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10-08 14:28:14

母亲和我说阿炳

 

--作者:王瑞芸

 

回到无锡家里,一日与母亲聊天,她老人家冷不防说起:

……瞎子阿炳么,小时候天天看到,哪天他不到我伲住的新生路上走一趟呢,天天是个天天!

 

哎呀……快跟我说说他什么样?

 

啥格样子,叫花子样么!

 

可是人家胡琴拉得好呢……我是问他给人演奏什么样?

 

啥格演奏!他就是像叫花子一样,一路走,一路拉着胡琴么。

 

……就算人家一路走一路拉,可他的曲子拉得好听吧。

 

啥格好听……家家的大门都关着,我伲那辰光,好好的人家都要关起大门过日脚的。

 

你没跟他说过话吗?

 

啥格说话,一个人穿得索索破,衣服敞着,戴副黑眼镜,人精精瘦……跟他说话,不要吃大人骂!

瞎子阿炳在我伲新生路上走,啥人理他?一条街的人都不理他。

他就那样一直走,走到毛公馆那里,就在台阶上坐下来--毛公馆那里有台阶,他就可以坐下来拉了么……

再往前他就不走过去了,那里净是些草棚子,他不过去了……草棚子里都是穷人么,他不走过去了。

 

哦,他过去就讨不到铜钱了。

 

他不跟人讨铜钱,他是一个高级叫花子

 

我大笑:这个高级叫花子是你这么叫的,还是当年大家都这么叫?

 

是我叫的么,他不向人讨铜钱,叫花子是要朝人讨铜钱的么……所以他是高级叫花子。

 

姆妈,可是……

 

啥格可是,我告诉你啊,我当年……妈开始第108遍地讲我当年了。

 

我心痒难煞,第二天就跑到阿炳故居瞧瞧去。故居在无锡闹市的芯子里,看着几有洞穴之感。

想想看,四周一圈净是铮光滴滑的大商厦,突然其中嵌着一个灰土土的小平房,

活像一个人走着走着,脚下一软,踩进一个土坑里的感觉。

 

当门照例竖牌,石头的,正面刻着: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阿炳故居,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210 22日公布 无锡市人民政府立

背面介绍是:这里原是清代末年的洞虚宫内的雷尊殿和火神殿,原有建筑二十余间,现仅存9间,

包括雷尊殿三间和附房六间,均系普通的硬山顶平房,分为前后两排,

其中25平方米的一间为阿炳晚年同寡妇董彩娣的居室……他出生于此逝世于此,

并在此创作了《二泉映月》等许多著名乐曲。至今,全部房屋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状。

 

房子确系原状,是江南一带最普通的青瓦白墙的民居,但阿炳家的白墙布满黄污的水迹,

如同人的皮肤生了疮癣。外头屋檐下随意放着几只过去无锡人家家有的陶瓮,一只陶泥炉灶,

上面的一口铁锅敞着并锈着。走进去,房内的墙面更是污黄龌龊到不忍正视,多处墙泥剥落,

砖头裸露,屋内空落落里地放着一张不大的竹床,床上有瘪塌塌的蓝印花布薄被,龌龊龊的白纱布蚊帐。

 

当然也有方桌条凳,箱笼油灯锅碗瓢勺……一只旧到发黑的琵琶靠在小马桶的旁边(怎么不见胡琴呢),

破长衫旧竹篮挂在墙的钉子上……说明牌上语气认真:三号厅运用朴实、真实的手法,

复原阿炳当年的生活场景,让参观者真切地感受到阿炳生活的窘迫和无奈,以及发人深省的社会现实。

嗯,嗯,与母亲口中的阿炳正处于同一个气场。

 

阿炳旧平房的对面便是雷尊殿了,他从小就居住在雷尊殿院落中(他是跟着当道长的父亲长大的)。

雷尊殿与眼下所有的古迹一样修葺得整齐体面。

正门前的对联为:上天无私霹雳一声惊世梦  下民有欲电光万道照人心

对联显然是写给雷神的,可里面供的却不是雷祖大帝,而是一尊阿炳的石头胸像--

塑得活像电影演员张震。

墙上贴着满满的对阿炳的评价:二十世纪,在中国无锡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民族音乐家,

他的名字叫华彦钧,人们亲切地喊他阿炳。他的……六首名曲,如今已成为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

这样的音乐东方人称它是天籁之音千古绝唱

西方人称为东方的命运交响曲,小泽征尔听了泪流满面,

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态度说,这种音乐应该跪着听。

 

话真说得感人,叫人听着心潮会涌动,乃至膝盖发软。可若有人如我一般,

一旦站在雷尊殿高台阶往下看对面阿炳居住的小平房,会觉得整个事情怪怪的,不知哪里出了错。

 

86

 

我回到家里,呱啦呱啦跟母亲描述阿炳故居,还把手机上拍下的照片给她老人家看,又凑着她耳朵大发议论道: 姆妈,你说这个瞎子阿炳的命怎么能坏到这副腔调?!他虽是个私生子,可是他的爹爹是道长呢,一直教他读书写字学乐器,其实他原本过得蛮好,长得肉咪咪的,是个翩翩少年,早就开始有名了呢,你听说过无锡城里当时都叫他小天师吧?(我还没出生呢,不知道。)好,他爹爹一死,香火旺盛的雷尊殿直接就传给了他,现成一份好家业,吃吃弄弄,惬意得很,过好日脚没有问题……可惜,后来荒唐的生活带来了荒唐的结果,失明,乞讨,日子一路坏下来。最倒霉的是后来时来运转,中央音乐学院重视他,为他录制《二泉映月》等曲子,他却没来得及享受荣光,很快就去世了……

 

妈对我只一看,脸上出现一个我熟悉的表情(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后才徐徐开腔:谁叫他一直住雷尊殿的,那是个啥地方, 雷神住的地方么,专门驱逐人世间阴寒之气的,瞎子阿炳的胡琴拉得那样……不犯冲吗?!

 

妈的话又惹得我大笑:姆妈,你老人家观点够邪门的,这几天我被阿炳闹的,在网上搜过好几次了,都不曾看到过这么奇葩的观点。

 

母亲又用她那种经典的表情朝我一看--你知道什么?!

 

妈一向就会小看我。自她老人家引出这个话题,我查了很多有关阿炳的材料呢。比如我还知道,当阿炳败落后开始上街卖唱为生时,马上受无锡丐帮为难,他要先给丐主拜码头,才许上街谋生。后来无锡有个叫薛福瑞的青帮人物,在黑白两道都有些势力,因同情阿炳,替他出面向丐帮说情调停,指阿炳是一个道士,并不是乞丐,他上街只是凭艺卖唱,不属于讨饭(难怪他不讨铜钱),丐帮买了青帮面子才肯放过他,容他在街面上谋生。因为此,阿炳一直留着道士发髻直到入殓……可我够聪明,一点都不想把这个料抖给母亲,否则她会更得了理,说,可不是吗,他的一生就这样被拴牢在道观里了,那雷神除了克他,不会助他,他的命当然坏得一塌糊涂。

 

母亲对虚无缥缈之事那种理直气壮的认可,让我相当吃惊。

不过,在眼下流行后现代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她爱怎么想是她自己的事,与阿炳无关,与阿炳研究更加无关。

很难也没必要硬拗她回来。

 

我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脸:姆妈,今朝想吃啥?我去买。

 

听见这个,她脸上也展了笑--阿炳的话题就此翻过去了。

 

2018-5-8 无锡复地公园城邦

 

 

转自《文汇笔会》

七彩奶油2018-10-08 16:49:50
我听过二泉映月的,拉得好,如泣如诉动人心弦
YMCK10252018-10-08 17:51:40
是他创作并演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