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迷2011-01-04 21:27:42

上篇二百五的故事贴出后,大家回了不少的帖。很受鼓舞,就接着写,写个别人的故事。写之前,再说说学徒时的粮食定量和工资。

从国家开始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配给开始,人们按年龄和工作需要,就有了明细的划分。就我所知道的北京地区,从每月18斤到54斤;有些自己经历过,有些接触过。还听说过每月60斤以上的,据说是副市长刘仁亲自特批的。

就国营工厂工人而言,因工种不同,还有区分。像钳工,车工,电工等这些技术工种,相对而言,体力消耗小些,所以粮食定量还不是最高的,每月才42斤。像铆工,管工,锻工,铸造翻沙工等,相对重体力劳动者,他们的粮食定量48斤;而起重工,搬运工等,每月有54斤,甚至更高。国家干部和大学生,不干重活,也就30斤或多一点。我们厂有好几个长期“以工代干”的师傅,就是不想转为正式干部,按他们的说法:(转正后),钱多挣不出几个,粮食定量每月要少十几斤,不值!

学徒三年的平均工资每月20月左右。我们在远郊,不回家,吃住都在工厂,“自各挣钱自各花”。够不够呢?算个小帐:按细粮一两2分,粗粮一两1.5分算,粗细粮四六开,42斤大概要花7-8块钱;加上每天0.25元的菜钱(算是好的),每月7块多些。合起来,15月基本摆平每月的饭钱(周末还能吃个好菜)。能省的哥们加上大部分的女孩子,只吃5分钱一份的菜,每月10元也够了。所以,学徒20元左右的工资,马马虎虎够用。学徒三年,除了让家里出回家的车票钱(长途),我基本是自理的。

想起那个时代也挺有意思,学了很多不该在哪个年龄就学的东西。好,说二百五的故事。

74年以后,我们厂区开通了到北京的通勤火车。城里来的青工,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公司发通勤月票。厂里的师傅们,因为已经在山沟里安了家,就不能享受这个待遇。他们不想花钱坐车,却想购买城里的商品;毕竟,北京各大商业中心的货物要比只有一条街,两个百货店的化工区齐全多了,丰富悬了。所以,给师傅们带买东西,成了青工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带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那一次,我小学的同学,同厂的工友,给他师傅带北京的生年糕。

不知还有谁记得北京冬天卖的生年糕:长方体,大小至少有两块豆腐大,无糖无盐,用江米面制成。说它生,其实不准确,是经过蒸后凉干的;所以能吃,但味同嚼蜡,确切说是半成品。只有将它切成片泡水后,或炸,或蒸,或炒,才有味道,才是佳倄。买年糕要交粮票,不知根据是什么,也不知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么一块标准大小的年糕要收一斤粮票,尽管它的重量远远超过了一斤。那个星期一早上,我同学H兄带上火车的,就是交了一斤粮票的,干硬的,无味的,不能想象谁会生吃的,一大块生年糕。

我和H兄没有坐在一起,而是和自己车间的工友在一起打牌消磨近两小时的车程。那天下午,听我们共同的朋友说,H在上午发生剧烈胃痛,痛得满地打滚,后被急救车送进总厂医院。因为是多年的朋友,就很关心他的病情。下班后找到他的朋友同事再问,说是胃穿孔大出血,切掉了五分之四个胃,现在在医院住院。

去医院看望,说起病因,他只是支支吾吾。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他胃出大毛病的原因。后来,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和朋友说起了打赌吃东西的故事。朋友说,知道H胃穿孔的事吗?我连忙说知道知道。“可你知道是怎么造成的吗?”老实说不知道。“他在火车上和人打赌,吃下了从城里带的一大块年糕,又喝了很多的水,把胃给涨破了!”

老天。听了这话后,有点后怕,想起了我打赌多吃五个馒头的荒唐。要是我知道这个故事在先,绝不会为面子和两斤点心,拿自己的命开玩笑的。

taitaidehuayuan2011-01-04 21:38:27
我那时是每月女孩27斤,男孩32斤。
野狼嚎2011-01-04 21:46:22
太杯具了。。。
龙坡居士2011-01-04 21:54:49
发面的馒头,吃再多问题也不大。可那黏米面的年糕可是最坏胃的! 悲剧厄!
史迷2011-01-04 22:23:35
我吃的时候,哥们提醒:别喝水,会涨坏胃.所以我是干咽下去的.
红袖添香老板娘2011-01-04 22:24:08
刚做了很多菜
史迷2011-01-04 22:24:16
后怕:)
史迷2011-01-04 22:26:22
你怕是吃不了.
史迷2011-01-04 22:28:39
也学你说的话: 口说无凭,上照为证:) 菜和吃菜的人:)
squirrel_62011-01-04 22:33:58
唉。还想起电影《活着》,有个右派医生吃太多馒头被撑死了
晓雨12011-01-04 22:35:59
啥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年轻的代价。
心无2011-01-04 22:36:02
上次看电视那个谁,一个作家,黑龙江兵团的,也是打赌,吃了一百个饺子,都吃到喉咙口了
史迷2011-01-04 22:41:10
唉,你净说我没看过的电影,让龙头看笑话:) 撑死的,听着也很恐惧!
史迷2011-01-04 22:42:28
是,年轻的代价,二百五的代价!
hz820002011-01-04 22:45:40
这部电影不看也罢
史迷2011-01-04 22:46:15
一百个饺子:一两七个,才一斤四两. 野狼说,开什么玩笑,小菜一碟嘛:):)
五味七色2011-01-04 23:33:29
我就听说过,父亲工作的地方一个小卖部里,夜里钻进去一个饿贼,将里面的糕点吃了很多。。
龙坡居士2011-01-04 23:38:11
一百个饺子:一两五个 = 二斤面 + 二斤肉馅呢!
润涛阎2011-01-05 00:02:24
这个不算二百五吧?大概算二百七够格。新年快乐!
xx_xx2011-01-05 00:16:36
他没死,只是以后再也不敢吃馒头啦,电影里说的。老谋子,巩俐和葛优最杰出的一部电影!
加州花坊2011-01-05 00:58:27
这我也听说了,困难时期,难道你父亲在我家那边工作?
五味七色2011-01-05 01:56:33
花姐姐住东城西城啊?
fatguy732011-01-05 02:17:06
这位H兄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那年月这样故事很多,也有打赌输掉的,估计是活接大了。:)
广陵晓阳2011-01-05 02:17:28
非常同情你的同学H。我对那个年代也有印象,记得我的小弟弟每月只有12斤粮食,根本不够吃。为了
squirrel_62011-01-05 02:40:31
那是我看错了,没死最好。那确实是一部好电影,虽然很凄凉。
hz820002011-01-05 02:56:39
苦啊,心堵
满儿2011-01-05 03:31:42
那电影看了很多遍,那医生好像是s了。我这周末再看一遍。
加州花坊2011-01-05 04:27:32
我门家住东城,我妈在西城区儿童医院工作。
居隐2011-01-05 08:29:32
悲剧。史迷记忆力太强了。你对国家对城市居民及工人工种有关粮食分配标准,记忆如
简丹儿2011-01-05 16:24:58
喜欢听史大哥讲过去的故事.
史迷2011-01-05 16:47:03
这个故事的版本挺多,还有在农村供销社发生的.五七姐花姐好!
史迷2011-01-05 16:49:33
阎兄胖兄都是过来人,也讲一段过去的故事?:)
苗青青2011-01-05 16:52:00
史兄记忆真好。关于年青的力工的饭量我只有一次比较细的观察,
史迷2011-01-05 16:54:08
身高和吃得多有关?我那二位从小吃一样的饭,老二高出十几公分,
史迷2011-01-05 16:57:05
那时年轻,记忆还行.是不是二百五,现在也没搞明白:D谢谢慰问:)
史迷2011-01-05 16:58:44
"史大哥"的故事是最简单的:):) 问好!.
史迷2011-01-05 17:07:57
你大概也是熬夜族的:)欧洲几点啦?
史迷2011-01-05 17:10:08
是我晕了,欧洲才下午五六点:D
费嘉2011-01-05 20:27:49
史兄的故事的故事挺让人感慨的。问新年好
苗青青2011-01-06 09:07:10
谢谢史兄, 昨天下班了,未及回复你。 多写些纪事故事吧,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