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9-10-17 20:45:30

常嘉陵:一位名门之子的六十年平淡人生

 

    在著名敦煌学专家、画家、敦煌研究院创始人常书鸿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甘肃省政府和敦煌研究院在著名世界文化遗址莫高窟举办了一系列缅怀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常书鸿的家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一位年过六旬、身材高大、面容清峻,身板挺拔硬朗的老人引起了不少人的特别注视。他便是时隔五十五年回到敦煌的常书鸿的长子:常嘉陵。这是常书鸿的长子常嘉陵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常书鸿一生有过两次婚姻,生有四个子女,常嘉陵为第一位妻子陈芝秀所生。常嘉陵的同胞姐姐常沙娜,曾担任过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一位有名的工艺美术家。常嘉陵有两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常嘉煌、常嘉皋,分别是知名画家和事业有成的电气工程师。

 

但同是名门之后的常嘉陵却与姐姐、弟弟的人生归宿大相径庭,他一生经历极其曲折坎坷,最后回归平淡平静生活,只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车司机。但在这位名门之子曲折而看似平淡的六十年人生历程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而又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

 

 


   1937年,常书鸿一家从法国回国后不久,“芦沟桥事变”爆发,一家人跟随当时的北平艺专匆匆南逃,直到1941年夏天到达重庆才算安稳下来。这时候,常家的第一个男孩诞生了。望着住所窗外滚滚奔流的嘉陵江水,常书鸿给儿子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常嘉陵。


  1943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年仅两岁的常嘉陵跟随父母来到了大漠戈壁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四十年代初的莫高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为了研究和保护敦煌艺术,常书鸿义无反顾地决心长期呆下去。父亲整天忙于临摹研究和所里的日常事务,姐姐沙娜也到距敦煌200多公里的酒泉去念初中了,年幼的嘉陵整天呆呆地和母亲在一块。由于先天缺乏营养,小嘉陵体质很弱,加上莫高窟艰苦的生活,他三天两头生病吃药。

 

两年后,母亲陈芝秀难熬艰苦清寂的生活,狠心抛夫弃子私奔他乡,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四岁的常嘉陵成了没妈的孩子。


   母亲出走后,为了方便照顾嘉陵,姐姐沙娜从酒泉转学到敦煌中学。当姐姐上学或跟随父亲临”诨时,小嘉陵便孤零零地独自一人游荡在莫高窟的沙海里,他一个洞窟接一个洞窟转悠,累了便在洞窟里不知不觉地睡去,直到姐姐找到他时才回中寺的住所去。

1948年,姐姐要去美国留学,小嘉陵又被寄养在了杭州伯父常书林家中。就这样常嘉陵度过了自己孤独的童年,自然也耽误了他的上学受教育。

 

 


  1951年,姐姐常沙娜从美国留学提前归来,将嘉陵接到了北京。此时,父亲已组建了新的家庭,而且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敦煌,自然不能顾及他了。于是姐姐长女为母,成了常嘉陵身边唯一的亲人和依靠。姐姐的人生机遇比弟弟好,回国后,被分配到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和林徽因教授麾下当助教,不久便参与了亚太会议礼品设计和著名的“北京十大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工作,也不能天天照顾他了。于是常嘉陵像当年在敦煌浪迹沙海一样,在偌大的北京城里独来独往。姐姐工作稳定后便马上送嘉陵去上学,先在香山读小学,随后读初中、高中,一直住校,只有到周日才跑到姐姐家小聚一天。


   童年的不幸让常嘉陵养成了自强而又倔强的性格,他暗暗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的理想。上初三时,常嘉陵曾参加空军招飞考试,而且一路顺利过关,但最后却因身体有一点点毛病而被刷了下来。这事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一个遗撼的绿色飞行梦。


   1963年,常嘉陵高中毕业,考大学以几分之差而落榜。这时,父亲常书鸿已兼任了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多次写信让儿子到兰州读书深造,但常嘉陵却不愿生存在父亲名人辉煌的光环里,跑去参了军,成了一名汽车兵。没想到命运却很不顺,临近入党提干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受父亲“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罪和姐姐挨批斗影响,军旅之梦又化为泡影。

 

 


   1968年,常嘉陵从部队复员了,分到了北京海淀区粮食局车队,当了一名驾驶员。也许是曾经沧海,也许是看透人世间的悲欢冷暖,出生名门的常嘉陵放弃了心中所有理想,回归到了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


   1969年,常嘉陵与在粮站当临时工的农村姑娘王福兰结婚,随后生下一男一女,组建了一个温馨而普通的小家庭。五年后,妻子才知道他的父亲是著名的敦煌学专家、大艺术家常书鸿。


   那些年每天下班回到离圆明园正门不远处的海淀乡家里,常嘉陵最喜欢的事儿便是在小庭院的地桌上摆上茶水、扑克和象棋,和劳动收工的乡邻们闲聊娱乐。他热心助人,谁家有难事找他,他总是鼎力相助,乡邻们都很喜欢这位朴实憨厚而又性格豪爽的城里司机。1974年,常嘉陵的家要盖房子,全村一百多号壮劳力全部出动,三天时间,一院小平房很快拔地而起,全部费用仅花了500块。


   文革后,父亲平反恢复了以前的职位,由于在敦煌艺术研究和保护上的突出成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国际荣誉。但常嘉陵在众人面前从来不说自己是著名敦煌学专家常书鸿的儿子,只是说自己有个姐姐叫常沙娜。但对父亲又极尊敬孝顺,80年代初,在敦煌生活了近40年的常书鸿调京任国家文物局顾问,常嘉陵特意腾出最亮的东厢房把父亲和继母接到家中小住了半年多,无微不至地照顾。

那是常书鸿最幸福的一段日子。常嘉陵的家门对面是40亩荷田,那时刚好荷花盛开,每天上午,常书鸿都要提着画夹去那里写生,度过了他颠沛流离生活之后最恬静悠然的一段时光。天凉之后,常书鸿和妻子搬到了新楼上,常嘉陵还是经常去看他们,为老人买米买面,干这干那。


   常嘉陵和妻子王福兰所生的一双儿女,取名分别叫立军、立志,常嘉陵要求子女从小要自立自强,不让儿女去坐享父辈的荫福。常书鸿十分喜欢膝下的长孙、长孙女,而常嘉陵从来没为儿女的前途去求父亲。姐姐常沙娜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了15年院长,常嘉陵也没有为儿女上大学的事找姐姐。儿子、女儿都读了职高,毕业后都是自谋出路,干了很普通的工作。而常嘉陵的六十岁了,还开大班车,前两年才退休。他们一家人都选择了平淡平静的生活,但过得同样幸福修然,有滋有味。

 

 


   常嘉陵1949年离开莫高窟,五十多年从来没有回到过敦煌。虽然以后条件好了,敦煌也成了闻名中外的国际旅游城,父亲和姐姐曾多次要求他回去看看,但常嘉陵总是借故推辞。他曾私下对姐姐常沙娜说:“身为常家的后代,我实在是没为敦煌做过一点点事,我真是没资格去沾那个光,到了那里,我只能感到不安和惭愧。现在一说到常书鸿的子女,就离不开敦煌,我还是不沾那个光好”。


  1994年父亲去世了,2003年继母李承仙也去世了,骨灰都撒在了莫高窟,常嘉陵还是没有回过一次敦煌。敦煌成了悬在常嘉陵心头一桩难了的心事。


  父亲常书鸿逝世10周年纪念日到了,常嘉陵终于动摇了自己的执意的想法,和姐姐常沙娜一道从北京坐飞机回到了久违的敦煌。当他和姐姐一同走进莫高窟,看着已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的莫高窟,走过当年生活过的黄泥小屋,这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六旬老人忍不住流下了两股热泪。

 

从常沙娜母亲陈芝秀和现实生活中出轨女人的悲惨结局"看婚姻
YMCK10252019-10-17 20:57:55
一场震惊民国艺术圈的私奔事件
冰块2019-10-18 09:56:09
人无完人总有短缺
yamyam2019-10-19 08:09:30
这个有意思,人若有信仰,毕会完美