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殷裴殷2016-07-01 15:25:56

《微漫注》

西游漫注 片段精选 
作者 挪威龙王 播音 裴殷 绘图 陈惠冠






 

《微漫注》

有境界

选自《西游漫注》第一回(2)

 

自始至终《西游记》行文中,诗句、对仗句俯拾皆是。“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翠藓堆蓝,白云浮玉。”一部神怪小说,一 部修炼故事,怎么会这么多对仗句呢?诗词对仗我不大懂,我只知道一个历史的大趋势。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越是阴阳失衡的时候,越是需 要调和阴阳,所有文体的流行,都是跟这个阴阳逐渐失衡的大趋势吻合的。到得清末,已经阴阳分崩离析、文失其刚、武失其传,盛行对联、以调和之。明代盛行修 道,多不入门径,阅读阴阳平衡的对仗诗句,自然也有调和阴阳的功效,宋词的节奏、合乎人体韵律、合乎天地的气息,唐诗圆润无方、浑然如丹、天然就是修炼人 的境界,而古老的《诗经》,看似质朴、其实更不一般,每一首都天然合乎易经的卦象。

每一种文体,自有他应在的境界,不在那个境界的人,就算模仿了文体,仍然是空有其表,跟这种文体真正所在的境界对不上号,那么看上去自然就空荡荡的。现在 人再聪明绝顶,也写不出来诗经那样的境界,也写不出来宋词、唐诗的境界,也写不出来明小说的境界。不在那个境界,自然写不到那个境界。中国古代文化有趣的 地方,就在于此,有境界。这个境界就是这个物质结构所促成-分层。

那深邃的又似乎是触手可及的悠然韵味,你看得到、体味得到,就是捕捉不到。

所以我觉得,《西游记》作者被后人给低估了,他的《西游记》、里面的阴阳对仗、诗词境界,可以使读者们,在阅读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调和气息、和合阴阳。 那么多人喜欢他,津津乐道数百年,在我看来,并不只是小说内容的生动有趣,他有着这种隐形的调和剂。如果翻译成外文,我相信,这些隐形的因素会被失去大 半。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步步紧扣、如影随形

选自《西游漫注》第一回(4)

 

《西游记》故事生动有趣、游龙一般,但是章回题目与随处可见的诗,却是让人看了心惊不已、如同大地上虬劲却又沉默的龙筋龙脉。故事,是人间的层面的,我的 意思是人间层面可以理解的。回目与诗歌,则恰好是上层的对应的实质。这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之所以是修炼故事,一个理由乃是,故事中人物的每一个心念、行 动,都同步转动上层的“齿轮”。并且,作为回报、作为响应和反馈,上层的齿轮再演化出下一步的下层空间的变化。

当然了,中国古典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红楼梦》、乃至《隋唐演义》、以及其他众多的小说故事,均有此特点,这是中国传统小说故事最具特征的一个特点。只是其它小说故事,都没有《西游记》这么的步步紧扣、如影随形。

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人们,意识观念都是立体的、分层的,这是现代人们尚无法理解的。古代的宇宙观是立体与分层的,考虑问题也是多层面齐下的。《易 经》、《春秋》,不都是立体的吗?易经是立体对应体系的理论,春秋是天、地、人间大事的多层互涉互动的现实例子。《诗经》则是反映了日常间这种互动与生活 的直接联系。从这个角度,所以我认为《西游记》特殊,并且他的特殊,还体现在有着非常通俗易懂的一面,这个跟四书五经是不一样的地方。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四门空空

选自《西游漫注》第二回(2)

然后祖师就询问悟空想学什么道,懵懂的悟空说,只要是有些道气儿的便想学。祖师就给孙悟空讲了道和道的不同,分为四类:术、流、静、动。祖师这一番理论,可真是算作又一次的石破天惊。他这一番理论,括尽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层次化生态分布。

“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现在日常人们最熟悉的这些算卦风水占仙一类的,在一般人眼里是非常吸引人,但跟修行完全没有关系,甚至连延年益寿都不能,这是术字门。

“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看来诸子百家、乃至医 学皆属于流字一派的。但是这个祖师说出来一个吓人的观点,按照他的说法,竟然是释家、道家也属于流字一派,想长生不老也似“壁里安柱”,终究有一天会随着 大厦倾塌、化为朽木。不是说释家、道家都是修行的法门吗?!怎么在这位祖师的面前也如此的不堪?不是《西游记》中写得很明白吗?不是释迦牟尼佛就在他的西 天,唐三藏去他那儿取经就是为了度化众生?这祖师轻轻巧巧的几句话,威力却如同炸雷。

“静字门中之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这一类属于中国本土的道家传统养生。也是达不到长生,如同“窑头土坯”一样。不是他静字门不正统,是因为他“未经水火煅炼”。

“动字门中之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这一类的想要长生也是妄想,如同“水中捞月”。

到此为止,这位祖师清楚完整的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全部的跟修行有关的门派学说。按照他的看法,没有一个是实际修行的。太可怕了,你不觉得吗?

特别是他对释家、道家的评价,惊天动地,瞻前顾后、古往今来、历史上独此一家。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千万不要来找我算 账,这可不是我说的。但是,我觉得,很可能人家说的是实情,就算找到祖师本人、找到吴承恩老先生本人辩论也没用,说不定人家几句话就把你给震惊得肝肠寸 断、七窍流血了。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上仙

选自《西游漫注》第三回(6)

孙悟空自从出了道心、决心要修炼、访道修道的这二十年,无论是东海龙王、阎王、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千里眼顺风耳、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全部都看不到的!这二十年,是孙悟空从三界内“消失”的20年。

在孙悟空从师父那儿下山之前,祖师对悟空饬令不准说出从自己这儿学道得道。祖师说这番话很有信心的样子,为什么呢? 因为他完全能确定,只要孙悟空不说,就没有神仙能探查出来!而事实上,自始至终,都没有神仙、人类、鬼怪等,能看到孙悟空这访道修道的20年,他在海上的 漂泊、他在南赡部洲的混迹江湖、他在西牛贺洲修道、包括他翻个筋斗云回家的过程,整个都是在隐身模式下运行的!

你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有多大。首先是,自从孙悟空产生修道那念的刹那间开始,他已经被祖师给保护起来了!孙悟空20 年的游历和修道,除非他肉身一直没有离开花果山,否则任何一个神仙都可以看到、孙悟空的修道过程,似乎整个完全都在祖师幻化出来的一个空间里,总之非常的 离奇,非常的玄妙。

所以,当一个猴头猴脑的大圣一蹦出来,东海龙王惊诧莫名,从道行上确知他是“上仙”,但竟然不知道这猴子如何修上来 的。所以,当这个青面獠牙的大圣跑到地狱胡来的时候,阎王们也战战兢兢,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得道的“上仙”,却没有来历,不知道什么时候修上来的。说是得道 的神圣吧,他名字居然还在生死簿上!

你说龙王也好,阎王也好,三界内的生灵,哪一个能躲过他们的眼睛?!但是就蹦出来一个这样的奇怪的神仙,他们谁都不敢动孙悟空,因为根据他们的境界,认为很有可能孙悟空是上界下来的,而且是他们没资格探查的上界,不然无法解释孙悟空这个事儿。

说到这儿,应该很清楚,为什么他们都称呼孙悟空为“上仙”了。上仙意思就是自己的上界、更上界的神仙,他们哪里敢动他的半根寒毛呀!但是眼见得这个上仙一点都没有神仙的样子,而且妖气十足、脾气很坏、很坏很坏。所以他们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上玉皇大帝那儿告状去啦!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聪明不一定有用

选自《西游漫注》第四回(3)

中国文字是单音字,而且存在非常多的同音字。并且每个字在不同地方的发音、声调也有不同,于是就带来了历史上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字谜。中国文字、跟很 多的东西存在着神秘的关联。可是往往看破其中关联的,并不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人。在猜测这种谜的时候,聪明不一定有用,甚至是聪明人反而意识不到已经出现谜 局、或者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深陷谜局。

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布袋和尚,网上有记录: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叫契此,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人。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又称布袋和尚。据传他圆寂前留一偈 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从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和尚即为弥勒菩萨。但是布袋就是“菩提”、“佛陀”谐音 (Buddha)呀。人们就是看着他几十年带着佛陀的暗示,就是看不明白呢。这个事情让契此和尚很是失望,临走前还在叹息这个时人的糊涂:“时时示时人, 时人自不识。”

《西游记》中就存在不少这类的字谜,并且一些简直都不是字谜了,甚至都是直说一样了。就是这样,可还是有一些研究的人就是视而不见。不知道是不是装作没看见,还是真的看不见。

孙悟空当初这方面很有天资,但是他因为滋生了自满,给自己的修炼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不完美的漏洞。这个小小的漏洞,小说以幽默调笑孙悟空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就是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很好很强大、但是不管他变什么,总是会遗留一个小尾巴,他的猴子尾巴就是不会跟他一起变彻底。他这个尾巴很有个性,可以跟你 悟空一起变大、一起缩小、一起飞翔、一起经受真火烧烤,但是就是拒绝跟你一起变化!我就是我,你怎么着吧。

孙悟空多次因为尾巴而露馅儿,多次在关键时候功败垂成,就是因为这条固执到家了的尾巴。孙悟空最后不得不走上西天取经这条路,也是为了弥补这个顽固的漏 洞。堵上这个漏洞、才得圆满。但是为什么这尾巴这么拧呀,那是孙悟空顽固的自负自大的心态造成的。他顽固的心态、对应到身体上,就是这条“尾巴”了。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不是大头朝下反的

选自《西游漫注》第四回(6)

中国历史存在一个让众多历史学家也好、历史爱好者也好、历史扒粪手也好共同疑惑的特点,那就是大部份在历史上留名者,根据历史记载或后人传说,都成仙成道了。据此有人就推断、中国历史是成功者的历史、强人的历史,中国人的性格中都存在依附强者的奴性、云云。

历史跟上界是反的。怎么反呢?不是大头朝下反的,而是因果顺序反的。本是天上云集了宇宙中许许多多的带有特殊能力的神仙,这些神仙根据历史计划,轮番下 世,留下必须留下的发明创造,完事后回去交差。不管人们是否理解他们、也不管人们是否尊敬他们、是否愿意记住,人家完成任务了就回去了。

而且有不少人来人间同时带有多种任务,一个人带的几个任务看起来似乎都是并不相干的。比如笔业祖师蒙恬,陶业祖师范蠡,车行祖师马王爷,鞋匠祖师孙膑,化 妆祖师观世音,膏药祖师铁拐李,评书祖师魏征,戏法祖师吕洞宾。你能想到吗?这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还要兼职作出多种发明。

并且有的行业祖师还是多人轮值的。蚕业祖师马头娘、嫘祖,织业祖师黄道婆、织女,渔业祖师伏羲、海龙王、姜子牙,屠业祖师张飞、樊哙,厨业祖师詹王、易牙、灶君,牛行祖师牛王爷、龚遂,豆腐祖师孙膑、庞涓、关公,锔补祖师女娲、老君,乞丐祖师伍子胥、范丹。

甚至直到近几年,有人才发现,中国历史上众多的行当,几千年流传下来,居然全部都跟修行直接相关,每一个行当的最核心价值观、都是要求修心。可能再过几年,人们会有更加惊奇的发现。

小时候看人家造房子,最有趣的就是观看开工前的祭祀、开工后打地基时候的祭祀、上梁时候的祭祀、上瓦脊时候的祭祀。现在还有印象,木工打家俱开工的时候, 一样有祭祀、祝词。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趣,也很深刻的教育,那就是敬畏一切对人有恩的、尊敬一切别人给予的。

现在,这些,已经都看不见了。只是,这记忆,将永远在我的世界里行走,我愿意携带他,并与愿意倾听的人分享。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一会儿说孙悟空是神仙、一会儿说他是妖怪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回(1)

第五回回目前一句还称呼孙猴子为大圣,后一句就叫猴子为怪了,怪不是妖怪的意思、也是怪物的意思,反正不是褒义。然后更过份的是,吴老先生开头第一句话就直呼这个猴子为妖猴,很不客气:“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

这可是怎么说?一会儿说孙悟空是神仙、一会儿说他是妖怪,并且这个现象在整部小说中都有体现。有人说这影射了中国阴暗的官僚体制、独霸话语权、规定不归顺的都是妖怪、归顺的妖怪也不是妖怪了。云云。

有些事儿,就是没人真的来说清楚。不知道的人就说个不停,真知道的人反而觉得不能说、因为都属于上界的机密嘛。

妖,在三界内,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评判准则。在地狱里、是不是妖都无所谓了、反正都是狰狞、丑恶的形像。在人间,没有人的身体、也就是没有转生成人、却通过 不合理方式获得了一些人独有的便利,或者有了人身、却没有人性、违背天定的人伦,这两种即是妖,也就是说,在人的层面,获得异常能力的生命、必须有人性、 符合人这一层面道德,才不是妖。因为人类即是各种各样生命转生的,只要他符合人类的道德,就算OK了。

再高于人的境界,比如天上,肯定是修上去的生命都有人形的真身的。但是他就得符合天上的神性的要求了,符合神性的道德层面、通过注册天箓进入神仙的循环体系。否则即是妖孽。

总体上来讲,不管是哪一个层面,都要进入上下对应的循环体系。在人间、脱离道德规范就脱离了这个循环体系,脱离了体系之后会强占许多别的生灵的资源,从而 欠下巨额账目。等到百年之后,这种抢劫型的生命就得下地狱、一层一层的剥离他们通过抢劫而霸占的资源。他们强占的资源,已经转化成了他们的一层一层的身 体、这种身体不是人皮,但是也是一种皮肉,那可不就一层一层的扒皮了……多痛苦呀。是呀,很痛苦,可是没办法,那是人家在资源回收、公平的返还给那些被侵 占的原主。

总结一下、大致上概括的说,在每一个层面上来说,要在那一个层面上生存,却不在那个层面的循环运作体系中的,通过暴力、强制来掠夺资源,来谋生的家伙们,就是妖孽了。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是分层结构的,每一层面都存在上下的循环。对于生存者来说,通过循环获取自己生存需要的资源,通过生存和付出作出自己的贡献。整个宇宙确实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生生不息的生态圈,繁荣的生态系统。

按照这个理论,于是《西游记》中相关的一切事儿都清楚明了了,为什么孙悟空有时候被称作妖,有时候被称作神仙。当他表示要加盟这个系统的时候、或者努力争 取加入的时候,人家就觉得他有希望成为正规的神仙,就称呼他神仙、大圣了,其实当他修炼的时候,符合人家神仙规范的时候,那时候他确实进入了这个生态系统 了。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装到鱼缸了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回(6)(7)

 

这儿说得很明确,天宫跟花果山的时间换算基本上是线性的一天对映一年。可是历史上还有一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观棋烂柯典故,还有“山中方七日, 地上已千年”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莫非是古人乱编乱说的,自己也搞不清楚说多少时间差才能增加神仙故事的说服力?其实人家是不同层面的时空,时间换 算关系当然彼此有差异的了。对映到人世间的时间的不同,就说明他们在不同层面的时空。用空间的层面的理论,恰好可以解释这个差异的变化。其实关于时空的变 化,也不一定是固定的。每当遇到特别的事情的时候,这个时空变换比例会骤然发生重大变化!往后面看你就知道了。

且说孙悟空与众天神厮杀,从上午10点开始,拼杀到差不多晚6点,折腾了大概似乎差不多是八个小时。这差不多一天吧。然后呐,您知道我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然后居然是玉皇大帝的天宫,也是过去了一天!第六回在玉皇大帝跟观音菩萨聊天时如是说:“……朕心为此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这 一日不见回报,不知胜负如何。”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花果山跟天宫的天上,已经不存在时间差啦。在孙悟空浑然不觉的当儿,天神们已经把孙悟空给装到鱼缸 了。

孙悟空犯的错,严重到什么地步,通过这个事情,可见一斑。玉皇大帝他们天庭的法力,也可见一斑。

且慢,我听到了,有人脑袋里在反驳了:“既然玉皇大帝他们被你说得这么玄乎,为什么就是搞不定俺们老孙?!”嘿嘿,有原因,原因大著哩。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天条

选自《西游漫注》第六回(1)

 

观音菩萨向玉皇大帝询问妖猴的出身。玉皇大帝扼要又完整的向观音菩萨叙述了孙妖猴的来历。但是600多字的长篇叙述中,他有三个事情没说出来,一个是他没 搞懂的事情、孙悟空究竟是如何的莫名其妙的得道成仙、自削死籍,一个是得道后的孙悟空在下界的东海龙宫、阎王殿耍流氓的事情。对于后一件事情,玉帝仅仅是 说了一句:“当有龙王、阎王启奏,朕欲擒拿。”原来在这个时候,孙悟空这种自削死籍是不允许的。玉皇大帝不说观音菩萨也知道这个规矩,就单凭动物自削死籍 这一条,足以判孙悟空的罪了。

为什么自削死籍不允许?因为孙悟空不是人类,开始他没有人皮、没有人的外形与真皮。他通过得道获得了真皮,但是外形仍然是禽兽类,不是人类。如果孙悟空是 人类、他自削死籍就削了,没人管他、约束他。但是他不是人类,就不行了。在修炼界,这个可是个绝对的金标准、也是不为人知的一个秘密。但是,为什么太白金 星的意见相反呢?因为就在孙悟空开始,这个天条刚刚改了!玉皇大帝如是说:“……朕欲擒拿,是长庚星启奏道:‘三界之间,凡有九窍者,可以成仙。’……”

这个事情,我不说恐怕很多人看《西游记》看到这里也不会当一回事儿的。我就说《西游记》的留白手法太高明了,高明到天衣上给你留出缝隙来,可以让你都看不见、能做到让你看得明明白白的又保证让你视而不见。

在孙悟空之前,天条是这样的,只有人类可以修炼,不是人类、没有人身的一律不准修炼,绝对的不准。在孙悟空那一刻开始,也就是这一期人类文明的几千年中,特别是唐代以来,这个天条就有了变化。具体是为什么,且不多说,反正是这个天条变了。

为什么不准非人类生物修炼呢?因为它们在世上的时候、修道的过程中,没有人类道德的规范,那些规范不是约束、指导它们畜生的,那是人类专有的,甚至人类的 存在、都是围绕道德的规范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人类的道德规范能对映到天上、修道上去的人会符合天上的规范,修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升华、对映上去了。 那么非人类就不行,对应上去的不是天人的规范、神仙的伦理道德。那它们对映上去是最终会修成什么?就是恶魔、撒旦这一类的天上屎壳螂、高层搅屎棍。悟空同 学呢,正是这种情况。

对了,你想起来没,我刚刚说了玉皇大帝漏了三个事情没跟观音菩萨说,第三个事情然后我就没再提起了。第三个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孙悟空面见玉皇大帝,从来是不行臣子之礼的。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肉身成圣

选自《西游漫注》第六回(4)

 

你看二郎神多大的神通啊,连几乎证悟到了佛境界的孙悟空都打不过他。但是他却不在乎天上的福分,搬家到凡间,整天面对一群又一群的凡夫俗子、面对这些庸俗的生老病死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二郎神的可敬之处,这个人世间,不是哪个神仙都敢在这儿长期呆着的。

并且,据说,二郎神是肉身成圣。什么是肉身成圣?或许有人立刻想到了六祖慧能、想到了历史上一些修佛者的不腐肉身。是的,本来么,佛教是讲涅盘的,就是不 要、脱掉肉身,但是偏偏历史上有人就修行得能够把肉身也一起转化,成为不灭的神奇物质。这个是不符合佛教的教义的,或者说,不是佛教的教义所涵盖的。这是 历史上一些奇特的修炼者,他们用自己的修为表明了,人类的肉身可以转化成更高级的物质,并且人家没有虹化掉这个身体,特意留下来给后人以启发。当然了,结 果你知道,千百年来哪有几个人看懂的?

但是他们这不算作肉身成圣,肉身成圣,就是这个肉身修成了,走到哪里、走到哪个时空中去,显现的就是这唯一的肉身。这个才是真正厉害的。这个太厉害了,厉害得还是不要多说为妙。

二郎神的出身,跟西方希腊神话中的一些神一样,父母一个是神、一个是人。只是西方的半神半人没有修炼这回事儿,而东方有,二郎神本来出身就好,然后还走入了修炼的路途,成就大得不得了,我想一定是超越了奥林匹斯宫殿中的宙斯大神。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正经八百的做神仙

选自《西游漫注》第六回(5)

 

后来孙悟空施展隐身法,跑到了灌江二郎神的庙里去。这个孙悟空不往别处跑,为啥要跑到对手二郎神的庙里去呢?我觉得可能是这样吧,打来打去,二郎神这么厉 害,并且对方也没有对自己下杀手,可能孙悟空开始有点羡慕二郎神了,看人家正牌的神仙多么正义、多么威风啊。跑路不及,不如顺便去他庙里面观摩观摩、学习 学习。于是就变作二郎神,进了二郎庙。

坐下之后呢,孙悟空还认真起来了,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看着看着,就入神儿了。估计这孙悟空发 现,原来二郎神做官很辛苦的嘛,原来这二郎神,每天都在关心、保护着他辖区内的老百姓的嘛,原来这二郎神,不是每天东游西荡、耍威风的嘛,原来这做神仙其 实也是个辛苦的差事嘛。看着看着,学着学着,一丝丝敬畏的、崇拜的心态,就冉冉袅袅的升起了……

孙悟空没想到会在对手二郎神这儿学到如何做神仙。突然真真君出现了,大圣见了,情急之下高声叫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你猜他为什么这么喊?我 猜是他正在纠结遗憾中,他纠结自己咋就不会这么正经八百的做神仙呢,遗憾自己咋就不能也想二郎神一样呢。真是着急上火啊,这当儿才明白,明白的太晚了也。 真二郎神一过来,他巴不得人家这庙就归他了,于是就想以强行霸占的武力姿态跟二郎神谈谈收购价格:“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二郎神,其实可以算作是启悟堕落悟空的第一人。为什么玉皇大帝他们费了那么大劲,就是不能启悟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是

太乙散仙。为什么二郎神能?因为二郎神也是一个太乙散仙!

诸位应该还记得,小说中说出了,孙悟空是太乙散仙。散仙,类似道,但不是道的体系的,所以东海龙王、十殿阎王、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他们统统搞不明白这猴子怎么回事。那么二郎神不也是散仙,为啥就没说玉皇大帝没搞懂他呀?其实,玉皇大帝搞懂了二郎神了吗?没有!

那你说,我的意思就是说二郎神和孙悟空是一路的?不是。他们也不是一条路上的散仙,谁看谁都新鲜有趣,他们各是各的。只不过跟其他神仙比起来,他俩的共同点更多一点点。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爱屋及乌

选自《西游漫注》第七回(1)

 

我知道,在以往,大部分读者都是站在孙悟空一边的,都是对天庭和天规充满鄙视的。不,我说错了,他们都没有站在孙悟空的一边,因为后来孙悟空改过自新了,而读者们都没有,大家都站在了孙悟空错误的过去的一边,并且是被后来的孙悟空抛弃的那一部分。

同情自己喜爱的角色,这个嘛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嘛,有的是对的,有的就未必。爱屋及乌,的确是人类共同的一个心理特点,喜欢一个什么到一定程度,就会把 他的一切都认为是合情合理;反之亦然。这个特点,可以说是人类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模糊地带,人类辨别力精确度的误差区。可是往往关键的失误,就是在误差区上 出现的。孙悟空本人即是如此。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行黑业、结善果

选自《西游漫注》第七回(3)

 

孙悟空为什么一边干坏事,没有随着掉档次,反而还意外的吃了他修炼中最为亏欠的金丹,还意外的成功吸收了金丹的能量?莫非孙悟空修得是黑魔法门?黑魔法门 就是行黑业、长黑功、当然,最终要经受黑业的反噬,以加倍的偿还、加倍的痛苦、与最终的形神全灭来买单。向谁买单呢?就是黑魔王咯。

哎呀,孙哥哥当然不是修黑巫术的啦。他行黑业按道理说当然是要掉档次的啦。但是,唉,他的确没掉下去,的确这个这个……。这可是怎么回事,您能知晓原因吗?

这种现象,非常稀少。这种现象发生在他身上,表明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他已经有师父在管他了。嘿,你一定会说,那还用你说,这师父肯定就是菩提祖师了。

我说,绝对不是这个菩提祖师,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现象有一个说法,叫“行黑业、结善果。”只有佛家修炼法门中会存在这种现象,菩提老祖不管是什么门派的,他都不是佛门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您对什么叫“行黑业、结善果”还不太清楚,就请有空读一读米勒日巴佛的修炼故事,其中是有描述的。

是谁让孙悟空行了黑业,能结善果呢?是谁让孙悟空没有被提炼成炉渣,是谁呢?──是如来佛祖。对,是还没有出场的如来佛祖。行黑业、结善果,是对非常特别 非常特别的有潜质又比较顽劣的徒弟,才会采用的不得已的办法。并不是因为他会干坏事,也不是说对他干过的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孙悟空是一款特殊材料,不是这个三界中的原材料,因此在太上老君那个专门用于分离铅汞、化合铅汞的八卦炉中,代入孙悟空这个变量之后,才发现太上老君的分解公式失效了,参数类型不对,导致无效输出。孙悟空这个错误的变量,成了八卦炉这个系统的僵尸程序。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几百年没人写出来

选自《西游漫注》第七回(4)(5)

 

哎呀我这个人,就是心底好,跟人说话就想把秘密全部告诉人。天机一样的大秘密我都给说出来吧。

孙悟空气哼哼的问如来:“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如来笑道:“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阿弥陀佛。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

如来没说自己是释迦牟尼佛,如来是佛啊!可是他根本没说自己是佛。要知道,整个西天取经的事情,就是他决定下来的,只不过是观音菩萨具体打理。其实,明白人一看他说的话,应该早已了然。

第一次面对孙悟空,如来佛却以尊者自称,并且说自己属于西方极乐世界,并且念动阿弥陀佛的佛号。这个话,几百年没人写出来到底怎么回事。今天揭谜底、咱们了账,好不好?

如来此言,是面对孙悟空的真如本性说话,并非是眼前的这个猴子。如来以西方极乐世界尊者身份,面对孙悟空,说明孙悟空本性在那个境界,并且释迦牟尼佛以平等身份面对孙悟空的本性。释迦牟尼为甚自称西方极乐世界的尊者呢?他不是娑婆世界的、不是大梵世界的无上王么?

因为这时候,如来他代表西方极乐世界而来的。念动西方极乐世界之主阿弥陀佛之名,是跟阿弥陀佛在沟通,他就是根据阿弥陀佛的意愿前来的。

所以说,孙悟空真正的师父,不是如来佛祖。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等人是他如来佛祖的弟子,孙悟空不是。不错,在修炼的路途中,接手孙悟空的是阿弥陀佛。那你可能会疑问,就凭这三言两语,你就敢断言?三言两语只是一个锲头,西天取经的故事本身能证明。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佛来的

选自《西游漫注》第七回(6)

 

孙悟空现在脑袋里只有耍赖打劫这一根筋,正说反说都没用,他是吃定玉皇大帝这一单了。没办法,在孙悟空的逼迫之下,如来佛不给孙悟空点颜色看看是不行的了。

奈何孙悟空本领不多,如来佛选择余地非常有限,除了一个七十二变、一个会变大缩小,孙悟空就脚丫子利索点。然后佛祖就跟孙悟空打赌了,赌孙悟空跑不出自己 的手心。如来如是说:“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 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佛来的,说起话来度量单位动不动就是以劫来算。真的没办法,劫,这是佛界的最基础单位了,就像人类以尺、以斤、以天来计量一样。孙悟空 从出生开始到现在的时间,也就是个劫的零头的零头的零头。况且,还是以地面时间的年来计算,没有用如来他世界的时间来计算呢。如来他世界的一日,就是地上 的一千年,要是这时候孙悟空知道了这个差异,要是如来说用自己世界的时间来计时,估计孙大圣当场就崩溃了。

孙悟空不知深浅,认为如来十分好呆。然后后面发生的十分搞笑故事,世人皆知。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典故,就此万人传诵。前面提到过,如来佛他们,有 能力在三界内造出一个孤态的时空泡,他们其实有能力在任何地方、随时制造、并且是瞬间即成。佛界的能力就是这样大的能力。孙悟空哪懂这么高深的科学嘛,所 以就傻不楞登的上了人家手掌。地球周围就存在科学可以探测的时空密度变化区域。地球表面上也有,虽然还意识不到、探测不出来,但是不少人的本尊经常能有意 无意的进进出出的,只是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罢了。

前面说到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要捉拿孙悟空的时候,其实已经动用过一次这种技术了。那一次孙悟空浑然不觉,这一次,继续不知不觉。在三界内或者天上的某 个时空范围,用更微观的物质和能量构造出一个孤立的时空来,其实在那个当儿,孙悟空身体的每一层物质,都被人家那种微观的物质给控制,压缩了。孙悟空毫无 知觉。那看上去不大的时空泡,密度极大、在那时空中孙悟空的感受当中,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广漠、遥远,确是孙悟空被无穷无尽的给压缩缩小了。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孙悟空的怕心

选自《西游漫注》第七回(7)

 

还有一个最大的谜团,就是孙悟空究竟是怎么堕落的?不是说他起了争斗心就开始堕落么?是的,但那已经是孙悟空被钻了空子之后迟早要出现的局面。孙悟空的弱 点、缝隙,从他开始出修道那一念的时候,就铸就了!回到第二回。孙悟空什么时候开始自满自足了?在得了祖师的真传秘诀之后,开始顶撞师父。师父传他七十二 变之后,就认为一切搞定。为什么,因为孙悟空修道的唯一目的就是长生不老,没有更高的追求了。

回到第一回。长生不老的追求,修道的追求,不是导致孙悟空一念震动天地,跳出三界的大道心么?是。那是作为一个起步者的追求,是完全可以算得上了不起的。 可是你看孙悟空起了道心,确因为“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多少人不知道这里隐含着孙悟空最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导致了他学到一点真机 就自满自傲,是什么,哈哈,就是他是出于“忧恼”,才被动的出了道心。这个“忧恼”怎么就是弱点、空子了?这个忧恼就是怕心。

对了,孙悟空是在怕心的驱使下,走入道途的。一旦怕死的忧虑解除,孙悟空修道,骤然失去了目标,变得毫无追求。他的傲慢、炫耀、自以为是,就是怕心的另一 头。所以,当祖师发现他的炫耀和虚荣的时候,火速赶他走人,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知道孙悟空已经没有再提高档次的可能了。至于更高的神是否管他,那是别人的 事情了。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假经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选自《西游漫注》第八回(3)

 

有网友推荐一个也是姓吴的以阴谋解读西游的阴谋,花时间大概瞄了一下,怎么说呢,不懂装懂很可怕。但是人家怎么说是人家的事,谤道谤佛的人,哪个朝代都是 有的。但是呢,之所以歪曲的说法越来越盛行,乃是因为真正解读的人太少了,越来越少,因为吃力不讨好。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有了不同的说法,读者就有了对 比的机会,有了对比的机会,就有了选择的余地。

不了解中国古代修炼文化的读者,想读懂这本书是不可能的。鄙人也是自幼喜好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西游记原著是从初中就开始看。研习了这么多年,才换得 有一天看这本小说,忽然豁然开朗。就鄙人自己的感受来说,看懂西游记,是在看懂了易经、吕氏春秋、性命圭旨、抱朴子、麻衣相,以及一些佛经、道经、还有一 些传统武术古籍,并且有些东西,好歹都曾经自己肤浅的玩了一玩,有了亲身的体验之后,才知道,小说中说的不少东西,对于没有感受的人,实在是不为人知、不 足为外人道啊。

悟元子刘一明道长的西游原旨,对于没有自己玩过易经的读者,可能不太清楚里面的卦象是什么。没有了解过九转丹、了解不深入的,不知道他看出来小说中隐含的 卦象,对修道人来说,是怎么样的天机。那是天机运转的规律、轨迹,看到他这地步,可以说已经知道怎么去夺天之机了,多么可怕的修道成就啊!说起来都觉得惊 心动魄。可是对一般的人来说,就是一堆枯燥的没趣味的东西,甚至是有阴谋在里面。

但是呢,假经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确实如此,一旦说破了,那就看起来清楚明了,并非什么玄玄乎乎的,人人都能看得明白。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如来的箍儿

选自《西游漫注》第八回(4)

 

如来又取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 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以前读到关于如来的箍儿,都觉得如来佛真是狠人,尤其是陈玄奘,更是觉得看起来蔫茄子,咒起最帮他的孙悟空来可来劲儿了。

后来才发现,这个箍儿,是一个现世报的机关。它把一个人脑袋中的恶念,会造成的恶业,与将来恶业反噬的痛苦,之间的这个很长的时间差,给消掉了。它是一个 时空通道,把将来的果直接跟现在的因挂起来,变成如影随形的同步关系,并且是把各种各样的苦难转换成单一的疼痛。悟性好的修道人,一说自然会会心的微笑。

制造这样一个箍儿,真的是得贯通天上和地下的法力,穿透各个层面的时空,把其中的循环因果关系,能够在一个单独的时空中再造,并且再呈现到修道人能感受的程度。修道人的身体,始终在这个隔离的孤态的时空泡中,三界内的其他的生灵看不见、也感觉不到。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不只是人世间有伤感

选自《西游漫注》第八回(6)

 

前面说到了什么奇怪问题呢?您想一想,小白龙、卷帘大将、天蓬元帅、孙悟空,本来这一干神仙,都不是佛体系的,龙族,道的体系有,佛的体系也有,四海龙王 乃是水龙,隶属道体系。卷帘大将、天蓬元帅隶属玉皇大帝的天宫,自然是道的体系。孙悟空,跟他的第一任师父菩提祖师一样,非佛非道。可是他们最终都走到一 起,跟随本来就是佛体系的金蝉子修行,似乎是入了佛门嘞……

这个是否说明佛门普度众生,法力更强大?其实不是。问题非常复杂。佛门自然是讲究普度众生的。但是呢,真正的按照佛门的规矩来说,他们只度本属自家体系的 生灵的。如来佛想要救度其他体系的众生,简直是太难太难太难了,这么说吧,基本上是不可能。耶稣当年传法,看来自各个天国深陷罪孽的生灵被贬到人世间挣扎 沉沦,耶稣可怜这些世人,试图救度他们,到自己的天国。结果呢,耶稣自己被钉死了。多可怕呀!

不只是人世间有伤感,天上也有伤感的事情,沉重的哀伤。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天神们把这俩货扔到凡间

选自《西游漫注》第八回(8)

 

天神们把这俩货扔到凡间的时候,一来不关闭他们的本事和神通,连法器都一起带下去了;然后任由他们在凡间为非作歹、杀生无数。那个卷帘大将虽然被飞剑穿身,但是显然没有想结果他的性命。

这俩人在天上,就是打打杀杀的角色。根据这两个人的个性我们可以判断,天蓬元帅、卷帘大将,他们似乎是天上的武灵、一种天界的护法神一样的神灵,在天界的 时候作为他们,任务就是消灭宇宙中那些败坏的生命。对于生命的成住坏灭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灭。可能是因为这样,他俩才会认为,吃几个人算什么,跟捉狼虫 虎豹来吃一样,人在他们眼里就是败坏的。

但是我估计,正是因为在天界他们的嗜杀已经过份了、越界了、不再严格按照天界的规律,只清除那些罪当清除的败坏之物。为什么他们越界?那我想可能就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被下界的阴邪之物入侵导致的。

小说中后面都明确写到,卷帘大将、天蓬元帅他们哥俩都是下界的修道人修行上来的,悟得天机、化得本体。悟能跟悟净不同,悟净是任武游侠,豪气冲天,功夫高 了之后开始寻仙访道,然后得遇真人,修道上天,悟净是主动寻道的。悟能的好吃懒做心性浊,是在还是凡人的时候,就固有的秉性,整天稀里糊涂,但却是傻人有 傻福,愣是守株待兔,等来了度他的师父来教他修道,然后修道圆满,白日飞升上天了。

哥儿俩个,上天都做了武将。但是我跟你说,虽然入了武行威风的不得了,他们俩都是没果位的。为甚没果位?那是因为他们的修炼都有瑕疵,瑕疵是什么?就是没 有修干净的下界物质,跟三界内的物质联系没有断,没有断,那地狱中的阴邪之物就自然有了能直通他们大脑的快捷通道了。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俩的再次被打下凡 间,几乎是在他们上天的时候就可以断定的了。他们不像木咤那么幸运,老早就遇到观音菩萨做师父,带着业力继续修行。但是他们也可以说是更幸运的,木咤几百 年数千年的跟着观音菩萨,也不会再有大的进步了,不太可能的了,但是他俩很早很早就被安排了后面的修行……

等啊等啊,等到机缘成熟,等到五个沦落凡尘的家伙凑齐了,天上的大神们把他们五个的问题一起打包解决。因为,似乎,看起来,他们五个沦落者,谁的问题都不 好单独获得解决,五个人一起才行。什么是机缘,这就是机缘的呀,所以一等就是几百年、一等就是上千年,稍一差错还又错过去了得重新来。你瞧瞧,大神们想彻 底度成一个生命,多么的不容易呀。不是大神们能力不行,是修道的人自己瑕疵多多,杂质多多,恩怨牵扯的太多太多。就好比他们想把一块木头变成金条,你说是 容易还是难吧。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神课先生袁守诚

选自《西游漫注》第九回(3)

 

这个神课先生袁守诚,是以算卦先生的面目出现的。并且,一般情况下他也只玩易算、八卦、麻衣相这等一般算卦先生玩的卜测技术。作为唐朝著名人物的袁天罡, 是个历史上在易数和预测领域赫赫有名大人物。黄石公、张良、京房、袁天罡、诸葛亮、邵康节刘伯温这几位,凡是研究过易数、预测、奇门遁甲的人都必然熟知 的。因为这几门行当的理论,就是在这几个人的手里不断变化的。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名人志士、帝王将相多不胜数,能把过去未来在手上捏来捏去的,声名显赫, 也就是这几个人了。

因此这个袁守诚作为袁天罡的叔父出现的事情,我怀疑其实是袁天罡的师父。历史传说也好,正史野史也好,易数的流传天下皆知,但是真传呢,我相信奇门遁甲中的说法,是一线单传的,前面罗列的这几位人物,就是这一线上几个最有影响力的。

为什么这么认识?因为每个朝代的变化,是天地人齐变,变得太大了,以前的易理就不能跟现实符合,就得有人出面,在人类这个层面上来修改易学理论。

小说提到这个袁老先生,说他“那先生果然相貌稀奇,仪容秀丽;名扬大国,术冠长安。”术冠长安,那就是长安城内他是最厉害的。那么他的侄儿袁天罡、他侄儿 的同事李淳风,自然在他老人家之下。水平比袁天罡高,辈分比袁天罡高,如果是他的师父,以袁天罡叔父的面目出现,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为如果以师父的名分 出场,那袁天罡是大唐重臣,入朝事君,会让袁天罡的同僚们不好应对他。易数真传不像其他技术一样是家传的。这个是跟修行法门一样的不认亲缘的。

一般的算卦先生,没有能力识破神仙的变化、鬼怪的变化也识不破。大多数算卦先生没有所谓的阴阳眼,跟你我凡人无任何区别,无非是掌握了一门预测技术而已。 有阴阳眼的算卦先生,只能看到阴间、胡黄白柳之类的下等物质空间的东西,看不到神仙的。能看到神仙的算卦先生,他的能力绝不是算卦这么低档了。

这袁守诚老先生,泾河龙王怎么变化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泾河龙王

选自《西游漫注》第九回(3)

 

话说这泾河龙王为什么会出现渎职行为。作为一个下界的仙,龙王有缺点、会误杀、有失德之事发生,不算是意外的。因为他就在下界人间,整天虽然甚少直接接触人类,但是他的工作职务却是为人类服务,整天满脑子考虑的都多是为了人类的如何如何。

作为一个神仙,他考虑人类的事情,就得把自己的身体和思想跟人类这个大界连在一起,建立脉络的渠道来做沟通。这一连接,可就不得了了,对他来说,他就无法避免的要接受很多人类下界的东西传输过来,好的不好的都一股脑儿的会过来。

那么,时日长了,泾河龙王自然不免会档次下降的。好在,这个问题老天早就有所安排解决,河府龙王只是一个职位,要定期更换,就跟人间的官员有任免差不多。所以,地上的神仙们一方面要遵守做神仙的规则,尽量避免来自下界的污染,一方面,要定期换人。

这个事情一说,可能有读者会吃惊的。其实如果阅读范围广的读者,应该马上会想起来同类的事情。并且小说中魏征也是这样的情况。魏征是什么情况?他是白天在人间做事,梦里兼职做神。

在民间传说中,经常发生有正直善良的人,死后去任职阎王、接替之前阎王的职务;也有人晚上睡觉去兼职做判官,审判亡人们的因果业报。三十多年前,我们家乡 就有这种事情发生,一个老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忽然向子孙们说自己会在某日某时去世,要他们都到时候赶过来。到了时候人都来齐了,他坐在那儿,就说自己这 么多年,经常在睡梦中去做兼职判官,阴间的人手不够。现在他阳寿满了,要正式上任去了,说完就断气了。他满堂的儿孙邻里们大惊。

你看那沙和尚,也是修道人上去,任职卷帘大将,那么他之前肯定也有人任职卷帘大将,他之后也有人任职卷帘大将。再看那猪八戒,他也只是一任的天蓬元帅,天蓬元帅的职务肯定不只是他一个人担任过。

这些人的离任,要么是因为到期了,要么是因为被污染的撑不住了,这两种情况都不会治罪,找个有同样档次神通的神仙接替就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渎职、意外的犯了不该犯的罪过,因此而被撤职查办,泾河龙王、沙和尚、猪八戒他们就是这种情况。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龙形之身

选自《西游漫注》第九回(5)

 

懂点古文化的人都知道,自从秦汉以来,皇帝总是称“龙”,他明明有爹妈的,却又称天子。但是中国古文化中又从来没有“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说法。这可是怎么回事?各种说法乱糟糟的纠结在一起。

中国大地上有龙脉,一个时期一个走形走势,支配这龙脉的神仙,必须有龙形的身体,不然他支配不了,运作不了一朝江山。对于投胎到人间来执行这个运作江山之 任务的家伙,就是皇帝,要让他有成为皇帝的本领,要给他构造一层身体来支配江山,控制山川河流之脉络。这层身体就是龙形。皇帝本人基本上甚少知道自己这一 层身体,但是他每天脑袋里想的事情,做的事情,无不牵连着这一层身体在运作,从而也影响着天下的运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地上的神仙灵异、妖魔鬼怪、幽冥地府,无不在这个龙形之身的掌控之下,龙形么,就是脉络之主宰的形像化。那么这个龙王见了太宗,必然 要称臣的。这帝王他的气运一到定数,这龙脉就变化了,又构造了新的龙形大脉,给了新的命中之主,他就马上失去了主宰天下的威力。

你看那学者研究皇帝为什么称龙,又是易经、又是图腾的,他们只是在研究学问,在猜测,却不知,古代人言辞的后面,往往有真家伙。

过去发生灾害、异象,皇帝要颁布罪己诏,向天上和天下谢罪。的确是因为他没有好好的管理好这个巨大的龙形之身,导致天下之身出现病恙的。

孔子教导帝王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很多儒生都傻不楞登的以为是个简单的事情,历来帝王能真悟这个事儿的也不多。修身作为皇帝来讲,是个终身的功夫,他的确是要修筑好每一层身体,才可以做好皇帝这个活儿。

帝王要有帝王的范儿,他这个范儿不光是为了别人参观瞻仰和崇拜用的,他符合了这个范儿,才能调动的好这个号令天下的身体。他这个身体不只是号令人,简直是天地之间的神灵都可以调动起来。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千古一帝,再无二人

选自《西游漫注》第九回(6)

 

唐太宗是什么人物?给全天下帝王树立规仪的就是他,千古一帝,再无二人。他就是《帝范》的作者,告诉后世帝王怎么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帝王。

当你有容纳天下的胸襟,才能品尝到其中言辞的滋味。当你日渐发现天下的走势沉浮跟随你的决定和心态而动,就自然明白了孔子所言修身与治国平天下,断然不是空话套话。你看那小说如何称赞这大唐太宗朝:“君臣相契同尧舜,礼乐威严近汉周。”

当您看完前面的话,再看唐太宗所著《帝范》为什么开篇第一篇是:君体第一了。再看这君体内容,细细琢磨一下,相信您有完全不同以往的感受:“夫人者国之 先,国者君之本。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 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

尤其是序言中的一句,可能看起来再也不是理论虚言了:“先皇以神武之姿,当经纶之会,斩灵蛇而定王业,启金镜而握天枢。”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你是皇帝也不行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回(1)

 

太宗皇帝把魏征召到宫里面下围棋,据说博弈之道乃是洛书河图之道,善易者善弈,善弈者未必善易。围棋下的再精彩,也不如深研阴阳易理之通天大道。就像这泾 河龙王,若放在常人堆儿里,肯定是强人一个,小算盘整天劈里啪啦打得山响。但是恰是他自以为的聪明和强悍,把他自己推到了尖峰,牛角尖的顶端。

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魏征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眩睡。看魏丞相这样呼呼的睡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然后唐太宗宽慰的、放心的、满意的笑了。可是不长时间等魏征醒过来,超级灵异事件发生了。原来是秦琼他们发现了被斩杀的泾河龙王的脑袋。

魏征一觉醒来,睁眼一看对面居然是皇帝那笑眯眯的脸蛋儿,吓了一跳,想起来自己居然是在跟皇帝下着棋就睡着了,于是赶紧叩头谢罪:“臣该万死!臣该万死!却才晕困,不知所为,望陛下赦臣慢君之罪!”

通过魏征的道歉,应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是魏征自己要入梦的。那定是玉皇大帝他们让他按时睡去了。还有一点,并不是说一睡着就能马上进入梦境并迅速离体 的。但是魏征他是刚一合眼朦胧间,就精神抖擞的元神出窍,飞上天去到了剐龙台那儿。你就可以看得出来,他飞行的路线,都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当然了,出离 肉体的魏征就是天神一个,他再也不用考虑凡间的顾忌,执行任务就是了。

在魏征举刀之前,这龙王哀号不已。我觉得对龙王来说,魏征被宣召到皇宫,在太宗要求下对弈,以及忽然睡去离体飞上剐龙台来的整个过程,龙王应当是都瞧在眼皮底下了的。后来龙王的魂魄前往太宗处骚扰,纯属耍赖。

这魏征离体的时候,太宗等一干人,没有一个看到魏征威风凛凛的元神出窍而去,天空中的天兵天将与押着泾河龙王的剐龙台,应该是没有一个人看得见的。凡人看 不见,因为他们都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层面里。但??

每天都是好晴天2016-07-01 17:05:38
存起来慢慢欣赏! 谢谢!
彭小仙2016-07-01 20:12:34
喜欢里面的插画
每天都是好晴天2016-07-01 23:04:48
色彩艳丽,大气洒脱,而且画面帖合故事,是个懂西游的画家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