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玩玩2013-02-22 07:27:35

第三章  挪亚方舟

四、挪亚是否是华人的祖先

按照《圣经》创世大洪水的记载,挪亚理所当然地成了现代人类共同的祖先。有人说华人是挪亚的儿子闪的后代,还有人说是他另一儿子雅弗的后代,但 这些都是凭空猜测,因为在《圣经》中华人是不存在的——如同被神彻底遗忘的民族。在旧约中,耶和华总是对他所喜爱的人许愿,要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像天上的星 星和地上的沙子一样繁多。在如今的地球上,中华一族最盛,然而华人的传承在《圣经》中却找不到记载;反过来,犹太民族人口稀少,而他们的传承在《圣经》中 却记述得清清楚楚。

于是,中外就有一些人想在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文献中找到证据。但迄至今日,他们的尝试都很不成功,出示的所谓证据大部分是些牵强附会的文字拼凑。 例如,把《天问》中“登立为帝”的“登”解释为亚当,把《老子》中的“夷希微”解释为耶和华,把女娲当作夏娃或挪亚,等等。显然这些都毫无说服力,然而终 于有一个字让他们感觉到很有根据和份量,那就是在华人信徒中广泛流传的“船”字。他们把它解释为“舟加八口”,八口就是指挪亚一家八口,以此证明挪亚大洪 水的存在,以及我们的祖先是根据挪亚方舟的故事创造了“船”字。

“舟”是个独立完整的字,“船”是由它衍生而来。像“铅”和“沿”一样,“船”的右部只是个声部,里面的“八”是由“两点水”笔划演变而来,而 不是“八”的意思。《说文·舟部》曰:“舟者,船也”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舟”在殷虚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而“船”在《老子》及《十三经》中都 还不存在。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教育家,在当时可称得上学通古今,而他都不曾使用“船”字。显然,“舟加八口”又是一个拆(猜)字游戏而已。

中国史前大洪水神话主要是说:共工撞翻天柱,顿时天塌地陷,天河倾泻,导致了天下大洪水。女娲同情人类的苦难,就融炼七彩石来补天。这与《圣 经》中草菅人命的大洪水故事有天壤之别,故事中也没有方舟的影子。女娲与挪亚也是玉瓦之别:一个是女性,另一个是男性;一个是顶天立地,造物造人的神氏, 另一个却是把自己和动物一同关闭起来,束手等待洪水消退的凡夫俗子。

《圣经》中的创世大洪水年代(按詹姆斯·阿瑟主教的推算,在公元前2349年左右),中国正处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期(约公元前 2500-2000年,传说的炎帝、黄帝所处时期)。龙山文化上承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800-2500年)和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300-2400 年),下启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000-1600年,相当于传说中大禹建立的夏朝),是华夏文明形成的重要时期。承载这段上下几千年历史的古文化遗址, 星罗棋布地坐落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被发掘的珍贵文物资料层出不穷,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当时各种文化相互影响、整合的复杂关系以及此消彼长的 变迁路线,但从中完全找不到整个华夏文明的形成曾被特大洪水摧毁或中断的迹象。比如,著名考古学家蔡运章教授在《远古刻画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一文中指 出:中国古代自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前期文化,约公元前7000-5000年,传说的伏羲氏所处时期)至汉魏时期器物上常见的单字、刻画符号和图形文 字,分布广泛,一脉相承。这些符号和文字大都独立刻铸在器物(或铭文)的特殊位置上用来反映八卦之象,是中华先民"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和反映15

全球华人从文化意义上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世界其他民族也很尊重我们这一文化传统,但是,如果有人根据《易经》、《山海经》等古籍中的记载, 就声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真乃神龙的后代,而其他民族都是蛮夷的子孙,这必然会贻笑于天下;同理,古犹太人认为自己与神之间有种特殊的契约关系,我们也尊重 他们这一文化传统,然而如果有人坚持以《圣经》的记载为根据,就声称犹太人确是神的选民,而中华民族及其他许多民族都是在神面前可忽略不记(计)的二等公 民,这是不是同样荒唐可笑呢?



参考文献:

15. 蔡运章:《远古刻画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中原文物》, 2001(4).



上页:大量反证据 下页:“完美”的挪亚“不完美”的神

soli2013-04-11 16:43:23
挪亚不是华人的祖先,华人的祖先是大禹,大禹用疏导退去了洪水,挪亚只会在船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