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登上了伦敦纪念碑,站在50米高的瞭望台上,我的心脏跳个不停,这不仅是因为我刚刚从纪念碑的底层沿着陡峭的石级登高的缘故,更重要的是我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观望这座生命力极度旺盛的城市。近在眼前的泰晤士河,伦敦塔,皇家塔桥,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其它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筑物在蓝天的映照下显得那么的和谐和优雅,它们是这座城市永恒的经典。
就在这些经典之中,还混合了许多现代的元素。它们之中既有外墙排列着五颜六色管道的劳埃兹银行保险业大厦,也有伦敦桥南端尚未峰顶的欧洲第一高楼。既有子弹头直冲云霄的瑞士保险公司的玻璃大厦,也有那并排屹立的三幢英国最高的大楼。大楼以汇丰银行为首,铸成了伦敦新金融开发区的标志。要是没有这些争奇斗艳的现代建筑,伦敦就只能剩下历史。
我曾经登上过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瞭望塔,从高空俯瞰过这些城市的全景。可那都是居高临下,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在远眺一座城市,当被眺望的城市景色定格在我的视野里的时候,我是一位地道的旁观者和俯视者。
而在这里,伦敦纪念碑的瞭望台上,我是一位参与者,我早已熟悉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我就是这座城市中的一员 。伦敦对我而言,犹如第二故乡。同时我也是一个仰视者,我正怀着敬仰和谦卑的姿态观望这座城市。
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矗立着一幢现代的大厦,取代了300多年之前的木屋。在瞭望台上,可以隐约看到大厦的墙面上,钉着一块小小的铜匾,我无法辨认上面的文字。可是我知道正是因为它,才有了这么一座伦敦纪念碑。
伦敦纪念碑是专门为了纪念伦敦曾经遭遇的一场世纪灾难而立的。1666年9月2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当四周还沉浸在睡意之中时,离泰晤士河不远的布丁街上的皇家御用面包店就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开始忙碌起来。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厨房里的一粒火种竟仗着风,借着易燃物,很快地蔓延开来,最终酿成了熊熊烈火,无情地把伦敦推向地狱。当烈火在4天以后被扑灭时,伦敦近五分之四的房屋已经成了废墟。据历史记载,大火发生的100年之前,就有高人预言,伦敦终将遭遇撒旦的威胁,而且逃不过烈火之煎熬。后来的史料证实,伦敦的确多次经受了瘟疫和大火的侵犯。尤其这次灾难,竟然全城毁容,险遭灭顶之灾。
在惨烈的灾难过后,痛定思痛,伦敦人还是擦干了眼泪,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建一座纪念碑。于是若干年以后,一座永久性的石头建筑屹立在伦敦的中心,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式石柱纪念碑。
纪念碑的顶端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假若从远处观望,可以看到太阳的光芒。那是希望之光,它发出的热量足以烧焦撒旦的灵魂,让他不再为虎作伥。太阳光芒的高度离地面61米,这个距离正好等同于纪念碑到撒旦火种的木板屋。
纪念碑静静地屹立在泰晤士河边,忠心地护佑着这座城市。300多年以来,无论伦敦经受的是苦难还是欢乐,它都与伦敦共同承担。纪念碑外墙上的拉丁文和浮雕图案虽然常常让我们想起这座城市曾有的苦难。可是,伦敦最终还是没有倒下。
碑身内部呈圆柱形,就像一个大型的烟囱,垂直的环形石梯是纪念碑内部唯一的设施。石梯沿墙盘旋而上,一直到达碑身的顶端。我在爬梯的时候,企图计算走过的级数,可是楼梯的宽度只够一个人行走,一旦遇上有人下楼,则必须侧身谦让,从而不断干扰我的思路,最后不得不放弃。
圆形的碑身内部自下而上开有许多窄窄的缝隙,供外面的光线能任意透入。走在陡峭的石梯上,每隔一定的高度,会看到一个凹洞沿壁而凿,从而可以让人半途坐下歇一歇。不过,在下楼时,我还是一鼓作气完成了计算台级数的任务,当我的双脚稳稳地踏在地面上时,刚好是311级。
2009年3月22日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