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视野远2018-04-09 14:14:24

佛教名山原本为人们心中的
清净之地,但如今却卷入“圈钱”大潮,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纷纷上市,引起社会广泛关
注与争议。

佛教名山或齐聚资本市场惹??议

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4月2日,“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陀山)公
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按照流程预计普陀山将会上市。A股市场将汇聚中
国佛教四大名山,其中三座为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及四川峨眉山。

目前,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已有两座上市,峨眉山早于1997年上市,九华旅游于2015年
上市。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也在2017年3月公开招募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以及
评估机构,并明确表示将筹备IPO。

不过,早前也有消息传,五台山决定放弃上市念头,以后不会重新考虑上市。相关消息
未得到证实。

普陀山是一家综合性旅游服务公司,风景区内获得营收的业务包含:旅游客车、旅游缆
车、旅游水路、香品生产销售、旅游商品销售、旅游配套服务等。

据悉,此次普陀山IPO拟募资6.15亿元,将主要投入索道、船舶、立体停车库等项目。

“商业化寺庙”的背后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报导,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等
佛教名山成立旅游公司,谋求上市引发争议。

反对者质疑,四大佛教名山在资本市场齐聚,会使宗教“旅游化”,为宗教本身健康发
展带来负面影响。

宗教人士释延光也撰文指出,宗教文化吸引投资者,建商业化寺庙背后的动机,是想在
捐款过程中狠捞一笔。

他表示,这些行为很大程度违背了佛教、道教的教义,修建庙宇虽多,但不仅无助于宗
教发展,反而会带来社会形象等多方面的伤害。

虽然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等10购物个部门曾于2012年联合下发文件,决心制止和纠正佛
教寺庙、道教宫观“被承包”、“被上市”等现象。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
室副教授张雪松曾向《新京报》表示,禁令虽然能遏制乱象,会否对正常宗教场所的生
存产生影响,仍令人质疑。

寺庙乱像有哪些?

报导指出,山西省五台山建 “财神庙”、“佛国中心”并非真正宗教活动场所,其开
展各类宗教活动,衍生诈骗游客问题。

2002年开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西来圣寺”投资商挤走了寺院原住持,利用寺院
发黑财。

2006年,河南商城县政府将“云极观”管理受益权转让给企业,不仅庙内收入归企业所
有,庙观内人员也归企业统管。

2012年,浙江乌镇景区管理部门将“修真观”承包给私人,并签下长期承包协议,承包
方雇用假道士以算卦、看相为名欺骗游客烧高价香,购买高价法物。

同年,云南省宜良县岩泉寺承包商雇用假和尚欺诈游客花钱烧高香,一位游客甚至在游
览云南省宜良县岩泉寺,被假和尚强迫捐出23400元的“功德钱”。

多家媒体也于2012年报导,泰山景区存在乱设神像、乱设功德箱、接受宗教性捐款等现
象。

2013年4月,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香严寺被曝存在管理混乱、企业承包经营、文物屡遭
破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