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六月份,居住在法国的华裔中国音乐家朱晓玫,在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也是巴赫墓的所在地,举办个人音乐会,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朱晓玫弹的变奏曲实在让我着迷,我听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更让我感动是她弹琴时的沉稳。我相信这就是傅雷先生说的岩石(Rock)。傅雷先生是我最敬佩的艺术评论家。1955年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写道:“传说李斯特在琴上的戏剧式动作,实在是不可靠的;我读过一段当时人描写他的弹琴,说象rock一样。罗宾斯丹(安东)(俄罗斯钢琴家1829-1894)也是身如岩石。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我完全没有音乐的理论知识,就是喜欢。为了能有个比较,我听了录制这首哥德堡变奏曲的第一人,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1981年(Glenn Gould 1932-1982)的录音,美国犹太钢琴家,默里·佩拉西亚2000年(Murray Perahia 1947-)的录音,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朱晓玫的。
查看网上的各种评论,美国布拉德利·雷曼(Bradley P Lehman)的评论我最喜欢,多是因为他的角度,对音乐的理解。他究竟是什么背景,我没有查到,只看到他发表的几篇钢琴评论。我想,他至少是个音乐评论家。在25年里,他听过上百次不同版本的哥德堡变奏曲钢琴演奏或者CD,可以想象整首变奏曲都应印在他脑子里。上世纪80年代,他也曾多次在音乐会上用大键琴演奏过这个变奏曲。这个近一个小时的变奏曲很难驾驭,他曾认为,当代堪称这个变奏曲的顶级演奏家,是前面提到的美国犹太钢琴家默里。2001年,他第一次听到朱晓玫的CD,24小时内,他听了5遍,彻底服了。他认为这个巅峰之人非朱晓玫莫属。
雷曼认为:朱晓玫演奏的特别之处,是使听众感受到巴赫的音乐有多么美,而不是演奏者的技巧有多高。听众与音乐在交流,在对话;而不是听演奏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她有充分的自信,你能听懂。因为她是在对话,不是在演奏。从她手指下跳出的音符,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间都会带给人惊奇,快乐。仿佛那音乐自身在传情,在呼吸,在变换,在显示着它本身的能量和生命。我特别欣赏他的观点:“她(朱)的感情来自音乐,而不是将自己的情感放入音乐中,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傅雷认为,演奏者和作曲家之间应产生共鸣,“…… 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我相信这就是朱晓玫与巴赫之间产生的共鸣,难怪她30年来每天都要弹巴赫的作品,否则就心神不定。她说:“30段变奏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哥德堡变奏曲有30章),我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
雷曼在他的评论文章中,将朱晓玫与好几个弹变奏曲的音乐名家分别做比较,他甚至设置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场景,让我们理解他感觉到的默里与晓玫之间的差别。
第一个场景,在城市里,一个舒适的沙发上,你想休息放松75分钟。于是哥德堡变奏曲开始了,一种沉思的安静,准确,细腻,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中,感觉非常,非常美好。这是默里。
第二个场景,郊外,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条小船,你躺在上面。哥德堡变奏曲开始了,所有在听默里演奏的美好感觉都有,然而你会觉得这首非常熟悉的变奏曲在不断地变化中。在一个音符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不断地有细腻诱人之处,这不能不引起你的注意。除了柔美,轻松,你更多地,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乐曲中。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小船,还有你的身体在不停地动,如湖水在轻轻地荡漾,起伏,感觉始终是处在动态中,那是来自一种自然的力量,如行云流水。是你在陆地上,在那个沙发上听默里弹奏时所感受不到的。它不仅仅是完美,还让你惊叹,仿佛在任何一个音符里,任何一个节拍中都能有无限的空间可以去发挥,去扩展,非常丰富,又始终不失平衡和协调。这是朱晓玫。
听默里的演奏,雷曼认为时间进程平稳,有自身的一种持续,如果你有点走神,脑子拐个小弯,音乐不会影响你。待你缓过神来,一切都还接得上。而听朱晓玫的演奏,时间如水,一直在动。你如果稍稍走神了,那晃动的波浪会十分小心,温柔地将你的意识推摇(Shake)回来。朱晓玫能不停地改变着你的听觉,这与弹奏的速度变换和起伏没有关系。很难说清楚,很神奇。
雷曼喜欢朱晓玫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弹琴时的自然状态,他称之为Organic。对那种靠技巧,搞哗众取宠的演奏,他深恶痛绝。如今我们看到太多的表演式弹奏,以为必手舞足蹈才能表达情感,以致看到朱晓玫这样的弹奏,就说她缺少激情,这实在可悲。
傅雷一向认为,“技巧”是个魔障,他说“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甚至一切有名的Virtuoso(大师)也犯的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朱晓玫的经历,上网一查就能知道个大概。她1949年生在上海,生来手指短,却从小爱弹琴。三岁学琴,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1980年到美国,当过清洁工,保姆。她曾在波士顿交响乐团女长笛手家当 Housekeeper, 以换得机会练习钢琴。女主人要求她必须在自己外出的时候才能弹。有一天恰巧有事回家早了,听到朱晓枚的琴声,着实吓了一跳,她没想到竟然弹的这么好。据说后来还帮她组织了小型音乐会。
朱晓玫最后定居巴黎,还写了一本《神秘的钢琴》(The Secret Piano),据说是用法文写的,后来被翻译成英文。美国读者对她的经历,艰苦学习的历程深感赞叹。媒体将她的经历更是蒙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而她的低调又使得她的故事总有说不圆的地方。文革时,她曾将家里的钢琴运到插队的河北农村(也有说是在内蒙)。这让美国读者很不理解。英文中用的是CAMP(集中营),在他们想象中那地方周围必是高墙铁丝网,怎么可能将个大钢琴运去呢?又怎么可能偷偷练琴不让人发现呢?我估计翻译的人不了解中国近代史,更不知道上山下乡是怎么回事,再说这事本身就很奇特。另外她曾为了得到美国绿卡而结婚,是结了又离了,还是根本就没结,书中都没交代清楚。这点甚至让个别美国读者对她产生质疑。
我想,朱晓玫是想让我们听巴赫,听她弹奏的音乐,而不希望人们关注她自己都已经不太在意的过往,尽管这恰恰是很多人最感兴趣的地方。
朱晓玫付之一生的努力,终于征服了欧洲。在人们给她戴的各种光环中,我最敬佩她对艺术的态度。对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傅雷是这样定义的:“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象调度千军万马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相信朱晓玫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她是一位真正为艺术而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