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热2018-10-25 18:39:57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5日讯】《三字经》里说:〝夏传子,家天下。〞从大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开始,中国一直延续着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度。但是有一个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传给亲弟弟,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在北宋刚刚建立的第二年,王朝的第一任太后——杜太后重病不治,要立一份神秘的遗诏。正史的记载是这样的:当时,开国皇帝宋太祖在太后身边,日夜侍奉汤药,太后临终时,特意召来了功臣赵普。

太后问皇帝:〝你知道天下是怎么打下来的吗?〞孝顺的太祖非常担心母亲的病情,哭得很伤心,不能回答。太后继续问他,太祖才说:〝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祖先和母后积了大德。〞太后却说:〝不对,是因为你之前的周世宗让小皇帝治理天下罢了。如果周朝有年长的人做皇帝,天下还能是大宋的吗?〞

因此,太后立下遗命:〝你去世后,应该把帝位传给弟弟。天下这么大,政务又这么复杂,如果宋朝能立长者为君,这才是国家的福气啊!〞太祖立刻跪拜,哭泣着说:〝不敢不听从您的教导。〞于是,太后命赵普把刚才说的话写成诏书,在结尾处落款〝臣普书〞。完成后,太后把遗诏藏在金柜里,由专人保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

后来,太祖驾崩,帝位果然传给了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按照亲疏关系来说,太祖肯定是希望让儿子当皇帝的。但是每个王朝在刚建立的时候,根基不稳,太祖为了宋朝基业,愿意放弃儿子的利益,可见他是一位顾全大局的明君。而从他和太后的这次互动中,我们也能看出,太祖是一位重孝道、守承诺的贤人啊!

当然,杜太后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所以她的话才会对皇帝有很大的影响力哦!这里再跟大家分享杜太后生前的小故事。太祖黄袍加身,刚刚登基称帝的时候,有人赶来报信:〝您的儿子当上皇帝啦!〞太后却只是淡淡一句:〝我的儿子素来有大志,今天看来果然是这样。〞

到她被正式封为皇太后时,看到满朝大臣恭敬地拜贺,太后又变得闷闷不乐,愁容满面。有人劝她:〝臣听说‘母以子贵’,现在您的儿子做了皇帝,您为什么不高兴呢?〞

太后说:〝我听说‘做皇帝难’,皇帝是万民之主,如果他治国有道,皇位就可以长久;一旦国家失去控制,想再当回老百姓都不可能了,这才是我忧虑的啊!〞太祖听到后,立刻对母亲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教导!〞杜太后只当了一年太后,却在正史中留下三次谈话,这在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吧!

自己的儿子突然当了皇帝,做母亲的却非常淡定;自己做了地位最尊贵的女性,却清醒地认识到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杜太后这种淡泊名利、忧国忧民的品德,也对皇帝起到了很好的辅佐和督促作用,她不愧是宋朝后妃的第一人啊!
 

拓展阅读:不传位给儿子的皇帝还有谁?


一般来说,皇帝都会选择嫡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少数也有传给兄弟或者其他人的。这倒不是因为这些皇帝对儿子有什么偏见,而是从国家大局出发,选择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贤人,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就像上古圣王尧、舜、禹通过禅让制度传递王位一样, 这其实是一种对国家、对百姓都负责的做法。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还有哪些传贤不传子的皇帝吧!

孙吴政权奠基者孙策,传位给弟弟孙权。孙策虽未称帝,但是三国鼎立的时代,孙策平定江东,算是吴国的第一位首领,可惜英年早逝。临终前,孙策没有将东吴事业托付给年幼的儿子,而是选择德才兼备的孙权。《三国志》记载,孙策曾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而孙权的确不负众望,将父兄的霸业不断发展,成为东吴的开国皇帝。

后周太祖郭威,无子嗣,传位给周世宗柴荣。郭威大概是唯一一个甘愿把皇位传给〝外人〞的皇帝了吧。柴荣是皇后的侄子,早年治理澶州时,《旧五代史》称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做了皇帝后,他减少赋税、整顿吏治,令后周出现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的景象。

宋高宗赵构,无子嗣,传位给养子宋孝宗。由于宋孝宗的即位,宋朝皇位终于回归太祖赵匡胤子孙一脉,也算是〝物归原主〞。孝宗还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宋史》称赞他〝卓然为南渡诸帝之首〞。比如他为岳飞冤案平反,力主收复中原失地;整治贪官、重视农业,南宋从动乱进入中兴时期,史称〝干淳之治〞。

明熹宗朱由校,子嗣早夭,传位给弟弟明思宗朱由检。明熹宗是历史上罕见的〝木匠皇帝〞,在朝政上没有什么建树

,但在临终前决定传位给弟弟朱由检。《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他的话:〝吾弟当为尧舜之君。〞朱由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崇祯皇帝,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但是他本人勤于政务,大力清除阉党,力图扭转明朝的败亡之势。明朝灭亡时,他自缢殉国,也是一位很有气节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