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02-28 19:30:04

改变我们认知的一次实验,

巴克斯特实验!

 

 

  很多人都在思索甚至争论一个问题,除了人以外,动物植物是否有意识、有灵魂?

如果动物植物有灵魂,那一块石头一辆车一双筷子一副手套。。。呢?

 

  今天讲讲史上一个比较著名的试验:巴克斯特试验。这个试验是由一个在测谎领域十分资深的专家所做,

但这个试验并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受。历史上对这个试验的争论十分激烈地分成了两派。

通过对这两派言论的观察,或许你会发现,我们应该反省一下我们对世界的固有认知了。。。

 

 

 

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

 

  巴克斯特,全名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他曾经是美国中情局资历十分深厚的测谎专家,1966年2月,在无意中发现“巴克斯特效应”时,巴克斯特已经在人类心理测谎领域有将近18年的专业研究了。。。这期间,他一度师从心理测谎方面的先驱伦纳德·凯勒(Leonard Keeler)直至这位先驱去世。可以说,巴克斯特在那个年代里,算得上是全世界这一领域里的顶级专家了。但由他名字命名的“巴克斯特效应”却饱受争议,被所谓的主流科学界所耻笑。让我们先一起看看这个“巴克斯特效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吧。

 

  巴克斯特的秘书从一家即将停业的小花店好心购买了一株龙舌兰(龙舌兰是一种原分布在中美洲热带地区的一种植物,经常被当做观赏花卉种植)。买回来后放在了巴克斯特的工作室里,于是这便成为了巴克斯特第一次的养花经历。

 

 

 

  1966年2月2日这一天的凌晨7点,巴克斯特在实验熬夜了一通宵,打算休息一会,当他看着眼前这盆龙舌兰时,脑中一个灵光乍现:如果把测谎仪连接到植物上会怎样呢?

 

  当他把测谎仪与龙舌兰链接起来之后,打开开关,让他着实吃了一惊,眼前的波形,对于研究人类心理测谎十八年的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完全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波形啊~~呈现出锯齿状、活跃的、随时变化的图形。在大约一分钟的电活动波形图记录中,折线显示为小幅的波动,这与一个人类在接受测谎检测时,因害怕曝光自己的想法而导致难以压制的短暂恐惧经历而生成的波形极为相似。

 

  在巴克斯特研究的领域,会涉及到对人类心理特征的深度分析,他十分清楚如果你想要搞清楚某人是否真的在撒谎,你必须首先要确认他们试图要隐藏的谎言是什么。如果你的问题恰好涉及到了这个谎言的实质,这就能导致被测谎对象的惶恐不安,即使他们受过专业训练,表面上故作镇静,但他们皮肤上的电活动仍然会表现得很强烈,最终败露他的内心。巴克斯特想要看看眼前这盆龙舌兰在遭受到某些威胁时,是否也会有和人类类似的反应。

 

 

 

  主意已定,于是巴克斯特开始了第一个尝试,他先将自己手里的咖啡杯靠近龙舌兰,并将其中一片叶子沾进了咖啡杯中。咖啡泡好已经半天了,温度不算很高,此时测谎仪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接下来,他又用笔敲打了那片叶子,测谎仪还是没有什么太大变化。随着敲打的力度和速度越来越强烈,他发现测谎仪上的波形也逐渐有了一些较大一点的反应,但对于研究人类心理变化十分老道的巴克斯特来说,这些波形的变化还不足以证明什么。

 

  但巴克斯特隐约觉得,植物也是活的生物,他们只是没有嘴巴和四肢去表达想法,但他们绝对不是与周遭毫无任何信息交换而孤独存在的,即使没有智慧的思维,也会有起码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他一边寻思着,一边端着咖啡杯来回踱步,冥思苦想到底用什么方式能让眼前的这盆花感受到惊恐与不安。。。。突然,他脑中冒出了一个邪恶的想法:为了让它体验到终极恐惧,用火柴去烧那片叶子如何。。。而此时,那株龙舌兰正距离巴克斯特大约4.5米远的地方……

 

  奇特的事情发生了!

 

  巴克斯特在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感慨道:“当时我不知道怎样能使那颗植物感到害怕,很显然我不能和植物讲话,没办法和植物沟通。我试着吓唬它,把它的叶子拽过来,放到热咖啡里,它的曲线呈现锯齿状,没有太大的波动,仿佛在向我展示这个试验很无聊。我怎样才能让它有所反应,吓唬它吗,要怎样才能吓唬住它呢?当图表计时在13分55秒时,也就是我的第一次有效的观测,当时我的头脑里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我知道怎么做了,我要用火烧它的叶子。当时电极连着一片叶子。因为我并不吸烟,手里没有火柴,我准备走到秘书的办公桌去拿火柴。当时没有别人在实验室,没有人在楼里,我只是动了一下那个念头,我要烧掉那片叶子。这一念头刚一出来,指标立即做出了剧烈的反应,一下子摆到了图表的顶端。我立刻意识到:天哪!它竟然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一次高品质的观测(历史上多少次观测人类测谎记录得到阳性结果时,恰恰都是这种类型的图形)。一切就从此开始了,我意识到植物也是有意识的。”……

 

  巴克斯特当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1966年2月2日他所记录的这13分55秒图表,彻底改变了他对世界的认知,改变了他的一生。

 

 

 

1966年2月2日,所记录的龙舌兰的突变折线

 

  上午9点,巴克斯特的助手鲍勃·汉森(Bob Henson)来上班,听说了这个现象后,觉得十分神奇,于是也亲自试验了巴克斯特所做的让植物产生恐惧的试验,结果相同的现象又发生了。

 

  为了试验的严谨性,巴克斯特和助手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但有时就会成功有时就压根什么反应都没有。由于二人都是长期从事人类心理测谎方面的研究,他们深知一个真念头和一个假装的念头之间的明显区别,虽然对于外人来说是很难察觉的,但对于测谎仪来说却很难做到瞒天过海。随着刻意试验次数的增多,巴克斯特也深知他们所设想出来的“要烧掉一片叶子”这样的想法,对试验对象龙舌兰来说已经不具备实实在在的恐吓了。他们不得已开始设想或索性要带着真感情去表演出场景来恐吓这株龙舌兰,这其中就包括真的点燃火柴靠近叶子,当火苗已经很接近叶片却没有真去烧时,叶片才做出了惊恐的反应,而此时唯一能阻止他们继续烧下去的就完全取决于那个测谎仪了。。。。

 

  他们发现,这盆龙舌兰完全可以分辨巴克斯特和助手二人的用意的真与假。随着反复试验,他们要去烧叶子的举动不得不越来越接近真实地去烧。但最终还是没有烧成。。。。最后巴克斯特甚至对这盆龙舌兰产生了怜悯之情,并没再去试图烧它。

 

  看来,人,就是这样...当一个哪怕是石头一样的物体,和你产生了某种互动交流,你都会对他产生活物一样的同理心,甚至把他当朋友。交流,真的很重要!

 

  1966年的那次试验后,巴克斯特把这一发现先后刊登在了一些科学期刊上,并且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主观推论——“植物是有感情的”(7号床认为,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免有一点过急。植物是可以感知周遭的环境,但是否具有复杂的爱恨情仇一样的情感,光靠这个试验还远远不足以证明)。当时的“主流科学家”对巴克斯特的试验是嗤之以鼻的。他们机械地重复巴克斯特的试验,而并未检讨过自己在试验时的发心是否真的是要伤害眼前的试验对象,结果最后的试验结果都是成阴性,并未得到像巴克斯特所说的那样的结果。于是,很多科学家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宣传“植物有感情”纯属是伪科学。

 

  然而,巴克斯特并不以为然,他与助手展开了更科学的系统性的试验。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对照试验和不同环境不同类型植物的试验,采用了比原来更加灵敏的测谎仪器来记录植物各个部位的细微电流活动。

 

  

 

  他们甚至一天24小时持续地通过测谎仪来观察植物。有一次,他们外出回到工作室检测一天的观测数据时,又让他们大吃了一惊。通过时间的对照,他们发现每当巴克斯特在外面办事,决定要回实验室时,植物经常会出现明显的反应,尤其是当他下意识地做出回去的决定时(作为有经验的心里测谎专家,会经常把自己当做分析的对象,观测并记录分析自己一天的心里活动)。巴克斯特甚至感慨地说:“一旦你开始种花养草,花草似乎会追踪你的想法和感觉。无论它距离你有多远...

 

  植物的这种遥感能力让他们十分地不解和兴奋,难道这种对他人想法的感知,能如此快速的传播出去?于是,他们又开始设计更为复杂的试验,,,巴克斯特将植物放在纽约进行每天24小时的持续监测,自己和助手一起去新泽西州克利夫顿巴克斯特的家里。而他并不知道妻子为他准备了一个结婚纪念日的惊喜派对。当他们到达机场航站楼,当他们登上驶往克利夫顿的巴士时,当巴士进入林肯隧道时,当他们在到达克利夫顿的最后一段路时,巴克斯特在行程的各个阶段都对植物发送强烈的意念想法,并一一记录。然而,当他们回到家进到屋里,每个人都高呼"惊喜吧!生日快乐!"的时候,着实是把巴克斯特惊讶到了。。。后来在查看比对植物的监测数据时,此时的植物确确实实也感受到了这份惊喜。巴克斯特说:"就在这个确切的时间点上,植物产生了剧烈的反应。"

 

  受到这一现象启发,巴克斯特开始不再刻意地针对试验的植物进行刺激,而是暗中观察什么周遭自然而然发生的现象会引起植物的强烈反应。有一天,他把刚刚烧开的热水倒进了实验室的洗涤槽里,此时他观察到植物有剧烈的反应。那个洗涤槽确实疏于清理,里面充满了各种微生物,那场景就像电影星球大战的酒吧中各种各样的外星人一样。当这些微生物突然被滚烫的开水烫死时,植物从自身的安宁中领会到了这种死亡的恐惧,并且"惊声尖叫"。于是巴克斯特设计了一个实验,试图标准化这一现象。他找到了一种又多又方便获得活物样本的实验品,一种经常被用来做食物的海虾。巴克斯特造了一台机器,能够随机地把虾扔进开水中。在虾被烫死的时间点,植物确实产生了强烈的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只出现在夜晚实验室没人的时候。白天有人时,人的能量场会更强烈些,植物表现得好像对虾"不太感兴趣"。

 

 

 

烫虾试验的装置

 

  这项烫死活虾对植物的影响的研究被节选刊登在《电子技术》(Electro-Technology)杂志后,先后有4950名科学家对此表示很惊讶并给巴克斯特写信,要求他提供更详实的资料。

 

  后来还有好几个号称科学真理捍卫者的人尝试重复这个实验,但是却没有按照巴克斯特的规范执行,最终并未成功,并以此大量宣传巴克斯特这一试验又是故弄玄虚的魔术级表扬而已。。。

 

  巴克斯特接受前来询问究竟的报社记者时说:“我们后来十分明确地知道,这几位号称科学真理捍卫者的人想要复制这个实验,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人的意识对实验的进程会起到主导作用。为了让人和植物之间没有"干扰",他们把自己关闭在另一个房间,通过监视器观察实验。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只要有人在观察,哪怕是千里之外,植物都能感觉到。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影响了整个实验的过程,植物当然不会发生任何强烈反应。”

 

 

 

  巴克斯特还在耶鲁大学语言学校现场演示了一次巴克斯特效应,他把一个常青藤的叶子连到了测谎仪上,然后让一个男生把蜘蛛放在植物旁边的桌子上,并用手捂着不让它跑掉。常青藤此时似乎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当他把手拿开,蜘蛛意识到可以逃跑时,就在它试图逃跑前的一瞬间,你测谎仪记录下了一个巨大的曲线反应。这种现象在现场被重复了多次。

 

  其实,对于巴克斯特试验“主流科学界”也并不是完全一致地齐声否定。1972年,前苏联科学家V.N.普什金(V.N.Pushkin)用脑电图记录仪(EEG)成功复制了巴克斯特的试验。实验对象在催眠状态下进入了强烈的情感亢奋状态,就连附近的天竺葵每次也会和被催眠者有同样的反应。

 

  但是,哈佛大学生物系的奥托·苏尔伯格(Otto Solbrig)博士就对大家都在传播巴克斯特效应很不高兴。“这是在浪费时间。这些工作根本不会促进科学的发展。我们对植物的了解已经足够多了,如果还有人继续站出来像那样说的话,我们只能说他是学术骗子。你可能会说我们有偏见,是的,我们就是有偏见。”(好吧。。。)

 

  耶鲁大学教授亚瑟·加尔逊(Arthur Galtson)还算相对客气一些:“我并不是说巴克斯特效应是不可能的。我只是说还有其它更有价值的事等着我们去做……植物能聆听、诉说并作出反应,这听上去似乎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种事。植物没有神经系统。这就意味着植物是无法传递感知的。”(没有神经系统,就无法传递感知吗?是不是还有我们没发现的神经系统?)

 

  斯坦福研究学院的哈尔·普索夫(Hal Puthoff)博士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则十分支持巴克斯特:“我不认为巴克斯特的研究是学术骗局。他的实验管理做得很优秀很严谨。他的研究工作也并不像大部分人所误解的那样草率。”

 

  后来,巴克斯特又持续做了许多试验,比如他把乳酸菌、鸡蛋、甚至活的人体细胞也连在测谎仪上,也都得到了惊人的结果。这些结果具有一致性,得出一个十分鲜明的结论——所有的生物都和它周围的环境有紧密的联系。当任何压力、痛苦或死亡发生时,在周围的所有生命形式都会立即产生令人震惊的反应,好像它们都能够感同身受到那份痛苦一样。仔细想想,各位,难道不是这样吗?

 

  有一天巴克斯特准备做早餐,他打碎了一枚鸡蛋,就在此时,一株喜林芋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当后来巴克斯特再次使用那种在超市里都能买到的未受精的鸡蛋时,也同样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现象,测谎仪图像很像用电波记录仪下的心电图。当巴克斯特的暹罗猫山姆突然从睡梦中被惊醒时,一个被连着电极的鸡蛋突然也被"吓"了一跳。

 

 

 

被链接在测谎仪上的未受精对的鸡蛋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连在测谎仪上的鸡蛋,每当它邻近的鸡蛋被一个一个地丢进热水中,它便表现得很"惊恐"。要知道这只鸡蛋是被放在精心制作的镀铅的盒子里,这种盒子可以屏蔽电磁场。这意味着这个现象和无线电波、微波或其他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没有关系。

 

 

 

  这完全和现在的量子科学领域的一些现象是一致的。1,当你特地观察时,你的观察会改变量子原有的状态。2,发生量子纠缠的一对量子,之间距离无论有多远,都可以同时做出反应,这种沟通速度完全是超光速的,也就是说完全是与电磁波无关的。或许这压根就不是在传递信息,而是一个量子的两个分身。这样的特性或许不仅仅是量子才有的特性,7号床相信这是所有宇宙中的物体都会有的特性,只是我们目前只是从量子身上开始发现了而已。

 

 

 

NASA宇航员布莱恩·奥列里博士(Brian O'Leary)

 

  巴克斯特还进行一些关于人体细胞的实验,并且也有惊人发现。NASA 宇航员布莱恩·奥列里博士(Brian O'Leary 奥列里博士曾受聘于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以及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就参与了一次人体细胞的巴克斯特实验。有一天,奥列里博士把从自己唾液中提取出的细胞独自留在实验室并离开坐飞机飞到了480公里外的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并与巴克斯特互相校准时间,与此同时,奥列里博士的细胞则在实验室里被监控着。

 

  奥列里博士事先约定了当他在旅途中遇到令他感到焦虑的时刻,要精确地将时间与事件记录在日志中。于是当他去机场还车,在高速上却错过一个出口,又因为在票务处排长队差点错过航班,飞机到达凤凰城后他的儿子没能准时到机场接他,这些令人烦躁的事件都被博士精确地记录在日志中。

 

  将奥列里的日志与实验相关部分的记录图表作对比后,发现了记录图表与所有的焦虑事件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当奥列里回到家休息后,记录图表变得非常平稳。后来,奥列里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大脑所"广播"的信息,被480公里外实验室中的细胞所"接收"。可是实验室中的细胞处于屏蔽室中,这再一次证明了这个"信号"并不是通过电磁能传播的。肯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东西",可能是某种能量场,即使是很远的距离,它也能传导或瞬间同步我们的感受。当你开始意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似乎都能"听到"彼此的想法时,你确实会感到诧异。对于人类,这种现象肯定是同样存在的!

 

  蔬菜、水果、奶酪、鸡蛋或者生肉里的细胞在被烹饪或吃掉时都会感到很"惊恐"。即便你是铁杆素食主义者现在也要面对这个现实,虽然你吃的是"人道的"素食,但它们也会经历一定的"痛苦",至少从人的角度上看是这样的。就算你不对这些蔬菜和谷物不进行加工,但你的消化系统也会用酸液把它们"烧"死。巴克斯特效应此时最重要的意义是,他告诉了我们,如果你对食物"祈祷",向它们发送积极的、爱的意识,在进食他们以前,表示你的感恩,表示这是他们完成他们应有价值的重要时刻,表示这是宇宙中最好的能量循环,表示出他的身躯的贡献将得以以另一种美好的形式存在时。。。它们似乎愿意接受食物链法则,为了更美好的存在而付出自己的"牺牲",并且不会在记录图上出现"恐惧的"强烈反应。

 

  看来,任何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动物植物都不是毫无目的而来,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是为了他人、为了更大意义存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个人、每个动物、植物、哪怕一个细菌,都有着自己短暂生命的使命与意义。在许多文化传统中都会鼓励人们去感谢食物。现在通过巴克斯特效应的启迪,我们可以看到饭前祷告这个看似不重要的行为,已经被赋予了科学的含义。

 

  总之,无论你是否祷告,是否感恩,无论是肉食还是素食,珍惜这些食物的来之不易吧,这多多少少会对你自己产生深远的影响。

 

 

 

  1966年2月2日这一天开始,巴克斯特便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生物感应的观测和实验中来,他的测试和研究坚持了五十多年。如今,当年的巴克斯特从年青人了变成了老者,高龄九十岁。

 

 

 

如今90岁高龄的巴克斯特先生

 

  巴克斯特的主要著作《原始感应》是这样开头的:“在1966年2月2日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会涉足前沿的生命意识领域的研究。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所有的教育,我接受的训练,我的职业,甚至我天生的好奇心都在为那一天和那一天之后的人生做准备。”

 

 

《原始感应》一书,巴克斯特著

 

  在揭示出植物生命的真相之后,巴克斯特由衷地感慨:谨向大自然和她的众多造化致以无上的感谢,这些生命的形式曾经在我的实验室里短暂驻留,并为我的好奇心展示了她们深藏的能力。

 

  “在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的建议下,我将小型植物放在铜屏蔽笼(也叫法拉第笼)中来隔绝与电磁场的接触……植物的行为表现好像这个笼子根本不存在一样。后来,我有机会使用最先进的屏蔽室来确认这一现象。我确定,植物、微生物、昆虫、动物和人类之间并不是通过我们已知的电磁波频率、调幅、调频或者其它任何可以被屏蔽的普通信号来传递信息。距离似乎不受限制。我曾做过观测,这种信号可以穿越数十(甚至数百)英里。这种信号可能根本不在电磁波频谱的范围之内。如果是这样的话,其中的含义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巴克斯特

yzout2018-02-28 21:30:53
连在测谎仪上的鸡蛋,每当它邻近的鸡蛋被一个个地丢进热水中,它便表现得很"惊恐"。"这意味着和无线电波、微波或电磁波传播没有关
柳桥人家2018-02-28 23:52:28
意识相连,和时空无关。目前的科学水平还解释不了是什么原因?
果园2018-03-01 04:25:26
我父亲过世后,我母亲说我家养的一株金银花死了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