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cat2013-10-19 00:27:23
郭守正接班倒数 缩手文创梦(商业周刊 第1352期)

一个老闆,旗下的十家公司中,一年内,两家停止营运、三家缩编、一家转型求生,这样的成绩单代表了什麽?

这个老闆,正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长子,郭守正。

还不只如此,当身边一起打天下的创业伙伴也离去,不禁令人好奇,科技强人之子的事业版图,究竟有了什麽变化?

今年八月,一项人事异动,震惊台湾电影圈。「Jimmy离开,听到真的吓一跳,毕竟他也做了那麽久了。」一位电影製片说。这个Jimmy,正是电影发行商山水国际娱乐(以下简称山水)前总经理,也是绝色影城的前任董事长杨骏闵。

八年前,曾在美国成立独立製片公司的郭守正,怀着文创梦,回台创业,找来百徽电子前董事长杨祥传之子杨骏闵,联手打造山水,由他打理一切事务、对外发言。

当时,两个公子,一个出钱、一个出力,在景气低迷的国片市场,被视为一股新血。若依发行量来看,山水还曾是前四大本土片商。没想到,如今,当国片回春,握有战功的大将却先行退场。

发行电影,票房不佳    卖座片没买版权赚头不大

其实,分析今年来山水的票房表现,早就让人捏把冷汗。

在已经发行的十三部电影中,只有前阵子上映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以下简称《被偷走》)大台北票房破三千三百五十万元;破一百万元的只有三部,还有三部票房不到十万元,上映一週就下片;甚至有四部上映三天就匆匆下片,其中一部英国电影《恐龙计画》,票房仅四千元。

缔造票房佳绩的《被偷走》,赚头也没有想像中的大。这部片山水并未投资,也没有买下台湾版权,只是单纯代理发行,协助安排档期、宣传。一位本土片商就说,如果买下版权,山水几乎可以跟戏院对分票房收益,后续发行DVD、有线电视播出,还可以再赚几笔;

如果是代理发行,虽然成本较低,票房即使再好,也只能从中抽一○%到一五%。

「坦白说,如果买下来,票房多少几乎都是我们的。」目前暂代山水总经理一职的公关经理王统生也感叹。但,他解释,由于这部片的製作方中国大陆福建恆业电影并没有打算卖出版权,即使山水想要买,也无从买起,此外,上映前没有造势,则是因为主角档期乔不定,之后也想办法打电视广告,或靠网路口碑补强,和公司经营无关,「我们还是会继续买片、发片,现在也有电影在上映。」

虽然,发行卖座大片向来不是山水的风格,但这样的成绩,不免令人担忧。之前也传出,有资深员工因公司不再投资拍片,转型只做代理、发行,因而离职,「山水这一年多来的确变保守了,并不是很积极。」一位资深电影人说。

为郭守正一圆电影梦的山水,过去也曾发行《贫民百万富翁》等奥斯卡大片翻红,但,如今经营却出现变化,总经理离职后,大老闆又去哪裡了?

成立集团,却各做各的    子公司合作少综效难发挥

今年三十七岁,热爱艺术、文创的郭守正,是天生爱好自由的射手座,这点或许与早年不肯回鸿海接班、坚持独自创业有关,同时,也能一窥他的管理风格。

「Jeff(郭守正英文名字)个性就像个大男孩,只要他有兴趣的,就会想试试看,人也很好。」「他都进来晃一晃,跟大家打招呼这样,送大家东西吃,然后就走了。」两位曾与郭守正共事的员工回忆,以前,办公室就像游乐园,郭守正不像老闆,常和同事们打成一片。

事实上,对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他很少过问,通常交给总经理处理,即使二○○七年成立艺墨文化创意管理集团,表面上把十间公司纳入管理,但,「其实子公司间很少合作,还是各做各的比较多。」反而变成包山包海,难以发挥综效。现在,旗下几间公司接连关门、缩编,个性温和像妈妈、不像爸爸般霸气的郭守正,也被外界质疑,是个只会生公司、却不会养公司的老闆。

再加上这一年来,郭守正年初接下三创数位董事长,负责拓展鸿海通路业务,六月出任永龄基金会董事长,都让外界解读,过去打定主意不接班的他,态度逐渐软化,人也不常坐镇位于仁爱路的文创公司,反而常往鸿海那边跑。

虽然,王统生表示,郭守正的确变忙了,事业多了一些,但只要公司还在运作,就代表一切正常,「他并没有不要这个公司。」但,如何顾及自己的公司,还要帮老爸拚事业,却是一大难事,「也只能尽快处理,看是要关,还是缩编,或者转型,但的确不会再扩张投资。」一位知情人士就说,烧钱的文创梦很可能就此停摆。

电玩游戏,卖不出去    自製游戏烧钱费时没回收

八年多来,郭守正一手成立十家公司,从电视、电影、动画、出版等都有,即使成绩不尽理想,原先坚持再苦也不关公司的他,今年初,投资近三亿元,负责电玩游戏製作的碁因游戏(以下简称碁因)却已停止营运。

「他们做的游戏品质都很好,但就是卖不出去,」一位游戏产业界人士说。

碁因不选简单的路走,不像多数台湾公司做网路游戏,或帮国外大厂代工,反而投入既烧钱又费时的自製游戏,曾动员四十多人、花了三年多时间製作一款名为「Cold Energy」的主机游戏,预计销售到欧美市场,「做这样一款游戏通常要花八千万元到一亿二千万元。」但对一间台湾游戏公司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研发,而是发行,找不到知名代理商,产品无法外销,等于把钱砸到大海裡去。

最后,这款游戏并未上市,碁因后期也转做手机游戏,减少投资成本,郭守正还曾从国外找製作人才,挽救颓势,但状况仍未好转。直到去年底,才将办公室搬回鸿海,今年年初解散后,少数高层则到三创数位、负责台北资讯园区的游戏馆计画,之后却因理念不合,又纷纷离去,「其实每一次搬家,都是人员的重整。」该游戏产业界人士说。

如今,在艺墨文化官方网站上,已经看不到碁因的品牌标志。不只碁因,消失在郭守正事业版图上的,还有一间去年五月才成立,专做数位影音的「微媒体」公司VIVO MIA。旗下的十家公司,剩下八家,但仅存者表现也堪忧。

製作电视,收视不理想    曾领风潮却一度无戏可拍

另一间曾受外界注目的公司,则是与综艺教父王伟忠合资成立的风赋国际娱乐(以下简称风赋)。五年前,在台湾引起一阵眷村怀旧风的《光阴的故事》,就是由这间公司製作,之后,更扩编艺人经纪部、公关部、法务部等。二○一一年也到中国大陆开分公司,去年,同时仍有三、四部戏剧桉子在手,但是,一切却慢慢变调。

一位曾在郭守正文创公司工作的员工说,去年风赋製作的偶像剧《K歌情人梦》于今年二月首播后,收视率不尽理想,十二集平均只有○.二四%;之后拍的《结婚,好吗?》,早在今年三月就已杀青,至今却迟迟没有播出,「之前有一些桉子原本都确定了,后来却流掉……,今年还曾经一度没有桉子开拍。」营运走下坡,风赋也开始缩编,员工从去年的二十多人,到现在约十多人,旗下艺人也都纷纷转到别家公司发展。

不只如此,像主打原创动画的首映创意,在换过两任执行长后,员工人数从近百人,到现在仅剩十多人,也不再以开发原创作品为主,而是改帮广告动画代工。

不管是电玩游戏、动画,还是电影,这几项最花钱的事业,该砍的砍、该缩编的也已经调整。现在,剩下资本额较小的出版、设计、网路公司,还在稳定经营,但,随着郭守正回鸿海的步伐加快,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公司关门大吉,也让人质疑。

对于事业近期陆续传出异动、缩编消息,郭守正回应,现在的确以三创数位为主,艺墨旗下公司「都还在调整」,希望能将其和三创数位做整合,对于是否有公司关门大吉,则表示「不方便透露细节」。

现在,离台北资讯园区完工、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幕的期限越近,郭守正身为负责人,鸿海集团内的大小事务,责任只会越重。但其实,当郭守正离父亲的事业越近,却已经离自己原来的梦想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