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一郎2010-01-22 03:33:05

虽然我求学的城市曾经是东亚第一大都市,是我的运气不好吧?小学和中学都没有礼堂。
不过,小学的时候,借公共食堂开大会的乐趣,还是不减,起码,留下了我当合唱团指挥的回忆。

其他学校的礼堂,看来也是大告不妙,否则,我们不同学校的孩子们,不会老是排着队,穿过大街小巷,穿过大拱门,又穿过大草地,来到了一座高高的大礼堂。两旁是彩色的玻璃,铁架的座椅被深咖啡的真皮包得服服帖帖,大约可以容纳500人吧?我们在那里举行区一级的“学雷锋”活动;我们在那里听“忆苦思甜”的报告。。。。
这家中学,是美国人留下的中西女中,张爱玲在那里读完中学,现在叫“市三女中”。

前几年,朋友在杭州某大学主持了一个国际性的纪念活动,纪念一位现代绘画音乐教育界的先驱和律宗界的大师。有吃有住有参观有讨论有文艺演出,老朋友非常关照,让我混在美国,日本,澳洲,香港,台湾,欧洲的外宾中。
简单的奖学金和纪念品颁发之后,大学的礼堂舞台上,嘉宾回到舞台下就座,坐满了好几百人,等着看艺术系学生的文艺表演。
只见到舞台上十几个学生和老师忙忙碌碌,好不紧张,还有点凌乱。我马上示意负责这次活动的老朋友,快将舞台的大幕关上。他猛然醒起,连连道谢。。。


多年前,为了生活,在香港的舞台打杂过一些日子。学了点舞台的礼仪。
观众入场之前,大幕必须落下。
观众入场之后,大幕后舞台工作人员不能发出声音。
演出开始之前,先有钟声广播三次,提醒最后入座。
(提醒关传呼机、手机是后来的事)
演出开始之后,迟到者要在大门口,等演出间息时再入座。

某年亚州艺术节,上海评弹团来香港演出。港澳台老上海闻风而至。
演出开始不久,好些个老太太老先生迟到,被拒门外,一阵鼓吵,声浪越来越大。
我在后台打杂,被大堂经理调了出来,说是听不懂这批老上海的广东话。
哈哈,哪里是广东话,只是变了调的上海话。
我和经理说:苏州评弹来自乡村茶馆,习惯边喝茶边吃点心边聊天边看演出,老观众没有迟到早退的意识。再说,一档书一气呵成说唱,一小时或半小时,没有间息--无怪乡情苦思多少年的老上海着急了。
规矩是死的,节目是活的,能不能灵活一下?
经理笑眯眯的推开了剧院的大门。。。
一个老太太进剧场之前,拍拍我的肩膀:到底是上海人。

同样是评弹演出,五年前,在南京的政协会堂。
是一位号称当今评弹界的头牌花旦的个人演唱会,我专程由上海赶火车前往捧场,因为几年前在上海曾经惊鸿一瞥。看这位演员的演出,可说是色声艺的至高享受。这次,非听出耳油不可。
所到的观众,除我之外,非富则贵。所有票都是非卖票,事关女演员演而优则仕--荣当政协委员。这次,是内部演出,我的票也是内部人士的通融---我朋友担当女演员的演出拍档。
嗬嗬,政协剧场的贺喜花篮从大门口排到剧场,直到剧场里的舞台上。

演出中,女演员的精湛演绎,声声绕梁,字字扣心。。。突然,我背后传来粗俗的中年男人的高谈阔论,旁若无人!我立即转过身去,给他个手势:请你收声!
我看他是个不小的官,他好像没试过被人如此指点过--他一脸的愕然。好在他身旁的中年女子,明白我的意思,用手按下他指手画脚的动作,并叫他不要再出声。。。

十几年前,香港艺团应邀出席中国艺术节,远征云南。碰巧,那台舞剧,舞台打杂又轮到我。
演出前,剧院来了十几个西装领带的大汉,不问三七二十一,赶走剧院的某些工作人员和前排已经入座的嘉宾。原来,省长大人今晚要来看演出, 包了前五排的位子,害得北京远道而来的德高望重的艺校院长,要借我的后台工作证才能进来。
已经入座的随团的香港市政局议员,正在被一位大汉躯赶。那议员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心平气和的告诉他,如果一定要他出去,今晚的演出将会取消。。。
观众陆续进场,省长姗姗来迟。
演出开始了,前五排空出了好多座位,几个和省长大人一起来的小孩和女人,在舞台前跑来跑去。。。
威武的西装人员,靠在剧院的墙两边,好像对舞台前的情景,都没看见。

10年前,香港的朋友在上海拍电影,我去探班。那天,摄影棚里正好在拍主角的苦情戏。
当付导演喊:开麦拉!--之后,除了演员,都该鸦雀无声。
可是,上影厂的专业化装师,照样在苦情戏的演区得7,8米之外,和同事谈笑风生,笑声,在摄影棚里回转。虽然,不是同步录音,可是,演员受到了干扰--已经NG了好几次了!香港的导演请上海的付导演问一声:你们不尊重演员,但是,能不能尊重下自己呢?


十几年前,香港舞团参加北京全国汇演。碰巧,两台节目又都是我在舞台打杂。
两出舞剧都是悲情故事。可是,偏偏在舞台上方有条全国到处可见的大红布条。我的设计本来就不怎样显眼,全靠舞蹈和灯光的烘托。现在,即使灯全黑了,那条红布都是观众的视线焦点。
我请求大堂经理看在悲情剧目的份上,看在我的设计不怎样显眼的份上,将这块红布取下来。
经理是个明白人,不过,他请我也明白一下他的处境:看在做红布挂红布的领导和工人的份上,头一场之后再取下来----我们马上握手“成交”!

这红布条哪年成了中国特色?看来比较难考究了。
1949年之后,就越来越深入民心。文革期间好像到了最高潮。不过,看看今天推销百万的名贵房车和10块钱一瓶的杀虫药水都用大红布条,可能高潮还会继续。

某香港导演在国内拍电影,要我设计一场跨国公司开幕典礼的大场面,唯一的要求:能不能不要大红布条。--不能!我告诉他,这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不要以为我对舞台和剧场有不少经验就不会犯错,出起洋相,也不同一般。

那年,读中学的儿子的钢琴老师说,让孩子和家长感觉一下演出的气份。集中了他所有的学生,在一家大学的小剧场演奏钢琴。
我开头坐得好好的,要接近儿子表演的时候,居然两手出汗,还忍不住发抖,忍不住要笑出来--像是中邪一样,没法抑制。
等到儿子上场,我实在忍不住了,站了起来,匆匆走向大门,突然,整个剧院的灯都黑了,原来,我的手不是按在门框,而是按在开关上了!黑暗中,传来儿子的钢琴声。。。我马上又按下开关,灯又亮了,我直冲出门外,忘情大笑。。。。

我是小人物犯大错,来看看著名演员刘长瑜说的大人物如何犯错吧?

刘长瑜的李铁梅演得出神入化,滚瓜烂熟吧?那年月,男女老少,革命群众地富反坏,谁不知道?
有一天,她正在全清投入的唱着小铁梅的唱腔,还没唱完,就听到台下一片掌声。。。不会吧?谁都知道还没唱完?不可能是喝倒彩吧?她偷偷望台下一看:哈!--周恩来总理在下面坐着,情不自禁的跟着他一起唱起来---谁见过总理唱卡拉 OK呀!?还不抢着鼓掌吗?

想不到德高望重,一向君子的总理也会犯剧院的错误。
那么,看看更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剧院,又如何犯错?

毛主席多年的卫士回忆说:
毛主席晚年发福,好吃红纱肉,肚子控制不住,越来越大。于是,看文艺演出,大幕拉开之前,关大堂灯之后,他每次负责帮毛主席解开绑着大肚子的裤皮带。然后在演出结束前,再帮主席扣上皮带。毛主席一向洒脱,如此放松,才能尽情投入欣赏表演艺术。
那晚演的是传统京剧《白蛇传》,女演员将被欺辱的白娘娘演得无比婉凄,万般可怜。。。毛主席是性情中人,看到法海和尚将白娘娘镇压在宝塔下,毛主席含着泪水,拍案而起,怒吼道: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
卫士惊呆了,几秒钟后醒来,连忙帮主席将盖住鞋面的长裤往上提。。。
卫士没有提到:农民之子的毛主席是否还是农民的习惯:不穿底裤?


bymyheart2010-01-22 13:30:55
江上庞大文思。情,色,音,人,时间,地域跨度巨大却
加州花坊2010-01-22 15:10:56
好文章,干什么都要注意礼仪。可是不明白礼仪姓什么?
江上一郎2010-01-22 16:32:22
礼义廉耻,礼在首,不懂礼--其它免谈。礼,全世界通吃--
江上一郎2010-01-22 16:33:38
心姑娘过谦了--谢谢点评:))
五味七色2010-01-22 17:26:20
写得好啊,目前中国应该加强这礼仪的教育,不然。。。
江上一郎2010-01-22 17:42:47
谢谢同感:)
粮油2010-01-22 18:18:28
江兄的亲身经历不凡,才会有如此真切的描绘。俺也讲讲亲眼所见。
江上一郎2010-01-22 19:14:28
波士顿?--哈哈!纽约百老汇,开场后,悄悄前移也允许。。
粮油2010-01-22 20:44:46
是滴是滴,“悄悄”是可以滴,“不动”是更有礼滴。
加州花坊2010-01-22 21:09:20
以前一说这个就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思想。 性资啊,你忘了?
神在阿堵中2010-01-22 21:30:29
江兄好文!我一边读一边心痛,这么多好东西,是好多席大餐的材料
江上一郎2010-01-22 21:36:44
谢谢神兄过奖:))周末愉快!
龙坡居士2010-01-22 21:52:51
哈哈!江兄很风趣嘛!鼓掌---读完之后才鼓掌,应该算还有礼仪吧?
加州花坊2010-01-22 21:57:37
挪位子怎么也得等中场吧。
费嘉2010-01-22 22:19:16
谢谢江兄。中国是礼仪之邦啊,但不拘小节者大有人在。江兄给我补了一课。。
粮油2010-01-22 22:28:03
按道理是应该等到中场,或退一步讲,等到乐曲间歇时。
江上一郎2010-01-23 01:30:13
补课?真不敢--只是谈谈生活体会吧?
江上一郎2010-01-23 01:31:03
哈哈--龙斑竹简直是礼仪大使了!
江上一郎2010-01-23 01:32:23
哈哈--忘不了!:))
江上一郎2010-01-23 01:34:34
放心吧--大姐
为人父2010-01-23 16:24:57
我最喜欢刘长瑜演的《春草闯堂》,演的真是绝了。一个
江上一郎2010-01-23 16:33:39
你没看她最近?快7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