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yebert2018-03-29 20:18:00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那個地方,有一位先生姓俞名都,字良臣,從小聰明過人,書念得好,18歲就考上了秀才。

三十年秀才沒成良臣

秀才是做成了,「良臣」徒有其名。明朝的科舉,學子們要先考取童生,再考取秀才,再考取舉人的。考取舉人後才有資格赴京考功名、做官出仕。俞良臣不能出去做官,就在當地開設了一個私塾,做了教書先生,過著清苦的日子。

教書之餘,俞先生和一些與他同年進學的學子一起,結了一個「文昌社」,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淫、戒殺、修口……總而言之,就是依照佛法的要求行善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