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孙2010-10-05 22:19:48

 

 

  

 感谢人父兄坦诚的交流。不敢怠慢,花了几天时间好好研读,做好功课,答复如下,请人父兄继续指正:

(黑体为人父兄原文) 

 

一,关于孝道

由于自五四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持续的批判而造成的传统文化的断裂,使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孝道曾经有很多误解。误解的重点基本集中在孝顺的顺上,而非孝。但事实上,在《论语》和《孝经》中,孔子并没有强调顺,而只是强调孝。孝被孔子解释为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他老人家并没有强调顺。在孟懿子问孝时,孔子只说:无违。而后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

断裂并不可怕,西方文化断裂随处可见,古希腊‘断裂’,被罗马继承,西罗马亡,东罗马持续希腊之风;亚历山大灭波斯,融合波斯文化。文艺复兴,是中世纪传统的断裂,人本精神的再生;日本的脱亚入欧,也是断中国传统,嫁接欧洲文化……。站在断裂的边缘,朝前看还是向后瞻望,是区分保守还是进步的关键。断裂也是历史必然,把气撒在五四和鲁迅身上是没有道理的。

 说到孝,中国人溶化在血液中并执行了几千年的“孝”还会被误解吗?要说误解,也就是为了粉饰孝文化的愚昧落后而为之涂脂抹粉造成的曲解。 

孝如何解释,拿出孔子的片言只语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全面的分析孝经并观察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就不难对孝作出客观的评价。就算用孔子自己的话定义,那其实是个没有答案的答案。“无违”的字面意思难道不是“顺”?“生,事之以礼”在逻辑上并非是“无违”的解释,而是对追问的一种回避。如果再问:如何“事之以礼”?恐怕就要问到本质了,可惜孔子是不喜欢别人追问的,更不喜欢辩论——“巧言乱德”。因为“礼”不是文明礼貌,而是一种由孝衍生出来的秩序规范,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用孝本身来解释孝是经不起逻辑推敲的。

由此看出,孔子强调的是礼而不是顺。顺这个词我搞不清是哪个年代、什么人给加上去的,这个需要训诂学专家的解释。孔子强调的这个礼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也成为中国人的伦理准则。孔子的学说尽管通俗易懂,表面看起来都是家常里短的和做人做事的智慧,但其整个思想是有其内在逻辑性的。

本质上,“礼”作为对规范的遵守,和“顺”是双胞胎。《孝经》中有多处提到“顺”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长幼顺,故上下治”,“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可见孔子的“孝”只是铺垫,关键在于对“君”对“长”的忠顺,要忠要顺才能保住禄位,孝,原来也是很功利的呀! 

当然,谈孝顺也不能不说孟子,追根溯源,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看看,孟子更高一层,不好好孝敬顺从父母,连人都不是了,还做什么儿子?今天还有人赞成这个观点,这正是儒家道德至上的反映。孝顺父母难道不应该有原则吗?难道就因为他/她是父母,子女就应该敬而顺吗?如果你有范元甄这样的母亲(参阅《我有这样一位母亲》),你也要无条件的孝顺吗? 

“顺”无可争议的是儒家的独家首创。 

孝是人善良一面的展现,即使没有孔子,善良的人也一样有孝心。孝区别与爱的是有敬的情感在里面。当子游问孝时,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由此看出,孔子说的孝是爱和敬的集合。孔子在当时并没有提到顺,而只是强调敬。其实这样的说法很合乎人之常情。试问,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正常的家庭里,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不是很正常很人性的吗?当然,当这种敬被推崇和过度张扬后,就构成中国宗法社会的秩序基础。孔子所主张的社会秩序正是从孝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开始推导的,从而形成中国宗法社会的礼仪规范,也就是社会秩序规范。比之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以礼仪为基础的社会秩序有助于人性向善的方向转化,也更适应中国社会大家族的实际情况。

孔子正是把人的善良的一面(对父母的敬爱)上升到一种极端的教条而走入极端的。对,没有孔子,正常人也知道对父母敬爱,何须你老人家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列为“德之本,天之经,地之义”?以至于“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难道烧杀奸淫都不及“不孝”来得罪大恶极?如果孔子是用这样的方法从“孝”之中推出了“仁”和“礼”,那么仁和礼的本质也不难看清楚了。很难想象,一个不尊重生命的尊严,等级森严的文化中能产生什么仁和礼! 

孝于爱的区别仅仅是有敬得情感吗?敬爱难道不更能溶于一体?爱是双向的,发自内心的,而孝往往是单向被迫的,中国的晚辈们有多少在“孝”的大旗下压抑地生活了一辈子,只要你是儿子,你只有老老实实听话的份儿! 

“比之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以礼仪为基础的社会秩序有助于人性向善的方向转化,也更适应中国社会大家族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结论根据何在,有什么内在逻辑?中国人讲了几千年的秩序,我们的人性比别人更善吗?说到底,爱父母,爱子女,爱亲人,是人之天性,与有没有“孝文化”无关。欧美诸国没有至高无上的“孝文化”,也没见人家都成了“禽兽之邦”;中国弘扬了两千年的孝文化,却常常发生人伦悲剧 

看来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还有领导人提倡“以德治国”也就不足为怪啊。 

孔子认为严刑峻法的法制社会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具有扬善抑恶的功能。因此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在那个时代,不单儒家,道家的的老子也持同样的看法,因此才有所谓“法令滋彰,盗贼蜂起”之说。仅靠暴力维持的秩序,是无法长治久安的。西方社会之所以能靠民主法制维持秩序,这不单单是法制的功劳,还有基督教所承担的道德教化的巨大作用。

这里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法治?我认为,中国古代的法家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相距十万八千里。法家的根本目的是用严刑酷法来维持统治,从维护专制的角度看,儒法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内法外儒是也。 

法治的本质不是用严酷的刑律来约束百姓,法律的灵魂是平等、自由和人权,现代法律不仅规定什么不能做,更重要的是赋予公民监督政府的自由,让公民知道你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不管是谁,损害了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道德教化当然有他的价值,但道德只能自律不能律人,拿道德来“教化”民众只能是缘木求鱼,建国后一次次道德教育的教训还少吗? 

在《孝经》中也一样,孔子不仅没有强调顺,而且还反对盲目的服从。《孝经》谏诤章第十五的全文如下: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 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 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前面说过了《孝经》中多次提到“顺”,是从对双亲的“礼”“推导”出对“君”的“顺”。我们且不质疑其中的逻辑关系,毕竟孔子也提到了父子,君臣之间可以“争”——在“义”面前是应该“争”的。但什么又是义呢?“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何谓贤者?自然是有地位的年长者——这又回到“孝”的层面了。在这样的怪圈里,什么是“义”,完全要看长者贤人的定义,而“孝”是不可不遵守的,“仁”也是做人的首要,至高无上的就是遵从父母之命。试问,这样的“争”有意义吗?争论到最后还不是看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孔子有没有说过谁争出了真理就听谁的?孔子或他的学生有没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 

所以,争来争去,别说和“义”无关的事(子女婚姻,择业)要听父母的,即使父母做了真正的不“义”之事,儿子不也要为父亲隐瞒才符合所谓道德吗?(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这段文字几乎如同白话文,相信大家都能看明白。孔子并不像在砸烂孔家店和批林批孔时被形容的那样像个不通人情、刻板僵硬的老朽,而是一个通情达理,循循善诱的仁者。

呵呵,看来孔子推销“德之本”的手段并不僵硬,还蛮圆滑善于伪装的呢!可惜他不懂逻辑学。

悟空把《孝经》中从天子到庶民的分别阐述理解为是孔子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认为这是一错解。首先,天子到庶民不是孔子分的,而是当时历史社会的现实。孔子之所以分别对象阐述孝的真谛,正是其实事求是作风的体现。

当然,人的三六九等不是孔子发明的,但儒家的秩序不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形态之上吗?社会的等级是现实,而孔子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这种等级制用道德强化,难道也是实事求是?

就拿诸侯章第三来说,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诸侯骄横是普遍的。因此,孔子针对这个社会现实指出诸侯的孝就是不要骄横,要懂得爱民如子。这并没有错啊。如果你非要结合现在的社会现实,拿省长和诸侯比,那孔子的话也没有大错。因为现在的省长个个都说人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那他们就应该遵循孔子的教诲孝敬这些衣食父母才对啊。如果官民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话,那用孝道治国也未尝不可。

孔子为什么让诸侯不要骄横?是爱民如子?是让百姓过的“更有尊严”?别忘了这一章的原文:“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看见没有,你不要骄,这样你的官位才不会有危险,富贵才能长久,才能与民众和谐。在孔子眼里当官的就是该高高在上统治百姓的,他们只要“预备充足的粮食和强大的军队,老百姓就信任他们了” :(《论语》:“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是三者之中熟重熟轻?军队和粮食都可以不要,死几个人算什么,老百姓不相信你,你的社稷也保不住了。(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逻辑何等混乱,既然百姓有饭吃才信任政府,没了粮食,信从何而来?那看来只好靠欺骗了,明明死了千万人的大跃进是“人祸”,还要粉饰说是“自然灾害”。 

至于说到读书人的孝,你的理解也值得商榷。孔子对当时读书人的孝的要求,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要求,是读书人应守的本分,这和现代社会所谓独立思想风马牛不相及。再说了,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独立思想吗?每个人的思想都多少要受到别人的影响,试问,你的思想是你凭空生出来的吗?我不明白你是如何从这一章中看出来孔子是限制读书人有独立思想的?如果你这样阅读和理解经典,恰恰说明你没有真正的独立思考。独立思想和独立思考是不同的,就像思想不等于思考。从你的语意我理解你说的思想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思想的过程。所谓独立思考是指在思考时不受成见和偏见以及功利的影响。在这点上,孔子恰恰是特立独行的思考者。

孔子要求读书人以同样崇敬之心对待国君,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是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就是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的家业——这样的“道德修养”来要求读书人,对“君”和“长”又忠又顺(看见顺了吗?)还指望读书人如何的思考?至于孔子是不是独立思考后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人(不仅仅是读书人)缺乏的正是独立思考,更别说创新精神了。

孔子不仅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且,身体力行,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逆兴霸趋利的社会潮流而行,提出以仁义安天下的人文主张,实在是毫无势力之心的独立思想。

这又是一个怪圈,你“思”可以,最后还是要“学”的,如果你“思”的不合乎“礼”是万万不可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思”还有什么意义?你再“思”,最后还不是要“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吗?无论如何,事实是,中国几千年来只有考据,没有创新,这难道和儒家没有一点关系?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限制别人独立思考,即使再强大的暴政,也只能限制你的表达,而无法限制你的思想。而真正能限制我们独立思想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思想的真正牢笼是自己内心的偏执和封闭。一个人要想冲破思想的牢笼,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其次在心理上能做到中正、不偏不倚。而这样的心性如果不是先天带来,只有靠修行才能获得。诚如《大学》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内心浮躁,如何能做到独立思考,而又收获独立思想呢?独立思想不是不受限制的胡思乱想,而是内心静、安、定后,排除自我偏执的干扰而后的思考。

我说这些只是我对独立思想产生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己真的做到了。

“即使再强大的暴政,也只能限制你的表达,而无法限制你的思想”?是吗?当一个暴政把自由思想者的喉管都割了,别人还敢有思想吗?不用暴政,只要来几个“思想改造”运动,几亿人就只有一个思想了,也不用毛泽东,孔子的“非礼勿X”,就让中国几千年出不了一个思想家,不缺的只是道德家!

“百善孝为先”一直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孔子是以孝为根本,由孝推出仁,然后在仁的基础上导出礼文化。礼就我的理解并不是为人处世的礼貌客套,而是一套基于人性善的行为规范。孔子是性善论者,因此他提倡的礼文化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善性一面,通过礼的外在形式,启发人人向善的自觉。礼作为一种社会伦理规范,与现代的法制有异曲同工之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孝经》),从这个角度再看孔子的话就会找到内在逻辑,孝与仁的逻辑关系也在于此。

还是要问:孝——仁——礼的逻辑关系何在?“人性善”本来就是一个假设,而管理社会唯一行之有效的是假设人性恶,这是历史早已证明的。你如果假设人性善,取消飞机场的安检而在登机卡上印上《论语》试试,虽然坐飞机的人99.9%都是“善”者。愚笨者如我,实在无法《孝经》中找到什么内在逻辑,请智者不吝赐教。

说到这,有必要指出悟空对“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的理解是不对的。这里所说的敬其父,则子悦,指的是别人敬重你的父亲,你作为儿子应该是高兴的。不是说你自己敬自己的父亲自己高兴。

这个问题可以从语言学和逻辑学两个角度探讨。 

我请教了一位古汉语专家,他的解释是,“其”作为代词,在汉语中有四层意思: 

1)他,他的。但这必须和上下文连在一起用,比如,“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口技),这里的“其”是前文的“妇人”,“其夫”则是她自己的丈夫。 

2) 其中,如:其一犬坐于前(聊斋) 

3)第一人称的“我”,“我(自己)的”: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那(些)人、事、物:“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逻辑角度分析,孔子提倡孝只局限于血亲家族内部,也就是自己的双亲,更主要是父亲。如果有谁不孝敬自己的父亲而孝敬别人,那是大逆不道的(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第九》。试问:这里的 “其”难道是让“别人敬重你的父亲”? 

不错,的确有网上的儒学爱好者把“故敬其父,则子悦”翻译成“敬别人的父亲,他儿子就开心”,不过我查阅了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姚淦铭所著《孝经智慧》,作者是这样解释的:“一是,子女付出了对父母的孝敬,也获得了自己内心的喜悦,此所谓故敬其父,则子悦 。二是,弟弟付出了对兄长的敬顺,自己也获得了内心的喜悦,此所谓 敬其兄,则弟悦 。三是,臣子付出了对君主的尊敬,也获得了自己内心的喜悦,此所谓敬其君,则臣悦”  

 无论如何,“其”不能解释为“别人敬重你的”,否则,无法理解后面的“敬其君,则臣悦”。别忘了还有一句:“敬一人,而千万人悦”。不知怎的,我眼前浮现出了“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场面,哈,“臣”的确很“悦”,“万人”不但“悦”还高高地“跃”!

 

二,我对儒家的一点认识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社会矛盾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但相对来说,诺大的中国社会能够长时间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和文明的状态,这都是儒家文化的贡献,也是其历史价值。说孔子推行礼文化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那是对孔子本意的歪曲,因为孔子的这套文化实际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并不具有阶级性。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是弱肉强食的时代,是没有文明秩序可言的,如果我们了解了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会理解孔子的伟大。

的确,中国的封建社会能维持几千年,孔子功不可没!孔子周游列国不就是为了推销他的治国之术吗?维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封建统治有根本的差别吗?难道说当今的“稳定压倒一切”不是为了维护共产党的一党专制?“和谐”没有阶级性吗?孔子伟大,那胡哥温总更高一筹吧?

如果我们能历史地看待孔子就会发现他令人敬佩之处。在周朝分崩离析,五常崩坏的时代,孔子以一人之力,逆历史潮流而动,真犹如黑暗世界的一盏明灯,给向善的人指出一条人伦大道,使中国人活得更像人,而不像野兽。在当时以及其后的时期,中国周边的那些所谓化外之邦,因为没有儒家文化的光照,他们的生活真的与野兽差不多。因此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一点不夸张的。

这样说实在太夸张太感情用事了,且不说在孔子之前有老子,还有周公,就是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是公认的百家争鸣时代,“孔学”只是一家之言,并不被人赏识,何来“一盏明灯”之说?充其量是个煤油灯吧,如果孔子不以权谋私杀了少正卯,谁知道中国不会出现一盏真正的明灯? 

为什么只把眼睛盯着中国周边的“化外之邦”?为何不看看差不多同时代的苏格拉底,看看古希腊,你可曾看见民主、法制、哲学之光? 

儒学让中国人活得更像人?没有儒家文化的光照,中国人的生活与野兽差不多?我好像听到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听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也许没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也许没有新中国,但一定会有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中国”,正是毛泽东的新中国让中国人活得连猪狗都不如! 

百家争鸣也就到孔子为止,其后之后他孔家店独此一家了。 

天不生仲尼,万古无长夜! 

说儒家文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一个不严谨的论断。首先,这个论断在前提上把统治阶级一律定为黑恶势力,其次是歪曲了儒家思想的产生的动机。统治阶级在历史上也不都代表黑恶势力。尽管,孔孟一开始是走上层路线,希望帝王们能采纳他们仁义治国的理想,但儒家文化的产生不是应统治阶级的要求,而是孔孟希望用自己的理想来改造帝王。因此说,孔子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孔子漂泊了14年,为了什么?他四处推销自己,做梦都想当官,又为了什么,屡屡被拒之后竟信口开河,“让我治理国家吧,我保证不出个把月就就初见成效,三年大变样”(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难怪当年的领袖“赶英超美”“亩产万斤”了。 

孔子能改造帝王吗?恢复周礼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安分守“礼”,老老实实?“礼”说到底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要的不是改造,而是“稳定”“和谐”,今天的复兴儒学,以德治国不是一路货色吗? 

孔子的理想主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因为在中国的上古历史上,出过尧舜禹这些圣人般的贤王,出国尹伊、周公这样的贤臣,有过伯夷和叔齐这样的君子。因此,在孔子的心里,统治阶级并不一定是为一己之私行权谋心机压迫人民的坏人,而是的确有一心为民和公天下胸怀的仁德之君。而对这样的人我们不应简单地称其为统治者,我觉得更合适的称呼是管理者。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国王还是心怀善念的有德之君,比如秦穆公、齐宣王等。在孔子那个时代,人们对统治者并没失去信心,因为离上古文化的影响还不远,所以统治阶级还不是黑恶势力的代名词,而且他们和民众也不是完全对立的。那时的中国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骚扰和侵袭,因此都希望归附一个有德又强大的君王,从而得到保护。甚至有的国王流落他乡,很多老百姓还远道去投奔的。实际上,中国的政治流氓化从刘邦时代开始的。

客观上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上有过“贤王”“明君”,但是让人民寄希望于统治者的“仁政”,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悲剧所在,这也是今天反思儒学的现实意义。且不说当今西方用法律来保证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就看古希腊的城邦制,这种民主的早期理念就比儒学高出不止一个层次。

儒家文化的衰败是后世的君王蔑视文化,只重权术造成的。《大学》里说的明明德就是针对那些无德君王的。但自秦以降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如果没有儒家文化,中国就不配称为一个文明国家。

儒家文化何时衰败?孔子在世的时候有谁买过他的账?儒学的兴旺恰恰是在孔子身后的君王突然发现了一个宝藏,真正开始重视儒学这个“文化”开始的,以至于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难道不是历史事实?既然儒家文化衰败了,怎么又来“自秦以降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如果没有儒家文化,中国就不配称为一个文明国家”?之说? 

如果没有儒家文化,中国就不会出现其他文化了吗?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吗? 

当然,我这样说是完全着眼于儒家思想积极的一面,并不是说儒家思想就没有问题,尤其是经后儒修正后的儒家。但我认为今天我们谈论儒家,不应再持阶级斗争的观点,也不应以经济发展为标准。如果用这样的观点和标准,我们眼中的儒家不仅一无是处,而且充满罪恶。儒家是关于人伦的学问,其意义对于中国人犹如《圣经》对西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人类物欲的无限膨胀,正是这种物欲的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否不能只用经济水平这个指标。如果那样的话,那这个世界就是谁富谁就代表文明,谁经济发展快谁就是文明社会。那今日的中国就成了全世界的文明样板了。

的确如此,文明的标志绝不是经济发展,文明的标志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性的彰显。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物质与精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的发展,试想,如果我们还处在没有电,没有蒸汽机的年代,还谈什么文明。 

?

野狼嚎2010-10-05 22:47:13
悟空主要的特点是自己对儒家文化了解不足,但却非常执着地去批判
悟空孙2010-10-05 22:58:47
这么说狼兄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了?那我就闪一边去了。不过,就说一句:
野狼嚎2010-10-06 01:03:28
不是按赞同不赞同的问题,而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德”在起作用
悟空孙2010-10-06 01:33:01
狼兄,看来我要请你吃顿饭,好好联络一下感情:)
野狼嚎2010-10-06 01:47:29
你这个态度很不错:))
悟空孙2010-10-06 02:13:24
那么
悟空孙2010-10-06 02:39:29
忘了回复这个:
大坐家2010-10-06 11:54:21
悟空兄与为兄都是思辨高手,关于儒家的问题虽然永远会有争论,但是认真讨论,总能提升大家的思想。
悟空孙2010-10-06 16:44:11
谢谢赏阅,其实就此类问题辩论目的不是谁对谁错,个人的观点立场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如果我们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