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罘2020-05-09 00:43:24

很多人将《柏拉图对话》称为古希腊的《论语》,将苏格拉底称为"西方的孔子",谢天谢地,他们没有反其道而行之,称《论语》为东方的《柏拉图对话》,称孔子为东方的苏格拉底。

有英语谚语云,Call a spade a spade①,字面意思是,管铁锨叫铁锨。往糟处理解,大致相当于,别玩文字游戏。往雅处理解,大致相当于庄子的“朝三”。管它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反正不过七个橡子果,名实未亏。据此,无论怎么称呼,东方的这,还是西方的那,人类在相同的时代,理性的发展有相通之处,这是事实,而且不是偶然现象。

一般认为,世界上有四大古代文明,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华夏。这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泛泛而论,具体到两千五百年前,人类文明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一个是以雅典为核心的古希腊文明。两个中心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前者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至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后者是地中海文明的后起之秀,在人文,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都做出巨大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

两个文明同时出现繁荣局面,与由公元前六世纪后出现的所谓后铁器时代,即成规模制造铁器,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在时间上不谋而合。应该说,文明的繁荣与生产力的大幅提升有着内在的联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两个中心在思想领域都是群星璀璨。巧合的是,各自几乎同时出现一个明星代表,华夏为孔子,古希腊为苏格拉底。虽然孔子生活的年代(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比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前469年-前399年)早了几十年,具体说来,孔子去世时,苏格拉底才十岁。然而,在人类思想史上,五十年不过一瞬间,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东西两大文明在那时曾发生横向联系。

两位大师皆出身于平民家庭。孔子,见左图,虽然祖上是宋国贵族,无奈家道中落,一代不如一代。至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名为陬邑大夫,实为乡镇干部。孔子三岁时,其父病逝,其母被正房逐出家门,带着孔子及其庶兄过着清贫的生活。换言之,孔子生于破落贵族之门,长于清贫单亲之家。

苏格拉底,见左图,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父亲是石匠,雅称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雅称助产士。苏格拉底学过手艺,当过兵,五十多岁才正式娶妻。他曾跟父亲学过石雕手艺,据古文献传,雅典中心城堡附近的三女神(Charites)像,见右图,可能出自苏格拉底之手,该雕像屹立数百年,直至公元二世纪。

两位大师皆致力于传道授业。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自己的私人学校。盛时号称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即使周游列国也是携弟子同行,前呼后拥。周游列国期间,孔子师徒曾多次被围困于途,绝粮多日。虽冻饿交加,一众弟子却坚守不散。

苏格拉底虽然没有正式开办学校,却有许多弟子和追随者。当时的雅典有个地方叫Agora,见左图,类似于北美城市的市中心建筑群,常以某某广场冠名,是公共场所,有市场,会堂,健身房,图书馆等各种便民设施,我们权且称之为中心广场。当时的传统是,在雅典传道授业的人多借用Agora的柱廊,见右图,很多哲学家都是这么干的,苏格拉底是较为突出的一位,另一个是其徒孙亚里士多德及其“逍遥学派”③ 。

苏格拉底在Agora到处找人辩论,与各色人等讨论各种问题。有人说他是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的确不设馆,但并非不取报酬。据文献描述,苏格拉底与人讨论,有点象如今的企业请MBA来分析生产流程以期简化或提高生产效率,那是要收费的。但苏格拉底经常为感兴趣但没报酬的讨论花费大量时间,以至于他的悍妻Xanthippe抱怨他不能养家②。这表明,苏格拉底对思想交流的兴趣大过谋利。

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狄欧根尼(Diogenes)记下这样一桩轶亊。有一次,在中心广场上,Xanthippe甚至当众扯下苏格拉底的披风(cloak)。古希腊人的披风不过是围在身上的一块长布,当众扯下披风等于当众扒了他的衣服。旁边的人都说,不揍她还等什么?苏格拉底说,是啊,我们两口子打得热闹,你们好看热闹,还可以撮火,打得好,苏格拉底,干得漂亮,Xanthippe! 苏格拉底家道的窘迫由此可见一斑。

孔子讲究有教无类,即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进行教育。孟懿子为鲁国贵族,子路为乡野之人,同为孔门弟子。富如冉有,子贡,贫如颜渊,原思,鲁若曾参,愚若高柴,皆为孔门高徒。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不如孔子。他收徒的主要目标是贵族或富家子弟,如,柏拉图(Plato 428 - 347 BC),色诺芬(Xenophon 431 - 354 BC),克里托(Crito 469 – ? BC)等,因为他们出得起更多的报酬。

不过,二人传道授业的实用目的倒是大致相同。孔子的私人学校很有点象近代的黄埔军校,学成的弟子很容易进卿入士。雅典公民重视教育,男性公民子弟必须接受体育,修辞,音乐,数学,政治等方面的训练。学有所成的年轻人有更多的进升机会。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孔子师徒多次被人围困于途,冻饿交加,弟子却能坚守,苏格拉底相貌丑陋(见右图,据说那更接近真实的苏格拉底),一生清贫,身边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更为巧合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没有留下亲笔著作,但都留下由弟子们记述的言论。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遂成《论语》。苏格拉底死后十二年,柏拉图,见左图,在雅典建成柏拉图学园(Platonic Academy),首创用文字记述老师的谈话这一形式。他一生写下约三十篇对话,世称《柏拉图对话》(Platonic Dialogues),主要是哲学对话,其中多数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人物。

《论语》虽是众弟子的手笔,但世称孔子的《论语》,而非颜回的《论语》,或子路的《论语》。在这一意义上, 严格说来,《柏拉图对话》应该叫《苏格拉底对话》。不过,记录苏格拉底谈话的不止柏拉图一人,色诺芬,见左图,也用文字记录了老师的谈话,主要侧重于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提及苏格拉底对话,也应该包括色诺芬的记述,但世上还没有这样的专著。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世人能够容忍“古希腊的《论语》”被柏拉图专美的原因吧?

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说,东方的《论语》与西方的《柏拉图对话》,两大对话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上,大致同时独立出现。若以地球的南北两极相比,东西两大文明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两极,因此,我们也可以放心地说,两极相通。然而,以上相通之处多为表面上的,一旦进入思想方法和对话方式等细节,巨大的差异随即显现出来。

首先,思想方法不同。

纵观一部《论语》,孔子的言行,用韩愈的话语来解释为,传道授业解惑,用基督的话语来解释更为贴切,到我这里来,我是真理,我是道路。总之,孔子总是居于真知掌握者的地位,对话表现的是传播真知的场景。真知掌握者是权威,而权威的地位不容置疑,因此,《论语》的思想方法为威权主义思维,孔子单向灌输,弟子被动接受。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因而有许多弟子问仁。《论语》中有清晰记载的有以下几位,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樊迟,仲弓,司马牛。孔子对每一个弟子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有一种理论说,这是因材施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没有弟子产生疑问,夫子怎么对每一个人说得都不一样? 到底什么是仁?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众弟子都象缺粮的人在向财主请求施舍,而财主则视情况,给此一碗小米,给彼一捧小麦,众人千恩万谢。孔子有一个理论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即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人家有疑问前来请教,这正是施展思想权威的好机会。结巴想说而说不出来,有人帮他顺出来,他连说不的机会都没有。颜回据称是孔门弟子的头名,颜回即颜渊,颜渊问仁最有代表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成白话,大意如下。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让自己的行为回复到礼的要求上,就是仁。无论何时,只要能自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归复到礼的要求上。施仁要靠自己,靠别人行吗?颜渊说,请说得具体一点。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说的去做。

问即请教。颜渊请教什么是仁,这是谋求给仁下定义。按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定义的基本方法是属加种差。如何确定属和种,存在讨论的空间,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定义是思维的聚敛。然而,孔子给出的定义正相反,是思维的发散。他没有试图找出仁的属,而是直接给出仁的一个亚种,“克己复礼”。

不仅如此,孔子话题一转,从仁的定义,跳到仁的实践,“为仁”。颜渊被绕得有点糊涂,“请问其目”,孔子便彻底发散,又扔出四个非礼。最后,颜回只好承认晚生愚钝,“回不敏”。放到现代西方文化里,颜回相当于被mentally bullied,即被精神霸凌,或吓怂了。

反观苏格拉底,他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做个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的思想。因此,苏格拉底从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总是诱导对方自己得出结论。在色诺芬版的苏格拉底对话录④里,关于正义,苏格拉底与尤西德谟斯(Euthydemus),一个来自Chios的智者,之间有一段广为人知的对话可为佐证。在下面这段对话里,“苏”表示苏格拉底,“尤”表示尤西德谟斯。

苏: 人撒谎吗?
尤: 经常撒。
苏: 我们该把撒谎归入哪一类?
尤: 归入非正义。
苏: 人有时会出轨,对吗?
尤: 毫无疑问。
苏: 出轨该归入哪一类?
尤: 归入非正义。
苏: 欺负邻居呢?
尤: 同类。
苏: 卖自由人为奴呢?
尤: 还是同类。
苏: 上述任何一个都不该归入正义?
尤: 一个都不。若有会显得奇怪。
苏: 一个将领攻陷敌方城池,把城里人都卖为奴隶,我们怎么说? 这算非正义的行为吗?
尤: 不算。
苏: 那么,我们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
尤: 毫无疑问。
苏: 他在战场上消灭敌人,这亊干得好吗?
尤: 干得好。
苏: 他席卷敌方土地,夺走牲口和粮食,这一行为正义吗?
尤: 肯定正义。前面我说上述任何一个都不正义时,我以为你是说在朋友之间。
苏: 那么,我们必须把刚才归入非正义的行为归入正义行为,并做出区别,只对敌人那样做,若对朋友那样做就是非正义,
    因为,对朋友应该诚实,没有欺骗。
尤: 我同意。
苏: 但是,当将领看到队伍士气不高,于是想办法让士兵相信大部队增援马上就到,结果士兵勇气大增,这种谎言该归入哪一类呢?
尤: 归入正义。
苏: 一个孩子不肯吃药,他爹把药拌进汤里,让他服下,结果病好了,这种欺骗该归入哪一类呢?
尤: 也归入正义。
苏: 一个人见朋友绝望,怕他自杀,把他的刀藏了起来,或从他手上强行夺下,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尤: 正义的。
苏: 注意你的话,因为从中可以推出,对朋友并不总是,如前所述,应该诚实,没有欺骗。
尤: 不是,肯定不是。我改变主意,收回说过的话,如果可以的话。
苏: 改变主意好过固执谬见。但是还有一点,我们不能不细究就放过去,它涉及不同性质的欺骗朋友。我问你,哪一类最不正义? 
    是存心欺骗朋友,还是无意中欺骗了朋友?
尤: 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信什么了。你完全推翻了我刚才说的。刚才还对的,这会儿又不对了。但是,我还是要说,
    存心欺骗朋友最不正义。

苏格拉底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尤西德谟斯在不知不觉中,对正义的概念有了较全面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的思路打开了,进入可以举一反三的状态。这类亊例在《柏拉图对话》里俯拾即是,于是,世上便有了著名的苏格拉底式提问(Socratic questioning or Socratic maieutics)之说。对此,现代学者总结出六种形式如下。

一,要求澄清,如,能说得更清楚点吗?
二,挑战假设,如,你为什么假定这个?
三,要求证据,如,你怎么知道的?
四,探讨其它视角,如,还有其它选择吗?
五,考虑后果,如,有什么后果吗?
六,挑战问题本身,如,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在此,师者不提供答案,而是运用各种技巧发问,学生不是被动回答,而是积极思考,自己发现真理。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精神助产术,助产婆只能帮助孕妇生孩子,而不能代替她生孩子。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它体现了批评性思维的精神实质,故把以上六种提问形式称为批评性思维的技巧。在这一意义上,苏格拉底可谓批评性思维的鼻祖。

从颜渊问仁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真知是外在的,由大师掌握,他负责向弟子灌输。从苏格拉底对话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真知是内在的,大师并不掌握,但可以启发弟子,令其自己悟出。前一种方式产生森严的等级,权威不容挑战,思想自由遭到压抑。后一种方式产生开放的氛围,大家平等对话,思想自由得到鼓励。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论语》授人以鱼,而《柏拉图对话》授人以漁。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漁。

其次,对话方式不同。

不同的思想方法导致不同的对话方式。 孔子的对话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对话,而是居高临下的训话。问话者的作用只是提起话头,答话者的作用是提供教诲,通篇充斥着权威话语。读《论语》总使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不平等,总让人想起主流话语系统里的“要字句”。

何谓“要字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居然有硕士论文专门讨论要字句,如,《要字句语体研究》。要字句的学问被归纳为,通过运用“要”字句,向受文者提出要求,表示出应当怎样去做,语势坚定有力,论断性强,令人不容置疑。不过,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看,“要字句”相当于“群英荟萃”,它其实就是一盘大萝卜,犹如马邦德马县长的诗,“要有火锅,要有肉,要有美女,要有驴”。

至于要字句的具体例子,在《论语》里随处可见,如,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每个子曰都是省略了要字的要字句。“修己以敬”实为,要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实为,要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安乐。“修己以安百姓”实为,要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其否定式如,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实为不要怨天,不要尤人,踏下心来学习,自会提高,上天知我。

及至现代,要字句在官样文章中可谓泛滥成灾。远的有,要牢记阶级斗争,要文斗,不要武斗。中的有,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近的有,要力戒形式主义,各部门要加强对计划执行的监督,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减字要字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等。

要字句是一种权力话语。在要字句泛滥的文化里中,问为什么要是犯忌的亊,一问你就会摊上亊,而且是大亊。从《论语》,到文革话语,再到主流话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这条脉络不会到此为止,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它还会继续。

古希腊与春秋战国都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历史时期相近,思想发展相似,许多观念都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二者有一个突出的共有特点,语言形式与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之间没有清晰的分割,处于一定的混沌状态。关于这一混沌状态,在古希腊,有一个概念叫“逻各斯”,在华夏,其对应的概念叫“言”。

逻各斯源于古希腊语λ?γος,拉丁化后成为logos。原始字面意思是,“我说”,这与春秋时期的“言”遥相呼应。庄子《齐物论》里有个典型例子可以提供佐证。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译成白话大意是,言不是吹风,发言的人都有所说的内容,但他们的言都自以为是,一时无法定夺。他们果真言之有物? 还是言之无物?

据此,前面关于正义的对话也可以拿到这里,作为对话方式的例证。那段对话自始至终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的,那是真正具有平等对话性质的对话。在对话中,苏格拉底始终以提问者的身分出现,尤西德谟斯才是问题的解释者和回答者。苏格拉底并不以全知者自居,因此他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他只提问,让对方自由地回答。但对话的灵魂恰好是提问而不是回答,是针对回答的提问才使问题变得更清楚了。

批评性思维滋润的对话是平等对话,养育的社会是开放社会。很多人称批评性思维为批判性思维,我不敢苟同。该词源于英语里的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意为批评的,批判的,是个中性词。翻译成中文,味道就变了。在中文里,批评是中性的,批判的主要意思则带有贬义,中性的“是非的判断”之意是次要的。经历过文革的人对“批判”一词尤其敏感,批评是人民内部矛盾,批判是敌我矛盾。“批判”这个译法很有可能来自康德的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该书于1781年初版,从那以后,有五种英译本问世。

(1838) Critick of Pure Reason by Francis Haywood
(1855)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y J. M. D. Meiklejohn
(1881)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y F. Max Müller
(1929)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y Norman Kemp Smith
(1998)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y 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

多数译本都采用critique这个词。在英语里,critique意为a detailed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something, especially a literary, philosophical, or political theory,译成中文为,对某亊,尤其是文学,哲学或政治的理论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评价。这与现代汉语里的“批判”沾边,但意思有点勉强。

另据贺麟介绍,张铭鼎是中国20-30年代最初搞康德哲学的人物,1925年在《民铎》“康德专号”上发表了《康德批判哲学之形式说》,对康德哲学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从那以后,有六种中译本问世,

(1931) 《纯粹理性批判》胡仁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7) 《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三联书店年,1960年以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3) 《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牟宗三译,台北学生书局
(1991) 《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2004) 《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数中译本都是根据不同版本的英译本Critique of Pure Reason转译。看来张铭鼎先生一锤定音,所有中译本都冠名《纯粹理性批判》。也许在张先生的年代,批判就是评判,同志就是同志,后来字义发生变化,那是因为世道变了。

 

英国哲学家波普(Karl Popper 1902/07/28 - 1994/09/17)称自己的哲学思想为critical rationalism,在中文里,常被译为批判理性主义。然而,在波普那里,critical的意味更接近于自我批评。critical rationalism与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和过度理性主义(excessive rationalism)相对立,它强调论证或经验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我可能是错的,你可能是对的,我们联手,可能会更接近真理。波普强调,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没有人可以充当自己的法官,因而都需要接受他人的批评。

注意,波普强调的是,接受他人的批评,而不是批判! 更不是批倒批臭! 在这一意义上,波普的critical rationalism着实应该称为批评理性主义,而他致力倡导的开放社会,与他的批评理性主义,及苏格拉底的批评性思维是一脉相承的。反观孔子,他的威权主义思维,与他的儒家思想,及如今神州大地上的封闭社会,以及动辄回潮的大批判,不也是一脉相承吗?

----------------------------------------------------

① Call a spade a spade。该谚语源自古希腊,《伊拉斯谟格言》(The Apophthegmes Of Erasmus),P189

② 苏格拉底不能养家。 Socrates In The Agora AMERICAN SCHOOL OF CLASSICAL STUDIES AT ATHENS PRINCETON, NEW JERSEY 1978, P13

③ 逍遥学派。
指后来以亚里士多德思想为核心的哲学学派,而那个名称的原始含义更接近“漫游学校”,因为“逍遥学派”的英文为peripatetic school,其中peripatetic是个形容词,意为,漫游的,走动的。Peripatetic源于拉丁语单词peripatus,peripatus源于希腊语单词περ?πατος,而περ?πατος源于περ?πατοι。περ?πατοι原指雅典那个体育馆的柱廊。听亚里士多德讲学的人每天都在那里集合。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世的时候,他的学校被简称为περ?πατος,拉丁化后成为peripatus,盎格鲁化后成为peripatos。按严格的字面意义,περ?πατος应该叫“柱廊学校”。

④ 色诺芬版的苏格拉底对话录。 Memorabilia,英文在线文本见 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The Memorable Thoughts of Socrates, by Xenophon, Edited by Henry Morley, Translated by Edward Byssh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