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朋友们纷纷安利一部同志题材的网剧,正准备看呢,听说 就被禁播了,据说被禁的原因之一是同性题材“有伤风化”。笔者不由想到,很早以前tvb的都市剧《男欢女爱》在北京台热播,当其中一集出现女同志情节后, 这部剧就在内地电视上消失了。又想到,不仅是娱乐性较强的电视剧,就连艺术性为主的同志电影,不管你得了中国第一座金棕榈,还是得了华人第n座奥斯卡,都 无缘与内地观众在大屏幕相见。同性恋,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记得龙 年春晚的时候火了一个段子:中国人爱说“龙凤呈祥”,其实在凤凰中,凤是雄,凰是雌,因此龙凤的结合其实是同性恋。这个段子早在白先勇的小说《孽子》中就 出现过,主角龙子就用这种说法来和同性恋人阿凤调情。虽说是段子,但在我泱泱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同性恋并不是一种不能宣之于口的爱。笔者希望在这里,把 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分享一下,共同感受来自古代的彩虹之光。
homosexual这个英文单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德意志帝国颁布了的惩处男同性性行为的新宪法,匈牙利作家卡尔•玛丽亚•科尔特贝利撰文抵制该法令,首创单词“homosexual”来称呼同性恋,来取代之前充满贬义的称呼“pederast”(鸡奸者)。
“homosexual”, 单词的前缀“homo-”来自希腊语,表示“相同的”;词根 “sex”来自拉丁语,表示“性”。 这个单词后来被德国精神病学家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 Richard Freiherr von Krafft-Ebing)和其他的医生接受,并在医学中使用。
gay,本意为“快乐的,喜悦的,无忧无虑的”,辞源为古法语单词gai。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英文名即为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大作家在腐国耍心机有木有。
在粤语区称男同性恋者为“基佬”,因为粤语的“基”和“GAY”同音。“基佬”本不是尊称,但随着时代进步,同志们也用基佬来自称。陈小春、林子祥出演过同志电影《基佬四十》,黄耀明在演唱会上出柜时也称“我系基佬”。
在台湾,因台语的“假”与“gay”谐音,便称男同性恋为“假”或“甲”。
“lesbian”,本意为古希腊小岛Lesbos(莱斯博斯岛)上的居民。因为女同性恋诗人萨福Sappho居住在该岛上,所以萨福之后,人们用“Lesbian”这个词汇来称呼有同性倾向的女性。
女同性恋的身份标识是黑色倒三角形。纳粹德国将其作为在集中营中反对纳粹家庭观的女性的标识,用粉红色三角形作为男同性恋标识。此后,反对生育或其他传统价值观的女性,往往会被冠上此标识。不过现代社会,这已是女同性恋引以自豪的标识。
这个称呼,由香港文化人林奕华于1989年首次使用,来称呼同性恋者,他自己也是同志。哦,他还是哥哥张国荣的同学。目前从事舞台剧编导工作。
2005年,李安的《断背山》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大奖,使得“断背”一词也成为同性恋代称。
90年代,人们将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组合在一起,泛指所有非异性恋者。彩虹旗成为其标志。
1977 年美国同性恋政治家米尔克当选旧金山市政管理委员会第五区的委员,他邀请艺术家吉尔伯特•贝克尔设计了八色彩虹旗作为同志骄傲的象征。1978年米尔克被 激进分子暗杀,次年骄傲游行委员选取彩虹旗中的六种颜色分配给不同的游行路线使用。演变为今天的六色旗。其中,红色象征生命,橙色象征治愈,黄色象征阳 光,绿色象征自然,蓝色象征和谐,紫色象征精神。(米尔克具体事迹可观看电影《米尔克》)
借用beyond歌颂南非种族隔离对抗者曼德拉的《光辉岁月》歌词,亦可解释彩虹的含义: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中国古代没有“同性恋”这个说法,但有很多代称。
“分桃”:春秋时期卫灵公和美男子弥子瑕亲亲我我,一个桃子都要分着吃。不过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灵公不爱他了就抱怨说弥子瑕把吃剩的桃子给他吃。真是看脸的社会呢。
《韩 非子·说难》: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 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轿驾吾 车,又尝食我以余桃者。”
“断袖”: 汉哀帝宠爱董贤,睡觉的时候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起床时为了不喊醒她,就割断了袖子(宝宝你压着朕的袖子了)。
《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悦其仪貌,宠爱日甚。出则参乘,入御左右。常与上卧地。尝昼寝,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
“龙阳”:龙阳君是魏安釐王的男宠,长得美,脑袋灵。有一次他撒娇说如果你遇上更美的就抛弃我,我会伤心啊。绝世好基友魏王便下令全国,说:谁敢给我送美人,就杀他全家。
《战 国策·卷二十五·魏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 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 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 乎?”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抱背之欢”:不 是“宝贝”,是“抱背”。《晏子春秋》中说齐景公貌美,美到被小臣面带倾慕注视。景公好生气,想杀了那个视奸小哥,这时著名的晏婴上线了,劝道:“拒欲不 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拒绝别人的欲望,是“不道”的,憎恶别人的爱慕是“不祥”的,虽然他爱慕君上容颜,按法不至杀头。)景公觉着 有理,便表示:“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这句话的意思是:嗦嘎,那我洗澡的时候就让他来搓背好了。
以上为比较高雅含蓄的称呼,还有一些称呼就不那么贵族气了。
兔儿爷:兔儿爷本是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祭月仪式上的吉祥物,原型 是月宫中的玉兔,孩子们都很喜欢萌萌哒的他哦。乾隆禁娼,导致男风盛行,且那是京剧不许女性上台,由男子反串旦角,因而美艳的男优(伶)成为被包养的紧俏 对象。他们打扮偏向于女性,也被称为“象姑”,又因为谐音,也被称为“相公”。又由于东汉时人们就发现兔子有同性性行为,所以老北京管男妓叫“兔”。 贱贱地兔儿爷也成为他们的代称。所以你现在知道“兔崽子”为什么是骂人的话了吗?
娄猪艾豭:主角还是卫灵公,哥们儿的男宠宋朝(宋国人),和灵公夫人南子也有奸情,这事不但两国人民都知道,宋国人民还八卦地编了流行歌: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你们求子的母猪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这件事记载于《左传·定公十四年》。
贴烧饼:明清时俗语,指男男性行为。
对食:又是《汉书》记载,班固你好腐。说的是汉朝时宫女私下以夫妻相称。后来,宫女和太监这样,也被称为对食。
磨镜:女同志之间的性行为,自己去联想吧。
行客:指结拜姐妹行走到对方家做客。(小妹儿,去你家还是去我家?)
金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清代笔记记载,广东福建一带的村落中,女子结金兰契,发誓不嫁人。如被强迫嫁人,大多会选择自杀。她们也被称为“自梳女”。具体习俗可参看电影《自梳》、《双镯》(主题曲是梅艳芳的金曲《似是故人来》)。
古籍中关于同性恋有如此多的记载,可见在我国古代,同性恋并不被视为异类。我们来八一八历朝历代的经典故事。
1、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指出“杂说称娈童始黄帝”,并注解是出自同时人钱大昕的说法。这种说法不可考证。
2、商朝时大臣伊尹曾教导商王太甲:“美男破老,美女破舌”( 《逸周书》),这句话是说沉溺于男色和女色都会导致亡国。可从侧面看出,商朝已有宠幸男色的现象。
3、春秋战国时代,《诗经》收录了当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称为《风》。其中:《郑风.子矜》、《山有扶苏》、《狡童》、《褰裳》、《扬之水》等诗歌被认为是描写男性之间的爱情。孔子选编《诗经》时没有将它们删掉,这说明儒家并不恐同嘛。Btw,孔子的学生子路,还和分桃的那位弥子瑕是连襟。
远离中原大地的楚国,在这方面也是不甘落后。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便认为“屈原和“怀王有一种超乎寻常君臣的关系”,同时期的朱自清和闻一多也倾向于这种观点。
选几句《离骚》自己感受吧:“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咏谓余以善淫”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洎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 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楚共王和安陵君之间,也有真爱。安陵君曾表示愿意为楚共王殉葬,因而获得信任。事件记载于《战国策.楚策》。安陵君的爱跨越时代,感动了魏晋名士嵇康,他写下“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愿为双鸟飞,比翼共翱翔;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这样的句子。
还有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也是美男一枚,一日他泛舟水上,划船的越人对他一见钟情,唱起《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即刻做出回应,“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这首《越人歌》就是《夜宴》中周迅唱给吴彦祖的那首。
春秋时期,民风淳朴开放,《左传》还有关于晋厉公、宋景公等的同性情爱的记载。
4、汉朝的故事,《史记》、《汉书》等正史中都有相关记载。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命苦啊,她的丈夫刘邦有男宠籍孺,他儿子有男宠闳孺,这两人都被司马迁写进《史记·佞幸列传》。其实,这也怪吕后非要逼惠帝娶她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为皇后。也就是说惠帝是皇后的亲舅舅,惠帝要脸,婚后一直没有那个,只有找别的女人和男人。
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两人徙家安陵。——《史记·佞幸列传》
汉文帝刘恒,男宠有赵谈、北宫伯子、邓通。四川人邓通最出名, 是文帝在梦中见过的美男子,并封授他做上大夫。有算命先生说邓通日后定会贫饿而死,文帝为爱反击, 把严道铜山送了给他,让他随意采铜铸钱,因此诞生了“富可敌国”这个成语。(《汉书•邓通传》:“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后来,文帝去世,太子刘启 即位,将邓通废为庶民并抄家,邓通遂贫饿而死。
汉武帝就更出名了,男女通吃。皇 后卫子夫和弟弟卫青,被猜测和他有暧昧关系,理由是:卫青被解除兵权后,赋闲在家的14年里,他和武帝都无子嗣出身的记载。这些年里,武帝经常出游,都有 卫青陪乘。另外,卫青墓位于汉武帝茂陵的东北面,按照西汉的礼仪,帝陵东面是安葬皇后的地方。
武帝宠妃李夫人,由她哥哥李延年唱《佳人曲》推荐。李延年在《史记.佞幸列传》 中被评价为:“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嫣,宦者则李延年。” “李延年…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 。文中提到的韩嫣,是武帝同窗变为同床的好友。此外,还有 “与上卧起,宠爱殊绝”的张放。秦皇汉武,虽然略输文采,但是性生活一点都不逊风骚啊。
大汉风气如此,因此后人们认为著名大臣霍光与家奴冯子都 、 梁冀与秦宫都有男男之情。冯梦龙在《情天宝鉴》中演绎:
"大将军霍光监奴冯子都,有殊色,光爱幸之,常与计事,颇浃,权倾都邑。后人为语曰:“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光卒,显寡居,与子都乱。"
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史记》中说陈皇后施用妇人媚道,事情被发觉后被废。到了明代,这个故事成为这个版本:
武帝时,陈皇后宠衰,使女巫着男子衣冠巾帻,与后寝居,相爱若夫妇。上闻穷治,为女而男淫,废后处长门宫。———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対食》
此事真假不可考据,但可以从民间流传的版本中看出,古人都有一颗断臂山下百合花开的心。
5、盛产美男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那还用你们腐女yy吗?《宋书•五行志》载:“自咸宁、太康以后,男风大兴,炽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咸相仿效,贵胄孤寡女眷尤甚,或是至夫妇离绝,怨旷妒忌者。”所以说呢,别口口声声说什么撑同志反歧视,拿出行动啊,因为爱情,可以离婚的。
这个时期的同志名人还有周小史,记载于晋人张翰的《周小史》诗中:“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
西燕威帝慕容冲、陈文帝陈蒨的大臣韩子高,因为长相俊美,都被民间传说为同性恋。明代王世贞《艳异编·男宠部·陈子高》、冯梦龙《情史·情外类·陈子高》讲的就是韩子高的轶闻。
南朝文学家沈约,在《忏悔文》中写道:爰始成童,有心嗜欲。分桃断袖,亦足称多。此实生死牢阱,未易洗拨。《南史》记载诗人庾信和娈童梁韶:“韶昔为幼童,庾信爱之,有断袖之欢,衣食所资,皆信所给。”
6、隋朝后,同性恋渐从官方记载消失。但仍有著名的故事在流传着。《旧唐书 李承乾传》记载,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宠信太常乐人称心。太宗知道后,将称心杀死,李承乾痛心不已。唐人诗文笔记中还有同性行乐图及《艺文类聚》涉及当时的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