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您好,我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且在东京的大泉医院接受过两个月精神强迫治疗。虽然已经出院,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衷心地希望您能耐心地阅读完全文,帮我解开心结。
这是一篇严肃的关于生命的文章,在正文开始之前我想先和您讨论几个基本问题(目的有两个①证明我神志尚且清醒②帮你作一下心理准备,否则读完本文之后,疯的会是你)文章有点长,但请相信我,读完以后你不会后悔。我是在做人的记忆系统研究的时候获得的这个发现,我们的问题也从记忆开始:
1.我们的记忆是以怎样的物理形式存在的?
人的记忆可以存储海量的视觉,听觉及抽象概念等不同形式的信息;人的记忆是积极的。有人说记忆信息是以“糖链”或者“记块”等形式存储在大脑的神经元中,我想说的是那样的话怎样保持记忆的活性?怎样编码解码,怎样检索?记忆一个简单的概念还好说,记忆一幅画一首歌一个电影片断怎么办?而且为什么我们记忆某一视觉对象时往往还会记住它的背景?我们每天用到的记忆只是一生中记忆的极小部分,而且我们不知道会用到哪些,为了应付每时每刻的需要,我们要不停地给所有的记忆补充能量以保持活性么?
2.大脑到底可以记忆多少信息?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说人有若干兆的脑细胞,可以存储若干兆的信息,我不知道这是否出自科学界,也懒得去查,如果是科学家说出了这样的话,他应该道歉。对于脑细胞的数量,我不怀疑,但是“信息的数量”是个低级错误。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说某个屋子里“有鬼”或“没鬼”我都无法举出反例来反驳。但是如果你说“这个屋子里最多可以装10只鬼”,我就要问你“鬼的物理形式是什么,体积多大,怎样计算出的10只?”人虽然有数量巨大的脑细胞,但每个脑细胞里存储的是一个二进制字节,还是一个图书馆?科学家们还没搞懂记忆的物理形式,甚至存储的具体位置,你们凭什么得出信息的数量呢?
请不要怪我咬文嚼字,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之所以所谓“现代科学”如此发达,我们对生命的本质却几乎一无所知,问题就在于,我们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太多的“想当然”,对当今科学无比自信的我们总嘲笑古人迷信“天圆地方”,迷信“心脏是思考的器官”我们有没有想过今天的我们也可能犯着同样的错误。
3.关于巴普洛夫(Pavlov)的条件反射理论
巴普洛夫的狗和铃铛的实验可以说是神经学领域的经典,条件反射也被认为是大脑中概念建立的基础,但是有一些问题:①概念在大脑中依靠怎样的物理连接,神经,血管还是骨头?数学家们无法给出一个抽象的数据结构;解剖学家没有找到任何相应的生理结构;物理学家也没能告诉我们概念是由何种物质何种原理搭建起来的;很多心理学家也在疑惑这个问题②概念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有时候它很快就会建立起来,为什么有的时候又消失了?③为什么重复学习会使得记忆效果加强?骨头变粗了么?“科学家”总教育学生“要多问为什么”可是对这种他们自己都困扰的问题,他们似乎很少反省。
4.问一个夸张点的问题,人的记忆一定存储在大脑里么?
科学家们曾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根据是什么?“人没了大脑当然不会再有记忆,所以记忆一定存储在大脑里”。且不论事实是怎样,先看这种下结论的逻辑是否严谨?举例说明一下,我们想看DVD的话至少需要三样东西:电视(显示器),DVD播放器(解码器),DVD碟片(存储介质)。没有哪一样我们都看不成DVD,我们可以下结论说电影存储在电视机或是播放器里么?人的大脑到底对应着电视,播放器,DVD碟片中的那个部分呢?没彻底弄清楚之前,作为科学家请诚实而严谨地告诉我们,记忆和大脑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叫“科学结论”,否则只是对后人的误导。读了最近的文章,美国有科学家指出记忆可能不存储在大脑而是在DNA中,很高兴看到科学家们开始用脑思考了,但是有一个问题,难道我昨天吃了一顿中国料理这样的记忆也要写到我的DNA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