尢克2010-04-09 15:58:45
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

·方子·

提起主粮,许多人想起的是水稻和小麦。其实玉米也是非常重要的主粮。
对美国来说尤其如此,全世界的玉米有近一半产自美国。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
作物,不仅总产量在所有作物中排第一(2009年总产量3.34亿吨),总产值也
是第一(2009年总产值486.6亿美元)。

这么高的产量当然不可能都做食品,大部分玉米被用来做成饲料、酒精等,
剩下的才供人食用:主食有用玉米粉做的各种面食以及早餐吃的玉米碎片,蔬
菜有煮玉米粒、玉米棒,零食有爆米花、玉米片,烹饪用玉米油,还有更多
的玉米被提炼成淀粉、油、糖浆、甜味剂加到成百上千种饮料、食品中,把这
些都加起来,美国人饮食中对玉米的人均消费量超过了小麦。对那些还保留着
传统饮食习惯的墨西哥裔美国人来说,玉米更是重要,用玉米粉做的饼、卷、
片等面食是墨西哥餐的主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对居住在美国德州南部里奥格兰德山谷的墨西哥裔妇
女进行调查时,有个意外的发现:她们生下的婴儿有非常高的神经管缺陷,是
其他美国人的6倍。多数神经管缺陷的婴儿无法存活,活下来的通常也有严重
的残疾。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妇饮食中缺乏B族维生素叶酸,就会显著
地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那么德州的这个案例是不是和墨西哥裔妇女
的饮食有关呢?

谜底一直到10年以后才揭晓。对危地马拉、中国、南非等地的研究表明,
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方,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都比较高,大约是世界发生率的
6倍。莫非在他们吃的玉米主食中含有某种有害健康的毒素?

是的,不过这种毒素不是玉米本身含有的,而是感染玉米的微生物产生的。
玉米被害虫咬了以后,在伤口处会长出一种叫镰刀霉的霉菌。玉米收割后如果
存储不当,也会长这种霉菌。镰刀霉分泌一种致命的毒素叫伏马毒素。粗加工
(例如把玉米粒磨成粉)和一般的加热不能破坏其毒性。其他主粮也含有伏马
毒素,但是含量要比玉米低很多。在里奥格兰德山谷墨西哥裔婴儿被发现神经
管缺陷发病率高的那段时间,当地玉米中伏马毒素的含量偏高,是正常含量的
2~3倍。

那么伏马毒素是怎么导致神经管缺陷的呢?前面提到,孕妇饮食中缺乏叶
酸会显著地增加胎儿神经管发生率。因此医学界一直建议准备怀孕的育龄妇女
和孕妇服用叶酸制剂预防神经管缺陷,而美国政府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决定
强制要求在粮食制品中添加一定量的合成叶酸。不幸的是,伏马毒素恰恰能够
干扰人体细胞对叶酸的吸收,因此如果孕妇吃的玉米主食被伏马毒素污染的话,
即便她们的饮食中有丰富的叶酸,也起不了什么用。

伏马毒素对其他人也有害。伏马毒素早就被认定是致癌物质,在以玉米为
主食的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即便你吓得从此不敢吃玉米,也躲不
过去,在以玉米为原料的早餐食品、快餐食品、啤酒等多种食品中都能检测到
伏马毒素。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以后我只吃用最“健康”、最“天然”的玉米原料
做的食品,例如用符合“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种植标准的玉米做的食品。
但是,有机玉米由于难以控制病虫害,其伏马毒素的含量反而可能高于普通玉
米。2003年9月,英国食品安全局抽查了市场上6种有机玉米粉产品和20种普通
玉米粉产品,发现6种有机玉米粉产品的伏马毒素含量都高得离谱,是允许
量的9~40倍!这6种有机食品不得不都下架。

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相反的做法,那就是种植抗虫害转基因玉米。抗虫害
转基因玉米转入了一个来自一种土壤细菌的基因(根据该细菌学名的拉丁文缩
写简称Bt基因),能够分泌Bt蛋白质,该蛋白质能杀死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
虫和类似的害虫,却对其他昆虫、牲畜和人完全无害。因此种植Bt转基因玉
米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并能增产5~15%,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好处都是
实实在在的。自1996年转基因玉米在美国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推广得非常快。
目前美国种植的玉米80%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其中大部分是Bt玉米。

食用Bt玉米不仅安全,而且更有益健康。由于Bt玉米减少了虫害,相应地
也就减少了玉米被分泌伏马毒素的镰刀霉感染的机会。美国、法国、西班牙、
意大利、阿根廷、土耳其等国的研究都表明,Bt玉米中伏马毒素的含量很低,
通常只是有机玉米或普通玉米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遗憾的是中国还未批
准Bt玉米的种植。

许多人反对转基因作物,是因为把它们当成了违反“自然”的人造怪物。
这些人往往还迷信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的“有机食品”会更健康。但是就伏马
毒素的危害而言,反而是有机玉米的健康风险要比转基因玉米高得多。其实,
我们今天种植的所有玉米品种,不管是有机还是转基因,没有一个是“天然”
的,都是人类几千年来精心培育出来的人造品种。玉米的祖先墨西哥大刍草才
是真正“天然”的,但是它结的穗只有指头大小,每穗不到10粒谷粒,崇尚天
然的人士是否愿意提倡种它、吃它?

2010.3.21

(《中国青年报》20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