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会说话的人,四个字足够:一语中的。
形容不会说话的人,也有四个字:废话连篇。
其实说废话并不可怕,最多浪费自己的唇舌和别人的时间,但如果多出来的话是恶语,那可就是能伤人心的大事了,恶语伤人六月寒,可不是大事怎么?!
很多年以前的杂志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多余的一句话”,讲的是在公交车上的一个场景。有人询路,有人回答。回答的人分明是好意帮忙却因为多说了一句难听的话而伤了问路的人。继而出来抱不平的老人因为多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又打击了所有的年轻人。一个奋起反驳的年轻人又因为多说了一句难听的话。。。。。本来是一件小事,就因为每个人都说了一句多余且伤人的话,导致了越来越大的纠纷,以至于人人生气,个个不愉!
当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惜言如金真是不错的考虑。此后更是经常告诫自己要像初入贾府的林妹妹一样,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必战战兢兢,但求免惹是非。
偶然与一个朋友相约去采购。她要给她的猫女儿买新鲜鸡肝吃,整个市场只有一家卖的,紧俏且不二价,朋友先去订下,付了钱。等所需皆备回来取鸡肝时,发现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摊子上和老板商量,可不可以把朋友的鸡肝卖给她点,只要一块钱的,一块钱连半斤都不到!近前细听原委:她是单亲妈妈又是下岗职工,这双重艰难的身份使她无力给她正在长身体的 女儿添加多少营养,女儿喜欢吃肝,她买不起猪肝就会时不时地给女儿买几块鸡肝解谗。 她总是晚点来,这样货物被人挑剩,也不是那么新鲜了或者会便宜些。。。
我和朋友同感凄恻,朋友慷慨地从她那袋鸡肝倒出一半,送给那个女人,并热情的说明不要钱。女人感动得无以复加,可是谁成想朋友这时突然说了一句:反正我回家也是喂猫。
我眼睁睁看着女人的眸子里有痛苦一闪即逝。是不是因为女儿,她连拒绝伤害的资格都没有了?她落莫的转身离去,手里拎着半袋鸡肝。
朋友在我的怒斥下做出了很无辜很不解的表情,我问她:不多最后那句话你会不会死?
事有多此一举,话有多此一句。不是什么时候“多”都是好的。
话,就我而言:恰到好处就是点到为止;遇见不愿听、不会听、难于听、伤于听的人,
则不说也罢。
******篇**后**语******
这些日子有几位朋友与我探讨写诗的技巧,我还在初学乍练的状态哪能说出什么所以然来。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如上文所讲:千万别说多余的话。诗本身就是一个精致的文体,应该惜字如金,酌字如炼。太多废话就成啰唆诗了,不过嘛要真能堆成出高水准的啰唆诗,也就另当别论了,一样可以传咏千年哪!
北宋的《宿山房即事》: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啼子规。
有后人促狭,改的更白话些:
半夜三更子时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妻子老婆爱人问,你是哪个何人谁?
《古今谭概》里罗嗦诗的另一杰作是《咏老儒》:
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
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
所以不会写诗怕什么?不会炼字又怕什么,如果我们不能把废话杜绝,
那么就努力把废话(但讲良言禁恶语)说的更诗意,更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