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无聊,发一个自己的原创,还在继续码字中,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楔子
平康十三年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多事之秋。
年初元宵宫宴上,当今圣上见妻贤妾娇,女慈子孝,海内安平,慷慨之气有感而发,一时高兴便贪嘴多吃了一个汤圆。
不想这汤圆一点都不解圣意,卡在皇上的龙喉里硬是不肯就范。好好的一个宫宴就这样被搅成了一锅乱粥,太医们手忙脚乱,又是把脉,又是推拿,针灸灌汤十八般本事都使了出来,直折腾到后半夜,搅局的汤圆倒是取出来了,可皇上却眼见着是进的气少,出的气多。
当然太医们比龙床上躺着的那位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头冒虚汗,面露青光,跟死人也差不了多少。因为一旁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皇后早就发过话,皇上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们这帮废物就要跟着去陪葬。
几个有点眼光的老太医早偷偷地让内侍给家里捎信,把身后之事细细安排好,免得到时候妻妾儿女们忙着争遗产,自己就只能在床板上挺尸。
如果有得选,没有人愿意去陪一个死人,即便他是个皇帝。还算有点急智的太医令抖抖索索,说一句吞三字地奏请皇后召国宗祁门宗宗主上党衍进宫为皇上诊治。
能爬到太医令这个位置的人自然不会是个结巴,他这般吞吞吐吐实在是因为皇后跟上党衍的关系有些微妙。鉴于其中牵涉许多皇室秘闻,不便在此累述,简单说来就是二人之间互有心结。
但要命的是上党衍是梁国出名的疗伤系圣手,形象点说就是上党衍要救的人,即便是阎王爷扣住了也不得不放。这样一位能人却不能为己所用,这实在是件令人寝食难安的事情。
皇后琢磨这倒委实是件不错的买卖。上党衍救得了皇上自然最好,救不了就正好咔嚓掉,此从以后吃得香,睡得着,天下太平。于是便发了两道懿旨,一是宣天荒山祁门宗的宗主上党衍进宫,二是召戎边的太子苏默回都。
太子苏默在梁国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就跟历史上每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一样,太子苏默从诞生之初便显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
据说先皇后生下他后,红霞盈室,异香缭绕,数月不散。钦天监夜观天象,称有瑞气入主紫薇,三年内梁国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上听后大为开怀,即封还没满月的皇三子苏默为太子。
当然苏默也非常尽责地体现着自己的天赋异禀。他三岁即能吟诗,五岁能拉弓习箭,八岁拜祁门宗宗主上党衍为师习武,十四岁便能领军作站。自此以后战功霍霍,每战必胜,又因生得风流俊俏,便有令敌人们闻风丧胆,令无数少女绮梦连连的“玉面少将”之称。
现下皇上病体沉重,就算有个妙手回春的上党衍帮衬,估计也很难撑到太子还朝的时候。都城内几间大型地下赌坊就皇上能否活到太子回来的时候,开出了1赔200的赌注,足以可见不管是对于皇上本人的龙体,还是上党衍的医术,民众普遍缺乏信心。
但上党衍就像跟全国上下青壮老幼妇孺憋着一口气一样,硬生生把皇上调理得进出气儿顺了,脸也红润有点人样了。等到多半个月后,皇上开始能扶着人站起来时,太子也终于赶回来了。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太子是被人抬着进南宣门的。
话说太子苏默惊闻皇上病重的噩耗,仅带了几名亲随就连夜动身,日夜兼程,颠簸了个半个月,在距京城三百里的津州渡时才缓出一口气扎营一宿。夜半,一条不怀好意的毒蛇随风潜入账内,何其险恶地在好不容易合上眼的太子腿上咬了一口。蛇毒虽然不难解,但太子却非常诡异地一直昏睡不醒。
太子刚被安置到床榻上,皇上拄着皇后,上党衍袖着两手,后面抱药箱,拿食盒的内侍,端手炉,捧毛巾的宫女,乌泱泱一大帮人便涌进了东华殿来探病。
上党衍把了脉,望了望太子的气色,眉头皱得就跟额头上的抬头纹一样,最后扑通一声跪在皇上面前,说太子这次实在凶险,怕是很难再醒得过来。皇上闻听此言,口吐鲜血,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待皇上再次醒转过来,已经躺在了寝宫的龙床上。他溜了一眼床边跪着的抽抽泣泣的其他几个儿子,里面不是喜怒形于色的蠢材就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阴谋家。唯一一个知心知热,亲手带大的太子,现在只比死人多了一口气。想到这,他只觉尘世再无所恋,只留下一句让上党衍好生照顾太子的遗诏,便撒手西去。
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皇上去了,太子倒下了,其他几位皇子都对这个皇位有想法,朝堂上一时暗潮汹涌。
国舅爷左丞相建议立嫡,推皇后生的四皇子为新皇。与国舅一直对着干的崔尚书,则主张立长,拥二皇子为新君。其他众臣则个个明哲保身,作壁上观,国舅与崔尚书争执不下,这件事就一天天拖了下去。
但天气渐暖,搁不住东西,先皇的龙体是一天拖不得一天了。
三月初八,宜破土,上梁。钦天监花了一天一夜,推算出来这是三个月内最好的一个黄道吉日。是日,送殡的队伍浩浩泱泱,从东华门横穿整个都城直排到了皇宫内西北角的冷宫门口。
当皇上的灵柩被缓缓抬出宫门口的时候,左右围观的人群中忽然冲出一堆白布蒙面的刺客,挥着手中明晃晃的砍刀,冲皇上的龙棺招呼过去。
很显然刺客的目标不是躺在四方棺材里的那个,很快他们便撩倒护棺的侍卫,围住了跟在皇棺后面的四皇子。
据后来定元年间的史官记载,在这危急异常的一刻,四皇子暴喝一声,抄起掉在地上的招灵幡,左突右冲,不消片刻便放倒了大半的刺客,还非常理智地留了几个活口留待之后审问用,真是英勇有余,谋略补足。
不过访间的传闻是四皇子早就知晓会遇袭,预先埋伏了一堆死士在宫门口,就等着瓮中捉鳖。谁想那天候在宫门口等着瞻仰先皇灵柩的老百姓太多。刺客出现后,围在最里面的想往外逃,最外面的拼着命往里凑,被夹在中间的进退不得,只扯着嗓子骂娘,那股热闹劲儿把元宵灯会都给比下去了。
是以当四皇子大吼一声发出暗号后,藏在暗处的死士一下子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四皇子挥着招魂幡,力不从心地挡了一阵,眼瞅着刺客的砍刀快要抹上他脖子上时,大家才看出苗头不对,急忙跳了出来,没费多大功夫便放倒了大半刺客。
虽然都城内有很多人言之凿凿,说亲眼目睹此事,但这些村野愚夫之言,又岂能相信。
且不论宫门口遇刺这段是实是虚,就说那当场被活捉的两个刺客,在刑部过了两次堂,便撑不住招出二皇子是幕后的主谋。白纸黑字这么一画押,后面的事情就异常简单。
谋杀皇子妄图夺皇位是不忠,冲撞先皇灵柩是不孝,二皇子这般不忠不孝自然是无法再舒舒服服当王爷了。因眼下国孝,皇后,现在该改口称太后了,下旨贬二皇子为庶人,暂将其府内诸人及一干党羽收押在天牢,等先皇孝期一满,就论罪处决。
先皇落葬后,四皇子就在朝中多位重臣的几次三番奏请下,勉为其难登上了皇位,改国号为定元。改国号为定元,并随之大刀阔斧地减徭轻税,兴修水利,整顿吏治。
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嘴里谈论的更多是听曲品酒,赏花泛舟的消遣事儿。平康十三年间的这段往事,还有太子苏默神奇又有点神怪的一生渐渐褪色成说书先生用来暖场的炒不起来的冷饭段子。
惊堂木一拍,昔风流人物皆往矣。
第一章
“华昭,华昭!”祝锦夜一路大叫大嚷地冲进了冶心阁,熟门熟路地一脚踏上了坐席,推醒了歪在矮几上睡得昏天黑地的华昭,拉着她的衣袖就往外跑。一踏,一推,一拉,整套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反倒比平时练的玉虚剑法更熟稔几分。
华昭不清醒地问道:“什么事这么慌张,难道有人来灭门了?”
祝锦夜脚下一个踉跄:“真有人来灭门,我早自己逃命去了,还有空来拖上你这个累赘?”
华昭嘿嘿一笑:“好锦夜,这么绝情的话也说得出来?可惜了平日我待你的一片心阿。”
祝锦夜嗤了一声:“哟,这话肉麻得我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师父只说让我们去涌霞厅等着,掌门要训话。”
等二人到了涌霞厅,厅内早就密密麻麻站满了身着青衣的华章门女弟子,比平时吃饭还要来得齐。放眼望去,三三两两聚成一堆低声谈笑,空气中就好像团着一群群蚊蝇,嗡嗡作响。
没多久厅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原来掌门携着师父师伯们从后面的偏厅里转了出来。厅里一干人立马闭上嘴,各自垂手站好,等掌门训话。
掌门满意地咳了一声,然后跟以往的训话一样,饱含敬意地先回顾了一下华章门的历史。随后絮絮叨叨地扯些要勤勉练功,严守门规等老生常谈的话题。最后开始感谢当今圣上,感谢太后对华章门的庇佑等总结性发言。就在大家伸胳膊抖腿,以为训话就快要结束时。掌门突然话锋一转,说太后仁怀天下,定于下月十五在天荒山祁门宗举办乞福苍生的道场法事,华章门也将遴选12名女弟子参加此项盛事,三日后将公布入选名单。
此言一出,厅内“哗”的一声好似炸开了锅,每个人都红光满面地交头接耳。华昭右手边低几届的几个师妹更是激动得身如筛糠,几欲昏厥过去,让华昭都忍不住替她们悬着个心。好在这些孩子进华章门也有个把月了,身体锻炼得皮实得很,就是想晕也晕不过去。
想不到全门上下竟对这虚热闹的祈福道场这么上心,这让华昭不免有些意料之外。惊讶之余,又不禁感叹与众人拳拳回馈苍生之热忱相比,自己平日在师门里混混沌沌,不是偷懒就是偷吃,实在上不得台面,惭愧罪累何可言陈。
于是她看向左手边的祝锦夜说:“想不到大家灵修精进如此,对慈善法事这么热心,真是让我等汗颜啊。”
华昭说这句话时难得的神情肃穆,言辞恳切,正经得不能再正经了,但祝锦夜听后只一个劲地捂着嘴傻笑。这小蹄子,平时说笑话也没看她这么乐过。
右手边一个肉乎脸的师妹听到后,一本正经地对华昭说道:“谁稀罕那法事啊?师姐,我们热心的是要参加法事的人。听说都城内王公贵胄的子弟都有参加,就连那人称帝都第一少将的兵部侍郎二公子柳荫川也会去。要是能让我见上他一面,便是即刻死了也值得。”
旁边一个长脸的师妹马上不屑道:“柳荫川算什么,论人品,论风度怎么能跟二皇子相比。上次二皇子去酬军,经过的道上不知挤伤了多少争睹他风采的少女。就连那邺国来访的使臣,上殿见驾时看到二皇子也不由称赞他美姿容,风仪秀。殿下一向孝谨,这次太后办法会,自然也会去的。只要让我在人堆里远远看上他一眼,此生也就无憾了。”
“二皇子是不错,但说句犯上的话,殿下的皮肤也实在太黑了,远远一瞧只见漆黑的一团,眼睛鼻子都分不清,要论模样好怎及得上柳公子。”肉乎脸师妹不示弱道。
“柳荫川白是白了点,但充其量也就一小白脸,怎比得上二皇子的皇家气度。”长脸师妹撇了撇嘴道。
两位师妹就此二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大小,夹枪带棍地舌战了几个回合。
堂堂华章门弟子,对两个素昧平生的男人评头论足,现在的孩子真是没脸没皮地很,华昭在一旁冷眼旁观道:“我还当是大家都转了性,却原来里面有这一层缘故。”
祝锦夜“咦”了一声,捅了捅华昭:“那柳荫川不就是祁门宗老宗主上党衍的关门弟子,你的晟水师兄吗?”
华昭的面皮不由烧了一烧,实在是因为锦夜刚才说的那句“你的晟水师兄”正合心意,就是太过露骨了些,当着这么多人面,有点不好意思。
她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待面皮冷了下来,继续说道:“当然老是待在门里也怪闷的,虽然那法事没多大意思,但难得跟众师姐妹们下回山,透透气想来也是不错的。”
祝锦夜翻了翻眼皮,刚开口说了句:“少来,我还不知道你?” 就被华昭扑上去捂住了嘴,半抓半扶地拖出了涌霞厅。
华昭一路架着祝锦夜,最后坐定在涌霞厅旁一个小花园内的石凳上,方才松了盖在祝锦夜嘴上的手。
祝锦夜大喘了口气道:“华昭,我真服了你了,这喜欢人家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还不准别人讲,你看那些师妹们可比你大方多了 。”
华昭笑了一笑,没有接话。
小花园内香樟搭篷,芙蓉吐蕊,小风吹得刚抽芽的柳条儿滴溜溜转,寂寞春思的气氛刚刚好。华昭在这一刻想起了她的晟水师兄,只是不知心里那人是否也一样想起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