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XoD2009-12-08 06:53:14
文|吴晓波

  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出萧条,必须靠三条:一是必须激活国内需求;二是

  必须依赖民营资本的壮大;三是必须推进市场化的政策改革。

  中国当前的经济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靠巨量投资走出了低迷,特别是楼市和股市出现了让人吃惊的火爆。忧的是,体制的矛盾好像一个也没有解决,我们似乎在用一个大的泡沫把所有的问题在往后面推。

  今天讲一则往事,那是在十几年前,中国经济也碰到了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当时我们是怎么走出来的。

  1997年,美国投资家乔治?索罗斯在亚洲兴风作浪,他认定亚洲各国的经济已经整体过热,货币贬值已成事实,于是决定豪赌一场。他领导的量子基金相继攻击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引发了一场东亚金融风暴。

  风暴初起之时,中国的决策层似乎没有意识到它对中国影响的严重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仍以从紧为主。可是接下来发生的景象完全出乎了决策层的预料。进入秋冬之后,亚洲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韩国和日本竟也被风暴击倒。在全球股市的大跌风潮中,过去几年一直颇为活跃的中国股市顿时陷入低迷,消费市场更是一派萧条。此刻,摆在决策层和经济学家们面前的是一个无比凶险的棋局。内外交困,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危险的时刻。

  到了1998年的2月,中国决策层如梦初醒。总理朱镕基展现了一位卓越领导人的智慧与魄力,他紧急下令,马上改变方向,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首期发行1500亿元的国债,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

  从1998年到2001年间,当局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各大国有商业发放同等额度的“配套资金”,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交通、发电和大型水利工程,很快刹住了投资下滑势头,同时,中央银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了货币供应—这个景象是不是让你联想起2008年11月以后出现的情况?

  是的,1998年那次也与2008年一样,先是靠巨量投资把经济给稳定了下来。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一样了。朱镕基等人认为,靠扩大投资来摆脱危机是中国经济走了很多年的老路,如果仅此一招,也许在短期内会有成效,却是把矛盾埋在未来。所以,摆脱危机的道路,只有靠市场化的改革。当年最重要的市场化改革有四项:

  一是进一步加快了产权改制,数十万家中小国有企业改造为产权清晰、市场导向的民营企业。民间投资迅速升温,1998年之后的四年中,国内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分别为20.4%、11.8%、22.7%和20.3%。

  二是加大对外向型经济的扶持,国务院相继出台政策允许民营企业自营出口,大大刺激了外贸的积极性,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开始远征全球,从而催生了“中国制造”的繁荣景象。

  三是为了扭转消费过冷现状,决定开放房地产市场。党政机关一律停止实行了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从而直接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复苏,拉开了长达10多年的地产热。

  四是在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战略上,由“抓大放小”改为“国退民进”。

  谁也没有想到,在哀鸿遍地的1998年,中国经济居然能够“否极泰来”。正如全球经济史上一再发生的景象一样,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伴生出一个经济强国,在危机四伏的东亚金融风暴中,中国幸运地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它不但没有被击倒,甚至逆流而上,竟成隆然崛起之势。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日渐形成了“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此后的将近十年时间里,中国的GDP增长保持在8%的高水平上,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则始终低于3%,走出了一条高成长、低通胀的“完美曲线”。

  好了,故事讲完了。结论是—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出萧条,必须靠三条:一是必须激活国内需求;二是必须依赖民营资本的壮大;三是必须推进市场化的政策改革。这个道理在今天应该还适用。
firm2009-12-14 09:56:06
U got 13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