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志士2017-01-03 23:38:36

礼义廉耻,被称为古代儒家的“四维”。 它出自《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这一点对维护社会秩序很重要),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

一代名相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他认为“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道德规范;“义”,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管仲把这四点视作支撑国家的四根柱子。

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在掌握了国家政权进而面对理国安民之要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礼义廉耻”。“礼”要求人们尊敬适当的态度和行为;“义”是公正无私的道理或举措;“廉”指不贪污及纯正高洁;“耻”是对不当的言行举止有羞愧之心。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句管仲的名言,在今天看来,全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行业或领域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形象的积极塑造,还有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礼义廉耻”这样的精神养料。面对古圣贤的治国名言,我们需要多一分敬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rno4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