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探花2009-04-09 14:37:58
泣血寻亲路---被拐12年的孩子寻找曾就读南京大学的父母 Post By:2007-5-26 16:18:29
www.baobeihuijia.com

 1992年,一个广东富裕家庭的孩子被拐卖到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孩子丢失后的40天,他的亲生母亲在寻子无果的极度绝望中跳楼自尽,不久父亲也在双重打击下失踪了。
  这个被拐卖的孩子在买主家中仅仅过了一年多的平静日子。由于买主女儿的失踪,买主夫妇不堪打击,相继去世。而村里人认为这一切都是被他“凶死”的,不敢踏进他的家门,从此,这个3岁的孩子成了没有任何依靠的孤儿。
  11年来,饥饿、恐惧成为是这个孩子的一种生存常态,更可怜的是,他不得不在生死边缘上偷生。每顿饭只能吃6分饱,菜肴更是不敢奢望的,盐水拌辣椒粉是他惟一的菜肴。由于没人教管,夏天的时候,他下河洗澡好几次差点淹死。今年初,一场大火又险些吞噬了他的生命。
  “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和你们分开了!”4月21日,在湖南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正市办事处环连村,14岁的男孩文文——一个12年前被拐卖的孩子告诉记者:如果找到亲生父母,他最想说的就是这两句话。
  由于家庭一系列变故到今天才断断续续念到小学六年级的他,却穿着一套别人捐给他的印有“城中”字样的中学校服。衣服已经很旧,可这是他最体面的衣服;而脚上穿的球鞋,已破旧得能看到5个脚趾。

  在生死边缘上偷生
  4月21日,记者走进了文文的家。门是敞开的,屋里只有几件破得不成样子的衣服、一口只有底部能用的破铁锅和一张铺着烂草席旧棉被的铁架床。文文解释说:“家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不怕偷。”
  在文文的作文本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一只很大很大的猫。”记者问:“文文,为什么要克隆猫啊?”
  他轻轻地答:“我喜欢猫。”
  “为什么喜欢猫呢?”
“猫能抓老鼠,老鼠好坏,偷米吃。”
  不时关照他、接济他的骆永富告诉记者:“文文家的米桶盖子合不上,晚上的时候,老鼠总能爬进去偷米吃。而每月20公斤米,是文文将责任田包给别人所得的报酬,也是他的全部口粮。对于别的同龄孩子来说,每月吃掉20公斤大米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文文由于长期没有菜吃更没有油水,所以特能吃,如果由着他吃,一个月大约能吃掉30公斤,也就是说一天能吃掉2公斤米!
  所以,他把这点本不够填肚子的大米看得十二分地金贵,那是他赖以活命的东西啊,怎能让老鼠偷吃而不痛心?所以,常常半夜里,邻居听得到他拿着棍子驱赶老鼠的声音。他当然希望有一只猫啊!

  12年前被拐卖的孩子
  年仅14岁的文文为什么会孤单一人?他的父母何在?这要从12年前说起——
  1992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一个陌生人来到了在广东惠州打工的湖南农民骆秋兴的出租屋,神秘地问他和妻子:“东莞市谢岗镇有个小男孩等着出手,你要不要啊?”这对夫妻一合计:“要!当然要!”
  骆秋兴有一个15岁的女儿,轻度智障,而妻子习惯性流产,再也怀不上孩子。领养一个男孩续香火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
  当晚,骆秋兴就急匆匆地从惠州坐车赶到了东莞。这个“等着出手”的孩子约莫两岁的模样,身穿一套迷彩军服,打着红色的小领带。他不怕生人,见着骆秋兴咧嘴就笑,并大大方方打招呼:“伯伯你好!”
  交易时,骆秋兴试着和那个四川人贩子讨价还价,对方一口回绝:“5000元少一个子都不卖!”他欲问详情,对方不耐烦了:“你只管要孩子,别的知道得越少越好!”骆秋兴听了有些犹豫,但越看这孩子越喜欢,就掏出了5000元,他把孩子带回了打工的出租屋。
夫妻俩给小男孩取名叫骆勇文(小名文文),对他疼爱有加。多年来,智障女儿让骆秋兴夫妇在人前抬不起头,现在突然多了个聪明漂亮的儿子,他们觉得连走起路来腰杆都挺直了。得意之余,夫妻俩毫不避讳地告诉工友,孩子是他们从一个人贩子手上买来的。
  但是这个买来的孩子也有让骆秋兴夫妇担忧的时候,文文对小轿车特别感兴趣,每当看见有小车驶近,他就会张开小手笑呵呵地迎上去,兴奋地喊:“爸爸来接我啦!”
  每每这时,骆秋兴夫妇都心头一紧:人贩子关于孩子身世的话没错,文文肯定是有钱人的儿子!他们心中不免对一个富家子沦落到自己这样一个农民家庭而多了一丝负疚。但夫妇俩继而又相互宽慰:“人贩子拐了他终归是要卖,我们不买他别人也会买他。”“是啊,只要以后拿他当亲儿子一样疼不就行了?”
  文文在骆家仅仅过了一年多的平静日子。1994年初,骆家弱智的女儿失踪了,四处派人寻找,终是音信渺茫。
  从此,骆家夫妇沉浸在巨大的悲伤里。2000年,文文的养母因心脏病发作去世,2003年,养父又因直肠癌而撒手人寰。文文成了没有任何依靠的孤儿。
  养父母去世后,文文只得独自一人生活。后来在村干部的安排下,他带着粮食和极少的一点钱寄养到养父的哥哥家。但很快,他们便找借口将文文赶出了门,叫他和以前一样单过。而村里人认为他的养父母是他“凶死”的,都绕开他家的房子走路,更不敢踏进他的家门。
  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宁的文文不得不在生死边缘上偷生。每顿饭只能吃6分饱,菜肴更是不敢奢望的,盐水拌辣椒粉是他惟一的菜肴。
  今年2月的一个早晨,在刺骨的寒风中,人们看到了这样一副情景:文文穿着单衣,赤脚站在房中央,不知所措地发着呆,左额头发被烧掉一大块。而他家的墙壁被烟火熏得漆黑,地上满是积水和烧焦的布片,床上只剩下几块烧残的木板。原来文文不慎碰倒了蜡烛,险些葬身火海。
命运的转机
  然而,那场大火给文文的生活带来了转机。蓝山县计生委得知文文的情况后,先后3次给他送来了钱和各种生活用品。今春开学前,县妇联主席刘素萍和纪检委员罗湘玲等人多次上门看望他,又积极与他就读的正市小学协调,学校减免了他的大部分学费。村里每月发给他60元孤儿补助。文文的姑婆则把他接到了自己并不富裕的家中,义务承担起照管他的责任。
  本来,到此为止,文文的日子跟从前比,也算是到了天堂。可是,县妇联领导还是对他特别牵肠挂肚,当她们偶尔得知他被拐卖的身世后,当即决定,要帮他找到亲生父母,还他一份最需要最渴求的亲情和幸福。
  蓝山县妇联多次找到湖南省妇联主办的报纸请求帮助,不久该报刊发了关于文文身世的报道和文文两岁时的照片。
  几天后,编辑部接到了一个名叫陈敏的女士的电话,她说,文文是她的好友12年前丢失的儿子,原名叫雷丹。报纸上的照片就是雷丹丢失前不久照的。
  陈敏的出现,让所有关注文文命运的人惊喜万分:她所说的一切均与文文小时候的情况十分吻合。陈敏更是因找到了好友儿子的下落而激动万分。
  4月22日晚,记者采访到陈敏,她非常肯定地说:“我一眼就能认出来!他身上穿的那套迷彩服,那条有五角星的领带——报纸是黑白版的,看不出颜色,但你去看原照,那条领带一定是红色的——是我送给他的!”记者掏出从文文家拿来的那张照片给陈敏看,那条小领带果然是红色的。
  陈敏告诉记者,雷丹的爸爸雷舟一是南京大学78级的,她和雷丹的妈妈谢乔司是南京大学80级金融管理系的同班同学,两个人关系比亲姐妹还好。
  1990年农历十月十五,谢乔司生下了儿子,取名雷丹。雷丹生下后就由谢乔司一手带大,以他们当时的家庭条件,请几个保姆都没有问题,但谢乔司不放心,一直坚持自己带。每当谢乔司有事出门,便将儿子放到好友陈敏那里。从雷丹3个多月开始,到两岁丢失,陈敏成了他的另一个妈妈,差不多每天都要替好朋友照看他一阵子。
过完两岁生日后大约一周,雷丹就丢失了。那是1992年11月下旬的一天,雷丹的爸爸雷周一的朋友结婚,他们一家三口便去贺喜。酒宴上人多热闹,调皮的雷丹在人群中钻过来爬过去的。父亲给朋友敬酒的工夫,小雷丹就不见了踪影。丢失时,雷丹身上穿的就是陈敏送给他的那套迷彩服,打着那条红领带……
  雷丹丢失后的大约第40天,其母谢乔司在寻儿无果的极度绝望中跳楼自尽。
  在妻子自杀的再一次打击下,雷周一也失踪了。据他的邻居说:“他变卖了房子,然后出国了,但不知去了哪个国家。”
  此后,陈敏再也没得到任何关于雷周一的消息。

  亲生父亲仍音信杳无
  4月24日,陈敏和文文通上了电话,她告诉文文:“孩子,你的原名叫雷丹,我是你亲生妈妈的好朋友,是你的姨,你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特别喜欢你。现在,我正在帮你寻找你的爸爸。你要好好生活,耐心等待我的消息。”文文在电话那头抽泣起来,重复地说着:“姨,谢谢你!姨,谢谢你!”
  放下电话,陈敏哽咽得不能成声。她对记者说:“我准备去蓝山看孩子。可是这孩子再也见不到她的母亲了,而他的父亲也不知下落……”
  目前,文文(雷丹)只知道亲生父亲名叫雷周一,而对生母当年即已跳楼自杀的事毫不知情。他充满期待地向记者描述起想象中的亲生父母的模样:“妈妈很漂亮,长头发,穿着花裙子;爸爸个子高高的,很帅气。”
  截至记者发稿时,蓝山县妇联和陈敏仍在多方寻找雷周一,从浙江嘉兴市出国留学人员登记处、南京大学,到雷周一的老家河北唐山市有关部门,文文的父亲依然音信全无。
请大家留意一下,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个南大校友的后代!如果有任何知情者请与联系人张媛联系,号码1308730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