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乙欣
有背過清代蘅塘退士編纂的《唐詩三百首》,或是翻閱過《唐詩三百首》的人,一定對第一首〈感遇〉印象深刻。〈感遇〉是唐代張九齡的作品,亦是《感遇十二首》中的其中一首。不過,第一首為何是它?
蘅塘退士編纂《唐詩三百首》
蘅塘退士孫洙之所以把〈感遇〉放在第一首,自有他的道理。孫洙有感於流傳廣泛的《千家詩》不夠完善,決定與妻子徐蘭英進行唐朝詩人詩作的篩選工作。蘅塘退士曾於〈唐詩三百首題辭〉中道: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指七言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
要知道,宋朝劉克莊編匯的《千家詩》(原名《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是家家戶戶都在覽讀的。孫洙既然覺得《千家詩》編選不精,那麼他心中肯定有譜,認為哪些詩人的作品更能代表傳統文化,突顯文學精粹,倘若傳播開來,能讓更多人受惠,看見精華所在。因此身懷彙編詩作志向的他,在編選數量驚人的唐詩時,絕不會無緣無故就將某詩作納進來,那麼他將〈感遇〉放在《唐詩三百首》第一首的位置,絕對有他的道理。說不定是藉此詩來反映他的人生感悟,甚至是照映出更多經歷了困頓的文人的心聲。
“感遇”是首位的理由
一、詩題代表的意涵
詩題為“感遇”,是指回顧過往的經歷,有感而發。《感遇十二首》都是張九齡遭到讒言所挫而被貶謫后的作品。每首詩,都呈現了張九齡不同時段內的人生感悟。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道:“有事物牽於外,情理動於內,隨感遇而形於嘆詠者一百首,謂之‘感傷詩’。”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遇到觸動內心的人事物,而生髮感慨。就算再怎麼不擅言詞,還是會吐露些許字詞,言訴自己的心境。有的人甚至是宣洩情緒,把受到外在牽動的內在波動呈現出來。不習慣以創作文學的方式來抒發心緒的人都尚且如此,更遑論天天能用字遣詞,引經據典地細細描繪內在的文人了。所以,“感遇”是人人都會擁有的狀況,端看個人的醞釀,以及呈現出來的方式是哪一種類型的了。
因此,光憑“感遇”兩字所代表的意涵能符合人人的狀況,這項理由就足夠置放於《唐詩三百首》第一位了。當然,亦有論者認為是因為〈感遇?其一〉揭示了作詩的基本原則――內心有感而寓於言,而詩中詞句應是令蘅塘退士心有戚戚焉。蘅塘退士既然意在補足《千家詩》的缺憾,完成自己的心愿,又何必顧慮成書後,是否能受到大眾廣為傳誦呢?
二、詩文引發的意涵
倘若再提及〈感遇〉的內容意義,那就更能取得蘅塘退士之所以將它排在首位的理解了。蘅塘退士,本名孫洙,他在乾隆十六年(1751)考中進士,擔任過直隸山東知縣,當官期間甚為清廉。當他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與妻子開始編纂《唐詩三百首》時,人生感思亦因當過官職而與以往讀書時際大不相同,他怎會不懂文人懷才不遇或遁世隱居的心境?
讀書人在擷取古人的精髓,將思緒磨練得甚為銳利后,希冀得一官職,將潛伏於胸臆中的學問透過實際操作,一一施展出來,期望理想抱負得以完成,方才不愧歷朝聖賢及列祖列宗。那麼,一旦多年來的深切理想落空時,再也揮之不去的失望與落寞,為人生帶來的新心聲,難道不是巨大影響之後的產物?以往寄託的殷殷期盼與實際面臨的挫敗寂寥,又豈是抒發個數年的“感遇”就能消退的?
很多人的不同“感遇”、很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感遇”,都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驚天動地的共鳴。如此解讀“感遇”之所以放置在首位,多少就能理解了!
好了,回到詩本身,來讀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