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2021-12-24 19:28:55

转自《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

 

柳宗元似乎一辈子都在犯“二”:认识了2个把他带到“天堂”又连累他走向“地狱”的姓王的人;遇到2个对他有着重大影响的皇帝,交了2个很“二”的朋友;遭到2次痛彻心扉的贬谪……

大唐诗坛最荣耀的世家出身,有他;大唐文坛最出名的革新运动,也有他。唐宋八大家,有他;韩柳、刘柳、王孟韦柳,他永远是最后的那一个。但当我们谈起那个轰轰烈烈的大唐诗坛,清清冷冷的柳宗元却似乎总是格格不入,并不招人喜欢。

但谁不想过潇洒的生活?面对磨难的时候,柳宗元也很想故作轻松地甩一甩头,淡定地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但他真的能做到吗?

 

 

大历八年(773),长安,“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十年。

别看唐朝经历了这场战乱后已经由盛转衰,那还只是“转”, 还没有真正地“衰”,长安依旧是 8 世纪全世界最繁华、最富庶的国际大都市。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到处都是来这里追求梦想的人,也有人举家从外地迁到这里,在长安安家落户,随便拿一块砖头一扔,没准儿就能砸着一个贵族。

砖头现在扔到了一户看似普通的姓柳的官宦人家,他们家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儿。此时没人会知道,这个小男孩长大后会用他的笔搅动整个文坛,他会成为一个写大量山水游记的人,一个把寓言故事发展完善的人,整个中国文学史永远也不可能绕开的一个人。

他,就是柳宗元。

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他们是河东人(今山西运城永济市)。

河东有三大姓,柳、薛、裴。

他们祖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人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还有一个,是唐高宗李治第一位皇后王皇后的舅舅。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柳家最风光的时代就是王皇后的时代,那时他们家同时在尚书省任职的就达二十三人之多。可是,随着武则天的上位,王皇后一人败落,全家遭殃。

武则天对王皇后的所有亲戚朋友都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打击迫害,从此,“炙手可热势绝伦”的柳家一蹶不振。

尽管柳宗元从来没有回过老家,可是他对那个承载了他们家族辉煌时代的地方充满了向往。

他愿意大家称呼他为“柳河东”。

柳宗元是个既懂事聪明又早熟的孩子,他从小就有两个愿望:一是让柳家重新辉煌,二是让柳家人丁兴旺。

这两个愿望对于柳宗元而言,实现起来似乎不那么困难。
十三岁的他替一个高级官员为朝廷写过一封祝贺打胜仗的信;二十一岁时,他就在高难度的科举考试中考上了进士;二十五岁,他通过了高淘汰率的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之后,他从集贤殿书院正字到蓝田县尉,然后做到监察御史里行,一直到礼部员外郎。
柳宗元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此时才三十二岁。
其间,如果不是因为父亲去世需要守丧三年,柳宗元不到三十岁就能完成从普通读书郎到朝廷大员的华丽转身。
而这时,他已经娶了当时文化名人杨凭的女儿,夫妻恩爱和谐,仕途节节高升,他人生的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

就在此时,美好的世界用炽热而痛苦的嘴唇吻了他一下。

二十一岁考进士的时候,柳宗元遇到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朋友——比他大一岁的刘禹锡。

柳宗元很喜欢这个朋友,虽然这个家伙有点儿“二”,但是他就像火热的夏天,而自己则是沉郁的秋天。
刘禹锡把他介绍给了太子李诵的侍读王叔文及王伾。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德宗病逝,太子李诵即位,他就是唐朝第十位皇帝唐顺宗。
唐顺宗一当上皇帝就重用王叔文和王伾,发动了“永贞革新”。
他们废除苛捐杂税,罢免贪官污吏,召回被贬忠臣,废除扰民害民的“宫市”,还将上千名宫女放出皇宫,让她们自由选择生活。
当时的老百姓拍手叫好,欢呼大喜。
但是,革新只进行了八个月就失败了。
顺宗被迫让位。王叔文贬官后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先后被贬官到很远的地方做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现在,“二王”已经“卒”了,一个皇帝马上要“崩”了,另一个皇帝唐宪宗李纯登场了。
他当上皇帝以后,也大刀阔斧地改革,但是,他就是不用有理想、有才能的刘禹锡和柳宗元。
他还宣布,无论什么时候大赦天下,“八司马”在他面前就只有八个字:永不赦免,永不录用!
因为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议论立储问题的《六逆论》,触痛了唐宪宗的神经。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政治上头脑简单的柳宗元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朝廷就下诏书让他卷铺盖卷走人了。
从天堂到地狱的路要走多久?
八个月。
长安就是他的天堂,永州(今湖南永州)就是他的地狱。
来到永州之后,他一直在反省自己,为什么自己一心为国,反而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还是太一帆风顺了啊!
年轻时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如果没有人引路,做大事时很容易栽大跟头。
结果,他还在这里孜孜不倦地找自身原因呢,他那个朋友刘禹锡,此时正没心没肺地在偏远的朗州(今湖南常德)高声为秋天唱赞歌: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大家都说秋天容易悲伤,我咋看不出来哩?我就是觉得秋天好,比春天还好!我一看到万里晴空,一只鹤凌空飞起,我就特别想作诗!

柳宗元看了朋友托人捎给自己的这首诗,心情开朗了一些,他能想象到刘禹锡手背在身后吟诗的样子,他的表情一定是:

世界以痛吻我,我非要大唱反调!
柳宗元也很想大声唱歌,于是,他约了几个朋友陪他一起游玩,他们来到了城郊的小石潭。

这里真美呀,水声叮咚,如鸣佩环,尤其是那水中游动的鱼,好像在和游人逗乐,真有意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可是他就是唱不出来,你看那四周: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唉,这地方也太凄凉了,不行,不能待了,得赶紧回去。

回去以后心情好了吗?没有。他把这件事记下来,就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他游遍了永州的美景,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可是他依然无法高歌。
看到附近的那条冉溪,他给改名叫“愚溪”,为什么呢?因为我就是太愚蠢了,才会犯那么愚蠢的错误,才会被贬官到这里来,你跟着我这个愚蠢的人在一起,不叫“愚溪”叫什么?
还有那座小丘,改名愚丘!
那眼泉水,改名愚泉!
那条小沟,改名愚沟!

 

 
有时候,一念起,天堂未必就是天堂;一念落,地狱也未必就是地狱。
此时的柳宗元固执地认为,永州就是地狱,他不知道,他在这地狱中将要度过难熬的十年。
十年啊,母亲病逝,女儿夭折,家中失火,柳宗元可谓是家破人亡,他才三十多岁就浑身是病,记忆力也严重衰退。
即便如此,柳宗元依旧在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依旧处处为他人着想。
小时候,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大大的泡泡,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长大后,为他人着想是一道长长的彩虹,改革弊政,中兴大唐。
而现在,为他人着想是一声幽幽的叹息,繁衍后代,延续香火。
他的妻子难产死后,他一生没有再娶,他们夫妻感情甚笃,他觉得再娶对不起妻子,也对不起把自己当儿子一样对待的老丈人。
可是他又不能没有后代,他做梦都能梦到他们家的墓园无人看守,上面长满了杂草,而那些牛啊羊啊,在墓园里践踏,他怎么对得起长眠于地下的先人呢?
在唐朝,贵族是不允许和普通百姓通婚的。可是,这不尴不尬的贵族身份,有什么用?
为了不让柳家绝后,他先后和两位身份低微的女子同居过。第一位为她留下一个女儿,那个十岁的女孩儿跟随他到永州没多久就夭折了,第二位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柳宗元觉得没有给她们任何名分。对不起她们,就写文章很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
除了这些,他还要为这里的老百姓着想。虽然他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毕竟还是永州司马。
永州看着风景很美吧?池塘遍布,荷叶田田,其实里面不是虫子就是毒蛇。
柳宗元看到一个姓蒋的捕蛇人,非常诧异,这些毒蛇别说去捕它们,平常躲都躲不及啊!
可是蒋氏告诉他,毒蛇虽毒,但它可以治很多病,可以拿这个来抵税。所以尽管自己的祖父、父亲都是被毒死的,他仍然选择留在这里,至少他比那些为了躲避赋税,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邻居还好一些。

柳宗元忍不住悲叹: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是的,我没有权力,我不受重用,我现在沦落到只能考虑传宗接代的事了,可是我还是要发出我的声音,希望朝廷能够听到,这样,我才能对得起我的良心。

世界以痛吻我,我还是要报之以歌吧?

结果他收到了一位朋友的信,那位朋友说:

如果世界以痛吻你,你一定要嗷嗷叫!

他终于要出场了,那个比刘禹锡更“二”的朋友。

 

 
说他是朋友,那是因为他和柳宗元在文学上很有共同语言。
他俩都很反对现在的文风,骈文过分讲究形式美了,你看那先秦散文,才是真正的以内容取胜。
于是,他们提倡“古文运动”并亲自实践,不承想,一不小心开创了一个文学新时代,他们比肩而列“唐宋八大家”。
这个朋友,就是——韩愈。
那时,他们两个还有刘禹锡,都在礼部做员外郎,平时聊聊诗歌、文章什么的,非常愉快。可是,忽然有一天,韩愈被贬官到了遥远的阳山(今广东阳山),韩愈就开始怀疑他俩。
他们政见不同,韩愈最讨厌王叔文,觉得这个人就是靠耍阴谋上位的小人。他怀疑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把他对王叔文有偏见的话传了出去,以至于皇帝找了个碴儿,把他贬走了。
要是别人,绝不会把这种猜疑说出来,有可能将来找个机会狠狠地报复一下。可是韩愈,他才不,他不仅说,还把心里的猜疑写成诗,送给刘、柳二位。
当刘禹锡和柳宗元看到那句“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都气乐了,这世上怎么还会有这么逗的人?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韩愈的座右铭本来就是四个字:不平则鸣

韩愈的人生轨迹,和柳宗元正好是相反的。此时的韩愈,正在京城施展手脚,准备实现他的人生抱负。可是,现在他忽然给柳宗元寄来一首诗,表示自己交错了朋友,把柳宗元责备了一番。

柳宗元是何等聪明之人,岂能看不出韩愈激发他好好生活下去的苦心!
一帆风顺时的祝福不过是锦上添花,而身处逆境时,哪怕是一声关切的责骂,都是雪中送炭,令人备感温暖。
好吧,韩愈,你不是会嗷嗷叫吗,你不是会拿动物开涮吗?
一会儿说你是千里马不受伯乐赏识了,一会儿又说你是搁浅在水坑里的龙了,你以为我不会叫吗?
柳宗元一口气写了几篇寓言故事,大家争相传阅,都说柳宗元不愧是大师,这下那些贪官污吏可被讽刺得抬不起来头了吧?
柳宗元没有表态,他说,我只讲故事。
韩愈明白,柳宗元的故事是讲给别人听的,可是他自己,还是深陷在自责中无法自拔。

是啊,你说贵州的那头驴技穷了,只知道虚张声势,是讽刺那些浮夸的没有什么本事的官员。可是你知道吗?那头驴明明就是柳宗元自己啊,当初如果不是那么爱显摆,被敌人抓住弱点,还会是今天的下场吗?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

还有那只麋鹿,最傻,连谁

雪晶2021-12-24 22:28:18
好一个柳江雪~~~
白乙丙2021-12-25 00:06:35
千万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