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音乐剧(Musicals),人们总是马上想到美国的百老汇(Broadway)。作为音乐剧的发源地,那里几十家剧院林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上演载歌载舞的舞台剧,已经成为游览纽约曼哈顿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大西洋对岸的伦敦西区剧院(West End Theatre)的音乐剧表演和百老汇不相伯仲,也是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然而,一向自诩为世界文化中心的巴黎,剧院的数量就算比不上纽约可也比伦敦多呀,而且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也是世界之最,可是到巴黎旅游的人多半是去看丽都或者红磨坊的歌舞, 花都的三百多家剧院,偶尔上演音乐剧的剧场也就那么几个,大概五个指头就能数得过来,其中最有名的之一就是有上百年历史的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老剧院夏特莱剧院(Theatre de Chatelet)。那里每年在圣诞新年期间都会从英美请过来专业团队,献上一出经典的音乐剧,可以让音乐剧的爱好者不用穿越大西洋或者英吉利海峡就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演出。
尽管五音不全,我对音乐剧却情有独钟。每年九月夏特莱剧院的节目单一公布,我跳过那些舞蹈,独唱,话剧,歌剧,直接翻到圣诞期间的节目表。当我看到2015年夏特莱带给观众的圣诞节目时,不仅大喜过望:来自伦敦的顶级音乐剧队伍——当然,不顶级也登不上夏特莱剧院的舞台——将表演“雨中情”(Singin’ in the Rain,)一直到2016年1月15日。
电影迷们大概都记得1952年好莱坞出产的同名音乐电影,里面老牌影星吉恩×凯利(Gene Kelly)拿着雨伞在雨中尽情歌舞的那段画面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永恒经典。该电影的魅力是如此的经久不衰,以至于30年后终于在乐迷的苦苦等待中被搬上了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舞台。这也是音乐剧“雨中情”的不同凡响之处。一般来讲,总是某个音乐剧在舞台上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于是引来电影公司的注意,从而买下版权,将它搬上银幕。比如人们熟知的“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或者“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都是走的这个套路。而从银幕上搬下来,华丽转身后亮相舞台的例子,到目前为之大概只有“雨中情”了。
如今这出老少皆宜的经典音乐剧来到巴黎了,尽管全场英文对白,可是音乐和舞蹈做为人类通用的语言贯穿始终,那么多欢乐的场景有了歌舞做载体,语言的障碍大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决定带上上小学的两个孩子一起去。三个小时的演出她们竟然乖乖地坐稳看完了,可见这场戏的魅力之大。
当然,孩子们在去剧院之前已经跟着电影迷的妈妈看了N 遍的原版电影,对吉恩×凯利雨中放歌的那段印象最深。所以舞台大幕刚刚拉开,小女儿就悄声问,“那个下雨唱歌的什么时候到?”
而我的脑子里则盘旋着另一个问号:“这段戏应该怎么演出?”在电影棚里,可以上午滂沱大雨,下午瑞雪纷飞,晚上艳阳高悬,演员出错了可以重来,比如这场几分钟的大雨倾盆,据说米高梅公司当年拍了7天,每天至少6小时的人工降雨。那么如今在夏特莱剧院的音乐剧演员们,面对两千多名观众,怎么解决这一技术性难题呢?总不能真的给剧院来个水漫金山吧?莫不成就将事前拍摄好的下雨场景投射到舞台背景的幕布上来拟真? 这也未尝不可。只不过这样一来,“雨中曲”的味道会少了许多,乐迷们难免会怅然所失。
那段众目期待的重头戏终于来了。男主角向女主角深情道别后,扛着雨伞独身一人漫步在午夜街头,瞬间雨从天降。让观众惊喜不已的是,和影片中一样,雨真的就稀里哗啦地从天上——确切点说是从舞台上方——落下来了, 舞台地面上也开始有了积水, 翩翩起舞的男主角被淋得透湿,可是踢踏舞在雨水中变得更加欢快。雨水眼看越积越多,我开始担心以后的戏怎么接茬。幸亏紧接着就是幕间休息,大幕落下来后,可以想象到剧院工作人员正在幕后马不停蹄地进行积水清扫工作。
谢幕之前的最后一场戏,三个男女主角穿着当年电影里的经典黄色雨衣撑着雨伞再次演唱主题曲“Sing’in in the Rain“,这时雨水再次飘落,舞台上方有些机械装置开始徐徐下降。这下子观众可看清楚了,原来是一排类似花洒淋浴头的设备在持续向下喷水。看来为了这次演出,这家位于塞纳河边的老剧院真是动用了不少家当啊。
看完这样一场戏,走出剧院的时候人的心情是莫名的舒畅。我老琢磨一个问题,为啥音乐剧在法国没有在英美国家那么普及呢?是因为它们没有歌剧那样高雅?可是和巴黎林荫大道地区剧场和蒙巴纳斯周围剧场演出的通俗喜剧相比,这些经典音乐剧是绝对的阳春白雪。当然,英语国家在这方面毫无疑问占语言优势,而荷包的深浅也是问题。音乐剧通常耗费甚巨,从演员阵容服装到灯光舞美,剧团背后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那么,另一个解释就是音乐剧的成功取决于作曲家作词家的才能,而法国人更加擅长于讲故事?法国侦探作家加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 20世纪初就创作出了“歌剧魅影”的小说,可是一直要等到80年代由英国作曲家将小说改编成音乐剧,从此成为百老汇的票房常青树之后,作家的才华才更加广为人知。这也许是文化全球融合的另一个体现?比如说“悲惨世界”,法国文学宗师雨果的传世之作被法国名导演罗伯特×侯赛因在80年代改编成音乐剧后反映平平,几年后被英国戏剧制作人麦金塔搬上伦敦剧院的舞台,大获成功后穿越大西洋到了百老汇。如今Les Miz(乐迷们对该音乐剧的昵称)使剧院财源滚滚,已经成为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之一。更有戏剧性的是,在此之前,“悲惨世界”小说被数次改编成电影,而英语版的音乐剧引发的观众热潮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在2012年被好莱坞重新搬上银幕。当然,这个电影既然以音乐剧为脚本,法国大革命中的英雄们说的唱的自然都是英语,情节和原著还是有点出入的。不过雨果就算地下有灵,也不会怪罪这些为自己作品插上了音乐翅膀的后人。原著中自由平等的人文思想通过大众通俗乐见的方式得到了传播,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作者欣慰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