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罘2018-07-27 21:59:40

这是位于亚利桑那州东部荒漠深处的一个大坑,直径1.2公里,深200米。它的存在印证了另一个物体的存在,一颗流星的存在。大约五万年前,一颗流星滑过地球的上空,重重地砸在亚利桑那的荒漠上,留下那个大坑。那颗流星的存在,如同人的存在一样,极为短暂,进入地球大气层的那一刻,好比一个人的诞生,滑过天空,是它的一生,砰然砸地,则是它的死亡。

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不可计数,能在地上留下印记的属于少数,大多数都悄然滑过天空,未及着地,便燃烧殆尽。这些流星如同芸芸众生,悄然来到人世,匆匆度过一生,又悄然离开人世,不带走一片云,也没留下任何印记。少数,只有少数,流星死得轰轰烈烈,有些在地上留下存在的痕迹,有些其死影响之大甚至造成物种灭亡,例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那个超大规模的陨石坑,据说造成恐龙时代的结束。

砸到亚利桑那荒漠上的那颗流星,叫什么,长什么模样,来自何方,人类已无从知晓,但是,它曾经的存在却是勿庸置疑的,人类甚至知道,落地的那一瞬间,它的体积接近一辆普通的公共汽车。它的在,不是上帝的那种在,虚无缥缈,不知然否; 它的死,如同秦始皇的死,地表印记,至今犹在。

死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话题,拉开山膀对死展开哲学分析,更需要相当的理论的勇气,思想的开明,与人生的豁达。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具备所有这些特质,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里,死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他的趋死之在(Sein-zum-Tode),顾名思义,就是由死提供参照的在的情态,因此,彻底釐清死的本体论概念就有了必要性。

关于死的本体论概念,海德格尔是这样给出其完整的定义的: “在其终点,死是在世人生的一种可能性,一种最自己的,非关系性的,无疑的,不确定的,无法绕过的可能性”①。通过这个定义,海德格尔构勒出死的五个特性。

乍一看,这个死的本体论定义及其前面的大段分析如同废话。人固有一死,妇孺皆知,何劳海德格尔进行长篇大论的分析?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04/08-1938/04/27)的学生,见右图,其方法论来源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他那种近乎废话式的讨论其实是所谓的现象学还原,即通过剥茧抽丝式的释义,区分涵义的细微差别,拨开假象,让真象显现出来。

结合海德格尔在定义之前的分析与说明,五个特性可以具体分述如下。

一,最自己性
德文原词为Eigenste,这个词听上去十分别扭,没办法,这是海氏生造的概念之一。为了彻底颠覆传统的概念系统,海氏生编硬造了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只有在他自己的系统里才有意义,因此,海氏的东西以难译著名。

在德语里,自我的阴性原形为eigene,比较级为eigener,最高级为eigensten。英语里形容词也有原形,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死扣句法,应该有以下对应关系,
eigene - eigener - eigensten
own - owner - ownest
以上英语比较系列里只有own有意义,比较级owner 存在但只作名词使用,意为,拥有者,最高级ownest根本不存在。但是,英译版的翻译者还是根据句法对应关系为eigensten生造了ownmost这个词。Sein und Zeit(存在与时间)的英译者之一Joan Stambaugh(1932/06/10 - 2013/07/07)就是这么干的。

译成汉语就更难为情了,“最自己的”,“最自我的”,“最我的”,或“最属于我的”,等等,比较符合原意,但听上去别扭,“非我莫属”听上去汉语,但不哲学。两害相权取其轻,按照Joan Stambaugh套路,我权且取“最自己性”。

不过,Eigensten在海氏的理论体系里是协调的。本真(Eigentlichkeit/Authentizität/authenticity)这一概念在存在主义哲学里被普遍运用,用以指称一个有意识的自我,在外界种种压力之下,对自己的人格,性格,及精神的忠实程度。本真既然有程度之分,自我也自然可以用比较级来形容。

海德格尔认为,死是在世人生显示其个人化的基本构成因素。“没有人可以把别人的死顶掉,每一个在世人生必须亲自接受死亡,只要在,本质上死总是我自己的。②”死的最自己性,用日常语言来说,我的死非我莫属。世人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死时,实际上是用他人之死来替换自己之死。在此,海德格尔意在拂去世人日常经验中的虚假现象,还原死的真象。

二,非关系性
德文原词为unbezügliche,直译成英文为nonrelational。“于是,与其它在世人生的所有关系都在即将来临自身的死中消解③”。用日常语言来说,一个人的死切断与所有其他人与物的关系,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大致相当于,一了百了。这一点听上去似是而非,详情容后细述。

三,确信无疑性
德文原词为gewisse,直译成英文为certain。世人回避死,口头上说,确定无疑,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此刻,一个但是就把死推迟到了将来,其无疑性也因此被掩盖了。通过无疑性,海德格尔试图拂去世人日常经验中的自欺,申明死作为一种可能性随时都会兑现,这一点确信无疑。

四,不确定性
德文原词为unbestimmte,直译成英文为indefinite。尽管每个人都必死无疑,但何时死,以何种方式死,却是不确定的。这一困局为海德格尔的死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实体性理由。

五,不可绕过性
德文原词为unüberholbare,直译成英文为not to be bypassed。在世人生无法绕过死的可能性④。这一点引出海德格尔一句有名的悖论,死是不可能性的可能性。这句听上去自相矛盾的话可做如下初步理解,在世人生的自由投射所拥有的所有可能性是不可剥夺的,只有死才可以做到。反过来说,死亡无法被剥夺,但它剥夺在世人生的所有可能性。

关于死的非关系性,海德格尔有如下讨论。“与死尸不同的是,逝者被从未亡者身旁拖走,成为一个在殡礼,葬仪,及墓穴中被关照的对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那种存在还不只是一个正在被关照的内心世界的东西。通过在葬礼上哭送与缅怀,那些未亡者,以关切他的方式,与他同在。因此,与逝者的关系不可以理解为与一个被关照的东西的相与之在。”⑤

至此,海德格尔似乎想说明死并没有彻底抹掉人的存在,然而,他笔锋一转,却把存在压缩到在世之在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 “在这种与逝者的相与中,逝者本身实际上已经不在了。然而,“相与”总是意味着在同一个世界里互相依存。那些未亡者能够依然与他同在的地方是这个世界,而逝者已放弃我们这个世界,把它留在身后。”⑥

以上讨论表明,海德格尔所谓死的非关系性充其量只是在生理意义上成立。如果死的非关系性仅在生理意义上成立,按他的说法,死也就失去了本体论(ontological)意义,只剩下实体(ontical)意义。用语言学的术语来描述,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是第一人称迄今为止的在。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即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这里的存在是一个在世人生的存在(Dasein),换言之,其理论体系的坐标原点是一个个体,其体系的有效范围是这个个体的视界。在讨论死的非关系性时,海德格尔显然是以到达终点的在世之在为出发点的,这使他的本体论蒙上了唯我论的色彩。勿庸置疑,这种讨论方式是有漏洞的。

真正的死亡体验全被死者带进坟墓了,无一例外,而讨论者仍然存在,因此,真正的死亡体验不可能被讨论者获知。换言之,海德格尔对死的感知或洞见,无论如何接近真正的死,也不是本真的,因为,作为讨论者,他还活着。一个活着的存在,代表死去的“非存在”,断言死是非关系性的,这是否有点武断?

绝对真空在地球表面不存在,人类只是在向它无限接近。海德格尔对死的感知或洞见,在本质上,也是通过他人的死所进行的最大限度逼近或抽象。否认这一点,他的本体论将陷入唯我论。他的老师胡塞尔后期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这一问题,于是提出了主观际性⑦这一概念。主观际性接近海德格尔的相与(Mitsein),但相与是使在世人生失去本真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主观际性这一概念在海德格尔的系统里没有认识论意义。

人之相与就是在世人生对周围世界与其它在世人生发生关系。从一个跨越生死两界的存在(或上帝)的角度来看,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存在,而且它不是单向的,不会因其中一个在世人生的终结而结束。实际上,如果想对死的关系性展开有意义的讨论,取一个类似上帝的立场,或主观际的立场,是必须的,原因很简单,生死两茫茫,活着的论者无法获得死界的真知。

既然真正的死亡体验是无法获得的,死的非关系性就是一个没有根基的特性。其实,逝者如斯夫,它是否认为自己切断了与所有其他人的关系,未逝者不得而知,好象也不十分在意。未逝者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切断了与逝者的关系。

从直觉上讲,一个关系的结束是以所有关联方的终结或对关系的切断为前提的。比如,一个生意人与放高利贷的人发生了借贷关系,日后,生意人无力还贷,想单方面切断借贷关系,放高利贷的人定然不会同意,恐怕要追到天涯海角,即使生意人死了,也不会轻易罢休。

我们知道,人类目前无法影响过去,但可以影响未来。由于时间的连续性,改变了现在,就改变了未来。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未来的影响写进一个字条里,封上时间,到指定时间才可以打开,所谓锦囊妙计,遗嘱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一个在世人生终结,把这个世界留在身后,也把诸多关系留在身后。留下遗嘱或安排身后亊,就是不想让死切断某种关系,让自己的“思想”或“路线”得以延续。

本真的趋死之在,自由投射,意在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亦即,对世界产生影响。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世人生都试图对人间世产生某种影响,或为人间世留下点什么,如同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试图着地,留下点印记。 这种影响经常是深远的,在做出努力的在世人生终结后很长一段时间,或绵延不绝,或始见效力。

有一个英国哲学家叫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05/18 - 1970/02/02),见右图,数学家出身,与海德格尔同时代,《大数学原理》的作者之一。1905年,罗素在哲学杂志Mind (心)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On Denoting (论指称),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语言哲学理论,哲学界俗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语言分析的典范,其经典例子可以简约的方式展开如下。

命题P: Scott is the author of Waverley. (司各特是《威弗利》的作者。)

其中,“司各特”是专名,“《威弗利》的作者”是一个限定摹状词,二者都指称同一个对象,Sir Walter Scott (1771–1832)。P可以被解析为, 
①存在一个x,x写了《威弗利》。 
②对任意一个y,如果y写了《威弗利》,那么y就是x。 
③x是司各特。

在一阶谓词逻辑里,P被表述为: ∃x(Wx & ∀y(Wy → x=y) & Sx)。
其中,∃x叫存在量词,∀y叫全称量词。P为真的前提是,变项x有一个值满足以上等式,亦即,存在量词∃x可以被有效使用。因为Sir Walter Scott存在,所以命题P为真。

命题Q: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 (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

在一阶谓词逻辑里,Q被表述为: ∃x(Kx & ∀y(Ky → x=y) & Bx),句法结构与命题P完全相同。 然而,在罗素看来,命题Q为假,因为限定摹状词“当今法国国王”在命题Q里有主要出现,而它所指称的对象不存在,换言之,不能有效地使用存在量词∃x。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一说法,例如,Peter Strawson(1919/11/23 – 2006/02/13),见右图,认为,在不能有效地使用存在量词的情况下,命题Q既不真,也不假,而是荒谬。我同意Strawson的观点,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鬼不存在,画匠说它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不过,这一分歧不影响此处的讨论。

可以有效地使用存在量词这一条件被后来的语言哲学家们称为“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当然,他们所说的“本体论”是语言的词汇与其意义及用法之间的约定,犹如数学家预设只能被1或自己整除的数存在一样,“存在”是语境里的预设,不同于海德格尔所使用的人本主义意义上的“本体论”及“存在”。

在罗素写下命题P时,司各特已经死了,但是命题P为真,这是海德格尔不能否认的。换言之,海德格尔必须承认,司各特的死没有把他的本体论地位降到鬼的地位,否则,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区别将消失。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向我们提示,能对一个已经死去的对象使用存在量词,而且命题为真,这不是自然语言或一阶谓词逻辑有问题,而是海德格尔的理论系统有问题。司各特死了,但他仍然具有某种存在,作为《威弗利》的作者,他仍然存在。换言之,司各特的死没有切断所有的关系,他仍是《威弗利》的作者,亦即,死不是非关系性的。

这就是说,在世之在不是在的全部。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是在? 如何定义在? 如此一问就危险了。海德格尔写了《存在与时间》,湟湟大卷,目的就是试图通过Dasein来说明在,我们又把问题推回到什么是在,海德格尔会笑话我们循环论证。要想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我们必须跳出海德格尔的窠臼,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

纵观西方哲学史上的本体论讨论,关于存在这一概念,大致有如下三点是基本共识。 一,存在不是一种属性: 存在是一个普遍性最高的概念,超越任何种属范畴。 二,存在是不可定义的: 存在既不是一种属性,也不是一种对象,因此,用传统逻辑属加种差的方法,无法加以定义。 三,存在是不证自明的: 当我们把任何一个东西当作对象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已经预设了对存在的理解。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或数学里的只能被1或者自己整除的自然数。

海德格尔也清楚地告诉人们,在不能定义,只能释义。他试图用胡塞尔现象学的现象学还原法,通过剥茧抽丝式的释义,区分涵义的细微差别,拨开假象,让在的真义显现出来。在我看来,他的释义学方法对头,只是方向有问题。

庄子《秋水》篇里,庄子与惠子就鱼之乐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辩论⑧。其中,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把知压缩到纯主观的范围,抄了唯我论的理论捷径,对此,另有专文讨论,不在此赘述。表面上论证很有说服力,大前提却经不起推敲。庄子用诡辩的方式反讽惠子,老兄,你把知与辩的一些基本预设都推翻了。

与惠子一样,海德格尔也走了唯我论的理论捷径。把存在压缩到在世之在这一小范围里,海德格尔获得逻辑的严谨,却失去理论的普适。在本体论层面上,这种思想路数不仅有唯我论的理论倾向,而且还有以偏概全的逻辑倾向。

亚利桑那荒漠深处的那个大坑表明,其创造者的存在远在能够反思自身存在的现代人类出现之前。如果,象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存在与Dasein是不可分离的,注意,海德格尔所说的不可分离是双向的,那么,离开人类,那个大坑就不复存在。对此,地球上的天文学家都不认可,地外文明更不认可。你们地球人类才存世几年? 枉言存在与Dasein不可分离,口气未免太大了吧?

在伦理层面上,海德格尔的上述说法更不为人称道。如果死是非关系性的,那么,路易十五及其情妇蓬巴杜夫人的处世哲学,或曰价值观,就是可以接受的。他们有句名言,我们身后发大水⑨。这句话流传到中国演变成,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在中国文化里,作为一个君王,这是暴君的处世态度,作为一介平民,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处世态度,作为一个社会,这是种族自戕的处世态度。若这种处世态度有伦理的合理性,则发子孙财,干断子绝孙的亊,就有了理论依据。

对当今中国的疯狂发展稍加审视,不难看出,还真有点发子孙财的意思。庄子再世,定会仰天而嘘,继而嗒焉似丧其耦。其实,在这一问题上,岂止是当代中国,整个现代西方文明都是如此,五十步与百步而已。算一算北美的人均资源消耗量⑩,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断子绝孙式的活法。因而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民不希望中国人民及印度人民过上与他们相同的日子。

在北美这片广袤的大陆上,印第安人世代靠渔猎为生,捕杀水獭水牛几千年,水獭水牛却生生不息。欧洲人来了,不过两百年,水獭水牛濒临绝迹。西方文明却在此达到顶峰,其富庶平和令各国移民趋之若鹜。我有幸位列鹜群,生活在北美,享受着这里居全球榜首的人均资源消耗,一方面,理性清楚地告诉我,这是断子绝孙式的活法,另一方面,感性却清楚地阻止我去过印第安人或爱斯基摩人式的生活。这就是人性。西方社会痛恨纳粹的头人希特勒,却对纳粹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情有独钟,很有意思吧?

人世的种种现象显示,死不但是关系性的,而且还浸透了价值判断。 中国古人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现代汉语里还有一句话,“让你不得好死”,这是对人极其恶毒的诅咒。有一部好莱坞电影叫Legends of the Fall,见右图,Ludlow家老二犯了亊,逃往加拿大北方山野,最后死于与狗熊搏斗。家里的印第安人老仆说,He died a good death,字面意义是,他死了一个好死,更合乎中文语法的表达形式应该是,他死得好,或他得了好死。至于信教的人常说的Damn you,几乎是中文里“让你不得好死”的翻版,无需复述。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切断所有的关系大致相当于一了百了。中国历代帝王,耗尽天下民脂民膏,为自己修建规制宏大的陵寝,为的不是当前,而是身后。身后亊代表的是一种关系,地下大量的陪葬供自己享用,地上宏大的陵墓令后人敬畏。为建立这一关系,与之相与的其它人赖以生存的资源被大量剥夺,这些人在他们身后常会选择报复,报复的方式经常简单到挖坟,更有甚者鞭尸。帝王们生前身后所发生的一切表明,其一了远远没有百了。

总之,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在世之在,相与,还是世人,在他们那里,死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终结。一个在世之在的终结,对于与其相与过的其他存世之在来说,其影响仍在,很多人生就是为了获得这种影响而在世的。所谓精神遗产,阴魂不散,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等等,折射的就是死的关系性。

死的关系性决定了死的本体论意义,既然一了不能百了,图谋一了百了就是非理性的。善始不可期,善终系我愿。对于在世人生来说,善始不是个体能控制的,善终却是,而且,芸芸众生都在为善终而努力。为善终而努力的等价形式是好好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讲,死的本体论意义可以归纳为: 死是好好活着的终极目的。

----------------------------------------------------

① 死的完整定义。
"The full existential and ontological concept of death is the ownmost nonrelational,certain,and, as such, indefinite and not to be bypassed possibility of Da-sein."
Being And Time - A translation of Sein und Zeit, Translated by Joan Stambaugh,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Vol II, Ch. 1, §52

②⑤⑥ ibid,§47

③④ ibid,§50

⑦ 主观际性。译自 intersubjectivity。前缀 inter- 通常表示,之际,之间,相互, 如,international - 国际,interpersonal - 人际。后缀 -tivity 通常表示,性,如,subjectivity - 主观性,objectivity - 客观性。词根 subject 意为,主观,主体。合起来,可译为,主观际性,主体际性,还有人译为,相互主观性,交互主观性,等等。

胡塞尔认为,当个体体验到其他个体时,它体验到的其他个体并不只是时空世界中的对象,而是和自我一样具有先验构成能力的其他个体,它们是自我的同类,每个个体都与其他个体相联系。作为主观际中一员而存在的自我,它在先验的意向活动中构成的对象不是只属于孤立的自我,而是属于主观际的群体。换言之,主观际性允许认知主体假定,世界对自我的呈现同于对其他自我的呈现,这不是因为我能猜透他人的心思,而是因为我假定,如果他人在我的位置上,他们也会象我这样看待这个世界。

主观际性强调共有的认知或共识对形成我们的意识和关系的重要性,它是构成客观对象的基础。个体有关世界的经验不仅自身可以获取,他人也可以获取。主观际性是私人的与公有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客观的必定是主观际的。

⑧ 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成白话意思是,庄子与惠施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鱼出游从容,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证毕。庄子说,让我们回到开头,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而来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关于具体分析,另有专文讨论,在此恕不赘述。

⑨ 我们身后发大水。这句话的法文原文是,Après nous, le déluge。英文是,After us, the flood。汉语字面意思是,我们身后,发大水。

⑩ 北美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根据1997年世界石油大会提供的数字,1994年,北美人均消耗石油3437公斤,是世界人均消耗量的6倍,第三世界国家的35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stonebench2018-08-03 06:20:54
有没有可能,“最自我的”可以理解为“最本真的”?
来罘2018-08-04 03:29:37
很有意思的看问题角度。从概念到概念,二者的确有重合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