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聊,主要是一些相关知识的整理。
《道德经》有3个版本,通行本、帛书本和楚简本。通行本是王弼注本,道德经最常用版本。
帛书本1973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跟通行本差不多,但是缺字很多,也有很多通假字。现在通常人们喜欢通行本与帛书本一起对照看。
楚简本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的楚墓,比帛书本更早,断篇残简比较多。不仅内容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而且内容本身与通行本、帛书本差别也很大,很多意思完全不同。
那么,哪一个版本才是老子的真正版本呢?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V2IREC705149IAT.html
根据上面这篇文章,司马迁笔下的道德经作者有3人,老子,楚人老莱子和周太史儋,道德经的作者扑朔迷离。
他认为楚简版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帛书版道德经的作者应该是周太史儋。周太史儋在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进行了篡改与扩充,“骑牛西去”的不是老子而是周太史儋,关令尹喜得到的应是帛书版道德经。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遗憾的是,最早的据说最有可能是老子写的楚简版,没有大家分析来分析去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许是因为残缺,也是这本身就不是老子说的,而是周太史儋加上的。。。
道德经最经典的注本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王弼《道德真经注》。王弼是三国时期的,他的注本偏哲学。《老子河上公章句》成书据说比王弼还要早,道家人特喜欢。
读道德经,最有趣的是断句。断句不同,解读就不同。比如用王弼的修订版来说第一章,有下面几种断句法,于是产生了各种解释。
我个人比较喜欢断句2,走廊道德经大拿陶兄,倾向那个断句?
断句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断句2: 道可 道非 常道。名可 名非 常名。(帛书本因为有“也”字,所以这个断句有问题,但谁知道帛书本是不是老子原话那。。)
此句,是不是能与维特根斯坦的金句 “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必须保持沉默”找到心灵相通的对应?:)
断句1: 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
断句2: 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
此句,是不是能与维特根斯坦的金句 “世界是事实而非物的总和”找到心灵相通的对应?:)
断句1: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
断句2: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门。
此两者,如果按断句1,多半是指有和无。如果按照断句2,很有可能说无欲与有欲,同出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