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12-16 20:33:27

转自网络:

阎锡山是我的家乡五台县的一位杰出人物。

据郝先生讲,他的盲人师爷刘开成在阎十八、九岁的时候给他算过命。

当时阎与父亲做生意失败,欠下债务,走投无路时想起找人算命,当时五台地区算命最神的先生,

就是郝先生的盲人师刘开成,于是阎就找到了他。

  一列八字,刘师爷就很是吃惊,说:“你是个大贵人,眼下遇到点挫折,日后必有大的发展。”

  “有何发展?”阎问。

  “将后有半壁江山归你统治,你现在还小,当然想象不到。”

  “能有那么好,请先生指点一二。”

  “你也不是个做生意的料,赶快准备,你有出国留洋的机会。出去回来,你就出息大了。”

  “先生知道我现在债务缠身,哪里有钱留洋?”

  “你住南走,那里有你的贵人,用不了我久,你就有机会了。你人性忠厚,知恩图报,又有祖德,吉人自有天助。”

 

  算完后,阎问先生卦金几何?

刘先生算命一向是依命的贵贱优劣收卦金,穷人付钱少,富人付钱多。

他一看今天算的命,可能也是他一生所遇最贵的命了,卦金理应是最多的。

但他明知阎现在还是个穷小子,是收不到钱的,于是就讲:

“按你的命你要付我300大洋的卦钱才值,我知道你现在没钱,现在也不收你钱,打个欠条吧”。

 

   阎当时并未对他的推算十分相信,以为先生跟他开玩笑,便随手打了个欠条:

“阎某欠刘某卦金三百大洋,日后如有发达,再还讫。×年×月×日”

 

   后来阎去太原(五台的南边)谋出路,没多久入武备学堂,后公派到日本流学,结识革命领袖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辛亥革命成功,阎做了山西都督。刘开成所算的果然已经应验,他拿着欠条到了都督府,门卫见是一个瞎老头,不让他进,刘师爷说:“你家老爷欠我钱,我是来要债的。”说着拿出阎打的欠条。

 

   门卫一听是阎的老家来的,还拿着欠条,不敢怠慢,忙向里通报。阎一听便知是刘先生来到,便请人迎入,待为上宾。阎留刘师爷在都督府小住几日,还请教了他许多问题,然后拿出三百大洋,并差人把老人家送回老家。

 

  郝先生讲,当时阎有意让师爷留下来当幕僚,被师爷拒绝了。刘师爷说:“我是一山野愚夫,一生只能以卜命为生,不敢担当此任。不过长官的命我还略晓一二,有句话我还是要给你讲明”。

  “有什么话,先生当说无妨。”阎很诚恳地说。

  “长官须知,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冒头,宁当傻子不要当精子(土语指过于聪明),遇事你一出头必有凶险。切记、切记!”

  后来的事果真又被刘师爷言中了。1930年,在冯玉祥的促动下,阎锡山出头倒蒋,引起一场国内军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结果阎兵败丧权,其教训十分惨痛。阎可能正是接受了这次教训,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提出“造产救国”的口号,致力山西建设,再没有见他出头了。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国民政府陆军一级上将。

阎锡山父亲阎书堂勤奋持家,后来又在五台县开办“吉庆昌”钱庄。后得一子,取名“万喜”,小名“万喜子”。后来阎家钱庄倒闭了,阎书堂带着17岁的阎万喜逃到太原城躲债。

1902年的一天,山西巡抚衙门前贴出文告,要创立武备学堂,招收武备生员。一心盼望儿子能出人头地的阎书堂要万喜子去应考,无奈万喜子虽念过十年书,但念的是私塾旧学,对洋书新学一窍不通。善于钻营的阎书堂便花钱买通一位学过新学的赵康佑去当“枪手”,替儿子冒名顶替应考。

能否考上,阎书堂心中也没有底,便领万喜到品仙馆算命。报上儿子的生辰八字后,只见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连声恭喜“贵子定能考取”。但品仙先生又说万喜命中五行缺金,于是取其原名“喜”字谐音,将阎万喜改名“阎锡山”,这回有“锡山一座”,再也不必担心缺金了。万喜是长子,山与川相对应,据此又为他取字“伯川”。从此阎万喜正式改名为阎锡山,字伯川。

后来阎锡山青云直上,进了武备学堂,后保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在日本遇到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

二十九岁那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太原起义后,被新军推选为山西都督,成了山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