恥的新世代。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安慰饥肠,豆浆最强
  • 照鏡
  • 誠實面對自己,足以渡一切苦厄
  • 雞同鴨講
  • 忘了怎麼不備地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