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xiang2017-08-02 16:15:01

    缘觉菩提跟声闻菩提一样,都是从佛菩提道当中细分出来的解脱道,它们修学的方
向跟目标,都是要断除我见进而断除我执,然后证得解脱,出离三界生死。

     那什么是我见?什么又是我执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认取三界的五阴或四
阴,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的有情有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
行阴、识阴这五阴;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色身,所以没有色阴,但是还有受阴、想阴、行
阴、识阴这四阴。“我见”就是去认取这三界当中的五阴或四阴之中,有一个常恒不坏
的我这样的见解。我执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分为我执跟我所执,我执就是执著前面
我见当中,所认取的那个常恒不坏的真实我,然后加以执著不舍,这个就是我执;我所
执如果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对我所有事物的那个执著,这个就是我所执。但是我们如果
进一步的去加以细究的话,我见就是执取物质的色身为真实不坏的我,还有执取意识觉
知心为真实不坏的我!这样的见解,一般人当然在常识上或者说在经验上能够知道:物
质色身是不可能常恒不坏的,因为都是会坏的、会坏灭的!但是却会执著这意识觉知心
,是能够横贯三世,能够从过去生转生到今生来,今生舍报之后又会转生到未来世去,
这样子错误地把意识觉知心,认取为三界轮回的主体识,这个就是我见。

     那什么是我执呢?我执诚如刚刚所说的,就是执取我见所认取的那个常恒不坏的
我,执著不舍。我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
我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著(我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我,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
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
这都是属于我执。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
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的眷属,执著我的
名声,乃至于执著在器世间所获得的享受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外我所的执著。内我所的
执著就是指,对于我们六识的见闻觉知性的执著;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对于
眼识的能见之性、耳识的能闻之性,乃至于意识的能知之性的那个执著,这个就是内我
所的执著。

    知道了我见我执的内涵,那为什么要断我见、要断我执、要断我所执呢?因为如果
不断我见、不断我执,那么就没有办法断除对这个身内我所、那个五欲贪爱的执著,会
认定领受五欲境界的意识觉知心是不能够灭除的。执取这样的见解,(死后)在中阴阶
段,入胎识如来藏当中就会流注出我见我执的种子,会流注出跟我见我执相应的异熟果
的种子;然后中阴的意识觉知心,就会生起了要再不断地去寻求受生入胎的机会。入胎
受生了,当然又会有未来世出生,这样子就没有办法出离三界,还在三界当中轮回;而
且这样的轮回的锁链,就没有办法断除。所以说,要是不能断除我见、我执的话,就是
没有办法出离轮回。

    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断了我见,就能够进一步断除三缚结,也就是我见、疑见、戒
禁取见;断了三缚结以后,就取证初果解脱。那么取证初果解脱的这个修行人,纵使说
他是最钝根的,纵使说他是最懈怠的,最多不过七次人天往返,就能够证得出离三界,
证得四果解脱。乃至于说这个修行人,他非常地勇猛精进,在断了我见之后继续精勤地
加修不放逸行,不在种种境界上面去执著,不再认取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为真实不坏的我
,这样子不断地断除种种的贪欲执著之后,他能够在一生当中,就能够取证四果解脱,
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那么舍报之后,就不会再有中阴身的出现,一生就能够取证现般
涅槃,舍报之后就入了无余涅槃。这样来说明为什么要断我见、要断我执,因为是修学
解脱道所没有办法逃过的修学方法与过程。

     那么世间人有什么样的我见呢?世间人所觉知的我见呢,基本上可以分成:色身
的部分,跟心理的部分。关于色身的部分我们可以见到,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往往都会
不自觉的说,在外面跟人家发生争吵的时候,往往都会说“某某人打我了,某某人打了
我”等等,那样子的情况很显然是以色身,当作是“我”的重要成分。当然等到我们年
长之后,那么我们知道这个色身,终不免是有老死的现象,所以我们不再会把色身,当
作是“我”的真实存在。可是我们常常也会把其他的,我们所经历的“我”的部分,当
作是一个真实常住的存在。比方说,我们会把我们的心理感受,当作是真实的存在,我
们会把我们的想像当成真实的存在。诸如此类反应在哪里呢?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
点滴滴之中!譬如说,我们会说“我们读书人希望能够名垂青史”,那么希望这个名垂
青史,基本上就是希望我们的思想能够永久的常住;又譬如说,年轻人常常说的:“只
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或者是说:“只要能够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这
类型的想法也是一样。虽然说他们并没有特别强调,所谓的恒常的存在,不过当我们在
诉说那样子的感受的当下,就已经十足表现出我见,那么这个是世间的“我见”。那么
我们呢,其实我们也许会觉得诧异:为什么世间人都知道,最终不免会有老死,那么为
什么还会把色身,或者是把心理的感受,等等的这些层次,把它当作是真实恒常的存在
呢?这个主要是因为,我们从小(从我们开始出生),开始受教育开始,就已经不断的
在学习人我之间的分别;并且这个分别,随著我们受的教育,我们就会越熏习的越厉害
。也就是因为这样子,所以我们越熏习的结果,我们的“我见”就越来越深重,越来就
越浓厚!

     那么世间人是如此,修行人难道就没有“我见”吗?其实修行人,如果没有走对
路的话,那么修行人的我见,依然是活灵活现的。比方说我们常常听到,有关修行的一
句话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各位请仔细想一想这句话:离苦得乐是谁
在离苦?又是谁在得乐呢?所以我们分析到最后发现说,离苦得乐到最后,仍然脱不出
一个“我”的主体;仍然脱离不开,把“我”当作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以之作为一切追
求的目的,这个就是说走错路的修行人!哪怕是这种些微的我见上的错误,也会使他以
后的修行,产生巨大的偏差。

     学佛者的无奈是什么?就是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说法,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
好不容易选了一个自己认为最合乎逻辑,最适合自己的想法的修行方法,然后来修行;
这样一修就是二、三十年,有一天碰到一位善知识跟你说:“你这样的修法,修到驴年
也修不成。”然后把经典拿给你看,说你这样的修行方法错在哪里,你终于了解到了:
原来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所做的一切修行,都是没有用的。但是人生没有几个二十
年,一晃就过了二十年,这样真的是很无奈。但是这样子还不算什么,如果有人到死都
还不知道,自己一辈子所修行的方法是错的,然后把错误知见的种子,带到下辈子去,
然后又继续残害自己(未来世)的法身慧命,这样子才真的可怜,才真的是无奈。今天
讲三界中的我见,主要也是希望对各位菩萨有所助益,希望各位菩萨在修学的道路中,
不要面临同样的困境。

    在讲三界中的我见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见的内涵,还有五阴的功能。我见就
是把五阴当中的一阴,当成常住不灭的我,这样的见解就是我见。那么五阴呢,它是虚
妄的,但是它有各种不同的功能;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功能,众生才会把它当成是真实的
我。我们来看看,五阴有什么样的功能。第一个色阴,色阴主要就是五根,然后用五根
去触五尘,所以色阴的功能是触。再来说受阴,受阴就是你能领受苦乐或者是不苦不乐
,这样的一个受,我们就说是受阴。再来说想阴,想就是了知;不管你是有没有起语言
文字的了知,都叫作想。再来说行阴,行就是决断的意思,决断呢,譬如说你决定了某
一件事情就是这个样子,那就是决断,这就是行。或者是说你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这样
的心行也就是行,也就是决断的意思。再来说识阴,识阴它的功能就是分别,识的功能
就是了别的意思,识阴能够分别六尘,分别六尘的功能就是属于识阴。

     简单解说五阴的内涵,再来说三界中的我见,我们先来讲第一个欲界中的我见。
欲界中的我见,我主要分成六种见解来讲,也就是各位菩萨常听到的,书上看到的各种
不同的见解,我主要把它选了六种来说明。第一种就是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当成真
心,认为这样的心是常住不灭的心。为什么这样的心,把这样的心当成常住不灭的心,
是落入了我见呢?我们来看看,能够清楚明白,表示对于它所听见的,所看见的,所闻
到的,所尝到的,所接触到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它都能够清楚明白;表示这样的(觉
知)心,它是能够分别六尘的心。能够分别六尘的心,刚刚讲了“识阴就是分别六尘”
,也就是说:能够清楚明白的心是识阴。而且当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你的了知
已经完成了,所以也具足了想阴;把想阴、识阴当成是常住不灭的心,这样的见解,当
然是落入了我见。

     或许有人会认为说:“我们讲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真心,为什么你一
定要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识阴(妄心)呢?”我们来看看,真心有没有可能是能
够清楚明白?其实如果说真心能够清楚明白,它的过失很多,我在这里只例举两点。第
一个:如果真心是能够清楚明白,能够分别六尘,那么当祂清楚清楚明白六尘的时候,
祂就不需要识阴再来分别一次;也就是说,这时识阴是不应该存在的;识阴既不存在,
受想行三阴也当然不会存在,那么五阴当中就剩下一阴;十八界当中六根六尘六识中的
识阴不存在,剩下十二界,那么佛说人类有五阴十八界,这样的说法就变成是错的。所
以真心祂是不能够清楚明白分别六尘的,这是第一个过失。再举一个过失,经典里面都
说真心是无分别心;既然是无分别心,祂怎么能够清楚明白六尘呢?再来说真心离诸觉
观,离六尘的觉观,怎么可能清楚明白六尘呢?再来说“法离见闻觉知”,既然离见闻
觉知,又怎么能够清楚明白六尘呢?所以只要说“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真心”
,这样子就违背了圣教。简单的例举两点,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一定不是真心,
它一定是识阴!既然把识阴、想阴当成常住不灭的心,当然是落入了我见,这是欲界中
身见的第一种。

    再来说第二种:触而不了别。把“触而不了别”当成是真心:“有人说真心是无分
别心,所以我就是触而不了别;我在日常生活中,我做一切事情,我都是一触即止,都
不做分别,这样的境界就叫作涅槃。”我们来看看你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能触而不了别
?当你吃饭的时候,如果你是练到触而不了别,那么你是如何拿到筷子?你如何知道那
是筷子?你如何知道那是菜?然后去挟菜?把菜挟到嘴巴里,你怎么知道那是嘴巴呢?
所以如果你真的是练到触而不了别时,你是一定没有办法吃饭的。再来说,如果你真的
练到触而不了别时,你说突然间想到我要去车站,那么你是如何走出你家的大门呢?你
是怎样知道那是一座门,不是墙呢?那么你是怎么在路上走过红绿灯,然后当你到火车
站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你已经到达火车站呢?所以说“触而不了别”这样的境界,“一
触即止”其实不是真的不了别,只是不起语言文字的粗大了别而已。

     那么在修学佛法各种禅定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境界是触而不了别呢?有!就
是未到地定过暗,在未到地定过暗时,意识触法尘,在触的那一刹那,在触法尘的这个
生灭的每一刹那当中,突然间停止在某一刹那上面,那么我们的(意识觉知)心就没办
法分别那样子的境界是什么境界,所以叫作未到地定过暗。那么我们的心,到底在分别
六尘的时候,他是怎样完成分别的?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当我们的心在接触境
界的那一刹那,叫作率尔心;在那一刹那当中,因为没有前一刹那境界来做比对,所以
它就不知道它所分别到的是什么样的境界;因此起了第二念,叫作寻求心。当起了第二
念第二刹那的时候,因为有了第一个刹那的分别的境界相,跟第二刹那的境界相做一个
比对,因此在第三刹那中,在第三刹那的时候,祂就已经完成了分别;也就是说,祂经
过了三个刹那,就决定了祂所分别的境界。当我们在未到地定过暗的当中,因为触就停
了,所以祂就没办法完成这样的一个分别。所以触而不分别,在未到地定中,有这样的
境界;但是这样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因为那是意识的境界;意识触法尘然后不分别,
触而不分别,那么意识当然就是属于识阴;把识阴当成常住不灭的真心,当然就是落入
了我见当中。

     再来看看到底还有没有其他触而不了别的?有!在心所有法中,有的五别境当中
,有触而不了别,在五别境当中也有。但是五别境、五遍行的触而不了别,也都是属于
识阴所有。把识阴当成常住不灭的心,当然也就落入了我见。简单的说完欲界中身见的
我见的第二种:触而不了别。

     再来说第三种欲界中的我见:离念灵知。离念灵知就是不起语言文字,然后能够
了别境界的心,我把它分成三个来说:第一个是长时打坐(的离念灵知),第二个是动
中的离念灵知,第三个是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离念灵知)。第一个在长时打坐当中,
你突然间起了一念,想起过去的事情,那么你还是能够清楚明白啊!但是能够知道这样
一个过去的事情,是识阴五别境心所法所分别,那么还是识阴的境界。再来说你在长时
打坐,一念不生的境界下,突然间听到外面有人讲话,那么你在听到的当下,已经知道
对方说话的内容,也知道对方是什么人;这个时候你虽然不起语言文字,但是你已经能
够清楚明白。那这样的境界,还是五别境心所法所了别的;这样把识阴的一个境界当成
是长住不灭的心,当然是落入了我见当中。

     再来说第三种前念已灭后念未起,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呢?我们先来说,有人说就
是(妄想)在前一刹那灭了,然后下一个刹那还没生起(妄想)的当中,有个离念灵知
!我们来看看,如果前念已灭后念都还没生起,识阴都还没生起,哪来的离念灵知?所
以这样的一刹那刹那中间,离念灵知是不能成立的。好,那么什么叫作前念已灭后念未
起的离念灵知呢?譬如说当你从某一个境界,转移到另外一个境界上面,因为前面的境
界相已灭,那么你在接触到新的境界的那一刹那叫作率尔心;因为第二刹那寻求心还没
现起,所以它没有办法知道率尔心的境界是什么,这样就叫作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率尔
心,这个境界当然就是意识的境界;把意识的境界当成常住不灭的心,当然就是我见。

     再来说动中的离念灵知,就是一个人在动中不起语言文字的了别,跟前面清清楚
楚明明白白的心的境界其实是差不多,只是说它有定力,心中没有打语言文字妄想而已
。这样的一个境界,同样跟第一种一样,都是落入了我见当中,这是第二种离念灵知。

    再来我们讲,欲界中的我见的第四种,就是活在当下。一个人清楚了知自己活在当
下,当然是想阴;能分别活在当下的心,当然是识阴。把识阴、想阴当成常住不灭的心
,这样的一个见解当然是落入了我见当中。

     再来说欲界中的我见:意识细心,或是意识极细心常住不灭,可以到未来世去。
这样的见解当然也是落入我见。我们来看看佛怎么说意识:“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
法因缘生。”——《长阿含经》卷9。也就是说不论你是多细的意识,都是意法因缘所
生;只要有生,必有灭。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意识,都一定是生灭法,祂不可
能是常住的真心;然后把这样的一个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当成常住不灭的心(落入
识阴中),当然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再来说第六个欲界中的我见,(藏传佛教)双身法中无上瑜伽的乐空双运。在双
身合修当中,享受淫乐的当下,观察觉知心跟淫乐的心都是空性,误认为觉知心跟淫乐
,这样的两个法是可以常存不灭的,说这样的境界叫作乐空双运;把觉知心当成是常住
不灭的心,把受阴所谓的淫乐,当成常住不灭的心,这样子也是落入五阴中,落入我见
当中。

     简单的说完六种欲界中的身见,接下来我们来看色界中的身见。第一个是初禅境
界,后面是二禅、三禅、四禅,还有无想定,把这五种境界当成是涅槃,当然是落入五
阴中,落入了我见当中。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样的境界,是落入了我见呢?我们先来说
初禅,想要证得初禅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证得未到地定,第二条件就是弃
除五盖。具足这两个条件以后,就会现起初禅的境界。初禅的境界有五支功德:觉、观
、喜、乐、一心。觉、观是识阴的境界,喜、乐是受阴的境界,一心仍然是识阴的境界
;把这样的境界(中的觉知心)当成是常住不灭的心,当然是落入了我见。

     再来说这样的境界是不是涅槃呢?第一个:在初禅的境界当中还有四尘,就是色
尘、声尘、触尘、法尘。有这四尘然后还有四个识,就是眼识、耳识、身识还有意识,
去分别刚刚讲的色声触法,分别这四尘;既然还在分别这四尘,那怎么叫作涅槃寂静呢
?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境界,一点都不寂静,把这样一个境界当成涅槃,当然也就落
入我见当中。

     再来说二禅,二禅有等至位跟等持位(的差别),等持位的境界跟初禅的境界是
一样的:识阴都有四个识,然后在分别四尘。那么他的境界跟初禅的四识境界是一样的
,当然就是落入了我见当中。再来说二禅当中的等至位,二禅当中的等至位,识阴当中
只剩下意识;意识在分别法尘──缘于定境中的法尘,那么这样的一个境界,仍然不是
涅槃境界啊!因为把识阴中的意识当成是常住不灭的真心,这样的一个境界(不离识阴
)当然是我见啊!这在前面的定义里面,已经做了这样的定义:只要把识阴、意识当作
常住不灭的真心,就是我见。再来三禅的境界跟二禅是一样的(不离我见),接下来说
四禅。四禅当中,虽然息脉俱断,但是还有意行,还(有意识)作意缘在四禅的境界当
中,这样的一个意行仍然不是涅槃(落在意识中)。再来说无想定,无想定是把识阴全
部灭掉,也就是(识阴)六个识全灭了,五阴当中只剩下色阴(而没有吸呼了),他认
为进入这样一个无想定的境界的修行者,他认为(没有觉知时的)色阴就是无余涅槃境
界(不会成为断灭),认为色阴就是涅槃。那么把色阴当成涅槃来看,当然就落入了我
见当中。

    简单说完色界中的身见,也就是这五种境界,都是属于色界中的身见,接下来说无
色界中(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我见。无色界的身见,
其实都是落在识阴的境界。在空无边处当中唯有空想,意识缘于无边广大的虚空,把这
样的境界当成涅槃,(仍然落入意识中)当然是落入我见当中。再来说识无边处,识无
边处唯有识无边想,自己反观自己的识阴,而意识缘于自己的无边广大;有无边的广大
,它不再去想空无边大这个事情;这样一个境界,识无边广大的境界仍然是识阴(中意
识)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再来说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就是不想空不想识,只缘(意
识觉知心中)无所有这一念;意识的所缘就是(自己心中)无所有这一念,把意识缘于
无所有这样的一个境界当成是涅槃的境界,当然是落入我见当中。最后非想非非想处,
非想非非想处的意识,不反观自己的存在,但是它仍缘于定境中的法尘;这样一个境界
,当然是落入了我见当中。

正旭 三界中的我见
正源 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
正纬 我见、烦恼、五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