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能人2022-04-02 19:34:42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清明節快到了,自古以來,清明節期間,外地的親人往往會回到故鄉祭拜祖先,清掃墳墓,所以清明節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是中華文化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也是祖先留下來的倫常美德,值得我們去重視它、實踐它,進而傳承到未來世世代代的子子孫孫。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相繼仿效,在這一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所以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 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去世者的一種活動。華人大多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往日的習俗,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掃墓時,如果祖墳及周邊有雜草,就加以清除,稱為「掃墓」;如果墳頭不整,培土修整,稱為「添墳」。掃墓、添墳之後,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並在墳頭上壓幾張黃表紙,以告慰先人香火不斷,並告知世上人逝者後繼有人。祭拜完將紙錢焚化,叩頭行禮之後才回家。

    不過,由於時代與環境的不同,各國政府提倡、鼓勵植葬、樹葬、灑葬,或者海葬,一般人則是火化,骨灰存放在納骨塔。我們淨土宗是提倡灑葬或樹葬,因為我們念佛人的神識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不會成為守屍鬼。況且越來越少子化,人口越來越少,時日越久,骨灰就無人聞問了。

    我國自古以來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因而重視孝道,強調「慎終追遠」、「如禮祭祀」、「終身孺慕」,這是另類的孝行與恆久的追思,與佛教所講的孝與慈悲有相通之處。

    《觀經》說:「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觀經》又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孝經》說:「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論語.學而第一》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論語.為政第二》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論語.八佾第三》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中庸》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孟子》說:「大孝,終身慕父母。」

    《孝經》所說的「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意思是說,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是人本有的自然行為,也是人最根本的品行。是人人應行的道路,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孝心純厚,就能夠擴展成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也能夠擴展為「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節祭拜祖先、整理墳園是慎終追遠的具體表現。

    「慎終」,就是父母或者先人去世的時候,基於知恩、感恩、報恩的心,兒孫們懷抱著審慎、殷切、恭敬的心來面對、處理。今天在這裡舉辦「清明孝親報恩念佛祈福法會」,也是懷抱著這樣的心情與意義。

    我們的生命來自於父母、來自於祖先,我們之所以能夠健康的成長,乃至於立足於社會,無不是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可說是昊天罔極,如同虛空廣大沒有邊際,比山還要高、比海還要深。父母生我們、養我們,讓我們有這個人身而有好因緣遇到佛法,進而在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當中,能以智慧選擇淨土法門念佛,能夠在今生就獲得了學佛的目的──也就是解脫六道生死輪迴,究竟圓滿成佛。這根源都來自父母生下了我們這個身體。

    因此,追根究本,父母、祖先們給予我們的恩德豈只是昊天罔極而已?如果沒有父母生下我們這個人身,我們豈只是百劫千劫都在六道輪迴,可以說大小恆沙無量劫都將在六道輪迴、在三惡道沉淪。能夠解脫三惡道的沉淪,乃至脫離六道的輪迴,甚至往生彌陀淨土成就佛果而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推及根本就在於我們擁有這個人身,也就是父母生下了我們這個人身,所以,父母對我們的恩德不只是昊天罔極!更是不可思議的恩德啊!

    由於感念父母祖先的生、養、撫、育之恩,在父母或者先人最後即將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一般人會依依不捨,非常的悲痛,因為此刻一別即永別,永遠不得再度常相聚首。因此在那個時刻會期望父母祖先能夠一路好走,並且有一個安樂的歸處,這是一般人對孝的一種表現。所以,「慎終」對一切孝子來講是應該的,也是自然的、當然的。

   「追遠」,就是追思過去的父母祖先,念念不忘父母及祖先的恩德,即使父母去世了十年、二十年乃至幾十年、幾百年,即使祖先去世了百年、千年,我們做為骨肉之親的後代都是永遠懷抱著感念之心,因此就藉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或者中元節來作念佛超薦的法會。我們是念佛人,天天念佛、不離念佛,等同天天都是在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剛才所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追遠是因,民德歸厚是果。有慎終追遠的孝心,就有愛心,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就是奉養孝敬自己的老人家,也就是自己的父母,同時推擴這種孝心,把別人的父母也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樣看待來敬重他,甚至奉養他;除此之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但疼愛體恤自己的兒女,也推擴這樣的愛心,把別人的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來疼愛他、照顧他,所謂「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這一些美德都是來自於慎終追遠的孝心,因此能夠使民德歸厚,使每個人的心都有了仁愛的德行,都有體貼他人、悲憫他人、同情他人,想要為他人服務、使他人也能安樂,自然會有這樣擴展的心量,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因為人心道德篤厚,風氣樸實,社會就會和諧,國家也會安定。也就是說風俗的樸實、道德的篤厚它的根源就是慎終追遠的孝心,離開了「孝」,就沒有這一切。

   我國文化很推崇重視孝道,因為我國文化的根源就是孝,而我們佛教講慈悲就更為廣大了,他的廣大是真正達到慎終追遠的意義。為什麼?儒家的思想,它只是著眼在「人」,以人類為本位,它沒有擴展到其它的眾生,包括我們所能看得到的動物以及看不到的神鬼,乃至地獄、天上的眾生,而儒家不曉得還有這樣的眾生同樣要去盡孝,要去慎終追遠;也不曉得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所以儒家的思想只是以此時此地此人為基礎的,而佛教是貫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是廣達十方眾生,過去乃至現在未來的十方眾生,都與我們有父母、兄弟、兒女、六親的關係。同時,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之佛,所以我們慎終追遠的對象就更為廣大。那要怎麼樣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十方眾生父母來慎終追遠呢?就是念佛,就是弘揚純正的淨土法門。

    我們念佛,自然能夠超度我們的父母、祖先;我們勸人念佛,他也能超度他的父母祖先;大家都念佛,大家都能超度他們的父母祖先。但這仍然是不究竟的,因為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祖先是無量無邊的,若要徹底的達到慎終追遠使我們無量無邊父母祖先都能夠得到安樂的歸宿,那麼我們必須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唯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了,我們才能夠廣度十方眾生,徹底達到慎終與追遠的目的。

    這麼講起來,所謂慎終、所謂追遠,都來自於念佛,只要念佛就是慎終、就是追遠。

    我們的父母去世了,我們為他做告別式,場面很莊嚴、很熱鬧、很風光,入殮埋葬的時候給他披金帶銀,給他陪葬很多的金銀寶物,這對先人是好處嗎?其實這不是為先人造福,反而是禍害先人,減損先人的福報。假設父母本來能夠生在天堂,但由於我們為父母埋葬的時候,陪葬物過於高貴,當下父母的福報立刻享完了,失去了本來可以升天的福報,結果卻轉而出生為人;或者本來可以在人間雍容華貴,結果卻成為貧困之人;或者本來還可以出生為人,但是因為子孫的無知,陪葬過於豐厚,使得父母連人身都失去了,而墮落餓鬼、畜生。這樣說起來雖然我們有心要慎終,只因這樣的做法,不但不是慎終,反而是害了父母,變成是害終了。所以唯有念佛,在他臨終的時候,為他念佛、引導他念佛,幫助他臨終的時候心中能夠憶佛、念佛,這樣他斷了氣,就能夠蒙受彌陀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這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慎終。

   因此,我們在清明節懷念父母祖先也好,在中元節超度父母祖先也好,都要念佛,而且只要念佛。念佛單純、容易,並且有絕對的功德力量,達到我們要超度祖先的目的。

   清明節的三則故事 (宗法法師)

   在這裡,順便分享三件有關鬼魂的故事,這都是在清明節期間所聽到的。

   在福建省漳州市也就是閩南的地方,有一位宗法法師,他是我們淨土宗的法師,在2011年4月6日,清明節前後,宗法法師聽聞到幾則故事,似乎有點不太「科學」;但他想也許會對科學時代的很多人有點幫助,所以就記載下來。因為剛好是清明節期間,我們這一期三月份的淨土宗雙月刊,也特別刊登宗法法師所寫的這幾則故事。我在這裡引用他所寫的其中三則故事跟大家分享。

   一、亡靈討祭拜

   宗法法師說:那一天是清明節後上班第一天,2011年4月6日。

   有一位小姐說她的父親(漳州平和縣人)去世好幾年了,母親是信基督教的,所以從來沒有祭拜過。這位小姐接受的是現代教育,也從來沒有祭拜過亡父。

   後來她嫁到福州。今年不知什麼事情,她在福州的婆家親人去找一位靈媒問事,結果出現了如同電視台「串台」的現象。她「父親」的靈魂出來說話了,說他現在很苦,家裏從來沒有祭拜他,所以他沒得吃沒得穿。家裏因為母親是信基督的,他也無法進到家裏,希望家裏能祭拜他。靈媒說話時,她的聲音和語調,就是亡父的聲音和語調,而且是閩南語(靈媒是福州人,不會講閩南語,開口語音卻與過世人一樣的聲音和語調,明顯是亡靈附身,這是完全無法進行冒充和欺騙的)。

   家裏人聽了,不禁毛骨悚然,這種事情,在科學的今天,是完全無法理解的。現場商量後,馬上答應由她婆家給亡父立牌位,並在特定節日時一定祭拜過世的父親。

   二、亡靈討掃墓和祭拜

    宗法法師說,大約是2011年3月20日。可能是清明節前的緣故,有位司機不知是什麼原因,聊起了一件他們家「不可思議」的事情:

    前幾天,他在夢裏見到已過世好多年的爺爺,爺爺在夢裏跟他說,你們這些不孝子,怎麼這麼多年不給我掃墓了、也不給我祭拜了?這位司機醒來後,覺得這個夢沒有什麼,現在是科學年代,也許是清明節前的亂想吧?沒想到過幾天,又做了同樣的夢。

    他這次感到納悶,怎麼夢境那麼清晰,而且是重複同樣的內容?他就打了電話給老家父母問一下情況(他多年在外打拼,已很久沒回老家福建南安了,家裏有關這類的事情,他是從來不過問,也不知道的)。父母回答說,確實很多年沒給爺爺掃過墓,也沒祭拜了。

   三、亡靈討衣服

   這件事大概是2009年9月份,宗法法師還沒出家時他的的岳母親口向他說的。

   岳母的奶奶,年紀大了,病重,快過世前,按家鄉的風俗,準備了七件衣服以備後事。結果奶奶過世後,在穿衣服時發現其中有一件被蟑螂咬破了,當事人感覺不好看,就給少穿了一件。在「頭七」時,家裏人按當地的風俗,去找靈媒問事。結果「奶奶」借靈媒之口說,你們少給我穿了一件衣服,這是怎麼回事?要給我補上。

    現場的人聽了,不禁直冒冷汗,毛骨悚然。趕忙解釋說,當時是有給您準備的,只因為被蟑螂咬破了,感覺不好看,才沒給您穿上的。我們趕快給您補做一件,化給您用。

    岳母說,這種事情,當時在場的都是親人,而且在屋裏給亡者穿衣服是至親的人,來幫忙喪事的,也都是親人。這種事情是不會對任何人提及的(更不用說對靈媒說這種事,何況靈媒是住在十幾公里外的人)。

    這三件事,全是當事人說出來的,他們家裏的事情,而且是在閒聊時提出的,不帶功利性,所以真實性很高。當事人不會拿自己的親人、拿自己的人格隨便說事的。

   這三件事起碼透露給我們幾個資訊:

    1、證明人死後,並非一了百了,真的有死後的世界存在。

    2、佛說一切眾生都在三界六道輪迴不息,而一般人都是惡多善少,因此人身難得,往往墮落在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中。顯然這三個故事的主人翁都是墮落在餓鬼道之中。

   3、餓鬼道的眾生,是很苦的,沒得吃沒得喝,可說飢寒交迫。需要陽上的親人祭拜或薦福;如果是佛教的觀點,當然是超度他們離開三惡道乃至六道的痛苦輪迴。

   4、佛教的超度一般都是「做佛事」,也就是辦法會,或者誦經或者拜懺,以拜懺來講,有梁皇懺,水懺,金剛懺,也有三時繫念,乃至於水陸等等。但這些都不如念佛,念佛簡單而且功德又最大,並且人人都能夠做得到。

   印光大師說:「做佛事,當以念佛為第一,餘皆場面好看而已。」又說:「須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印光大師的意思是說,做超薦的佛事,以念佛為第一,功德最大。這可從二方面來講:

    一、以方法來講:念佛方法簡單、容易,因為只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而已,不論何人何時何處都能念佛,既沒有忌諱也不受障礙,所以念佛第一。

    二、以功德來講:念佛功德最大、最勝,因為阿彌陀佛正是一位積極、主動、不講任何條件、平等救度十方眾生的佛,佛的名號又是萬德洪名,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就聞聲救苦,應聲而現,直接將亡靈救度到極樂世界。所以沒有再比念佛更好的了。

    其他的佛事法會往往都流於場面好看,難得有實質內涵。實質內涵就是主法者要清淨,有修有行,齋主也要虔誠恭敬。但要達到這些條件不容易,而且也未必能讓亡靈離開三界六道輪迴或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只是場面好看而已。

    這是印光大師所講的。其實只要虔誠,做任何佛事都會有功德的。只是兩相比較,還是念佛為第一,印光大師主要是在說這一點。

    我國文化重孝,慎終追遠,每逢清明或中元,總要做各種法會,超薦祖先;這其中最簡易且快速、超越的,莫過於「專一念佛」,為什麼?因為我們念佛,就是直接呼喚阿彌陀佛,佛就應聲而現,放光接引先人往生極樂,無所障礙。六字洪名是「阿伽陀藥」,專純念佛的功德是絕對性超越,等同「念佛三昧」,超越其他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超度祖先,最好、最單純、而且每個人做得到的,就是「專稱彌陀佛名」。

    法然上人說:「欲盡孝養,以父母為重之人,應先託父母於阿彌陀佛。我得人身,願生極樂,稱念彌陀者,偏蒙父母之養育故,……必蒙垂憐,迎我父母往生極樂,而滅其罪。」最大的孝,要把父母託付給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智慧,大願大力大神通的阿彌陀佛,必定不負我們所託,必定圓滿我們所願,因為阿彌陀佛正是一位積極、主動、不講任何條件、平等救度十方眾生的佛。

    虔誠專一念佛的超薦,不只一生父母,生生父母,都能脫出輪迴;不只一人父母,人人父母,都能往生極樂。

    今天清明超度法會的開示,就講到這裡。

  普願三世眾冤親,超度往生極樂邦;
  一切有情皆成佛,光壽如同大願王。

慧凈法師2022年清明節開示      http://www.pl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