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兰A2012-03-15 15:03:44
纽约经商记(一) -- 谈烟酒税

(此文已收入中国大陆<<美文>>杂志)

若兰

十多年前只当雇员时, 就对美国的税不胜其烦, 联邦税,州税,市税, 房产税, 社会安全税,医疗税…… 林林总总十几种, 近一半的收入都被吸了去 每年报税时都想, 能不能抠点出来,再抠点出来。 帮我做税务报告的是个俄国移民, 她说, 这钱从公司发下来, 在手里打个滚,又交回政府去。 至少我们还知道贡献了多少, 建立一点公民意识。 我们在苏联的时候, 发的那一点点工资, 一看就不止我们创造的价值。 政府先就提走了,连数量都不让我们知道。 你们中国也一样吧? 还是比共产主义国家好。

我说,你是会计师,那钱要不在每人手里过一遍再缴回去, 还不会有你这职业呢!你当然说好。 可我,就嫌资本主义麻烦。说归说,政府真把钱拿走连个招呼都不打,象中国上世纪70年代那样,我也是不愿意的。

后来自己做烟酒生意,才知道个人所得税只是冰山一角。 各行各业的税多如牛毛。 而烟和酒在世界各国都是控制商品, 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那篦毛的梳子结构精密, 连一根汗毛都不会为商家留下。

首先一个门槛税。 虽说在纽约州有一个好听点的名字叫酒牌费, 但意思是一样的, 就是不交这笔钱就别进这个门。 酒牌费说起来不贵, 根据商店的规模从$400 $4000 但是, 申请酒牌要请律师, 他为你准备材料, 比如美国绿卡或公民纸, 无犯罪纪录, 商业规划, 等等, 一切都符合要求了, 还是基本不可能办下来。 政府为了有效严格控制烟酒的销售, 规定酒店的密度原则上不再增加, 平均每十万人12个。  这个原则就在政府官员的手里, 由他活学活用, 总之得到一个酒牌很难。 一般都是向已经存在的,或生意倒闭的酒店买。 一个酒牌照, 光溜溜一张纸, 无物无器, 无产无业, 市场价格至少十万美元。 四千元和十万元的差别就是官员权利价值的度量, 留给老百姓很大的想象空间。

让许多商人动脑筋的是盈余税(Corporation Tax) 盈余就是收入减去支出。 做生意赚了钱, 要首先缴纳国家。盈余税不只限于烟酒业,而是所有的企业都要缴的。 下表是几个主要国家的盈余税率:

国名

州税率

国税率

加拿大

2–16%

11-16.5%

中国

 

25%

德国

 

29.8%(平均)

印度

 

33.2175%(平均)

日本

 

40.69%(平均)

俄国

 

13–20%

英国

 

21–26%

美国

0-12%

0-35%

 此表数据来自维基百科[1]

从上表知道, 美国赢余税率是全球之冠。赢余超过$75000 山姆大叔就取走35%。这让商人们心痛。 三月份报企业税期间, 是商人们最谦虚的时候。“ 生意难做啊!” “不! 我没赚钱!我不可能赚钱!” 和做推销时的高调判若两人。 现在想想多收现款还是应该的。 现款可以不进收入帐。 咳,当时又怕经理手脚不干净, 那可是比纳税更可怕的。 没有信得过的人哪! 这时候才知道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的含金量。

但烟酒商人却没有机会去探索这样的逃税渠道, 因为烟酒业的盈余不是照一般行业的公式算的, 它的公式是:

盈余=(卖出价-入货价)x入货量-经营支出

而一般行业的公式却是:

盈余=(卖出价-入货价)x销售量-经营支出

其他行业可以说东西没卖出去,坏了,淘汰了,算成经营成本。烟酒可不行。货还没卖出去呢,就先交上税了。

烟酒是受控制的商品。 政府把全州划为几个区, 每个区指定了总批发商. 独家垄断, 不能逾越。 商家的进货渠道没有选择。 所以入货价和入货量是明明白白地在税务局记着的。 那是由供货商报上去的, 你的入货价是他的出货价,他报的只会少不会多。 入货量能少吗? 不行啊。那个数字是交易双方共同提供的, 对不上可就麻烦了。 卖出价能少报吗? 很难。等我先把简单的因素理顺了再来说它。

看来只能在经营支出上想办法。翻箱倒柜,又找出几张发票;信用卡报告上又挖掘出几项支出这张买Nike鞋的单据, 谁说是为儿子买的? 是为客户买的圣诞礼物, 公关支出嘛, 任何企业都会有的。 还好小于$75 公关支出的单项超过了这个数就在税务局那里亮红灯了….十块钱也不放过,非要把去年的赢余额做下来。商人的坚韧和细致在三月份报税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商人。在商法税法的约束条件下寻求最大利益,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商人和税官言行一致,如果商人象教徒一样圣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不会有市场活跃经济繁荣,就不会有万紫千红的社会生态。

回过头来讲卖出价。做生意讲究明码实价,童叟无欺。要不然,谁来买呀?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家便宜知道得很清楚。某家的价格要是比市场价高了几毛,就等着销售量下滑吧。标价绝不会离市场价太高, 卖价决不可能比标价更高。似乎断无做假的可能。就这样,税务局烟酒局还是一百个不放心,放出去抽查的官员和线民如过江之鲫,隔三差五的,总不让商人们消停。

抽查的项目如下:

1.卖出价。

2.货物来源。

3.清洁卫生。

4.房屋安全。

5.是否违禁卖烟酒。

前四项是由官员做。进得店门,亮出牌子:我是州(县,镇)的政府官员,今天到你的店取样来了。制服坚挺,皮肤紧绷,面无表情,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您好先生,您好女士”。老板一边从文件柜里拿出文件, 一边礼貌地叫,“张三,你把仓库门,冷库门,电门,厕所门。。。所有的门,都开了,让这位尊敬的官员查看。”面对官员的冷脸子,踌躇片刻,还是拿出几瓶上好的饮料。管他呢,判官不打笑面人。还有什么能拿出来讨好?酒和烟绝对不可以,工作地点抽烟喝酒是犯法的。有好吃的吗?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也没准备呀!抽屉里倒有几包零嘴,很稀奇昂贵的夏威夷果,巴西核桃,中国芝麻酥。但不知道官员是哪个族裔人-看上去是个葡萄牙人,好不好这口?没谱。先毕恭毕敬地递上瓶装饮料,官员又一次亮出牌子:我们有纪律,不能吃东西的。判官还是打了笑面人。但商人的脸面已经千锤百炼,打了笑也还挂着。巴巴结结,提心掉胆地领着官员查看了所有角落,终于把他送出门。望一眼车子已经发动了,老板经理脸上的笑一抹去,酒店里的国骂就响起来。伙计们知道骂的越损,越能挠着老板经理的痒痒:“那女人,肚子有水缸大,不知汲了多少民脂民膏,到我们这里来装模作样的。” “看那女人的脸,晦气得那样子,多少天没被操过了。” “谁会操她呀?老板给一个星期工资,我可以去帮你干一回,消了火就好了。”......

也就过过嘴巴瘾。老板不屑于做这个, 他一条一条地翻过通讯录。这税务局烟酒局里都是些什么人?要能认识几个就好了。朝中没人任宰割,生意怎能做大?人家土生的美国人就不象我们新移民,七姑八爷,同学同乡,拐几弯就套上关系了。寻了几圈手机通讯录,也没找出个八杆子够得上的。唉,两眼一抹黑,只好硬碰硬吧!

对于检查官来说, 卖出价是否和报税表相符合,清洁是否达标,建筑是否安全,都不是重点,因为这些项目很难做假。但如果发现有烟酒来自非正常渠道,就是捉住了大鱼,顺藤摸瓜,能破出个惊天大案,曝光一个大黑市。

如果仔细研究盈余公式,就会知道所有的环节――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都希望少报入(出)货量。烟酒税高啊!除了盈余税,酒类还要交运作税(exercise tax)。商品在市场上流通,要经过生产,批发,零售这些环节。对于酒类,每经过一个环节,政府要向环节的双方征收运作税。货量少了,不仅能逃掉运作税,还能减少盈余税,向顾客征收的消费税还能自揣腰包。

这是美国东西南北中几个大州酒类的运作税率:

STATE TAX RATES ON DISTILLED SPIRITS [2](January 1, 2010)

 (州名)

 运作税 $/

 

 消费税

New York (纽约)

6.44

New Jersey (新泽西)

5.50

Massachusetts (麻省)

4.05

California (加州)

3.30

Florida

(佛罗里达)

6.50

Illinois (伊里诺斯)

8.55

Michigan (密执安)

政府专卖

 

jy1012012-03-16 01:16:17
DDDDDing!!!!!
书生意气2012-03-16 07:36:21
回复:纽约经商记(一) -- 谈烟酒税
sobad2003012012-03-16 17:10:40
希望能和你聊聊。已发了QQH给你。
waitGC2012-03-18 21:57:30
赞一下,好久没有看到楼主的文章了
elearning2012-03-21 23:00:41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燕园2012-03-30 17:06:00
有的州会有通过赢“Lottery”得到烟酒牌。 这也是庄生意- 烟酒牌的Broker。
gesecurity2012-04-22 16:44:41
你们在NJ的Motel生意好吗?问你先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